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幫助台灣?先認識自己
2012/08/04 10:22:24瀏覽3634|回應48|推薦39

──〈禪宗公案之5

 

過去一個月,我固定在周末寫點禪話。實在講,這也是應網友之要求,希望我多談點中國文化的東西。饒是如此,我依然擔心生出不必要的誤會,因此把話講在前頭,如果有讀者對禪宗公案沒興趣,不妨當成我在「講古」。

 

結果,還真是有些閒言閒語跑出來,大抵批判我「炫學」,喜歡掉書袋、只會罵人,不知提方案,乃至談佛說法的,也可用髒話罵「天佑台灣個屁」。

 

現在,讓我們談一個問題,什麼叫炫學、掉書袋?

 

如果是借用古今的經典,藉以顯示事情的本質和真相,其實是「以手指月」,相互發皇,這就和掉不掉書袋了無相涉。反之,倘若像南方朔那樣,隨便在英美書籍,甚至可能是拿著出版社給的抽樣本,信手摘個幾句,以之先射箭後畫靶侮辱馬英九的,論其用意當然是在「炫學」,旨在欺瞞報社審稿的編輯,堵住悠悠眾口。

 

所以炫學,其實是出自虛榮的心態,也一定意在欺人而先自欺。

 

此處我們不妨講個例子,就說《論語》吧,你且看孔子動不動就引用《尚書》和《詩經》上的內容,但2500年下來,有誰罵過他老人家在炫學的?

 

以是可知,炫學和徵引古典的以之為譬,或指涉事件的本來面目,基本毫不相干。但也由此可知,我們的若干知識分子,包括在大學教書的,都已陷溺於對中國字詞、語言無感和麻木不仁的深淵而不自知。

 

現在,讓我們聯繫到我罵人卻不提解決辦法的指責。先說我罵的是什麼人?一句話,無非日日在敗壞台灣社會風氣、台灣政局穩定的亂臣賊子而已。這包括民進黨上下、綠營一心禍亂台灣的支持者,以及可惡透頂的媒體人、文化人、作家和學者。

 

嚴格而言,凡我所論者,全在直指人心的提醒諸位,我們的社會有病,而且生的是重病,正如同我三十幾年前所寫的〈墳地裡哪裡來的鐘聲〉一文,警告大家要小心有人在台灣內部大玩族群仇恨、階級對立。但我當年這一吶喊,如今問問大家,哪一樣不是成為可怕的事實的?

 

可現在倒好,卻是質疑我為何講不出具體的解決方案,講不出一個可以讓台灣治療妥善的辦法

 

當知我講了,可以說天天都在講,講得舌頭都快斷掉。如果說你們無法探究文字的深處意涵,至少我開專章講了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佛、西方諸哲嘛,不是?顯見大家都知道「心病還需心藥醫」這句老話,卻是一旦和現前的境況碰上頭了,總歸有不少知識分子一個勁兒只想服用退燒藥就好。

 

當今台灣的嚴重問題正在這裡,老是想打野食,只求速食,卻從不捨得問問自己,一旦吃錯了藥,會不會死人?試想,如果我們連自己都不能認識透徹,你能幫誰?你自身都難保了,還想妄圖「天佑台灣」,這不是活見鬼嗎?

 

這個道理,說來很簡單,也實不足為奇,問題就在即連穿衣吃飯這種老生常談,我們都等閒輕忽了。要不要問問自己,你真懂穿衣吃飯的學問?好了,單拿我講的此事為例,搞不好就真會有讀者以之挑釁,那你銀某真懂開門七件事嗎?

 

凡此,無不反映多少年來,在台灣惡質媒體無孔不入的影響下,多少人都只在意表面的文字,忙著向立場不同者大玩「文字獄」遊戲,都只注重表面功夫。文章稍一繞個彎子,或寫得深了些,他們就「對面不相識」了。

 

你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深淺,你就不敢或無能於自我批判,遑論談政治講文化?你能幫得了台灣乃至中華民國揚眉吐氣?

