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4/19 17:38:57瀏覽225|回應0|推薦0 | |
盛治仁/不盲從「多數」 培養你的觀點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409397?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2017-04-18 03:34聯合報 盛治仁 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是不是充斥了前所未有的暴力現象?在媒體的報導中,從戰爭、種族殺戮、恐怖攻擊、駭人聽聞的凶殺案、到每天各種監視器、行車記錄器和手機拍到的各式衝突讓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但事實上,認知科學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一場TED演講中從歷史的角度分析,解構了這個印象。 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看,其實暴力的問題在當代是相對減輕的。不管從個案角度去看過去暴力行為的殘酷內容,還是從數據角度去分析不同時期死於暴力的人員數量,都為平克的論述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他認為造成這些錯誤印象的一個可能,就是媒體傾向報導暴力和戲劇化事件,而忽略了這些事情在母體中的代表性,造成了認知和真實之間的落差。在我們的生活中,到底有多少事情因為各種因素讓我們產生錯誤印象呢? 看演講的同時,我突然想起十多年前一段時間有機構常發布一些很聳動的「民調」結果,例如多少比例的國中生有吸食過毒品,多少比例的高中生嘗試過性行為等等。這些調查數據都高得令人咋舌,也成功地吸引了媒體的大篇幅報導,增加了發布機構的知名度。 但是要做特定年齡或身分民調的抽樣是非常困難且昂貴的,比起全體成年人口的調查要複雜得多。這些民調並非完全依循科學化的抽樣原則進行,得到的數據偏差範圍很大,但是對於某些年輕閱聽人來說,有可能造成一種鼓勵性暗示這些行為已經是大多數人的經驗,自己如果嘗試也只是可接受的。 沒有系統性研究,我並不知道這些影響有多大,但就算只有少數人因為這個因素而去嘗試毒品,也是不應該的。 另外在政治競爭上,不管是選舉或是政治人物滿意度,有些是中立機構長期做的調查,當然也有些是特定勢力為了帶風向所發布的數字,目的也是在於讓民眾形成印象,進而影響其態度和支持度。近幾年社群網路同溫層現象的產生,讓這個情況更形放大。 社群網路的計算機制讓使用者更容易看到自己偏好的內容,也讓想法類似的人更容易聚集,放大自我意見普及性的認知。 對於各項社會關注的議題,其實聲量大的一開始不一定是實質多數,但是一旦被認為是多數時,就更加大聲得理直氣壯,既吸引了原來沒意見的人支持,又噤聲了原來的反對意見。這種沉默螺旋的巧妙運用,不管在政治、商業或是媒體議題上,都有極大的影響力。 舉例來說,徐重仁總裁日前「不要太計較、努力會被看見和低薪現象」的說法,被定調成世代差距,我很好奇如果有科學性調查結果,不同的世代對於此事的看法,究竟差異有多大? 不可能每件事,都有客觀調查告訴我們該如何想,才是符合社會多數意見的看法,也不需要這樣做。每個人都應該培養出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不需要盲目從眾或刻意特立獨行。重要的是,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經過自己的價值觀深思熟慮後的結果,並且能夠以開放心胸欣賞別人的不同觀點,讓自己有思考進步空間,避免受錯誤印象持續影響。