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經:夏普、鴻海考慮在美投資73億美元 設大尺寸面板廠 大到不能倒的反思 川普領導危機 衝擊全球治理
2017/06/08 10:22:07瀏覽179|回應0|推薦0

 

日經:夏普、鴻海考慮在美投資73億美元 設大尺寸面板廠

2017-06-08 06:52經濟日報 記者劉忠勇╱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2510942?from=udn_ch2cate7225sub6811_pulldownmenu

日經新聞報導,夏普和鴻海考慮在美國斥資8,000億日圓(73億美元)興建10.5代大尺寸面板廠。日經認為,此舉可收政治上的便利,但風險也不少。

報導說,這座工廠所生產的大尺寸面板可用於65吋以上的液晶電視,預料最終也可用於夏普計劃2018年問世的8K電視。

報導指出,夏普和鴻海已在廣州興建10.5代的面板廠,月產量可達9萬片,預訂2019年量產。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個人與夏普合資的堺顯示產品公司(SDP)也在日本生產大尺寸面板。

此外,夏普和鴻海原本建計劃在美國生產用於智慧手機和自動電子系統的六代面板廠 ,月產量在6萬片左右,產能是夏普在日本同類型工廠的兩倍。

報導說,美國有好幾個州爭取夏普和鴻海在當地設廠 ,以密西根州呼聲最高。

報導說,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和夏普社長戴正吳4月底拜會美國總統川普,爭取白宮對這些投資案的支持,一面也確保免於川普揚言進口課徵關稅的威脅。

不過,日經分析,通俄門醜聞已動搖川普政府地位,川普不論落實承諾或者實施進口關稅都有變數。若鴻海和夏普失去落腳美國的理由,布局全球生產的策略恐得調查。

要確使這些面板廠能夠獲利,也是一大挑戰。報導說,目前在美國缺乏支援 LCD面板的工業基礎,也就是說,夏普和鴻海得說服供應商加入他們移往美國。

面板行情也可能轉為不利 。目前因需求強旺,供應吃緊,價格衝高。但隨京東方等大陸面板業者陸續增產,大尺寸面板市場行情不久就可能退燒。

 

 

我見我思:謝錦芳》大到不能倒的反思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607005561-262104

 

跨國金融集團在全球攻城掠地,成為富可敵國的金融怪獸,10年前華爾街引爆的金融海嘯重創全球經濟,各國政府被迫紓困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怪獸。如今,金融怪獸依然蠢蠢欲動,過去的壞習慣不改,金融危機勢必再度上演。

從1987年美股崩盤、1997亞洲金融風暴到2007年的金融海嘯,幾乎每隔10年就爆發金融危機,市場人士憂心金融危機今年恐捲土重來。

10年前那場金融大海嘯讓數千萬人失業、無家可歸,也迫使政府從嚴修訂金融法規。諷刺的是,代表華爾街利益的川普上台後,宣示將大幅鬆綁金融法規,大降富人稅,已為下一次危機埋下種子。

長久以來,金融集團野心勃勃追求第一;然而,規模越大,風險也升高,一旦失控,金融危機接踵而至。上一波金融海嘯中,這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怪獸,最後均由納稅人的血汗錢來紓困,結果反而擴大了貧富差距,引發無窮後患。

金融業追求規模最大,是不變的真理嗎?金融海嘯之後,各界開始反思,大型金融集團、跨國企業把獲利留在海外,對社區究竟有何貢獻?小而美的社區銀行反而能針對社區、在地居民的需求提供必要的服務,這樣的社區銀行更具意義。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史迪格利茲、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者夏默等人批評,金融集團追求最大規模、利益極大化,過多資金投入房地產、金融市場,炒高價格,吹起泡沫,但對當地社區發展卻無法產生正面效益,反而成為社會亂源之一,而川普的崛起更擴大了這項亂源。

資本主義經濟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太過狹隘,企業經營者必須放大視野,綜觀整個生態系統與社區。未來金融業不必盲目追求規模最大,而是抓住實際投資機會,協助社區發展,創造新的商機。

法國一家信用合作社針對藝術文化團體提供貸款,這些團體取得政府合約,但經費可能1年後才核撥,信合社適時提供貸款,協助藝文團體度過難關。

金融業也可以支持解決問題的社會企業。新加坡星展銀行成立基金會,舉辦研討會、市集協助社會企業發展、茁壯,提供低利貸款與創業輔導,號召員工與客戶採購社企的產品與服務,以龐大消費力支持社企,在眾多金融集團中獨樹一幟。

