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4/20 09:32:21瀏覽331|回應0|推薦0 | |
央行彭總裁當了18年 存款只多了181萬元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2413621 2017-04-19 21:48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即時報導 手握台灣逾13兆元(4,375億美元)外匯存底,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任內18年來,名下資產增長速度與資產配置,鐵定讓理財專家們直搖頭。根據監察院資料,彭淮南夫婦的存款,18年內由735萬元增至916萬元,僅成長181萬元,平均每年多存10萬元,每個月增幅不到1萬元。 自1998年起至2017年止,這20年來,彭淮南上繳國庫(含2017年預算盈餘)金額高達3.13兆元。努力為國家拚外匯盈餘的他,顯然沒花多少時間「理自己的財」;近18年內,除清償近180萬元的房屋、土地與消費性貸款外,絕大多數的錢,都用來栽培兒子出國讀書,其餘全都放在新台幣存款帳戶裡。 根據監察院資料,18年前上任初期,彭淮南的存款金額為735萬元,身上還背負著房屋、土地和消費性三筆貸款,合計179萬元,這三筆貸款在2002年時便已全數還清。 十數年來,央行擔負著「國庫金雞母」的重要角色,彭淮南假日、過年天天到班、全年無休,可以說是時薪最低的政務官。回到家後,彭淮南從未花心思替自己的個人資產進行加值,個人理財項目長年以來只有新台幣存款一項,未持有任何一毛外匯。
教出禍國殃民總統院長 楊志良:台大愧對國人該道歉?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28日表示,蔣家之後、台灣3任總統都是台大畢業,政府內閣團隊也幾乎都是台大人,但卻把台灣治理成這樣,認為台大「教出了這批禍國殃民的總統、院長及部會首長,台大該不該向國人道歉?」 楊志良在《蘋果日報》專欄發表《台大愧對國人》文章指出,在3位台大人總統及眾多院長、部長的「同心協力」之下,台灣從四小龍之首淪為之末,未來恐將落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後頭。 楊志良寫道,這些台大人讓房價高漲、炒房炒股不用繳稅,但薪資卻退回16年前,貶抑勞動價值,一切向財團靠攏,讓年輕世代不婚、不育、不養、不活,沒有前景。 他直言,台大教出這些學生,難道不用道歉嗎?「台大人對台灣的貢獻,與台大畢業人數及國家的投入可成比例?」他說,自己在台大任教多年,「也是罪孽深重,就此深深鞠躬道歉」。 楊志良認為,新任台大校長楊泮池目前從事改革,強調教學、服務和研究並重,這是好的開始,但遠遠不足;大學應追求對台灣社會的貢獻,而非爭取世界排名,若論對國家貢獻,台大恐還不如成大。 對此,楊志良接受《中國時報》訪問表示,大多數國人認為台灣現在很糟,不少高官從台大畢業,這篇文章是想提醒台大應對社會有更多貢獻,雖不能期待所有台大生都有這種想法,
砍我的18% 去搞好教育吧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404420?from=udn-hotnews_ch2 2017-04-15 03:09聯合報 王釗洪/兼任教授(嘉縣民雄) 年金改革的各方備選方案送進立法院,預計十九日初審。立法院是執政黨多數,結果可預見將不脫總統府年改會的樣貌;蔡總統念茲在茲、去之而後快的「十八趴優存」百分百確定廢除。 蔡英文喊話「犧牲這一代,是為下一代」,又說「要為年輕人創造更好的未來」,「改變年輕人的處境,就是改變國家的處境。」這些說詞讓許多被犧牲的這一代,雖未必甘心也只得成就下一代的大我。 如果「為了下一代,就必須犧牲這一代」成立的話,這一代就得好好想,要給下一代什麼才能改變他們的處境,有能力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而不致白白犧牲。