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18 08:58:29瀏覽5008|回應34|推薦60 | |
看到今天聯合報所做的馬英九滿意度民調,我只有四個字的感想:大為忿怒。 但我不是生聯合報的氣,這是因為早在三年前,《讀著文摘》就警告我們了,台灣政論名嘴和媒體的可信度,連妓女妓男都不如。以此可知,既賣肉又賣靈魂的媒體是不會自我要求的。偏偏還是有若干選民,就好妓男和妓女這一味,你能怎麼辦? 職是之故,在民調可以做假,議題可以理盲濫情的扭曲下,不得不承認,形勢確實比人強,這是身為總統的馬英九必須面對的嚴竣事實。易言之,從聯合報做這份民調所挑選的時機點來看,不會錯,反映的正是── 台灣人民不歡迎、不希望、非常討厭,甚至拒絕馬英九改革。 從另一個層面觀察,聯合報這份民調亦顯示這家媒體的「兩面人」作風──在社論上鼓吹改革,但在記者和編輯的聯手下,他們反改革,極力拉攏民進黨,幫貪腐的蔡英文大搞宣傳行動。 但話又說回來,中國歷史上的變法和改革之所以失敗,反對者理所當然非抵制不可,因為損害了他們的既得利易;但更大的原因是改革陣營內部的自亂陣腳、自相傾軋。 這裡,不妨以宋神宗為例。 誰都知道發生在西元1067年之後的這場「熙寧變法」,王安石固然力倡新政改革,但司馬光又何嘗不是?只不過前者為激進改革派,後者恰是保守改革派。前者主張變法要下猛藥,後者則認為徐圖漸進為宜。 兩派相持不下的結果,就是相互火拼,拼命給對方扣上一頂叛國奸臣的罪名。 終這個皇帝在位18年,到頭來竟是搞成憂憤而崩的下場,硬生生死在這塊改革的心病上。可他的兒子哲宗繼位後,又是如何看待這個老子呢?給他上了個廟號,謂之「神宗」。 且問,這個宋神宗的「神」是何意義? 依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諡法解》所書,「民無能名,謂之神」。換句話講,這個皇帝的在位作為,人民莫測其高深,不知道他在搞什麼鬼,就叫作「神」。所以「神宗」,其實是明褒暗貶的惡諡。 神宗死後,歷經哲宗、徽、欽二帝的41年,北宋淪亡,難怪明末王夫之在寫《宋書》時會慨嘆「宋政之亂,始於神宗」。 這個改革不成,朝代翻車的命運,到得明代的神宗完全如出一轍,也一樣歷經光宗、熹宗、思宗三代24年而傾覆。 由這兩段重蹈覆轍的史實可知,一個國家一旦積重難返至非改革不可,而又改革不成,則勢必出現整個社會「迴光返照」的氣運與現象,下一步就是滅亡了。如今的台灣,想自取滅亡嗎? 顯然從聯合報的這份民調可以發現,台灣人民是堅拒改革的,不管外交、內政、財政、經濟、教育種種積重難返的問題,人民都不支持馬英九的改革措施。退一步來講,容或以前支持,現在又反對的,也在這份民調中反映出他們的心聲,馬英九的殷切改革,豈可改掉他們的既得利益? 現在,讓我們問一個問題,會造成這種讓媒體可以趁機興風作浪,非把台灣搞到滅亡不可的下場,莫非馬英九是咎由自取? 從聯合報這份民調的反映,表面似乎是如此,但實際上,它說的是行政院長陳沖的無所作為、秘書長林益世的無能溝通,都是罪魁禍首。 從前中國人有句老話,謂之「主憂臣辱,主辱臣死」。這個觀念倘若置換成現在的民主時代,講的正是,當行政院長的在改革之時,眼見總統戴鋼盔身陷火陣,自己卻躲在後頭的老神在在,不但不戴鋼盔,連替總統辯護都不幹。那要這樣的行政院長和秘書長幹什麼? 諸位可別以為我這話講得很重、很難聽。看看陳沖過去一個多月的言行就好,看看這個秘書長林益世,簡直都是一副在當太平官的模樣。不但陳沖躲得不見人影,讓劉憶如為了證所稅在跑上跑下,受盡黨籍立委的羞辱,他卻始終保持沉默。再講林益世吧,居然昨天還有閒情逸致在部落格貼新聞! 請問陳沖,你上對得起馬總統的信任和委付,下對得起你的財政部長劉憶如嗎?倘若你支持證所稅改革,為何不主動出面說服選民和媒體,卻逼著總統親上火線?可要是你不贊成,為何不以去職堅持自己的反對意見? 這兩條,無論是哪一條,陳沖都難以自圓其說。當然,我不願意逼陳沖下台,可是他必須知道什麼叫「愧對職守、自我了斷」的道理。 這就讓人感慨,不看今日陳沖這種幕僚出身的壞習氣,真不知吳敦義當院長時的有多麼好與優秀。這一比,就比出來了,這才不過幾個月的日子、吳內閣所規定的日日和媒體對辯、澄清新聞內容、說明總統政策的命令,到得陳沖手上,竟是落得個無影無蹤! 陳沖,陳院長,戴起鋼盔來,把林益世換掉,不然就自動滾蛋,別在那邊陽奉陰違、暗中套絆子的擋住馬總統的改革之路。
最後,我也要呼籲馬總統,從來歷史所寫改革失敗之因,往往敗在刻意迎合、假意支持改革的官僚手上。請當心!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