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10 11:12:06瀏覽135|回應0|推薦0 | |
蔡南下宣傳前瞻》小英鐵了心 跟民意拚了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610000341-260118 「神隱」多日後,蔡總統拚前瞻,昨天終於跨出第一步。從蔡英文對這次提出的「前瞻計畫」內容,可說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調整機率不大,接下來,就看民眾買不買帳。 全台高溫籠罩,蔡英文開始啟動前瞻計畫推銷行動,首站視察白河水庫。縱然她與台南市長賴清德正處於黨內較勁尷尬期,但她宣傳重點,還是選擇民進黨大票倉台南,更專程帶台北記者南下,頂著烈日驕陽,蔡英文先是聽取簡報,隨後又視察工程,而賴清德更是要大家給總統「鼓鼓掌」,演出賣力,為的就是宣傳前瞻這齣大戲。 諷刺的是,會讓蔡英文為了推銷「前瞻計畫」走出辦公室,卻是因6月初這場豪大雨,所以讓蔡英文宣傳前瞻計畫的戲碼,不得不以視察「水環境」開場。 政府提出前瞻計畫後幾個月來,整個社會烽火不斷,對於內容,外界反對聲浪接踵而至,尤其軌道建設部分,但就算這次全台幾乎豪雨成災,蔡英文對前瞻計畫內容,面對外界壓力,幾乎不見態度鬆動。 蔡英文面對前瞻,關起門來,在自家人面前,內容可解釋的頭頭是道,但打開門來,她就不願站到第一線,總讓黨籍立委、部會首長去戰,更怪罪行政團隊對前瞻論述不足。 立法院臨時會即將登場,蔡英文也已下達最後通牒,《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一定要在臨時會通過,面對不僅藍營、甚至綠營及民間團體各界,對條例內容不以為然,紛紛要求修正,但蔡英文依舊不為所動。 蔡英文昨天對前瞻計畫宣傳,可說是千呼萬喚跨出第一步,但是走馬看花、喊喊口號、給她拍拍手,蔡英文用她「堅強意志」對抗民意,就只能靠未來去驗證了。 (中國時報)
前瞻效益 一本糊塗帳 2017-06-12 02:08聯合報 張溫波/前台灣大學教授(台北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18220?from=udn-relatednews_ch2
行政院力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投資總額八八二五億元,發行特別公債挹注。輿論質疑巨額舉債,效益到底如何。本文擬就相關效益評估疑點,列述如下。圖/波波分享 一、經濟成長迷思:林揆表示,前瞻計畫帶動民營企業名目投資共一兆七七七七億元,增加名目GDP一兆七三一億元,創造實質GDP規模九七五九億元,增加就業四至五萬人。民企投資及政府投資都是GDP重要構成項目之一,為何民企名目投資增量遠超過名目GDP增量,行政院從未說明,令人質疑之一。 主管機關設定未來八年每年經濟成長率二.三%(其中○.一個百分點是前瞻的貢獻),低於前八年平均值,亦低於新四年國發計畫積極政策的成長率(三%)。民營企名目投資增量超過名目GDP增量達七十七.八%,顯然不符邏輯。 二、通貨膨脹超高:主管機關指出,前瞻各項效益是透過總體經濟模型運算求解,但觀諸上述政府及民企名目投資、名目GDP、實質GDP等增量的數據,顯現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應可推知這些數據似與該模型缺乏相互連結關係。 至於同樣從該模型推估的通膨率,亦不一致。從上述名目GDP增量及實質GDP增量算出的通膨率是二.四七%,遠高於前八年平均值。 主管機關又表示,從該模型運算結果,政府名目投資每增加一百億元,名目GDP增加一一二億元,實質GDP增加一○八億元。由此推估名目GDP增量九八八四億元,實質GDP增量九五三一億元,與前述數字不一致,而且通膨率更增達三.七%,超過前八年平均值的差距更大,更暴露作業草率。 三、就業增量誤導:就業是總體經濟變數之一,前瞻投資透過乘數效果,包括技術、勞動、資本等要素引申需求所發揮的綜合效果,據以推估就業增量,才能符合整體觀。因此,就業增量推估亦應由總體經濟模型估算,以反映就業量與實質GDP密切相關。 但主管機關卻捨此一邏輯,改採「工程建設人力費用的估算方式」,並設算不同假設條件估計工作機會的區間值,顯然與前述各總體變數值不對稱,工作機會多寡相差二十五至二十%,不符邏輯,難免誤導社會大眾。 該機關又指出,該項人力估計不含經濟乘數效果,亦不適用實質GDP推估就業機會,又是前瞻效益評估的另類不一致性。但就業增量與實質GDP增量密切相關,前瞻就業機會增量區間值難以成立。 前瞻效益評估缺乏完整總體觀邏輯概念與相互連結關係,表示作業草率,而產生效益評估不一致性的原因。高估預期效益,實現不易,稅收相對增加困難,中央債務持續淨增勢所必然,財政拖累難解。 行政院張姓政委表示,未來八年中央債務淨增一兆五四六億元,直接打臉林揆「不會繼續增加債務」說,即為最佳印證。因此,根據前述主政者效益評估,未來八年經濟情勢將呈現「低成長、高通膨」的新困局,並持續存在「庶民苦、政府窮」的窘境。