然而,迄今似乎只見犧牲,未見療傷。只聞口號,未聞有具體實踐。 個人以為,這一代最該給下一代的就是充分而良好的教育機會。每年四、五月間,不少背負沉重學貸的年輕人會聚集在教育部,抗議大學學雜費調漲。台灣年輕人只要願意幾乎都可以進大學,但是量多卻未必質佳。 為什麼公司老闆都說,大學畢業生不如以前的高中生?為什麼起薪低?為什麼大學生畢業了卻自認沒有方向?台灣高教既沒教給學生充分的知識與技能,也沒賦予他們啟發思考的能力,更不能培養他們的國際觀與未來感。 為什麼每年愈來愈多優秀高中畢業生,用腳投票,到海外升學;現在台灣的大學似乎永遠跳不出經費短缺,師資欠佳,設備簡陋,聲譽低落的惡性循環,優秀學生怎會青睞?如何適應未來科技的挑戰?為了下一代,政府最該重視的是高教改革,重塑大學制度,強壯高教體質。 「齊頭式公費」養成國立大學吃大鍋飯心態,錢花完船過水無痕,績效無人聞問,多次的五年五百億就是典型例子。私立大學則多因陋就簡,規定綁手綁腳,有志也難伸。台灣怎會有世界級的頂大? 十八趴優存利息據知每年約八百廿四億,如今既廢,這筆錢理應回歸國庫,更不應淪為選舉綁樁、養肥貓、蓋蚊子館。該款可經由立法,設置國家「世代正義獎助學金」,凡有志求學的優秀青年,皆可無條件獲得。下一代年輕人能專心向學,才會有稱心的工作,有優渥的收入,安居樂業。 國家獎助學金是翻轉教育的關鍵,是開啟高教改革的鑰匙。學生求學的財務壓力減輕後,大學就可合理調漲學雜費。天下沒有不吃草而善跑的好馬,為避免斂財或浪費,不論公私立,每次調漲學雜費,校方或董事會必須提出相對基金。學校獲取充足財源,充實設備,延聘良師,認真教學並提升研究成果,促成良性循環。屆時還需羨慕哈佛、史丹佛、港大、星大嗎? 國家建設要靠優秀人才,人才培養要有卓越的高教。教育才是國家經濟成長,社會安定的基石。安定繁榮之後,各項退休基金自然充裕,政府又何苦替下一代「畫餅」,讓他們「充飢」?蔡英文及執政黨不妨拿出改革年金的魄力,矢志改革台灣的高等教育。
葉丙成/大學對社會的價值在哪?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413923?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2017-04-20 02:37聯合報 葉丙成(台大電機系教授) 近年世界大學排名公布,總見台灣的大學們節節敗退。接著就是媒體、立委連番砲轟為何退步。指標型大學主管訴苦表示資源嚴重不足,年度預算只有香港、新加坡、大陸同級大學的五分之一。接著會有其他大學批評指標型大學,都已比其他大學經費更多還哭窮?最後結尾,就是新聞留言區許多民眾批評大學死要錢、「叫獸」無用的留言。這戲碼年年不斷重演。 台灣是否需要有世界一流的大學?若問我,我也認為對未來發展而言,台灣是需要有好大學來孕育人才。但關鍵不在於大學裡的人怎麼想,更關鍵的是,社會大眾怎麼想。確實,要跟國際競爭,是需要更多資源。但這些年來,大學無法說服台灣社會,為什麼在整體財政變差、納稅人自己也苦哈哈時,還要加碼給大學更多資源?這對社會有什麼幫助?大家生活會變更好嗎?如果不會,憑什麼社會要挹注更多資源? 圖為台大舉辦就業博覽會。 本報資料照片分享 台灣高教最根本的問題:大學長期以來並沒讓社會感受到,大學對社會的價值在哪?台灣這麼多家大學,包括指標型的大學在內,哪一家真正做到讓台灣社會覺得:「有這所大學真好!」?很顯然的,這樣的聲音並不常聽到。對社會大眾而言,只覺得念大學有畢業證書比較好找工作。除此之外,大眾沒有深刻感受到大學的價值在哪。因此當大學喊著需要更多資源時,往往遭受大眾的質疑與批判。 台灣的高等教育必須要開始思考,如何做到讓社會感受到大學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大學如何讓社會覺得存在是有價值的?最直接也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做好教學!如果大學能真正做好為社會培育人才的工作,這是讓社會最有感的。