10年前金融海嘯留給世人最大的教訓是,金融集團規模大到不能倒,風險也將大到難以承受;金融業必須關注社區,能夠協助社區發展,與社區共存共榮,才能永續。

銀行若經營不善,可能引發世紀災難;銀行家若具高度社會意識,可以促進社區發展,讓人夢想成真。為善與為惡,完全在於銀行負責人的態度與高度。

 

 黃介正/從香格里拉對話看川普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496074?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2017-06-01 03:26聯合報 黃介正

以亞太地區防務與安全為焦點,超過五十國國防軍事首長與學者專家參與的「香格里拉對話」,本周末在新加坡舉行。今年進入第十六屆的國際防務論壇,隨著新形勢發展,將再度測考各國對於挑戰的應處之道,大國博弈,小國權變,智謀交鋒,豈容忽視。

今年是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的第一次「香格里拉對話」,對於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獨霸亞太地區七十餘年的美國,川普政府將否繼續承擔領導角色與義務,是區域安全最關鍵的指標,也是最懸疑的課題。

我們只知川普強調「美國優先」,卻不知「讓美國再次強盛」思維中,亞太各國關係利害為何。我們只知川普不要什麼,卻不知會是什麼。他不要TPP、不要「亞太再平衡」政策,但至今對區域總體戰略付之闕如,敵人與盟邦同感疑惑。

面對中國大陸外交、經貿、軍事實力的全面增強,美國亞太盟邦皆不願意被迫選邊站;也不知應該被動等待川普定調區域安全戰略,等待各部會亞洲事務主責官員派任到位;更不確定是否應主動敦促美國堅定領袖地位,而冒著開罪北京的風險,凡此均為懸念。

去年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在「香格里拉對話」演講表示,當區域各國正努力走向一致,中國反而在南海構築一道「自我孤立的長城」;填海造島與國際仲裁使南海緊張情勢成為去年熱議焦點。然而,北韓核武試爆與飛彈試射,硬是奪取今年區域危機的榜首,東北亞緊張情勢,將否遮蔽東南亞國協最為關注的南海議題,亟待觀察。

川普仰仗或迫促北京處理韓半島危機,已多次公開表態;華府與北京走向不衝突、不對抗,是否意味凡有礙美中關係議題均屬次要,難以確知。在多次拖延後,美國戰艦終於駛入中國南海島礁十二浬,執行「自由航行」任務,及川普表示將出席十一月APEC與東亞峰會,是否預告美國關注焦點將由北轉南,言之尚早。

川普在物色重要國安團隊時,即顯露其非典型之用人特色,尤其偏好資深將領出任要職。川普就職後,國務院與國防部預算之此消彼長,以及前後任國安顧問、國防部長、國土安全部長,加上原本軍職的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盡是高階將領出身;復由於國務卿提勒森在重大涉外事務上,往往因白宮主導而屢遭掣肘,軍人在重大國安決策上,相形佔據優勢。 國防部長馬提斯是最先走訪日本、韓國鞏固盟邦的川普政府閣員。上周接受電視訪問時,自稱不會因北韓、伊斯蘭國或南海發生意外而驚醒,反而他會讓敵人晚上不敢睡覺。馬提斯係公認的美軍陸戰隊悍將,也即將在「香格里拉對話」發表演講。

川普政府的亞太安全戰略是否由軍人領銜形塑,本周末即可看出端倪。 去年中國代表孫建國上將在「香格里拉對話」演講時表示:「握手比握拳好,掏心比掏槍好」。今年與會各國代表,握什麼,掏什麼,立見分曉。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不滿川普 傳代理駐華大使阮大為請辭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2506878?from=udn_ch2cate7225sub6813_pulldownmenu

2017-06-06 14:48世界日報 特派員許惠敏/華府報導

代理美國駐北京大使職務的代辦阮大為,因不滿川普總統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決定提前辭職。圖為阮大為(左)2016年11月21日在北京出席中美執法合作聯絡小組會議。(美聯社) 許振輝

分享

據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消息報導,目前代理美國駐北京大使職務的代辦阮大為(David Rank),據傳因不滿川普總統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已決定提前辭職。