【重磅快評】前瞻著火、兩岸溺水 蔡英文現領導危機 2017-06-09 17:19聯合報 主筆室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514537?from=udn_ch2cate6638sub6656_pulldownmenu 蔡英文推出前瞻基礎建設政策時,恐怕並不曾料想,整個社會的反彈聲浪竟如此之大,竟逼著她也得走出辦公室,下鄉去爭取支持。但前考試院銓敘部長朱武獻,卻選在她今天第一次下鄉,用公開信勸她暫緩軌道建設,盼她務必三思。 這已不是頭一遭了,上一次是曾替她寫十年政綱的陳博志,藉接受媒體專訪犯顏逆諫,認為軌道建設已是人類已然走過的歷史階段,無人車、電動車的時代就要降臨,四千多億的軌道建設一定要緩下來。 更早前的毛治國、江宜樺等兩位馬英九時期的前閣揆的勸戒,可以解讀為在野黨的惡意,意在出蔡英文的洋相,但陳博志與朱武獻同是綠營中人,兩人不揣冒昧地出言力諫,對民眾馬上產生強烈的警示作用,縱然他們未必能夠思辨前瞻軌道計畫究竟前不前瞻,但也大約能夠明白,這件事情顯然不能一意孤行下去。 然而,蔡英文目前對於軌道建設的態度,卻是由她親自領軍,出動政策說服列車,下鄉強勢推銷,並藉分批約見,向立院黨團拋下務必於臨時會中通過的軍令狀。 可以說,蔡英文已在前瞻基建這一回合的政策推動上,出現嚴重的領導危機。這回反對她的已不只是出自於社會,例如一例一休,或是出於對手陣營,例如轉型正義與年金改革;這次挑戰她的領導威信的,是在蕭牆之內,亦即,在她的政府跟她的政黨的後方,突然不斷有冷箭朝她射來。 這些冷箭可能純粹是因為不能同意她的政策,就像陳博志與朱武獻;但有的卻顯然是對她的路線提出質疑,例如呂秀蓮說「台灣會亡在你的手裡」,又例如,賴清德說他「親中愛台」,這兩者都是衝著她的兩岸經營而發。 最引人側目的是賴清德的「親中」主張,所謂「親中」論雖仍被藍營質疑是台獨或兩國論的變形,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親中」出自於民進黨下一個政治明星的口中,其意涵絕不能等閒視之。 不妨如此解讀,賴清德已看出蔡英文毫不妥協卻又束手無策的兩岸現狀,將讓台灣陷於進退維谷的困境中,因此大膽提出「親中」主張,但以「愛台」作為掩護,如果市場接受,或並未遭到獨派嚴重的抨擊,未來再在此「親中」的標題底下,寫出更為細膩完整的路線論述,並以此挑戰大位。 現在看來,蔡英文已不只在前瞻的政策上著火,更已在兩岸的路線上溺水,究竟如何在這場危機中脫困?考驗著蔡英文的智慧。
中時社論》以郝柏村為師 前瞻計畫應重提2017/6/9 下午 08:56:32
主筆室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609006329-262101 從3月推出以來,社會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質疑不斷,立法院也爆發激烈朝野對抗,「六二暴力梅」造成嚴重災損,計畫中的水資源項目被拿來審視,顯然不足以因應極端氣候趨勢。台灣經濟整體趨勢必須向創新、服務、獨特化方向調整,前瞻計畫顯然出自20世紀思維,加上政府以特別預算名義「圈下」8年經費,形同綁樁,才會受到普遍質疑。 前瞻計畫準備以特別預算方式編列,依照行政院提出的「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第7條規定:「中央政府依本條例支應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所需經費上限為新台幣8900億元,以特別預算方式編列,得分期辦理預算籌編及審議;其預算編製不受《預算法》第23條不得充經常支出規定之限制。」而此條例的實施日期是從通過到民國113年底為止。 換句話說,現任主政者就要匡列未來8年近9000億元的經費;如果是一個原本就要跨多年、甚至跨越不同政府的長期計畫項目也罷,實質上前瞻是許多建設項目集結而成,推動上路時程不一。按理未來執政者應有自己的施政空間、推動自己想推動的計畫;以目前政府預算中,人事費用支出加上法律規定的必要支出如社福、還本付息等,已占去總預算的6成到7成,如加上延續性的計畫支出,每任新執政者(不論是換黨執政或只是更換行政院長)調整空間原本就已不大,前瞻計畫一口氣以形同中世紀的「圈地」方式,一口氣匡列了未來8年的建設經費,豈曰得宜?