爸媽若看到大學真正很用心的在栽培孩子成為一流的人才,而不是放牛吃草、任由學生混畢業。當爸媽的,自然會覺得「有這所大學真好」。 除了教學外,大學也必須更直接、更勇於幫社會解決現有問題。以成大蘇文鈺教授為例,為了幫助弱勢孩子早日立足、脫貧,他努力的找尋各界資源,長期每周去鄉村教弱勢孩子寫程式。這些孩子的表現令人驚艷!蘇老師的努力感動許多人。非學術圈的許多人,因為蘇老師而對成大有了更多肯定。覺得成大對社會作出了貢獻。幫助社會解決問題,這就是一所大學最重要的價值! 最後,延攬一流的人才作前瞻的研究,固然是對大學很重要的。但如果沒有好的論述讓社會感受到這些研究是如何利益眾生,這將很難得到社會支持。除了篇數、點數外,大學也必須幫助社會了解,這些研究對人類文明、生活究竟有何貢獻?這樣才能讓大家理解大學作這些研究的價值。 台灣高教在悲嘆資源不足之餘,必須力尋轉機。我們應開始好好反思,大學如何才能做到讓社會真正感受到大學的價值?如果做不到,將很難要求到更多的資源的。惟有努力作到讓社會認可大學的價值,台灣高教才有可能說服社會給予更多資源,為台灣孕育未來的人才。
北大設牛津分校 砸3.3億搶地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2390417?from=udn_ch2cate6640sub7332_pulldownmenu 2017-04-08 04:01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媒體報導,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明年初將在英國牛津開設一個分校區。新校區設於福克斯康貝莊園,據稱這是該學院不久前以八百八十萬英鎊(約三億三千二百萬台幣)買下的。儘管已有多所英美大學在大陸設校,但這是中國的大學首次在海外自主管理的實體辦學機構。 北京大學稱,牛津校區的課程將以「中國經濟、金融市場和企業管理的專業知識」為主。學制為兩年,第一年在牛津,第二年在深圳。 環球時報等媒體報導,福克斯康貝莊園是一座建於十九世紀的莊園,曾是伯克利八世伯爵的家。據悉,莊園約有九個足球場大小。 北京大學稱,該校區並不會成為牛津大學的一部分,也與牛津大學薩伊德商學院無關。北大說,商學院選在國際學術名城牛津,將會吸引許多有志成為國際商業領袖的學員。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牛津校區位於英國牛津市西南的博士高地,到牛津市車程15分鐘。(取材自微信)分享 北大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表示,北大開出了一個「極具誘惑力的價格」,讓賣家沒有說不的機會,從而擊敗三個競爭對手,包括牛津某學院。 北大說,牛津的新校區將主要招收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學生,學制為兩年,之所以將第二年安排在中國,是可以讓學生近距離觀察中國經濟,並與中國企業家座談。 北京大學決定向「夢幻尖頂之城」擴張,也適逢北京考慮提高中國頂尖大學全球地位之際。有數據顯示,北京大學目前在世界最佳大學排名中位列第廿九,中國政府向它進行大額撥款,目的是改善其科研設施和從國外頂尖大學招募教師,以提高其國際地位。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指出,北大的這次海外擴張實屬罕見,這是中國高校首次用自有資金在海外購置校舍,牛津校區未來也將由中國大學自主運營。 報導指,過去十五年來,英國名校瞄準中國各地,包括哈羅公學、德威士學院和惠靈頓公學等公立學校均在中國開設分校。英國高校也紛紛進軍大陸,目前有諾丁漢大學和利物浦大學的校園。上月,萊斯特大學稱,將在中國遼寧省創辦一個校區。對北大而言,設立牛津校區無疑是勇敢的一步,這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