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12 16:13:25瀏覽211|回應0|推薦0 | |
社論-引進外國人才專法應慎防低薪漏洞2017年06月13日 04:10 工商時報
主筆室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613000022-260202 政府談人才問題已逾20多年,早從1990年代初期美國經濟學家梭羅說21世紀經濟決勝關鍵在人才那一刻起,政府就開始邊進行教改、邊預測人力需求、又邊鬆綁僑外生在台工作限制,但猶未能解,如今又草擬《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專法》,下的工夫不可謂不多,但長期以來的努力,功效不大,副作用卻不少。 就以教改而言,廣設大學的結果,非僅未培養出更優秀的人力,反而使學歷貶值,薪資每況愈下,每年畢業6萬名碩博士雖讓我們高教人口比率在國際評比名列前茅,但企業依然高喊人才不足,為此政府於10年前設置產業碩士專班、規劃大學教育的最後一哩,希望銜接學用之間的落差,但企業屢有微詞,這究竟是政府做的不夠,或者是企業要求太多?值得深思。 從勞動部的調查可以發現,我們初入社會的高學歷青年,10多年來薪資幾乎原地踏步,企業吝於調薪卻高喊人才不足,此奇怪一也。那麼該怎麼辦呢,於是鬆綁外國白領、僑外生僱用限制的呼聲又起,這些年政府對於僑外生僱用大幅放寬,繼而採評點制,3年來僑外生留台人數增加了,但其待遇卻由3.8萬元逐年降至2.8萬元,甚至有些僅略高於基本工資,此奇怪二也。 大學增最後一哩學程、設產業碩士專班、放寬僑外生僱用等政策一一上路,但業界人才不足的呼聲依舊此起彼落,是以近期政府又提出《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專法》擬開放「尋職簽證」、「實習簽證」,以為如此一來有助於協助國內產業創新,此奇怪三也。 從高學歷薪資停滯10多年,僑外生評點制實施3年薪資像溜滑梯一般,我們看到了若干企業所謂的缺人才,似乎不是我們想像中的人才,而是低薪的白領人力,順著這一思維,來日《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專法》三讀之後,難保不會引進成千上萬的低薪人力,而這是政府想看到的事嗎?這樣的人才引進真有助於改善台灣困境嗎?更重要的是,這對於長期處於低薪的我國青年,豈不更形雪上加霜? 台灣高等教育是有問題,學校所學與企業所需確實也有落差,但這並非今日才有,也非台灣才有,因為大學本非職業先修班,而是鍛煉大腦思考的地方,教育應著眼於長遠的宇宙人生,而不能只汲汲於經濟利益,能有這樣的視野才能培養出真正的人才,而這樣的人才或許不會立即為國家帶來經濟效益,但長期下來卻可以提升文化、哲學及科學的水平,競爭力不假外力冉冉自升。遺憾的是,20多年來主政者只是一味地迎合企業,忘卻了教育的真正目的,而這樣的迎合,廣設大學及研究所所培養出來的高學歷者又無法被企業認同,這說明我國人力問題非僅出在教育部門的無知,也出在企業部門的不仁。 我們相信還是有業者是良善的,但遺憾的是,為數不少的企業恐怕只是以缺人才為藉口,東要求西要求,最終只是希望降低勞動成本而已。說國內沒人才,大學生不合用,難道經評點制以區區2.8萬元僱用的僑外生真是千里馬?從一家企業連47,971元的門檻工資都捨不得付,即可明白他們缺的不是人才,而是低廉的勞動力。可笑的是,政府主事者還真相信評點制真發揮了功效,如今還更進一步在《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專法》鬆綁外國人來台的「尋職簽證」、「實習簽證」,以為如此可以提振台灣產業競爭力。 