 

然則我在每逢周末的講些禪宗公案,無非是試圖找出一條路來,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認識自己。請注意,之前我就一直屢屢強調了,學佛是學習覺悟,可沒說我們學習這門知識,就一定上升成為諸佛菩薩了。

 

這是絕不可能的事,諸位如果在外面聽到有人這麼在教,在為自己敲鑼打鼓的上電視宣傳,十個有十一個不是騙子,就是瘋子。

 

從過去一個月來,我們討論〈武帝見達摩〉的篇幅來看,比如「起寺度僧,何以無功德」、「如何是聖諦第一義」,我唯一所做的,只是把許多相關問題丟出來,根本不談真正的答案是什麼。

 

為什麼?

 

第一個原因,達摩也沒給梁武帝方案嘛;第二個,佛經上所講的,都是佛說的。倘若我們依文解義,或許可以幫助自己增加若干佛學知識,但就如何認識自己而言,則簡直是拿一堆垃圾朝自己內心丟,此之謂「頭上安頭」。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此所以當梁武帝在提出第三個問題時,請看──

 

帝曰:對朕者誰?達摩云:不識!

 

為什麼不識?我們真的認識自己、認識自己那顆赤裸裸的本心嗎?

 

如果知道答案的話,你就兩眼發亮的看得見、照得見,哪怕只知道若干,你走到哪裡都會發光,你就會不自覺屢屢發出正面的能量。到那個光景,你什麼也不會講,唯一做的就是見魔斬魔。

 

否則,凡敢輕易惹事生非,老是藉故臭罵馬英九,連一點起碼應給他的人權保障都要毀滅,卻以之講他們愛台灣的,沒有一個不是糟蹋台灣的文化惡棍。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nghu999&aid=6688422

 回應文章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移來在andylyn網友留言簿上的回應 )
2012/08/23 10:40

andylyn 網友,您是在說服我嗎?這事,我們的觀點不同處,借在這裡一則回應,可以看到我的起點所在啊:

"禮貌,實是文化中的醒覺,文明社會人與人之間互動的一份面貌,出於尊重和尊敬的。任一文化皆然吧。經濟充裕與此的關係想也必然,中西富裕太平的時代,人們心裡較安於生存,活得較從容的時候,彼此的緊張或猜疑猜忌少,自然多流出對別人的比同此心,自尊與尊人,而且發展些禮儀,就是強調些誇張些的約定俗成禮貌,比如所有君主時代禮儀必較重,另方面也是君權刻意制定的禮節秩序。今日君權秩序消失了,那些繁複的禮儀也隨之去了,太平時候人們的禮貌就是出於內心有尊重和尊敬了。
在現代,出於內心比同,尊重和尊敬,這方面可能西方人較出自尊重,大概就因社會曾經長久的基督信仰傳統底子那份人皆神子女的觀念,以及現代的自由民主發展得較早,培養多些彼此尊重的習性。大概中華文化薰陶之下,出於尊敬的成分較重,這會因過去儒家文化的重視輩份親疏和文化的自豪有關;這也是過去有些表面刻意(虛假感)的禮儀禮貌,以及鄙稱四圍蠻夷戎狄,皆為現代人所認為的咎病所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東南亞有沒有這樣?不清楚。以日本多禮來說吧,有人欣賞羨學,也有人懷疑或批評有些刻意。古早孔子重禮的社會秩序,感嘆過徒有表面依禮如儀,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 就說禮必自內心流露的尊敬,敬重,不是表面好看的。

現代人的禮貌,真是應出於內心的比同尊重了,對人的尊嚴肯定了,以及對人的由衷佩服心了。有此心的覺醒的,自然流出對他人尊重和敬意,不卑不亢,說謝謝請安請問等的微笑很自然。若心仍有傲氣,對不容的人事會有不屑,就會不經意或故意無禮粗待甚至辱之了。所以,禮,尊人的面貌,本就是自尊啊,有衆生平等的心。"


?X?B: 禮貌不是傳統中國文化? - 出岫閒雲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chiag/6727585#ixzz24AyUJxWU
 


andylyn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善惡的責任輕重應等差對待!
2012/08/21 11:01
髒話與謊言,是否應該有責任等差?
髒話與更醜惡的政治言行,是否應該有責難等差?

