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6/07 09:27:02瀏覽751|回應0|推薦7 | |
一、佛陀在世,只講四聖道、十二緣起諸法,後人併為三十七道品(覺支),如此實修即可證得阿羅漢,當時已有多人證得阿羅漢,且佛陀也只是阿羅漢。要注意的是,佛陀很少講「空」,大多是用「無常」,而且這個無常指的是緣起後的諸法,也就是世間,並未指宇宙本體(究竟實相),並將本體諸論歸為「十四無記」,認為這些問題人類無法理解,也對修行無益,只能歸為戲論。 二、因為佛陀不討論究竟實相,故無法圓滿整個「佛教哲學」思想與體系,也無法滿足人類對終極的好奇,而其他教派都提出自己的見解,所以佛陀死後的小乘最大教派說一切有部,便反對佛陀的學說,直說「非如來語皆為轉法輪。非佛一音能說一切法。世尊亦有不義言」,完全否定佛陀教法,認為形上、形下一切都是實有(但也有堅持佛陀所說為唯一正確,並將佛陀開始絕對聖化的)。而大乘學說,也都是在探究究竟實相的問題(也一方面堆疊拉抬佛的至聖地位),故有言「佛陀三法印,大乘一實相印」,但這已經是哲學思想與學術,也就是佛陀當初不討論,歸為戲論的問題。亦即,佛陀死後產生的學說是哲學學術的並非實修的,並且從此再也沒聽過誰證得阿羅漢,包括學閥龍樹、玄奘。 三、如果從小乘到大乘的學術演變發展研究下來便會發現,佛教教派林立,乃至思想對立,根本沒有一套所謂的「佛教標準說法」,更別說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包括「一切皆空」也只是中觀派的說法,唯識學派就不吃這一套,而一般沒深入研究的人,也只是經常在「一切皆空」(空)、「萬法唯識」(有)這兩個對立的說法裡,不明所以的跳耀轉換。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