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馬克宏啟示錄 總統府秘書長 我們的「唐寧街十號」呢?政治人物都愛告人誹謗 誰背棄.. 過去罵黑箱 昨非今是?
2017/04/09 09:25:49瀏覽189|回應0|推薦0

 

馬克宏啟示錄/覺醒吧!終結兩顆爛蘋果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453323?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5-10 02:35聯合報 黃石城/行政院中央選舉委員會前主委(台北市)

馬克宏去年四月才自組代表年輕和希望中間路線的前進黨,形象清新的法國青年政治家,從無競選經驗,卻一舉打敗各大政黨,年僅卅九歲當選法國第五共和,拿破崙後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顯示人民厭煩傳統式主流政黨腐敗無能的統治,對傳統大政黨長期無效率壟斷把持政權的不滿和反撲,也是中間選民和中下層人民覺醒的結果,是中間選民的勝利。

就如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時,受各政黨包括共和黨大老的唾棄,各媒體民調一面倒的情形下,一舉當選美國總統,顯示人民不滿傳統大政黨長期政商結構和無效能的統治,造成中下層人民和隱性選民的反撲,也是美國人民厭煩傳統式政黨統治模式的覺醒。馬克宏也好,川普也好,均無傳統的政治包袱,可自由自在以國家利益、人民利益高於政黨利益的超黨派政治訴求,始能解放長期受傳統式政黨統治的桎梏,人民才有重生的機會。

看到台灣的電視,天天藍綠惡鬥、分贓的鏡頭,很為台灣人抱屈。台灣政黨均為黨的利益高於國家、高於人民,大聲宣揚為民主政治,其實是幫派政治。一旦取得政權,不是藍色專制,便是綠色專制,眼中無台灣也無人民存在,取得政權後將政府當成他家的,公器私用,用一大堆酬庸、金主、樁腳、近親繁殖的政客。難怪台灣只有政黨惡鬥、分贓,永無國家共識。近如前瞻八千八百億和年金改革,不僅在立法院吵翻天、肢體衝突,反年金改革的不斷抗爭與警察嚴重對峙,均可看出政黨為私利而對立、硬拗、空轉、虛耗人民稅金,僅有「有黨無國」觀念的政黨存在,台灣永無希望。

欲救人民、救台灣,只有超越藍綠、代表中間力量的人士出頭,相信人民一定會覺醒,唾棄政黨惡鬥、分贓的幫派式貪腐體制,選出全民的總統,非藍色總統,也非綠色總統,台灣人才有重生解放的一天。

馬克宏的當選對全世界無黨籍、中間派的政治家的崛起,均有鼓舞和重大的啟示。法國、美國都醒了,台灣還要熟睡下去嗎?該是終結兩顆爛蘋果害死台灣人的時候。

 

 

 

 

聯合/無人入得了蔡英文眼簾?尋找總統府秘書長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385810?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2017-04-06 02:32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圖為去年蔡英文(中)和台南市長賴清德(左)特地到台南南鯤鯓代天府參拜情形。記者劉學聖/攝影分享

到今天為止,總統府秘書長懸缺將超過一七○天。蔡總統上任剛過三一○天,也就是說,她在總統府的日子,半數以上的時間沒有秘書長,皆由副秘書長劉建忻代理。

總統府秘書長由他人代理,並非沒有先例。陳水扁時代就有過兩次,一次由馬永成代理了卅一天,一次是卓榮泰代理了九十天。但這比起林碧炤請辭後職務懸缺近半年,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總統府秘書長綜理府內事務,指揮所屬官員,還有襄助總統、協調百官之責。代表總統府到立法院報告預算計畫的,也是秘書長,這個職位當然很重要。而蔡英文竟能聽任此要職空著這麼久找不到人接,實在匪夷所思。是蔡英文太過英明,不需要他人輔佐呢?還是舉國能人之中,竟無一入得了她眼簾?

台南市長賴清德最近證實,蔡總統去年底曾徵詢他出任此職,遭他婉拒。這是因為派系歧見,或是賴清德個人生涯規劃,或者嫌這個官小,外界不得而知。但民進黨人才濟濟,總不能賴清德不接,就沒有其他人幹得了吧?

