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法官的多元選任 他們怎容得下「洩密的小孩」以柯建銘為師 被憎恨的原因 羅瑩雪》乾脆立法只能辦藍
2017/03/18 16:58:47瀏覽194|回應0|推薦0

 

蘇永欽/法官的多元選任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373296?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2017-03-30 04:14聯合報 蘇永欽(政治大學講座教授、司法院前副院長)

司改國是會議第三組分組會議前幾天開會也有了結果,針對法官人力不足的問題他們決議讓「定期法官」或「兼職法官」參與審判工作,至於執行的細節則再研議。從第三代司改的需求面思維來看,我認為這至少還是很有意義的討論,也是觸及司法官僚體系軟肋,從而完全交給他們一定不會有結果的改革議題。

但問題還是一樣,除了問題意識不甚清楚外,決議到底是根據什麼調查分析做出來的,看起來也不像很紮實,照報上說好像這樣就要交由幾位委員去和司法院研議「執行」細節了,這麼大一件事談笑間就做成決定,真不可思議。

如果只是人力不足,擴增考選名額當然才是正辦。找法學教授或其他專家來作定期、兼職法官,理由應該是要讓法官族群更多元吧?但多元說起來很容易,找什麼人來當法官都有利有弊,是不是真能減輕現在被詬病的所謂「恐龍法官」、「娃娃法官」問題,提議的人不能不對司法制度有最起碼的瞭解。

朋友間一談到這裡,總有人說,為什麼不學學美國,從優秀的律師裡挑法官,我如果不想多費口舌,就只反問,你告訴我哪個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官是這樣選任的?不是哪個法系好壞的問題,而是體制環環相扣的問題。為什麼美國人不改用更輕便的筷子,而要用刀叉?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們得把整個飲食習慣都改過來。要減少科舉、科層式司法的問題,不少歐陸國家也想朝多元選任的方式調整,最後能有百分之十的改變就很不錯了。原因很多,這裡無法細說,但他們的國會絕對不會貿然做成「五年內非考試選任的法官要達到百分之八十」的決議,丟給司法院去執行。

現在這個找教授來作短期法官,專家作兼職法官的點子,先不說利弊如何,憲法的門檻就不容易跨過,包括考試任用,還有終身職保障的規定。更麻煩的是制度的配套,教授之長在其專業領域,事實審法官要會的一掛子本事是用兩年集中訓練,五年候補、一年試署練出來的,怎樣用懶人包方法讓教授們在兩個月都學會,恐怕不容易。

德國有定期法官和兼職法官沒錯,知不知道德國的教授都要先通過和法官一樣的國家考試取得任法官資格?他們絕大部分也都受過兩年的分科訓練,很早就培養這樣的基本能力。德國的「完全法律人」教育模式,投入的成本是其他國家無法想像的,所以他們有很好的條件去做多元選任,我們還差了很多。多元選任目前比較有可能做到的反而是法律審,像大法官一樣,但那裡又有很多其他的問題要克服。

我為什麼那麼害怕這種敲鑼打鼓的國是會議?因為這些人都被逼得去想一些「耳目一新」的點子,然後用來逼主管機關研商細節,十年後還要追蹤考核。十八年前的全國司改會,我尊敬的范光群律師提了民事法官合意選任的建議,匆忙間我也覺得應該可以提高民眾對司法的信任,等我到司法院工作,才真的瞭解此案不通的道理,算起來我也要為這個失敗政策背共謀造意的部分責任。但為什麼要開這樣的會議?可不可以就叫總統府的司改轟趴,大家輕鬆一點?

作者為政治大學講座教授、司法院前副院長)

 

 

聯合筆記/蔡拆壓力鍋 深綠消音?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45011?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3-16 04:40聯合報 林修全

蔡英文總統。 聯合報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 聯合報資料照片
分享

 

這陣子,蔡英文總統的耳根子想必非常清靜,因為深綠的獨派人士,應該暫時不會去吵她。

由於民進黨政府做了幾件事,包括推動促進轉型正義的去蔣化,提名總統府前秘書長陳師孟出任監察委員,以及對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台獨走到盡頭就是統一」言論,展開強硬反擊。