阮大為去年1月派駐北京,擔任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副館長,今年初川普上任、原任駐華大使博卡斯(Max Baucus)辭職,由阮大為代理館務至今;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官網並未宣布阮大為辭職消息。

曾獲普立茲獎的前華盛頓郵報駐北京特派員潘文(John Pomfret),5日稍早也於推特提到阮大為辭職的消息;潘文在推文上說,阮大為是27年的外交官,消息來源指出,「他(阮大為)無法為川普的氣候政策背書。」

美、中分別為全球排碳量第一與第二的國家,去年9月「歐習會」,歐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批准巴黎氣候協定,阮大為是居間協調要角之一。

阮大為派駐中國前,曾任國務院阿富汗事務辦公室主任、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特別代表資深顧問、及美國駐阿富汗喀布爾大使館的政治參贊;更早以前曾派駐台灣、北京與雅典等地。阮大為能說流利普通話、法語、希臘語和阿富汗使用的達利語。

川普任命的駐北京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已於上月22日高票獲得參院通過;布蘭斯塔德已辭去原任愛阿華州州長一職,原定數周內將抵北京履新,是否會因阮大為去職而提前啟程,目前仍不得而知。

阮大為據聞已辭去代理駐華大使一職。(取材自美國駐華大使館官網) 許惠敏

 

 

資深媒體人:江靜玲》川普還能撐多久

https://udn.com/news/story/11192/2506968?from=udn_ch2cate7225sub11192_pulldownmenu&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想像一個景象, 政府文武百官每天忙著替主子滅火,手上緊握槌子焦慮地等待哪個問題會突然冒出來,就趕快把它敲壓下去。這大概就是川普執政4個月的寫照──國家的外交政策基本上已簡化為避免出現新災難;任何事都有可能在任何時候被顛覆。

川普從中東和歐洲首度出訪返回美國後,卻給自己打了一百分,比喻自己上任後第一次外交出擊是「全壘打」。川普顯然是以自己的善變深感自豪,他把企業的競爭和交易模式,充分用到外交運作上,藉著拉攏和抬價,製造親密與不安。

全球因此目睹到川普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對著包括約旦國王、埃及總統在內的親西方中東領袖說:「我不是來說教的」,挑戰這些阿拉伯國家對打擊伊斯蘭激進分子注入的心力。川普顯然全然忘了沙烏地阿拉伯是一個人權紀錄有多可怕的國家,遑論諸多伊斯蘭激進分子,包括策畫美國911恐攻的首腦賓拉登,正是來自沙烏地阿拉伯。

當然,川普在訪沙途中宣稱,「伊斯蘭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信仰之一」時,也不記得自己曾要求頒發禁令,禁止任何穆斯林進入美國。川普執政4個月,如何可以如此政策大轉彎?表面上是呼籲中東領袖團結共同打擊伊斯蘭激進分子,實際上,荷包裡早已塞滿利雅德承諾的軍購大訂單。

沙烏地阿拉伯是家天下王國,早已習於把政治當家族事務,公共政策和私人利益混為一談。川普家族對這種政治模式應不陌生。沙國之後,川普到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難得地做了一個均衡安排,但在行程安排上,川普側重的應是重申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更勝於巴勒斯坦,因為無人膽敢開罪美國國內的猶太勢力。

從中東轉到歐洲,與其他歐洲民選領袖共聚一堂,川普的外交常識和禮儀受到考驗。他曾讚揚英國選擇脫歐是正確選擇,表示希望歐盟解體,公開支持法國極右民主陣線總統候選人勒班,並批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過時。可是,這些都變了。他說自己現在不再認為北約過時;德國總理梅克爾說服他歐盟會繼續存在。這些其實都是為他到歐洲訪問鋪路,否則川普到歐盟政治中心布魯塞爾出席北約峰會,豈不尷尬。

外交的每一個安排原都經過深思熟慮,川普出席北約峰會前,幕僚顯然細心推演過。可是,川普似乎無法領悟這些。拍照時一把推開蒙特利哥共和國總統,搶位後得意揚揚的霸道幼稚模樣,全都入鏡外,川普在北約28國領袖前演說,讓這些歐洲盟國元首感到不安與不快。