政府所訂的法規初始目的也許良善,但付諸實行經常全數走樣,例如為讓貨品進口通關速度更快,改採先放後驗,詎料兩年間就查獲了17萬件假冒台灣貨的進口服飾、寢具等;同樣我們放寬僱主進用僑外生的評點制旨在留才,但最後卻只是幫企業開通了一條低廉勞動力的康莊大道;當人們缺乏自律、道德及憐憫,更多的開放所引進的不是文明,而是混亂,帶來的不是競爭力的提升,而是剝削傷害的增加。 台灣缺人才,根本之道應從教育政策著手,20年來我們教育部門官員食民脂民膏,庸庸碌碌,真是愧對國人,如今居然把希望寄託於引進外籍人才。尋職簽證、實習簽證看似無害,但以企業善於運用法律巧門研判,日後假實習真工作、白領低薪的勞動力又將舖天蓋地而來,這無異又是一條讓企業降低勞動成本的康莊大道,而這對我們青年就業無疑是一大衝擊。 《外國人才延攬及僱用專法》總說明表示:「我國當前面臨國際人才競逐激烈之外在環境,加以吸引外國專業人才誘因不足,造成人才外流及人才短缺問題日趨嚴重…」,想想,誘因不足是誰的責任?除了建構友善的環境是政府的責任之外,其餘就是企業的責任了,給不起高薪而引不進人才,沒有好的工作願景而吸引不了一流人才,這干政府底事?難道還要政府補貼不成?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至盼政府能從百年大計思考人才教育問題,為所當為,不必為之事,亦不必屈服輿論而強為之。 (工商時報)
經濟/黑天鵝遠離歐陸 飛進英美 2017-06-13 02:19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20312?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過去幾年來歐元區深陷歐債危機,各國厲行撙節政策更使經濟陷入停滯,使歐陸國家長期遭到英、美的輕視與批評。然而從英國去年6月的「脫歐」公投,11月美國川普勝選,加上英國的國會改選,美、英在多次選舉中都做出愚蠢且深具災難性的選擇,使本身陷入動盪;反觀歐陸各國,從奧地利、荷蘭、法國,到9月將舉行的德國大選,民粹派連連失利,自由派愈戰愈勇,政經情勢也從動盪回歸穩健。風水輪流轉,顯然不需要等十年。 英國堅持「硬脫」的首相梅伊於4月宣布提前改選國會,希望藉由選舉讓民眾賦予她更強的使命,以便她在與歐盟談判時進退自如,殊料選舉結果卻是自己「打臉」。無黨過半,國會懸空,新閣可能難產,梅伊更可能下台。英、歐談判即將於6月19日開鑼,英國究竟由誰領軍?戰略究竟是「硬脫」還是「軟脫」?以「倫敦之霧」來形容實屬再貼切不過。 英國未來無論是由誰出任首相,都將面臨三大危機。 第一是民眾立場嚴重分歧,包括內向對外向,年輕人對老人,都會區對非都會區,民族主義者對統一主義者。 第二是經濟益發艱難,通膨率升到三年來高峰,實質工資持續下降,國內投資不振;來自歐洲的技術移民減少,導致稅收與經濟成長下降。 第三,英、歐談判即將展開,但政治人物並未認真準備如何因應「脫歐」帶來的痛苦,包括貿易萎縮,成長下降,移民減少,稅負加重,公共服務縮水,民眾也並未對這些即將來臨的艱難做好準備。 反觀歐陸各國,今年來擁歐盟、反民粹的勢頭益發清晰。3月荷蘭選舉民粹勢力首度受挫,極右派懷爾德斯雷大雨小,開高走低;5月法國總統大選由擁歐的中間派候選人馬克宏勝出,而且他領導的「前進黨」預料也將在6月11日及18日的國會改選中過半。展望9月的德國選舉,總理梅克爾的「四連霸」之路也是倒吃甘蔗。英國的政治困境與德國的長期穩定,及法國的撥亂反正,恰成強烈反比。 再看經濟表現,今年來也出現「歐長、英消」的逆轉局面。英國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已淪為七大工業國家之末,歐元區則成為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重點,第1季經濟成長率不僅遠遠超英,還是美國的二倍。