光是這些作為,足以找到合理藉口,安撫蠢蠢欲動的獨派人士。深綠派雖暫時消了音,代價卻是引來更多爭辯,社會變得紛擾,族群再度對立。

兩岸關係敏感,統獨向來是政治禁忌,民進黨成也獨派,敗也獨派,雙方一直若即若離,衍生出一套戰略與節奏。

民進黨慣用的戰法,是從政治光譜深綠的一端開始操作,再逐漸向中間地帶靠攏,爭取無明顯色彩的選民。其好處是獨派人士,動員力和渲染力較強,主動幫忙拉票,形成一股支撐後盾,當然,要策動人這些的口味,絕不可能平淡,而是要「重鹹」。不過,離投票時刻愈近,往往選擇性失憶,不再下猛藥。

像前總統陳水扁在二○○○年參選前一年,民進黨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凍結「台獨黨綱」,二○○三年卻高呼「公投制憲」。很快地,當選後的就職演說,又縮回去,只要「憲政改造」。

選前大肆利用、選後拋諸腦後的手法,早讓獨派人士心生反感,但失去政權,台獨夢更遠,拱蔡英文入主總統府前,無奈吞聲飲氣。民進黨重返執政後,獨派人士毫不手軟,對行政院「老藍男」大加撻伐,令蔡政府承受精神折磨。

綠營內部壓力鍋,若是不解除,終有爆開的一天,且遭自己人反噬,傷痕更深。

深綠人士要有宣洩管道,提名具濃烈獨派色彩的陳師孟出任監委,算是給了一個交代,同時能避免陳師孟砲口朝內、對準蔡政府。至於推動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更是民進黨昔日政見,順水推舟,讓這些人的矛頭轉向蔣中正。

兩岸互動方面,尚看不到融冰跡象,何況獨派人士對蔡總統的「維持現狀」,普遍存有不滿,民進黨政府反嗆中國大陸,不再軟弱,等於畫了一個靶,讓這些人自由射擊。

因此,與其說,這些事件是轉移施政不利的焦點,倒不如說,是移轉深綠人士的注意力,才不會又吵又鬧。

 

他們怎容得下「洩密的小孩」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51059?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3-19 01:54聯合報 林法/公(彰化市)

台灣解嚴近卅年,國家大政漸趨完備,自由開放風氣也使民智日益成熟,誰料常標榜為正義化身、堅持台灣優先的執政黨,上台不到十月,竟採取連串「轉型和防諜」行動,透過修法、管控和清查的三部曲,似把我們帶回那個要求「政治正確和思想忠貞」的威權年代。

請問此為「台獨先知」為這塊土地「民主進步」的必要管理,或者根本只是權力薰心,進而大膽敢與「開放社會」為敵?

有個政治笑話提到,從前蘇聯時期,有人在公眾場合對著布里茲涅夫的肖像罵了句「白癡」,結果遭判刑五年,罪名是侮辱領導人刑期一年、洩露國家機密四年。

回到現實,卻令人笑不出來,因為這可能是馬英九被訴和未來判刑的寫照,正如日前聯合報黑白集「被憎恨的原因」所述:他聲討綠營要角司法關說,並打破數十年僵局,建構兩岸空前的交流榮景,使台獨號角日顯蒼白,怎不讓許多人「莫名切齒」。

更恐怖的是,新衣故事尚未了結,遭整肅的豈止馬一人。看看近日,高舉「轉型正義」和「國家安全」大旗,祭出「歷史教訓」與「政治偵防」法寶,動作頻仍,不就是想把「向來圖謀不軌」的國民黨、共產黨及其「附隨組織」一網打盡?

只可嘆,揭穿「國王新衣」童話故事裡「洩密小孩」的結局,終究無法存活於殘酷的現實。

 

 

聯合/以柯建銘為師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349594?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3-18 03:26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有意參選高雄市長的民進黨立委林岱樺,被爆料關說中油人事,她16日出面感嘆,黨內初...
有意參選高雄市長的民進黨立委林岱樺,被爆料關說中油人事,她16日出面感嘆,黨內初選機制從良性競爭演變成「非我族類、誅而後快」戰爭。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蔡孟妤/攝影
分享

綠委林岱樺最近遭人檢舉,指她「關說」中油人事,使當事人順利獲中油錄用。林岱樺喊冤,辯稱她只是受民眾請託做「選民服務」,讓當事人有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

林岱樺當然要喊冤。三年前,立法院紀律委員會對柯建銘的關說案作出「關說不成立」的決議後,等於作出了立委「關說合法化」的宣告。而王金平幫柯打電話給曾勇夫的關說案,北檢則以「查無刑事不法」簽結。在這種情況下,林岱樺推薦民眾進入中油,當然是理直氣壯的事,何愧之有?