通常罵髒話是"回應他人言行"的舉動
無緣無故的髒話是不該,但他人的言行若是應該受到道義的譴責呢?

應該受到唾棄的言行而不被分辨
卻只能分辨表面的淺層的語言(髒話),顯然更應予以譴責的謊話與謬行,卻輕輕放過?

高等級的醜惡若是能被分辨與唾棄
則低等級的髒話自然無存在之餘地,但是

人若無法區辨較高等的正義與是非
卻"逐字計較"髒話與否,小弟認為是捨本逐末!

善是彼此的約束與督促
髒話好約束易分辨,但被漂亮語句掩蓋的人性醜惡呢?

善與惡之間並非0與100,是遞加或者遞減的關係
善每多一分,惡就減一分;惡每多一分,善就減一分

"主動"的惡行與"被動"的髒話,孰輕孰重?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與andylyn 網友分享 )
2012/08/16 06:53

andylyn 您好,本來應對您的道德論述又回應的,但是,我看不出用"道德層次"解圍髒話罵人的道理啊。罵人本是自以心中有義,所以有憤;用髒話罵是因憤之深,致口語輕蔑帶了走小極端的意味吧。學佛者走中道,且不造任何口業啊。況且,語言上的輕蔑猶如小刀割傷,他人心理上反彈,回刀或記怨記恨,可能怨怨相報。社會上人們彼此用不堪的輕蔑互相飛刀,一片怨氣何益呢?不就增長敵對的氛圍麼?"以理折服",不就很足麼?文辭本犀利,何須髒話去畫蛇添足呢?說理本足,何須加入小極端的情諸,反而打折了"理"的氣壯呢?

說到極端氣味增長對立氛圍,想起日前一則小回應。也試分享。個人實在感慨世界的戾氣啊。人類生存,固然在競爭中的不得已,但到"神魔對立决生死"的境地,就彼此增快殲滅了。

"兩岸終是應統一的,但是快不得,應互相等待和忍耐。統一的理由固然因為文化同源,有歴史分而合的必然。既是大部份同文同種,和合比分歧異化對立好太多了,力量能大。而,中華文化的寬容力量,對仁義不忘的博大,都超於現時世態顯性的二元對立(神魔或正邪的極端對立的心思和恐懼),在競爭又合作的世界中會有不可磨減的貢獻的。近日週一至五晚九至十一點連續劇〈三國〉,應是據《三國演義》而編劇的吧。當中雖然旨說各雄劇競求存並壯大的竇武和鬥智,但是非常強調仁義之師有中心理念的劉備一系的奮鬥。這實是中華文化的重心力量,讓中華在各代分分合合之際仍能向心發展和不墜的。"

 
?X?B: 旺旺鋼鐵人-g - 范蘭欽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gocrane/6703968#ixzz23efnRhB3


andylyn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善惡不能無等差!
2012/08/10 12:56
善惡若無等差

善若無等差,那麼何必更"善"?
惡若無等差,那麼何不更"惡"?

行善可否不論其沽名釣譽?
為惡是否不論其心可誅,或其情可憫?

andylyn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2012/08/10 11:03
儒家認為道德是有等差層次的
否則不會說"以直報怨",而會說"以怨報怨"!

所以"道德"起碼分成了三個層次---"德,直,怨"!

甲與乙為是非爭論,乙明顯經不起道德的批判
甲不禁罵以三字經,請問,甲乙二人道德上各負何責?

若不去深究是非的本質,可否直接甲乙各打五十大板?
一個背離了是非善惡的要求,一個是因為此背離行為而罵三字經

請問,兩者責任是否一樣?
責任若無等差,則豈非便宜了真正背離公義的惡徒?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andylyn網友所察)
2012/08/09 23:14
andylyn網友,正就是人性軟弱啊!全本聖經不就說人性易墜,需要(反省)悔改嗎?

andylyn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這世上所有的一切無不圍繞著"爭"字打轉!
2012/08/09 20:48
大姊,人性就是這樣!