而且經濟復甦的勢頭相當普遍,長期疲軟的義大利、葡萄牙都出現逐季增長,西班牙、愛爾蘭更已經從「歐豬五國」之中除名。復甦的第一支腳是出口成長,並逐步擴散到消費與投資,經濟學者普遍認為這波復甦具有自我延續的品質。 更重要的馬克宏當選法國總統,及德國總理梅克爾連任的聲勢高漲,都為歐元區的經濟復甦清除了政治障礙。歐洲央行已經排除再降利率的可能性,並將經濟成長的風險由「偏下」改為「平衡」;貨幣政策的主要考慮已經不再是擴大寬鬆,反而出現是否應該「退場」的爭議。 經濟復甦的效應也開始反映在企業獲利與營收上,已公布第1季財報的大型歐洲企業中,淨利超出預估的比率達到十多年來的高點,加上政治風險下降,促使投資人大買歐股,歐股600指數過去數月來的漲幅已經趕上美國標普500指數;由於歐股之前的表現不如美股,因此歐股還可能有相當大的上漲空間。歐元對美元匯率也穩穩站上1.10以上,各大金融機構普遍放棄1:1平價的預測。 歐陸選舉持續正常,反映出與英、美之間的重大差異。歐陸各國經濟成長雖低,但貧富差距也相對較小,家庭負債較低,人民生活相對穩定。歐盟核心國家贏在選民清醒、明智且通情達理,已經建立了「不走極端」的文化與共識,現在也無須再因為政治憂慮而看衰歐盟並放空歐元。英國的選舉,美國川普政府的政治紛擾層出不窮,真正的「黑天鵝」風險已經遠離歐陸,英、美則成為動盪的核心。
經濟/十年魔咒蠢動?提防金融危機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16828 2017-06-11 01:33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香港金管局前任總裁,曾在任內成功擊敗過金融大鱷索羅斯的任志剛最近表示,過去一段期間大約每十年就有一場金融危機,1997、1998年有亞洲金融危機,2007、2008年有次貸風暴引發的世紀金融海嘯,他不希望今、明兩年出現第三次危機。不過,如果發生新一波金融危機,他認為比過去會更厲害,主要因為上兩次危機的根源問題並未解決,其一是金融文化問題,他指現在投資銀行仍充斥炒賣文化,為求利益都是自我服務,而非服務經濟;其二是金融全球化問題,在全球量寬的背景下,國際流動性嚴重氾濫,影響金融安全。因而任志剛提出預警,「下一個浪可能更大」。 至於下一波金融危機的源頭,任志剛認為未必會來自中國,而會繼續來自華爾街模式運作的金融體系;同時,互聯網也可能是未來危機的成因之一。 全球金融形勢,有無存在著「十年魔咒」,要時間來給答案。但任志剛作為一位出色的金融專家,針對金融危機形成背景所作的分析的確值得參考,而且他認為下次危機如果真的到來,其嚴重性將大於以往,亦有其推論的依據,值得高度警惕。 首先,就罪魁禍首的金融文化而言,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的確有段痛定思痛的反省,美國金融當局及相關國際組織如IMF都曾深入檢討,並採取矯正措施,但風暴一過,「好了傷疤忘了痛」,對華爾街釀成巨大危機的投資銀行就輕輕放過。這當然起不了任何警示作用,所以就如任志剛所言,仍然充斥著投機炒賣文化。而揆其所以如此的深層次原因,一是受制於「大到不能倒」的恐懼心理,不敢真下重手整治,二則與美國資本主義的政商結構有關,華爾街財大勢大,綿密的政商關係,控制了美國的政治生態,足以確保華爾街的利益。這即是魔咒之所以成為魔咒的背後邏輯。 其次,就全球氾濫的流動性而言,當前形勢恐怕比前兩次金融危機爆發前的狀況還要更糟。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之後,美國開頭,日本繼之,歐洲再繼之,中國大陸也不遑多讓,全球一起搞量寬或擴張性貨幣政策,企圖以巨大的流動性來製造需求,刺激經濟,結果事與願違,由於全球需求疲弱,釋放出的流動性並未流入實體經濟,而是流進了股、匯、債及房市等資產市場,導致資產價格大幅飆漲,為下一波金融危機埋下了巨大的能量。 