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教育,也需要.. 嚴長壽:大陸培育人才在打國際盃 台灣只能被駕馭 建中生冒名受訪風波 台大教授說重話
2017/04/27 10:55:33瀏覽625|回應0|推薦2

 

陳立恆/台灣教育,也需要一個量子視野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425737?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2017-04-26 03:06聯合報 陳立恆(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第一次接觸量子醫學,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分崩離析後的前蘇聯。

彼時還沒有量子醫學這個名詞出現,只是在與我工作的科學家們強烈推薦之下,我們認識了另一群曾為克里姆林宮服務的專家研究團隊,他們擁有一台據說是希特勒為了長生不老而研發的治療儀器,納粹垮台後幾個科學家分別將之帶到歐美蘇聯等地繼續優化,這個蘇聯版本顯然是某個升級模型之一,測試者只要雙手握著電極通上電流,藉電流遊走全身的過程,可以偵測到人體內的病痛與症狀,然後放一顆特製方糖在機器上進行感應之後,這顆方糖就變成該測試者的「完美解藥」。

猶記那位蘇聯醫師在分析每個人的健康狀況時聽來都頭頭是道,但乍然面對一台近乎從科幻小說裡走出來的機器,理所當然我們俱是一笑置之,沒人相信它真能妙手回春。然而,同行有位友人因為各種原因結婚後多年不孕,那次「治療」後回去不久,居然意外傳來喜訊,究竟純屬巧合還是真有玄機,時至今日我們依然難下判斷。

時序廿多年後的今天,量子學說的應用與普及不可同日而語,不少人都聽過量子醫學或是信息醫學的相關科技或產品,也知道它們結合了中醫脈絡、阿育吠陀、現代醫學、德國傳統醫藥與物理機電等現代科技的各方之長,由於最近又有個機會接觸到一位馬庫斯.施米可(Marcus Schmieke)博士所製作的TimeWaver,比起當初那台企圖比肩華陀的機器似乎功能更為縝密,於是勾起我那年久日遠的蘇聯記憶。

雖然量子醫學目前尚處於一個介於科學與奇想之間的混沌地帶,但隨著量子理論的日新月異,人類必須承認生命的奧妙以及宇宙的形成可能遠遠不是現有的科學認知可以洞達透徹的。毫不諱言,我不是物理學家,無法掌握這些專業人士高談的量子函數與醫學5.0等學術用語,但對於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的超距感應之類的發現,我認為的確引人入勝,非常切合文創工作者的「靈感」之說以外,從一個人文信仰者的觀點出發,我也頗為認同人類所認知的世界並不是由物質,而是由能量或是意識所交織的一部鉅作。

而我在這浩瀚離奇的量子學說裡,感到最引人入勝的其實是那些孜孜矻矻的科學研究者們,不難發現最初在量子領域中頭角崢嶸的名家,諸如普朗克(Planck)、薛丁根(Schrodinger)、愛因斯坦、玻爾(Bohr)等如雷貫耳的學者,除了身為一位物理學家之外,都在哲學與邏輯的領域裡造詣極深;縱然量子物理有時違反經典物理的直觀經驗,但他們皆能在具體實驗與抽象思想的結合上展現出游刃有餘的觀察力、判斷力、演繹力與辯證力,這些能力正是目前台灣或是華人科學教育中最欠缺的思想盲點。

因為重理輕文的關係,我們長期忽略基礎教育中關乎哲學與邏輯的思辨訓練,誤以為大量的習題、應用、公式與定理的實務層面就足以代表科學的一切,殊不知正好相反,如同量子告訴我們的,一切物質的表現時常源於抽象的虛無,假使我們無法盡快將敬仰抽象、重視思辯的量子角度帶入我們的教育系統,我們永遠只是個製造大量中級工程師、卻無法養成偉大科學家與思想家的蕞爾之國。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嚴長壽:大陸培育人才在打國際盃 台灣只能被駕馭

https://udn.com/news/story/6887/2426232?from=udn_ch1012cate6873_pulldownmenu

2017-04-26 11:36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侯永全/攝影

「大陸培育人才都在打國際盃了,台灣還毫無意識,當然只能被駕馭。」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今天到台師大通識讀書會講座演講,科技浪潮襲來、強國環伺,台灣在世界的政治、經濟版圖上消失了,曾經驕傲的文化、教育、人才優勢,也都在慢慢消失中,「台灣已經沒有定位了,我徹夜難眠,大社會卻還沒有危機意識。」

嚴長壽表示,從教學來看,這十年已經產生巨大的學習環境的改變,手機已經比百科全書更強,教室已經在世界每個角落,世界上有很多線上學習平台,可以容納全世界最優秀的課程,世界上的窮孩子也可以在家裡學習,孟加拉、印度的學生可以直接在自己的國家,上世界一流的課程,對非英語的國家,包括台灣,造成很大的衝擊。

「這是一場跨國家的競賽,不管是對學生,也是對老師」,嚴長壽指出,知識的萃取已經不再只能靠單一教師的講授,「這是國家的危機,如果還繼續綁在教室學習,時代已經不給我們等待的機會」,如同教育學者杜威曾說的,今天的教學方式還是如同昨日,我們就是剝奪了孩子的明天。

嚴長壽還說了一個小故事,有次他在機場吃早餐,旁邊兩個大陸來的年輕人在聊天,其中一個提到是公費留學到英國念大學,畢業後回國,工作一段時間後,又被派到印度做銷售工作,周末還上EMBA課程,跟各行業的領袖交朋友。

他聽了後嚇了一大跳,大陸花這麼長的時間培育人才打「國際盃」,把最優秀的人送到國外,反觀台灣,根本還沒有開始準備培養國際人才,「如果無法培養自己的人才,當然只能被人家駕馭。」