無獨有偶,日前一項軍中少將人事升遷案,也傳出有民進黨立委涉及關說,指其薦舉關係密切之特定人士,並影射是王定宇。王定宇則反駁,指為軍中「黑函文化」作祟;但軍方諱莫如深,不知如何撇清。

從王定宇到林岱樺,兩案遭到爆料,表面上都與黨內派系爭奪地方選舉提名有關;但更嚴重的,則是政府及公營事業人事升遷的公平性遭到破壞。林岱樺介入的,不過是中油的一個周邊職位;但是,若連航特部政戰主任人選都可取決於皇親國戚或裙帶關係,那麼政府制度還有什麼公信可言?

在柯建銘的關說案被「合法化」後,立委當然競相以他為師。這個問題,蔡英文要怎麼面對?當年馬王政爭時,司改會主將林峯正曾稱,「總統無權質疑國會議長關說,這是立院內部自律的問題」。請問,蔡英文有沒有權力質疑立委的關說?

 

聯合/被憎恨的原因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347457?from=udn-hotnews_ch2

2017-03-17 01:07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前總統馬英九因涉教唆洩密案,遭北檢起訴。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總統馬英九因涉教唆洩密案,遭北檢起訴。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當年被雅典法庭判處死刑,服下毒汁而亡,其罪名是顛倒是非及腐蝕青年。他在自辯詞中說,很多人對他有「切齒的憎恨」,他被判罪,原因在許多人的讒謗與嫉妒。

馬英九涉洩密罪,原因其實差不多。起訴書中的細節不是重點,重點在社會的背景和氛圍,很多人對馬英九有一種莫名的「切齒憎恨」。

這樣對比,乍看有點奇怪;但奇突之中,卻可讓我們看見哈哈鏡中的台灣。馬英九當然不是蘇格拉底,但他被憎厭的情境,和蘇格拉底的時代可堪一比。

蘇格拉底被憎厭的原因,是他一直勸誡當時的雅典同胞要具備美德;但美德從來就不是討好眾人的事,他跟他的時代出現了重大的分歧。馬英九並不是哲人,但也具有這類惹人厭煩的癖性。當他義憤填膺地聲討王金平涉及司法關說時,太過高調的道德訴求,彷彿矛頭就是對著趨於下流的台灣社會而來。被他激怒的,恐怕不只是王、柯二人,而是支持人情關說的社會。

但馬英九的罪畢竟與蘇格拉底不同。他之所以觸怒這個社會,主要原因還是他對兩岸關係著力太深,他讓兩岸打破了數十年的僵局,建立了密集的交流網絡,兩岸社會交織的盛況,讓台獨的號角日顯蒼白。

正因如此,當年九月的僵局才會催生出次年三月的太陽花。這個政潮的目的,是刨除馬英九的根,摘掉他的勳章。一個人被憎恨,原因可以很簡單,但工具可以很複雜。

 

 

中時社論》法院果然變成民進黨開的?

馬英九洩密案 葉毓蘭:檢察官小心作繭自縛
北檢認定前總統馬英九無故洩漏及教唆洩漏偵查中祕密,監察通訊之祕密資料,依法起訴。(杜宜諳攝)

前總統馬英九被檢察官依教唆洩密、違反通訊保障罪名起訴,引發社會爭議。其中一個主要爭議在於馬英九被起訴,是否與民進黨執政,檢察機關變色有關。也就是「民進黨執政,法院就變成民進黨開的」問題。第二個主要爭議在洩密案的祕密主體,立委向檢察官關說沒有犯罪,聽取關說案報告的馬英九卻被認為犯罪,也就是馬英九的不服「關說無事,公理何在」,檢察官起訴是否有刑事追訴失衡問題,需要審慎斟酌。

談馬英九被起訴,必須先了解其緣由及背景。起訴本身是法律案件,卻又包含太多政治性、情緒性諸多因素。不可否認,台灣許多偏綠人士,對於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下台後官司纏身,被判刑入獄,迄今一直主張是國民黨利用執政權的司法追殺、迫害行為。因此在民進黨執政後,也要把國民黨籍總統馬英九判刑入獄。