諷刺的是,總統府秘書長懸缺半年,但蔡總統上任後卻接連成立了十多個新機關或委員會。其中有黑機關,有任務編組,為政府增添了上百個新頭銜、新名位。就連民進黨一向痛恨的考委、監委,蔡英文都迅速補提名,但府秘書長始終等嘸人,令人好奇。

蔡總統已經證明,總統府秘書長是可有可無的角色,民進黨要不要修法廢了它吧!

 

 

我們的「唐寧街十號」呢?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85880?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4-06 03:06聯合報 林河名
陳水扁執政時,行政院前院長游錫堃在金華官邸內打造小橋、流水、鵝卵石步道、庭園、生態園,環境相當幽靜。 本報資料照片分享

行政院長林全上任將近一年,還在「找房子」。原來,舊有的院長官邸已變「社企聚落」,林全住在自己家,維安成了問題;蔡英文總統因此指示行政院幫林全找官邸。

位於台北市金華街與麗水街口的官邸,原是二二八事件時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的舊居,陳水扁執政時,行政院長游錫堃命名「金華官邸」,隨後的謝長廷、蘇貞昌、張俊雄都入住,沿用成閣揆官邸。

但政黨輪替後,馬英九歷任行政院長都未遷入,金華官邸變成開會或邀宴的「招待所」,也因為使用次數少,幾乎淪為「蚊子館」,最後「活化」為社會企業聚落及青創基地。

首長官邸變身公共空間,並非始自馬政府。最知名的,應是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首開「市長官邸變文化沙龍」之例。陳水扁認為,與其一家人住,不如開放給市民一起用。但他標榜「打破政治禁忌」,卻也「中斷歷史傳統」。台北市長官邸從日據時代的市尹宿舍,到光復後包括高玉樹、張豐緒、林洋港、李登輝、邵恩新、楊金欉、許水德、黃大洲等歷任市長都住過,卻在陳水扁任內成了咖啡館。

此例一開,不少首長有樣學樣,但民眾多了一個去處,有需要的首長卻無處可住;美其名為開放空間,卻不無沽名釣譽之嫌,最嚴重的是破壞制度。

首長不住官邸,維安及公私不分也成大問題。把閣揆官邸變成社企聚落的毛治國,抗議人士直闖住家,連大門都被破壞。扁案爆發後,有市議員揭發陳水扁在台北市長任內,把市長特別費挪為民生寓所的水電、瓦斯及插花等費用,四年共支出四十萬餘元。此外,還有隨扈執勤不便、住家衍生違建等問題。

談到官邸,英國首都倫敦的唐寧街十號首相官邸,應是舉世最著名的官舍之一。歷史上也有不少首相不願入住,甚至有首相向國會遊說翻新官邸引起反彈,只好自費裝修。儘管如此,二戰之後,唐寧街十號已是英國首相的象徵,更是柴契爾夫人口中「國家遺產最珍貴的珠寶」。

在美國,富豪川普當選總統後,曾嘀咕白宮「將是我們住過的最小房子」,一度考慮續住紐約豪宅,每天搭機通勤,最後也不得不「委屈」入住白宮,除了維安,更有其象徵意義。

「酒店打烊,我就走人。」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名言,常被解為政治人物要知所進退。官邸的人來人去,不也如此?但要展現瀟灑,必先建立制度。

我國政黨輪替已成常態,首長官邸卻常因為政治人物愛住不住,成了譁眾取寵的工具。林揆找房子,讓人不禁要問:我們的「唐寧街十號」在哪裡?