存在,以及存在的更好
想要,以及想要的更多

<財富權位,是非善惡>,都是"爭"來的,有天上掉下來的嗎?
大姊你再看一次馬丁路德的95條論綱,馬氏,除了請求主的諒宥之外

他的自我反省,無不圍繞著---理性的自我批判與思索!
因之,隱約中人性的境界浮現出三種層次--善美之境,庸俗之境,惡醜之境!

難道我們都能保證自己,無時不處在善美之境?
是否曾有庸俗之念?醜惡之念?更或者難道自己不永遠處在善美之境,就是無法救贖的罪惡?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補一下
2012/08/09 11:28
http://blog.udn.com/andylyn640117/guestbook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移引在andylyn網友訪客留言 )
2012/08/09 11:25

andylyn網友,講髒話是洩憤及鄙夷吧?斥責論理就好,何必造口業呢?經上也說出於口的會污穢人,意有部份指污言穢語的。我的原意"都",指普體而說啊,綠營罵大陸人的穢語也一樣可惡啊!指出是非善惡,罵些髒話更有力嗎?污穢別人同時污穢自己的格調而已。我不認為這樣是不拘小節。
遵守憲法尊重法律本份守法都是程序問題,不錯,生活在中華民國就要有這程序意識,別胡亂喊臺灣國。但是有一班人就是那麼樣不服和心胸不寬,於是我前才提寬闊胸襟看大陸的改進呀,期望綠營闊視不這麼偏執一味排藍內鬥呀。


andylyn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續)2,國族認同與自我認同(之可操作性)!
2012/08/06 16:13
中華民國憲法第7條(平等權)

  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這個平等權是憲法法理上最重要的一環,人與人之間若是不平等,其餘皆是奢求!

所以,原住民兄弟若是有任何尋根的行動或要求,是受憲法保障的,
至於政治獨立?這是現實問題,可操作性問題,請問是整個原住民一國,還是原住民九族分九國?

(外籍移民的政治主張,亦同此法理看待)

至於有沒有主張台獨的自由?主張當然有,也可以主張統一不是?
那該如何化解彼此的矛盾?想不想化解?若是只是把台獨主張拿來當奪權的工具,解放軍更高興!

所以,所謂的民主自由,它的根基在於尊重憲政,尊重法治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而法律則由人民多數公決,不管你有多少意識形態,多少種族
在平等原則的制約之下,每一個人的尊嚴與追求皆可獲得保障!

當然也可以不在乎憲法,不在乎法律
那表示你不在乎如何解決問題,談解決問題,程序遠比實質重要

程序不想正義,還有甚麼實質正義可言?
程序即是法律,不想遵守法律,卻想追求民主自由?不可能!

想不想解決彼此的矛盾?想或不想?
<不想解決,懸而不決,故意不決>,這才是一切爭端的開始!

(所以孔老夫子,極度厭惡鄉愿,是直指人性矛盾的徵結!)
(你看王金平國會議長如何處理議事法案的進行,即知鄉愿二字何解!)

中華民國憲法比<台灣共和國,原住民共和國>更具理想與現實可操作性
不此之圖,不想解決差異,硬要推車撞壁,那就來吧,每四年換國旗,換課本而已!

為何只有我們要顧大局?

p.s.

在<理想>與<現實可操作性>之間該如何取捨?
這是一個大哉問,而且是天字第一號的大哉問!

大姊,若是你有意願的話,這個論證可以專文討論
但小弟認為,若是只偏重德性修養的話,其實無法解決社會改良的問題!

ex荷蘭,或者說歐洲人,他們是輕鬆看"性"這事的
甚至軟性毒品也不以刑法處置!他們容認了人性中不完美的那一面,有存在的價值!
頁/共 5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