但這兩位前總統所涉案件完全無法對比。陳水扁所涉案件是貪瀆;馬英九目前被起訴的只是洩密。陳水扁案有好幾億的貪汙所得為證據;馬英九的案件不涉金錢,只涉及馬英九個人對總統職權、法律的認知問題。兩者間,社會非難性差異甚大。綠營若企圖藉此把馬英九「陳水扁化」,既缺乏正當性,也不道德。

馬英九被訴的案件,是因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請託國民黨籍立法院長王金平,向法務部長、高檢署檢察長電話關說柯建銘所涉司法案件而引發。所以,馬英九被指洩露的祕密,與王金平、柯建銘、法務部長及高檢署檢察長的關說案相關聯。

依據檢察官起訴書所載,這些通訊監察及偵查祕密包括:柯建銘通訊監察內容、柯建銘全民電通更一審判決、柯建銘教唆王姓證人偽證案、全民電通更一審關說案,以及特偵組將陸續傳喚王金平、柯建銘、前法務部長曾勇夫、前高檢署檢察長陳守煌等人的偵查作為等等。

不論法院最終審判結果如何,柯建銘都最不具資格喊「這是台灣很好的民主教材」、「遲來的正義還是正義」。畢竟柯建銘在這案件中的地位,是一個司法案件的被告,卻透過立法院長王金平,向法務部長、檢察長關說。

柯建銘為己利關說司法,無論如何解釋,都具有高度社會可責性及非難性,毫無社會正義可言。他和王金平之所以在這件關說案當中未被司法追訴,並非他們沒有司法關說,而是他們的關說行為一是沒有刑事處罰的法律可供訴追,二是檢察機關沒有查到他們的關說過程,有其他涉及不法的事證。簡單地說,就是柯建銘他們有關說,但沒有法律可以辦他們。

因此,我們社會在討論馬英九被起訴洩密案的時刻,除了談到總統的憲法職權,是否可以與聞檢察機關尚未偵結的案件,還必須同時檢視立法委員,或者執政當局司法關說的嚴肅課題。

檢察官指控馬英九總統所犯的罪,包括洩露國防以外祕密罪、洩露通訊監察祕密罪、違反個人資料法等3罪,而檢察官認定馬英九是以一接續行為犯這3罪,為想像競合犯,請法院從一重之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27條第1項規定處斷,該法條的刑罰為有期徒刑3年以下,應屬一般通稱之輕微刑罰案件。

未來,馬英九在法院的審判中,是否會被論罪判刑,法院自會就相關事證斟酌。依司法實務上,這種輕微案件,即使法院認為罪責成立,即使不引用《刑法》第61條免除其刑,也只可能判處6個月以下徒刑,得易科罰金。

所以在馬英九被起訴的事件上,社會更應該關注的是關說司法案件這個問題。社會上講的「有錢判生、無錢判死」,不是說有了錢就能判生,而是指有錢的人就能透過錢財,找到或結合有權有勢的人,出面關說司法案件,讓法院做出有利自己的判決。

柯建銘請託王金平向法務部長、檢察長關說的案件,就是有權有勢者關說司法個案的最明顯例證。但是,最可悲的是,我們當前的法律對這種特權關說行為沒有任何規範,只能無奈坐看關說者柯建銘一身輕鬆無事,還能笑談正義。

我們知道「法院果然變成民進黨開的」,標題並不全然公平,但為糾正社會疑慮、彰顯社會正義,不得不下此重題。司法改革應將反關說列為重要議題,研議法官排拒關說的紀律規範,並增訂「妨害司法公正罪」,檢察機關預算應不受立法院審議,各級檢察首長無需列席立法院備詢。社會團體應督促立法院訂立防杜司法關說法律。

 

洩密案/官兵變強盜 真的發生了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42669?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3-15 03:21聯合報 呂瑞統/農(彰縣溪州)
圖/季青
圖/季青
分享

當年「馬王政爭」續集,馬前總統終於如柯建銘所願,被北檢以洩密罪起訴,司法潔癖的馬先生,心靈受傷程度可想而知!