 

 

王健壯/政治人物都愛告人誹謗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391836?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2017-04-09 02:02聯合報 王健壯

台灣政治人物都一個德性,他們常把尊重言論自由掛在嘴邊,但結果卻是藍的愛告別人誹謗,綠的也動輒愛提妨害名譽訴訟。

在民主國家中,有關言論與新聞自由訴訟之多,台灣在全世界絕對排名在前。據統計,全台地檢署去年收到九千九百多件妨害名譽案件,過去三年則共有兩萬八千多件,平均每天約有廿七件,而且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到法院自訴的案件。

為什麼有這麼多有關言論與新聞自由的訴訟?理由很簡單:大家都愛告。一般民眾因為一句三字經而提告,政治人物因為媒體負面報導而提告,朝野也常因互相攻詰而提告,選舉期間更是誹謗訴訟的旺季。

政治人物愛提告,最常見理由就是若不告即等於默認,所以他們不但是惡聲至必反之,而且必定訴諸法律,其目的一則立此存證,再則企圖懲罰被告,三則希望造成寒蟬效應。

但其他民主國家為什麼沒那麼多有關言論與新聞自由的官司?理由也很簡單:保護那些自己痛恨的言論,才是真正尊重言論自由。美國老牌參議員馬侃日前因大法官同意權行使問題,而痛批同黨的多數黨領袖麥康諾是「超級白痴」,此事若發生在台灣國會,兩人一定法院相見,但麥康諾會告馬侃誹謗嗎?絕對不會,就像歐巴馬被右派政客與媒體罵了八年,沒有告過任何一個人。

更等而下之的是,政治人物不但愛告,最近更流行要求對方限時道歉。黃國昌因洪秀柱說他支持日本核食進口,而要求她四十八小時內道歉;李登輝因楊仁壽誤指他領取終身俸,限他四十八小時內道歉;羅智強因南方朔說他介入滅王(金平)大計,要他廿四小時內道歉;連國防部也有樣學樣,因「上報」報導副參謀總長挾怨報復部屬,而要求媒體限時道歉澄清。

為什麼言論訴訟成風不應成為民主國家常態?一般民眾被人侮辱誹謗,因為申訴無門,不得不到法院尋求公道。但有權有勢的政治人物,卻擁有多數人所沒有的話語權,被誹謗侮辱可立即公開駁斥澄清,而且媒體必作報導,又何須多此一舉非走上司法訴訟不可?

況且,過去三年全台地檢署雖然偵辦了兩萬八千多件妨害名譽案件,但最後祇起訴了五千七百多件,起訴率祇有兩成左右。至於在這些起訴案件中,最後被法院判決被告敗訴的比率,可想見一定更低。以前有關言論與新聞自由的訴訟,被告敗訴的比例甚高,但近幾年審檢對言論與新聞自由已有比較進步的認知,誹謗或妨害名譽訴訟經常都以被告勝訴定讞,政治人物又何必非與人法院相見不可?

以黃國昌自訴洪秀柱為例。洪秀柱無的放矢後,黃國昌立予駁斥,已收到以正視聽的澄清效果,又何須再告?而且,黃國昌是法學博士,應當明瞭刑事誹謗對言論自由的戕害早被詬病,提告已屬多餘,何以告的又是刑事誹謗?司法國是會議已決議誹謗除罪,目前雖未完成修法,但法學博士以刑事誹謗控告反對黨主席,卻是莫大諷刺。

台灣自今年起終於有了一個言論自由日,但真正的言論自由,就是給我們痛恨、不齒的言論以自由,而且尋求真相與公道的場所,不在法院,而在言論市場。政治人物如果要維護言論與新聞自由,就從停止告人誹謗或妨害名譽開始。(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馬英九告妨害名譽 周玉蔻改判拘役50天

https://udn.com/news/story/7315/2395823

2017-04-11 11:06聯合報 記者蘇位榮╱即時報導
馬英九痛斥周玉蔻汙衊他130次,以賺取百萬元通告費,周玉蔻反批馬「情緒性的發洩」、「幼稚無知」等。 圖/中央社資料照分享

名嘴周玉蔻3年前指前總統馬英九疑收頂新集團2億元獻金,馬英九控告周玉蔻涉犯加重誹謗罪,一審雖判周無罪,馬提上訴,台灣高等法院今天撤銷改判周玉蔻拘役50天,如易科罰金為五萬元。高院稍晚公布判決理由。

馬告周之後,開發工銀前董事長胡定吾也控告周玉蔻涉嫌誹謗,經檢方起訴,高院併案審理。

「拿了頂新集團祕密獻金的,正是馬英九總統。」 三年前周玉蔻爆料指馬收受頂新2億元政治獻金,並指是胡定吾是白手套;馬認為她的言論不實,委由律師提自訴加重誹謗,台北地院審理後,認為周有相當理由確信指摘內容為真實,判她無罪。胡定吾也另外控告周,案子仍在台北地院審理中。

