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修行要從打坐,還是從慈悲入手?
2023/05/07 11:17:10瀏覽1210|回應0|推薦7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無法告訴你水沒有滋味是什麼滋味,除了親自嘗過,沒有任何說明或方法可以讓你理解;同樣的,只有來世間活過,才能領悟世界是不是無常的。所以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真實活過的過程,「如實見,如實正觀,如實知苦習盡道,得如實智」,而後才能「更不受有而非企圖直接進入空境,而如此也將不可得。所以佛教雖然不斷解構(比現代解構主義早2500年),但並不落入虛無主義。

佛教以人空(無我)、法空(事物無常)為修行見地,並以心的訓練即禪修止觀來澈悟此二見地。但《大智度論‧卷20》:「菩薩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羅蜜。」亦即,有大悲心才能得空智,沒有大悲心就不能得空智。所以,不先入世行慈悲喜捨,一味止觀禪修,除了容易因為缺乏親身體驗而難以真正了悟空性外,也會墜入執空,神識變得虛無飄渺。因此修行必須在做中參,這個做不只是日常作務,更是入世實踐慈悲,譬如,真能做到因「慈悲」而「喜捨」,才能領悟二空。因為布施乃「三輪體空」,無施捨者(無我)、無受施者(無他)、無施捨之物及功德(法空)。如能真正做到布施的三輪體空,則易領略人法二空,一直冥想、止觀、參話頭,恐怕永無領悟二空之日,否則也只是斷慮絕念,腦波變成一條直線而已。

如沒有實踐慈悲喜捨,立即基於人法二空為前提展開心的修行方式,這樣頗有危險性,如墜入執空與虛無(令修行者心識空空飄飄),不然就是墜入極端的本心論(我不存在,萬物即不存在)。故《楞伽經》言:「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懷增上慢。」即前賢常說的:「寧願人執有,不願人執空。」故,「修」心應從「行」捨起!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1708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