(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聯合/從全球民主化的頓挫反思歷史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411614?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2017-04-19 02:32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全球的民主化發展,近年出現了一波反潮。歐洲國家陸續出現民粹政黨的興起,川普因主張反華府建制而當選美國總統,中東及北非一連串花朵革命均告早凋,土耳其總統厄多安則利用失敗的政變成功修憲擴權。 在兩岸之間,威權體制的中國大陸保持高度成長,民主台灣的經濟反而停滯不前。這種種現象,都讓世人對於民主的前景感到懷疑。以《歷史的終結及最後的人》一書聞名於世的法蘭西斯.福山近日訪問台灣,讓我們重新思索歷史要往哪裡去的問題。 在全球的民主變遷中,台灣與南韓、菲律賓等屬於「第三波民主化」國家,似證明了福山的主張:意識形態的鬥爭正走向終結,人類社會文明演進最終將底定於民主制度與市場經濟,成為人類發展的終極形式。 但事實顯示,「歷史終結」並未成為歷史的規律。儘管第四波的東歐國家轉型乃至阿拉伯之春,都說明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都想走向民主和市場經濟;然而新興國家隨即遭遇各種挫折,東歐國家或走回老共黨執政或新強人崛起。此外,經歷民主革命的中東國家幾乎都陷於混亂失序,埃及剛擺脫獨裁者穆巴拉克,隨即又落入另一個軍事獨裁者塞西之手。 二○○八年之後,則是西方國家出問題。首先是美國的次貸危機,然後是歐債危機,一連串金融危機讓歐美政治菁英慌了手腳,問題失控。過去西方自豪的「華盛頓共識」──即福山所說的自由民主與市場經濟──無法有效因應危機,由此引發的民粹風暴,導致英國脫歐,美國選出川普。 亞洲新興民主國家也碰到了瓶頸。菲律賓一再重複選出民粹主義領袖,從艾斯特拉達,到現在的杜特蒂,治國能力積弱。韓國則是閨密干政,民眾連續數月在青瓦台抗議,迫使總統朴槿惠提前下台。這些雖展現了「人民的力量」,但無助解決國家失能的問題。 在台灣,雖未演成總統提前下台,但一位前總統下獄,另一位前總統官司纏身。十年來幾次大規模示威,幾乎動搖執政的正當性;前如紅衫軍圍城示威,後有太陽花運動,都是人民的聲音。包括目前正在凱道及立法院前埋鍋造飯的兩起長期抗爭,若要說台灣的民主是「正常的」,許多人可能難以苟同。 全球貿易與全球金融危機,造成大量基層人民的生活受到衝擊。民眾希望政府拿出辦法,讓全球化的利益能讓全民分享,但政治菁英對此束手無策,使新的階級差異和世代差異再起,引爆怨怒。 民粹主義興起的另一原因是新科技。網路社群是群眾動員的有效工具,無論是「阿拉伯之春」,或烏克蘭的「橙色革命」,台灣的「太陽花運動」,香港的「雨傘革命」,都是透過社群媒體動員。社群網路對民主的影響相當複雜,美其名為「直接民主」,但連福山也不相信直接民主能成為國家治理的一種形式。 他認為,太陽花也許提供了青年一個發聲平台,但直接民主的形式不太可能持續,因為學生不可能管理政府,代議政治才是政治參與的更有效方式。 目前全世界都在反省:民主政治是不是唯一的價值及模式?全球化理念是不是真能澤及全體人類?為何未實行民主、市場未完全開放的中國,經濟卻能維持高速成長?「中國發展模式」是否可以持續、可以移植? 目前,我們仍然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全球化是世界經濟趨勢,高度依賴外貿的台灣必須迎向這個挑戰;中國大陸就在我們旁邊,台灣不可能自外於這個全世界最大的投資地與市場。 與其說民主主義是人類歷史的終點,不如說任何現代化國家都需要建立有效能的自由民主制度,長遠而言,這是最能帶來穩定政治與良好經濟秩序的制度。但台灣更要隨時保持警覺:我們是不是在走回頭路?