全案去年四月上訴高院,馬英九曾二度親自出庭與周玉蔻當庭交鋒,馬英九痛斥周玉蔻汙衊他130次,以賺取百萬元通告費,更用「口沒遮攔、恣 意汙衊、從不查證、毫無責任」16個字批評周。周玉蔻反批馬「情緒性的發洩」、「幼稚無知」等。周玉蔻3年前指前總統馬英九疑收頂新集團2億元獻金,馬英九控告周玉蔻涉犯加重誹謗罪,一審判周無罪,高院今天判周玉蔻拘役50天。圖/蘇位榮

 

中藥公會槓上消基會 要求48小時內道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410000348-260106

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針對日前消基會公布,中藥含有重金屬,且無法說明不合格中藥的來源是哪裡,「根本沒做功課」,今天將開記者會表達嚴重抗議,要求消基會48小時內道歉,否則將按鈴控告。

消基會受消費者委託檢驗117件中藥,日前公布檢驗結果,117件樣品中,驗出西藥的樣品有8件,含有超標汞、鉛重金屬的有2件,這些有問題的藥物來源都屬於「其他或來源不明」的管道取得,憂心長期服用恐會造成中樞神經病變,最後並表達反對設立中藥技術士立場。

全聯會理事長朱溥霖表示,消基會舉辦中藥檢測記者會立意良善,但抽驗的不合格中藥卻說不出來源,以「不明來源管道」以偏概全,更將「來源不明中藥檢出西藥、重金屬」與「中藥技術士草案」刻意連結,嚴重誤導民眾視聽,要求消基會公布不合格的中藥來源。

朱溥霖指出,衛福部針對中藥技術士修法增設,就是為了提升中藥執業人員專業性,需要學歷、中藥經歷年資以及術科考試,消基會表面上看似為用藥安全把關,實質上卻是在未經由全盤瞭解的情況之下,反對中藥技術士修法,疑為協助某特定公會,今天將舉辦記者會,要求消基會48小時內道歉,否則將按鈴申告。

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表示,檢驗為消基會接受消費者委託,送驗中藥來源共分為3類,第一是中藥醫療院所、第二是藥局藥商,第三則為其他或來源不明;昨出面控訴的中藥商即屬於第二類。消基會也強調當天記者會與新聞稿中已有清楚說明,一、二類中藥檢驗全部沒有問題。

游開雄說,含有汞或其他重金屬中藥,據民眾表示來源為國術館、大陸地區,透過親友贈送或委託購買等。除了澄清,也已經聽見訴求,將會有適當回應。

至於消基會反對設立中藥技術士立場,遭質疑刻意「帶風向」,游開雄強調,消基會當然呼籲消費者從合法、正常中醫藥院所與合法中藥商、藥局購買中藥,但中藥技術士非醫事人員,若只是按照一般民眾需求,調配丸、散、膏、丹等,有可能會有用藥安全上的疑慮,這是可受公評的事情,不應刻意連結。

(中國時報)

 

 

聯合/誰背棄了白色力量?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391910?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2017-04-09 04:37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柯文哲發表反對「去蔣化」言論,遭到其當年競選總幹事姚立明打槍,說他將因此失去藍綠白的支持;若遇上賴清德,恐怕「拿不到十萬票」。不知是否為此心神不寧,柯文哲次日就在跑道上跌了一跤。

虧姚立明還記得「白色力量」,他卻忘了,自己就是捧紅這個白色奇蹟男主角的導演。現在,他踹柯P一腳,轉身就要去捧賴清德;但他難道不需要向觀眾交代一下自己當初如何看走眼,以及自己作為「擁王者」的信用還剩幾多?

柯文哲的「力量」,大家都見識了:除了傲慢自大和口無遮攔,他「抓小放大」斤斤計較的本事也很有一套。然而,他把首都越變越小,因為反商,所以北市BOT案掛零;蔡政府力推的前瞻基礎建設案,台北市一項也沒撈到;他的團隊,離心離德紛紛求去。諷刺的是,柯文哲如今只能靠前任市長爭取來的世大運,作為自己從谷底翻身的舞台;此刻,白色力量還剩下什麼?