川普未對這些協助911後在伊拉克、阿富汗與美軍並肩反恐的盟國表達謝意,反而高調地以近乎訓示方式提醒大家要分擔費用。川普在北約總部8分鐘演說,徹底銷毀過去數月美國外交和國防體系的努力。

在此之前,川普則未能在貿易和環保議題於七大工業集團峰會中達成共識。美國和歐洲主要國家的分歧,在川普這次訪問後,明顯加深擴大。梅克爾示警,美國不再是可全然依賴的夥伴,呼籲歐洲要自重,突顯川普訪歐後德國對川普政府的不信任。

不可預測性在商場是戰略;在治國和外交上,確定性和持續性是核心。川普以商場策略治國辦外交,從亞洲到歐洲,美國信譽已受創;白宮鬥爭頻傳,華府醜聞肆虐,川普卻認為自己每件事都是對的。從現狀看,我們有很好的理由質疑川普還能撐多久?

 

 

 

高朗/川普領導危機 衝擊全球治理

2017-06-06 00:30聯合報 高朗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506282?from=udn-relatednews_ch2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全球譁然。這份協定是一年半前一百九十五國為遏阻全球暖化,幾經協商簽署。美國排碳量高居世界第二,一旦退出,這份協定效果大打折扣。在此之前,川普也撕毀與十一個亞太國家簽訂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這些看似魯莽的舉動,對川普而言,並不魯莽,他認為此舉有助保護美國人的工作機會。如果落實巴黎氣候協定,控制碳排量,對美國煤礦業不利,不少礦工將失業。如果推動TPP,他認為很多工作將被搶走。

川普上任後,不斷提出美國第一,讓美國再偉大。凡有礙美國就業的,他一定說「不」。不管他的作為是否真的有助一些失去競爭力的產業回春,但對支持他的選民而言,川普成功打造一種形象,寧可犯眾怒,也要維護美國人的工作權益。

川普毫不在意盟邦如何看待他的作為。最近他訪問歐洲,離開後,德國總理梅克爾公開表示,歐洲倚靠其他國家的時代已經結束,歐洲人要把握自己命運。這是歐盟最重要領袖,講得最沉重的話,對美國領導地位無異打了重拳。現在川普片面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引爆各國批評,進一步疏離與盟邦關係。

二次大戰後,美國運用政經及軍事力量,在全球建立各種型態的聯盟與合作機制,扮演領頭羊角色,雖偶而與盟友齟齬,卻從未像現在一樣,領導地位岌岌可危。造成原因並非有其他國家同美國爭霸,而是川普總統領導下的美國,正放棄履行其做為霸權所應履行的責任與義務,更在道德上失去盟國的尊敬。

身為世界領袖,美國影響力擴及全球,從中亦獲極大利益,美國自應承擔比其他國家更多責任。可是,川普的世界觀看不到對區域和平或世界秩序的看法。反倒像一位錙銖必較的小氣商人,與其他國家打交道,一筆一筆算,甚至向盟國爭討軍費,完全沒有領袖格局。當盟邦發現,美國領導人只想到美國自己,不顧他們的利益或集體的利益,必然自尋出路,對美國不會多所寄望。

二次大戰後,歷任美國總統,任職前嫺熟國際事務不多。好幾位總統只有州長資歷,對華府的政治運作,亦不熟悉,但他們往往倚賴專業幕僚,擘畫外交藍圖。同時美國外交政策有連續性,即使有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輕重之分,然從未出現對外交茫然無知,卻自以為萬事通的總統。可以預見,川普的外交將像內政一樣混亂,梅克爾警告美國不能倚靠,很快將成為美國盟邦的共識,川普在國際社會將會日益孤立。

川普的反覆難測,已成美國模仿秀的笑談,惟從國際政經角度,實在笑不出來。不管我們喜不喜歡美國,過去幾十年,全球大小危機,往往靠美國出面調停、化解,多數時候美國靠的不是軍力,而是其領導力,足以號召其他國家接受。

若美國不願再扮演這種角色或其盟友不再信服其領導,短期內美國留下的領導真空,沒有其他國家足以替補。最好祈禱最近幾年沒有國際政經危機,當美國霸權失能,各國將各行其是。在欠缺有效協調下,危機時間將拉長,損害將擴大。所以,川普領導危機,正衝擊全球治理,撕毀巴黎氣候協定只是開端,其他國家是否有樣學樣,有待觀察。

作者為恒生管理學院教授)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410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