在國外,干政醜聞足以讓總統黯然下台;政治人物若涉司法關說,政治責任也不輕,想不到在台灣恰巧顛倒。關說主角不但理直氣壯毫無羞愧,還要追究那追究者之「不法追究罪」,怪的是司法也捧他的場。

刑法處罰犯罪不只要遵循罪刑法定原則,也要探究行為是否具犯意,也就是對犯罪內容是否認識又執意為之。本案發生,當時馬總統滿腦子思考的是司法關說的可惡,怎想到偵查不公開禁忌問題,況且離黃世銘總長報告與該案正式偵結亦僅略微時差罷了。遺憾馬英九有理也說不清,由公親變事主。

如果黃總長有所隱瞞,沒當面敘明案卷尚未起訴到院方,不知者無罪,馬總統是不成立教唆洩密罪的;即使總長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軍事絕對機密統帥都能閱覽或聽取簡報,何況涉國會議長與檢察長「準犯罪行為」?

總統間接管轄偵辦機關法務部,且顧及與王院長嫌隙必須迴避,當然要轉直屬長官行政院長知悉,整個事件看來合理。另方面,牽涉立法院長不當行為,恐行政院受立法院制衡致投鼠忌器,檢察總長選擇越級找總統亦合乎情理。至於馬總統要其「降級」告知江揆,則為循體制正常處理,因曾勇夫部長也捲入關說案。如此程序已情理兼顧,法律稍為瑕疵,瑕瑜互見怎能苛責呢?

準新科監委陳師孟一席「鏟除辦綠不辦藍司法敗類」重話已發酵,警示寒蟬效應擴散中,小馬哥要遭殃了!議長關說所槓上開花的元首洩密風波,有事的沒事、沒事的有事,是非不明,簡直「強盜抓官兵」劇情活生生上演了!

 

 

【重磅快評】北檢突襲老馬 小心成日後判決無罪的關鍵

https://udn.com/news/story/10562/2342839?from=udn-hotnews_ch2

2017-03-15 07:55聯合報 主筆室

台北地檢署昨依洩密等罪嫌起訴前總統馬英九,未料竟被律師發現,檢方所引用的最高法院101台上字第2970號判決,根本無法透過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查詢,疑為消失的判決。

經院檢說明,原來檢方提出的解釋是該號判決因涉機密,因此外人查不到,「目前資訊組主任正將無涉機密的法律見解部分調整為公開」。

馬英九被起訴並無太多人感到意外,主因有二,

一是前檢察總長黃世銘被判決有罪定讞,相關的「頭兒」馬英九怎可能無罪?

二則與馬有關,當黃世銘因此案被偵審時,馬給了他多少訴訟支援?不過看來還好沒給,因為馬的訴訟策略顯然也不怎麼高明,還不如做苦功逐一鍵入起訴書案號查詢根本的律師。

或謂,這些酸言酸語豈與本案法律攻防相關?且讓我們拋卻法律專業術語的知識煙幕障,以白話文去了解本案: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為民進黨總召柯建銘所涉官司向法務部前部長曾勇夫關說,偵辦該案的檢察官的「頭兒」黃世銘依法依職權知悉此案即將偵結,可能惹起憲政風暴與爭議,而向其「頭兒」兼國家領導人馬英九報告此事,馬再請相關的核心幕僚及行政院長江宜樺共商如何因應,然後就靜待檢方舉行記者會說明偵查結果及案情,再說明行政乃至政治上的因應措施。

所以馬英九、甚至黃世銘有無洩密,關鍵正是檢方起訴馬英九所引的這號判決:究竟有沒有因黃的報告及馬政府後續因應會議,而喪失檢方偵查內容的「非公知性」、進而妨害了偵查?

可嘆的是,偵審黃及起訴馬的相關法官、檢察官,都採取了極其形式的見解,認為偵查機密專屬於負責偵辦的檢察官;至於被告的馬、黃本有權責了解與其相關的涉及行政或憲政部分,且並不影響檢察官的偵辦,則並不為司法人員所採。

如果真是如此認定,那就再讓我們回到如今檢方以機密判決「突襲」馬英九之事,原來有許多涉及機密案件並無法透過司法院法學查詢系統公告周知這件事,只有司法官乃至資訊組主任等才知、連律師都不知,即此秘密原正具有所謂的「非公知性」,絕不因多了非關該案的司法官查詢而喪失,何況如今更決定讓資訊組主任與聞,莫非將因此而喪失其密?