不僅如此,超大寬鬆貨幣政策下導致的低利率甚至是零利率現象,也嚴重地扭曲資源配置。資源的錯配不僅在生產層面,也同時發生在分配層面,導致各國乃至全球財富分配的惡化,貧富差距的拉大,進一步弱化了全球實體經濟的需求。 傳統資本主義體系中泡沫經濟之所以形成,是源自於「信心」與「信用」相互拉抬與刺激的循環作用,即先對經濟前景有樂觀的信心,於是接著有金融體系的信用擴張,進一步刺激繁榮了經濟,從而接著又是對經濟前景樂觀的預期,信心得以進一步強化,一再循環。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不是「信心」與「信用」之間的循環刺激與拉抬,而完完全全是政府及人為干預的結果。 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之後,全球一片恐慌,「信心」降到谷底,幾乎快要崩盤,於是有了超級寬鬆貨幣政策,將「信用」一再擴張,但效果不彰,而為進一步的擴張又提供了理由,以致終於到達了一種兩難困境:即一方面不敢再量寬了,因擔心泡沫太大;二方面叫停了量寬又不敢把利率調高,因擔心刺破泡沫。這即是目前幾乎是全球面臨的政策窘境。下一步會如何發展,無人能作準確預測,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任志剛所指出的現象確實存在,任志剛的擔心也絕非杞人憂天。全球能不能擺脫所謂的「十年魔咒」?讓時間給答案吧。
新聞記者其勉乎? 2017-06-11 00:58聯合報 鄭貞銘/文化大學新聞所教授(台北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16786 日前公布的二○一七年台灣社會信任調查,民眾信任排行榜,最不信任首位竟是記者。新聞記者曾是多少青年仰慕,一生追尋夢想的行業,如今卻被列「最不信任」,能不有所省思嗎? 抗戰時「大公報」主筆張季鸞,能以「布衣而為天下師」,就是因為提出「不黨、不賣、不盲、不私」的「四不主義」為圭皋。 先進曾虛白曾說:「光是採訪技術高超不能算是一個標準好記者,好記者還要有約束自己的能力。」「一顆明燭真理的心是記者的寶藏」這是曾虛白勉勵後輩的名言。 世新創辦人成舍我,是新聞人風骨的標竿。他被軍閥張宗昌逮捕,幾乎被「槍斃」,但他無所懼。在辦南京「民生報」時,他揭發行政院秘書處長彭學沛貪汙,當時院長汪精衛一度要封他的報館,但他不為所屈。 當年台灣第一大報「新生報」,社長謝然之。他是「政大、文大、政戰」三大新聞系的創辦人,一再教導我們,記者最重要的準則,是專業信念與專業判斷,不可人云亦云,失去專業高度。 今天記者成為民眾信任度低的行業,就是逐漸失去專業的準則,所以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創辦人威廉姆,創辦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草擬「報人守則」,成為新聞人共同遵守的規範。 新聞記者要提高社會形象與公民信賴,不在社會,而在記者本身。世界各先進國家都有新聞評議會,英美等國固無論矣,日韓也都做得很不錯。筆者曾赴日韓深入考察其運作之有效性,台灣一度受尊重的新評會今日亦不知其芳蹤何處? 有人說:「新聞界,天天為人打分數,評頭論足,為政府首長,民意代表作排行榜,那請問新聞界的表現如何,又有誰為他打分數呢?」基於制衡原理,新聞業是否需要監督?新聞業過去曾被諷為「社會的亂源」,從業新聞如失去專業光輝,則其價值何在?新聞記者其勉乎?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