嚴長壽說,政府高喊南進政策,要找越南的學生來台讀書,他認為,台灣有很多新移民,政府應該把經濟部、內政部、教育部跨部會提出獎助辦法,在大學設產學專班,讓會講母語的新移民之子在大學學習專業,也可得到補助,再補助孩子畢業後回越南工作,也可解決社會階級流動的問題,嚴長壽強調,台灣要為自己打世界盃。

「現在不只藍領,連白領工作都在被挑戰」,嚴長壽指出,台灣必須用新思維面對未來,現在連白領階級都快要反撲了,老師的工作可能被線上學習平台取代,律師的法條資料可以靠電腦快速閱讀,醫師也要開始學機器手臂,「醫師還相信自己的手就會被淘汰」,每個行業都不能停止學習,不然世界就會趕過自己。

嚴長壽勉勵年輕人,做機器人無法取代的事,分析自己的優缺點,找到跟人合作的模式。

此外,年輕人必須看到台灣以外的世界。他期勉年輕人兼具學術、技術、藝術3項能力,醫師的手要巧,廚師要懂美學,不懂擺盤,菜餚不會賣好價錢,可是嚴長壽說,台灣從來不考技術,只教學術。

此外,老師不能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必須清楚知道全世界最棒的課程在哪裡,變成教給學生的材料,鼓勵學生上哈佛、史丹福大學的線上課程,「一個好的老師必須承認自己不是最好的,這樣才能教出比自己好的學生。」

台灣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上午於台師大以「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為題演講,吸引大批師生前往聆聽。記者侯永全/攝影

 

 

建中生冒名受訪風波 台大教授說重話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426738?from=udn-referralnews_ch1012artbottom

2017-04-26 14:09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建中周姓學生冒名趙姓同學接受媒體採訪,事後還沾沾自喜,台大教授季瑋珠在

臉書上表示,「該收斂一下了吧!」圖/翻攝自季瑋珠臉書分享

台大個人申請、醫學系繁星推薦入學日前放榜,建中周姓學生冒名趙姓同學接受媒體採訪,事後還沾沾自喜,認為「讓周圍的人看到一件新奇的事」引譁然,建中校方表示會積極輔導,但暫不懲處。

對此,台大教授季瑋珠在臉書上表示,「該收斂一下了吧!」今天跟一位電機系出身的老師談到電機系和醫學系的盲點,就是自大自私、目中無人,上課時就惡形惡狀,對老師不懂得尊敬,對同學漠不關心。

季瑋珠指出,追溯這些人更早的出身,大多都是這些明星高中,特別是資優班、科學班出身的。結果呢?我們的電資企業仍在代工,生技呢?沒有做出什麼藥,卻留下一堆造假弊案。

 

 

錄取台大醫的不在 建中生在起鬨下冒名受訪

https://udn.com/news/story/6915/2427959?from=udn_ch1012cate6876_pulldownmenu

2017-04-27 08:01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林良齊馮靖惠吳佩旻魏莨伊/台北報

台大個人申請24日放榜,建國中學9人考上台大醫學系,有學生冒名頂替上榜考生受訪,此事昨天曝光後,各界譁然。冒名受訪的學生和建中昨天都道歉,建中解釋學生只因一時好玩,未料會有如此嚴重後果,將以輔導代替懲處,盼學生能從事件中習得警惕。

吳武典:教育出問題

不久前,台大雄友會在臉書上公開「雄友之夜」活動海報畫面仿日本A片性虐待情節,高雄中學學生也因拿納粹議題開玩笑,引發爭議;近年來明星學校學生,追求娛樂導致惹火上身的事件層出不窮,究竟問題出在哪?台師大特殊教育系名譽教授吳武典表示,學生的教育已出現問題,學校應以此為戒,重新審視品格教育的落實。

建中校長徐建國說,24日中午到教室邀請錄取台大醫的趙姓學生受訪,但趙生不在教室,周姓學生就在一片起鬨聲中決定代打;教務處同仁不認識周、趙,只看制服名字正確,也不疑有他。教務主任蔡哲銘指出,25日晚間接獲台北市教育局來電關切,經查證實確有此行為。

建中:加強品格教育 輔導代替懲處

徐建國說,學生也許一開始基於玩笑、好玩的心態,造成這麼大問題,也知道不對,該班學生昨日籠罩低迷氣氛,覺得闖禍了,也請家長、輔導老師了解。校方聲明指出,誠懇向新聞媒體及社會大眾致歉,今後將加強學生相關待人接物、價值觀與品格教育。建中。本報資料照/記者許正宏攝影分享

周姓學生昨在臉書貼文,他是為了「讓這個採訪有些不同於以往的制式問答,並讓周圍的人看到一件新奇的事」,但要向因為他的行為而承受壓力或懲處的人們道歉。周生也表示,學校基於信任學生,媒體基於相信學校,並沒有嚴格檢驗他的身分,這些人或單位因他的行為受到或承受本不該有的批評及壓力,這是他始料未及的負面影響。

清大:不影響錄取

據了解,周姓學生個人申請入學備取順位較前的是清大經濟系備取第8名,按照往年經驗,錄取機率大。清大教務長戴念華表示,按照學生志願排序,不會影響錄取。但年輕人做任何事都要考量後果,並且審慎為之,開玩笑的前提是不影響他人,他認為此次事件是一個機會教育,未來將當成教材,提醒年輕人開玩笑須有個限度。

教長:應審慎待媒體

「媒體是社會公器,應審慎對待。」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天表示,他認為一個公開的說明或言論,應避免以開玩笑的做法誤導視聽,否則會把正向的傳達成負面的。他也說,雖然學生可能開玩笑的成分居多,但經過公開訊息傳遞,舉措應謹慎,即使是開玩笑,也應當要注意。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152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