換言之,如今北檢稱「目前資訊組主任正將無涉機密的法律見解部份調整為公開,民眾最快明日即可查詢到該判決」,其實也透露了未來馬很可能因此法理被判無罪的另一關鍵:雖某案看起來是機密,卻並非全部都是不得公布的機密,政府機關仍可公告無涉機密的部分,至於其審核權責,不正屬於該機關的「頭兒」?

緣於一律師的無心插柳,才讓人民知悉原來北檢可以援引人民無法查知的最高法院機密判決起訴人民;更為了補鍋,北檢也認定可以行政作為將其認定無涉機密部分解密,誠不知與馬當時的行政作為何異?北檢難道不該分案偵辦相關人等?

 

羅瑩雪》乾脆立法只能辦藍

陳師孟
圖為陳師孟。(中央社)

陳師孟才被提名監委,就揚言要清除「辦綠不辦藍」的法官、 檢察官。其實目前司法已經是辦藍多於辦綠,像一般人說句髒話就判公然侮辱,金溥聰連被罵「經法院認證的男妓」等不堪入耳的穢語,還十訴九敗,就是極明顯的例子。

這道理很簡單,人都有趨吉避凶、捨難就易的傾向。綠的輸了,無論有理無理,同邊的人群起圍攻,像陳前總統在瑞士、美國的贓款都清出來了,貪瀆罪行鐵證如山,還有大群死忠支持,連蔡總統都出言相挺。反之,林益世所貪金額遠不如扁,藍營無不急於畫清界線,與綠營同聲圍剿,深怕自己沾腥。

筆者卸任前一言一語都被放大檢視,只要談話稍被猜疑,就被抨擊干預司法、指導辦案,甚至被扣上「帶風向女王」的封號。而蔡總統直接對個案批評下結論,這些立委卻裝聾作啞,鴉雀無聲。藍營雖發聲斥責,卻有氣無力,若有似無。顯然「辦綠」會招來四面八方、各式各樣的強烈攻擊,而「辦藍」就算辦到曾貴為總統的人,對方也只會循法律途徑爭辯,沒啥好怕。如此這般,辦藍輕而易舉,還可留下自己不是辦綠不辦藍的明證,必要時得以自保,何樂不為?辦綠則可能惹禍上身,自毀前途,自然得小心翼翼,能免則免。

陳師孟若仍不滿意,不如修法,明定司法只能辦藍,不能辦綠,免得法官、檢察官煎熬傷神,還節省大量司法資源,減輕國庫負擔。反正綠營在立法院占絕對多數,要通過,何難之有?要徹底剷除國民黨的《不當黨產條例》,不是已經通過了嗎?

(作者為前法務部長)

 

 

 

教出禍國殃民總統院長 楊志良:台大愧對國人該道歉?

原文網址: 教出禍國殃民總統院長 楊志良:台大愧對國人該道歉?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129/302063.htm#ixzz4TFEQSJ4p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28日表示,蔣家之後、台灣3任總統都是台大畢業,政府內閣團隊也幾乎都是台大人,但卻把台灣治理成這樣,認為台大「教出了這批禍國殃民的總統、院長及部會首長,台大該不該向國人道歉?

楊志良在《蘋果日報》專欄發表《台大愧對國人》文章指出,在3位台大人總統及眾多院長、部長的「同心協力」之下,台灣從四小龍之首淪為之末,未來恐將落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後頭。

楊志良寫道,這些台大人讓房價高漲、炒房炒股不用繳稅,但薪資卻退回16年前,貶抑勞動價值,一切向財團靠攏,讓年輕世代不婚、不育、不養、不活,沒有前景。

他直言,台大教出這些學生,難道不用道歉嗎?「台大人對台灣的貢獻,與台大畢業人數及國家的投入可成比例?」他說,自己在台大任教多年,「也是罪孽深重,就此深深鞠躬道歉」。

楊志良認為,新任台大校長楊泮池目前從事改革,強調教學、服務和研究並重,這是好的開始,但遠遠不足;大學應追求對台灣社會的貢獻,而非爭取世界排名,若論對國家貢獻,台大恐還不如成大

對此,楊志良接受《中國時報》訪問表示,大多數國人認為台灣現在很糟,不少高官從台大畢業,這篇文章是想提醒台大應對社會有更多貢獻,雖不能期待所有台大生都有這種想法,



原文網址: 教出禍國殃民總統院長 楊志良:台大愧對國人該道歉?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129/302063.htm#ixzz4TFEIRoxt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9717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