看白色力量的潮起潮落,令人傷感。事實上,柯文哲日前批評強拆蔣中正銅像的行動說「這不能解決台灣的問題」,倒有一些超越藍綠、靠向中間、「重返白色」的味道。問題是,若不是為了二○一八的競選連任,他還會作這樣的演出嗎?包括姚立明還在夸夸其談白色力量,但除了追逐政治大潮,他真正相信的是什麼?

曾相信白色力量的選民,上當一次就夠了。現在,連本尊和分身都搞不清白色和力量在哪呢!

 

冷眼集/過去罵黑箱 昨非今是?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391886?from=udn-catelistnews_ch2

2017-04-09 00:51聯合報 本報記者李光儀

立法院明天就要舉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公聽會,不過卻傳出上周五民進黨黨政高層要求民進黨立院黨團對公聽會下「封場令」,不讓民眾旁聽,引發討論。

當然,公聽會是否要開放民眾入場旁聽,權限在委員會召委。而以過去的例子來看,也不是每一場立法院公聽會都開放民眾進場。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這次是行政權直接伸到立法院,干涉朝野是否開放的權限,對制度極不尊重;另外,民進黨過去斥責國民黨服貿黑箱,如今竟然自己也玩起封場把戲,令人感嘆昨非今是。

講白了,民進黨高層之所以要下封場令,就是怕公聽會碰到像年改座談、一例一休公聽會那種民眾抗議、嗆聲的場面。但和年改、一例一休屬於人民權利義務增減不同,前瞻基礎建設遇到類似衝突的可能性並不高;更何況,就算退一萬步言,公聽會就是諮詢性質,不管開得成開不成,與法案通過與否無涉;因為有直播就不開放民眾和團體進場,那乾脆以後立法院開會都用視訊。

此次的公聽會不開放民眾入場事件,凸顯的是民進黨所謂傾聽人民的聲音,卻是葉公好龍。而過去一直強調要公開的公督盟,這次倒也擔心起立委人身安全來,就更顯得諷刺了。

 

中時快評》拔昌的理由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408003339-262103

民眾走上街頭高呼罷免黃國昌口號。(趙雙傑攝)

「罷免黃國昌,國家才健康!」民間社團啟動的「拔昌列車」8日在汐止吸引不少人潮,代表罷免行動能吸引一定的人氣與能量,這也讓外界反思一個弔詭習題:為何當初自詡為進步力量的新科立委,如今竟淪為人民怒火中燒的批判對象?

在立院修法降低罷免門檻之後,黃國昌極可能成為被罷免成功的立委。特別是,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更在中常會上聲援「拔昌列車」,瞬間又將罷免案熱度升高,8日在汐止連署會場,也有民眾怒喊「因為投給他,所以罷免他」。

北北基安定力量發動罷免黃國昌的理由,主要仍是黃國昌支持婚姻平權等相關主張。其實,除了婚姻平權之外,黃國昌還有更多應該被罷免的「罪狀」。

首先,到底要不要反對日本核災食品進口,黃國昌只要公開表明立場就好,為何至今仍躲躲閃閃?其次,黃國昌過去強力批判黑箱密室協商,私下卻跑去總統府與蔡英文大談一例一休。第三,過去爆發國人海外詐欺案,黃國昌大力批判馬政府喪失主權,如今發生類似的海外詐欺案,黃國昌卻沉默不語。

還有更多「罪狀」族繁不及備載,整理主要脈絡就是兩套標準、昨是今非。更嚴重的是,黃國昌怠忽職守,把時代力量變成「專門監督在野黨」的在野黨。

無奈的是,當時代力量被外界譏諷為民進黨的附隨組織,黃國昌都沒有責任?還是,這就是時代力量成立的真正宗旨?

當初自詡為社會進步力量的立委黃國昌,如今正面臨基層民意的反撲,倘若被罷免等同守舊退步,黃國昌自己真的知道問題出在哪嗎?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0167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