政績不佳、不納建言 翁山蘇姬神話幻滅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2392132 2017-04-09 13:27聯合晚報 編譯季晶晶/綜合報導
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上台已一年,但她的執政成績令外界失望。 路透
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上台已一年,但她的執政成績令外界失望。 首都仰光近來因城區租金高漲、斷電頻仍、塞車日益嚴重,引發民怨,但此處也不乏令人欣喜的進步──到處可見施工用起重機、不斷有新公司成立,最重要的是抱持樂觀心態的國民。 離開仰光後,一切光采很快散盡。欣欣向榮的仰光用掉緬甸約一半的電力,經濟產出的占比達25%,但絕大多數的緬甸人不住仰光,而是住在鄉村地區。 他們還在用原始方式打漁或務農為生。軍政府50年來的統治導致這個國家與外隔絕且貧窮落後。 翁山蘇姬與軍方對抗數十年,去年3月以超高聲勢成為國家領導人,外界寄予厚望。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於2015年底大選獲得壓倒性勝利後,支持者大舉投入資金和人力。仰光現有許多國際顧問,積極想協助緬甸現代化,美國也解除長久以來的經濟制裁。 但成長現已放慢,外來投資也是。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以維持經濟動能:去年8月修改法規讓微型信貸的業者較易運作;公司法的改革法案去年1月也送交國會,通過後將取代1914年緬甸公司法;去年10月以軍方市場改革法案為基礎的投資法生效,先前廣泛徵詢過民意。 不過,新政府也有專橫獨斷之時。緬甸新年前夕,當局突然宣布今年新年假期由以前的十天縮減為五天。 另揭露草擬中的法案,將要求緬甸的外籍人士離開居住城市逾24小時前,須取得官方批核。外國商會當然強烈反對。 此事凸顯外界對翁山蘇姬政府的兩項常見批評:溝通失當和中央集權傾向。一位外籍人士說,以前的政府會找來有經驗的經濟決策人士,並傾聽企業界意見,現今政府這兩件事都做不到。 他說:「這個政府將企業視為邪魅。我們不知道找誰訴苦,也不知道翁山蘇姬會聽誰的話。」 新政府至今尚未充分說明改革的優先順序。全國民主聯盟除了目標崇高但內容模糊的12點宣示,例如摒棄官僚作風並鼓勵競爭外,提不出經濟政策的具體細節。 許多社運人士也抱怨無法接觸翁山蘇姬的核心圈。有人說,翁山蘇姬認為非政府組織的角色是確保前政府的持續民主化,現在緬甸人已能自由選舉領導人,吵鬧不休的監督組織便失去重要性。 一些有資金且立意良好的民間單位雖有立即可行的建議方案,但政府單位秉持少做少錯的心態面對。 連翁山蘇姬宣示的要務,政府和少數族裔武裝團體之間的和平進展也遲滯不前。政府軍和叛亂團體之間的衝突愈見頻繁。原訂2月召開的第二次聯邦和平會議因參與團體太少而被延後。 翁山蘇姬現在處境微妙:軍方擔心她對叛軍讓步太多,但少數族裔把她視為另一個代表多數緬族人、高高在上的領導者,與以前的掌權者無異。令人訝異的是她對軍方在少數民族羅興亞人村落燒殺劫掠的血腥鎮壓行為保持緘默。 全國民主聯盟的主要支持者是緬族,他們與羅興亞人格格不入,捍衛羅興亞人可能重創她的支持度。目前為止,翁山蘇姬的表現似乎擅於閃躲這些敏感問題。
中時社論》福山說的民粹 就是蔡政府寫照
長風基金會15日在台北主辦「從歷史的終結到民主的崩壞」講座,邀請史丹佛大學資深研究員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圖)及中研院院士朱雲漢以「中美爭鋒及其影響」為題演講。中央社記者吳翊寧攝 106年4月15日
政治學者法蘭西斯‧福山應長風基金會邀請來台,分享他對右翼民粹風潮及自由主義國際秩序衰落的看法。福山曾撰寫《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一書,認為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可能是人類社會演化的終點。但近年西方國家歷經右翼民粹風潮衝擊,福山修正了他的部分看法,包括對大陸體制效能的若干肯定。福山的修正與改變,值得民粹當道、同時把民主奉為不可挑戰最高信念的台灣好好思量。 何謂「民粹」?其實是一個頗難定義的詞彙。福山認為民粹的特質不只一種,其一是,政策在短時間內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但無法持續;其二是反制度運動,認為制度是被少數菁英操縱、把持,與一般人民為敵。