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決定前瞻計畫項目的方式,這次蔡政府揚棄過去重大建設計畫須經國發會專業評估,檢驗可行性、效益及財務計畫後才被接受的作法,改由行政院直接決定。依照行政院長林全的說法,是因為認為前瞻計畫「太重要了」,所以直接由行政院做;他說「我認為行政院更能選出我們策略上需要的」。 但實際上的作法,是由行政院與各地方縣市「喬」計畫項目,以結果論而言,綠營執政縣市拿下絕大多數的計畫,單以綠營執政的高雄、台中及台南市等三都,就合計分得過半近5000億元的經費,核定金額占提報金額的96%。坦白說,外界批評前瞻是綁樁計畫,並非無的放矢。而目前已列入前瞻的許多項目──特別是諸多軌道計畫,許多項目連基本的效益評估、財務計畫都無,竟然就列入其中。這到底是林全說的「選出我們策略上需要的」,還是「選出我們政治與選舉上需要的」,實在讓人懷疑。 前瞻計畫全部都要以舉債方式推動,林全再三保證不會債留子孫、也不擔心超過法定舉債上限,這些話確實有部分道理,但卻未能觀照全局。以中央政府每年近2兆的總預算看,8年8000多億元的前瞻計畫,平均每年是增加約1100億元,確實還在承擔能力範圍內;而如果未來經濟持續正成長、經濟規模增大,更無超過法定上限的擔心。 但林全忘了地方政府,前瞻計畫不是全由中央買單 ,地方政府必須提出地方配合款,預估金額在6000至7000億元左右;地方政府財務情況原本就差,是否足以承擔前瞻的經費,大有疑問;而許多地方政府單是人事費用就占其預算的一半以上,這代表的是執政者原來的施政調整空間就不大,但一旦前瞻計畫開始執行,地方政府的財政可能會被壓垮;即使財務能力仍能承擔,卻也限縮未來繼任者的施政空間。 我們不反對政府蓋基礎建設、推動財政政策,因為對民眾生活品質、提升競爭力、支撐經濟等都有正面幫助;但我們反對蔡政府以此方式推動這種內容的前瞻計畫;且綠營該注意的是,前瞻計畫在網路上、年輕人,及社會各界中,引發非常多的批評;前瞻即使對綠營的綁樁有幫助,但在社會普遍的「政治資本」上卻絕對是流失與損失。 蔡政府應撤回前瞻計畫,檢討半年後再重新提出;同時不再以特別預算方式一口氣框住未來8年近9000億元的經費,前瞻才有可能贏得社會支持,降低錯誤與浪費的可能,更尊重及給予未來執政者應有的施政空間。 如果27年前,軍人出身、被視為有威權性格的行政院長郝柏村,都願意也能夠聽取外界反對六年國建的聲音,願意調整修正;今日自稱最會溝通的民進黨政府,當然應該比照。
李登輝:蔣宋美齡要求勿換郝柏村 「這份報告還留著」 2017-06-10 10:36聯合報 記者林河名╱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515554 李登輝透露當年想拔除郝柏村參謀總長之位,驚動了前總統夫人蔣宋美齡,蔣宋美齡以國家安全理由,要求他千萬不要換掉郝柏村。報系資料照/盧振昇攝影前總統李登輝昨天出席中山大學「台灣第二次民主化」研討會,在演講中透露,當年他想拔除郝柏村參謀總長的位子,驚動了前總統夫人蔣宋美齡,蔣宋美齡以國家安全的理由,要求他千萬不要換掉郝柏村,「這份報告現在還留著」。 李登輝昨天演講時,再次呼籲「二次憲改」,並提到他在1988年繼任總統時,台灣是「中國法統」的地方政府,國民黨政權是以威權方式統治台灣,用一部不適合台灣現況的「中華民國憲法」套用在台灣身上,整個國家的軍隊跟資源都是國民黨的資產;那時需要改革的問題很多,範圍非常廣泛,要從根本解決問題,就必需從修憲做起。 他表示,當時世界上許多獨裁國家在推動民主化過程中,最後失敗的關鍵,是因為軍隊沒有中立,導致軍人發動政變推翻民主政府。所以,「軍隊國家化」才是他推動所有民主化改革真正的起點;讓軍隊不再屬於個人或政黨,落實軍隊國家化,成為安定國家主要的力量,他的民主改革才能穩定推動。李登輝昨出席中山大學社科院「李登輝政府研究中心」舉辦的「台灣第二次民主化」研討會,在閉幕演講提到當年推動軍隊國家化。圖/李登輝辦公室提供分享 在這段演講中,李登輝還脫稿說了一個秘辛。昨天到場的民進黨立委管碧玲,特別寫在臉書上。 根據管碧玲臉書,李登輝說,當年為了軍隊國家化,準備把郝柏村拔除參謀總長的位子,讓他去當國防部長。結果,這件事,驚動了蔣宋美齡。李登輝說,蔣宋美齡把他叫到士林官邸,告訴他國家安全很重要,軍隊負責國家安全,千萬不要換掉參謀總長,否則是很危險的。 李登輝說,他當時假裝聽不懂蔣宋美齡的口音,跟蔣夫人說:「你的上海話我聽不懂,是不是請你用寫成一個報告給我。」李登輝說,「這份報告現在還留著」。 管碧玲認為,「國史館館長要趕快去找李總統」,要爭取把這個文件列入國家歷史文化資產的保存。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