第三個特色則是對領袖的崇拜,例如過去像希特勒、墨索里尼、毛澤東這樣的領袖:「只有我才可以解決社會的問題」。 民粹可能會有以上一個或多個特性的綜合,但重點則是「民粹主義的政治人物利用他們在民主上的合法性來破壞法治、媒體自由及央行的獨立等民主體制,讓未來的選舉無法在真正公平的情況下進行。」注意到了嗎?這幾乎就是台灣目前的寫照。 民主政治,原本是希望藉由政黨之間互相的競爭,行政、立法、司法三權的制衡和輿論的監督,使政府權力有規範、行政有效能。其根柢是自由選舉,選舉能夠「選賢」則有賴於健全的輿論環境,當選者施政的效能來自人民的授權,努力施政的誘因則在下一次選舉勝選的壓力。 但是這樣的一個政治機制,在民粹主義氛圍下,逐漸出現失靈現象。福山以川普為例,他上台之後,號召支持者與制度對抗,企圖摧毀建制力量、公然批評特定媒體製造「假新聞」,拒絕賦予媒體「第四權」的角色與功能,企圖削弱反對者的監督與制衡力量。福山點出的現象,在蔡英文上台後,都可以找到同樣的影子。 大體,民粹風潮興起來自人民對民主效能失落的憤怒。民主機制下,制衡力量強大,沒有獨大的領導人,當國家面臨困難,政策方向出現分裂,推動政策就變得極為困難。美國參議院少數黨只要在100個總席次中掌握40席,就可以用冗長發言(filibuster)的手段否決掉重大政策。 華爾街金融風暴後,美國行政效能更形低落,選民對民主失望,期待一個「能做事」的領袖,這是川普能夠贏得選民支持的原因。但美國制度力量強大,川普仍然受到制度的約束,上台後乃頻頻走髮夾彎,改變政策。 福山對民粹主義的觀察,套用在台灣也極為相似。歷經扁政府朝小野大的困局,及馬政府因府會關係不睦,造成令不出政院及國會議事癱瘓,新政府上台後,為了集中權力、削減制衡力量,對於法治的破壞、言論自由的控制,措施層出不窮。 這些措施包括:被提名監察委員的陳師孟,表示要用監察權「掃除司法敗類」,彈劾審判結果與其立場不同的法官,這已是赤裸裸地干涉司法,讓民進黨成為法官心中的小警總;《不當黨產處理條例》不僅在程序上未審先判,也讓執政黨可以管控在野黨的財務流向。這種「在野黨用錢要經過執政黨審核」的荒謬,嚴重破壞政黨競爭的公平性;行政院院會日前通過的「財團法人法」草案,把手伸進民間的財團法人,形同強奪民產;而其推出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以縣市首長的黨派作為分配資源的依據,拿政府預算作執政黨競選時綁資源之用。凡此種種,我們都可以發現,台灣「民主法治」的基礎正在動搖。 然而,在民粹的旋風中上台,也會在民粹的旋風中下台。民進黨政府當知,民主運作所依賴的雙翼:選票及制度,缺一不可,擁抱選票卻破壞制度的民主不是民主,不可能長久。 這一點可以從蔡英文呈現「自由落體」的民調下挫趨勢得到驗證。而且,當制度受到根本性的破壞時,受傷的不只是現在的在野黨,也包括終有一天會回到在野的蔡英文和民進黨;更重要的是,全體台灣人民也將受到不可逆的傷害,而台灣過去引以為傲的民主經驗,也可能成為笑柄。 從福山演講中透露出來的這個警訊,台灣人民與蔡英文不能裝作聽不見。
教出禍國殃民總統院長 楊志良:台大愧對國人該道歉?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28日表示,蔣家之後、台灣3任總統都是台大畢業,政府內閣團隊也幾乎都是台大人,但卻把台灣治理成這樣,認為台大「教出了這批禍國殃民的總統、院長及部會首長,台大該不該向國人道歉?」 楊志良在《蘋果日報》專欄發表《台大愧對國人》文章指出,在3位台大人總統及眾多院長、部長的「同心協力」之下,台灣從四小龍之首淪為之末,未來恐將落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後頭。 楊志良寫道,這些台大人讓房價高漲、炒房炒股不用繳稅,但薪資卻退回16年前,貶抑勞動價值,一切向財團靠攏,讓年輕世代不婚、不育、不養、不活,沒有前景。 他直言,台大教出這些學生,難道不用道歉嗎?「台大人對台灣的貢獻,與台大畢業人數及國家的投入可成比例?」他說,自己在台大任教多年,「也是罪孽深重,就此深深鞠躬道歉」。 楊志良認為,新任台大校長楊泮池目前從事改革,強調教學、服務和研究並重,這是好的開始,但遠遠不足;大學應追求對台灣社會的貢獻,而非爭取世界排名,若論對國家貢獻,台大恐還不如成大。 對此,楊志良接受《中國時報》訪問表示,大多數國人認為台灣現在很糟,不少高官從台大畢業,這篇文章是想提醒台大應對社會有更多貢獻,雖不能期待所有台大生都有這種想法,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