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筆記)楊儒賓認為台人「台灣意識」的產生歷程
2022/09/22 09:09:42瀏覽902|回應0|推薦6

楊儒賓於〈1949大分裂與新漢華人文知識的再編成〉認為,台灣意識的產生是有階段性的,筆者發現其多與政治因素有關,且由附屬於漢文化的地域觀、文化觀,觀逐漸發展成主體概念的政治觀,試整理如後。

 1、清領時代,移民的漢人只有祖地的族群意識,如「漳州、泉州、福州」或「閩、客」,並形成分據和械鬥,但都認同漢人身分,如「漢、番」。

2、明鄭時期因反清復明而產生漢族「文化」意識,並反對滿清認同。

3、清領晚期,全島性台灣意識形成。

4、日治時代台灣「政治」意識明確主體化,亦即自己是個政治實體,並與漢人文化意識,或分或合尋找出路。

5、1945年台灣人熱烈懷抱回歸原鄉的夢想但備感失望。

6、1947年228事件及以後的戒嚴與白色恐怖,意識漢族VS台灣意識開始脫鉤並對立。

7、中華人民共和國武統威脅,台灣意識更加高漲。

8、納中國於台灣→→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台灣→→台灣=國家,國家主體概念形成。

亦即,台人的台灣政治意識始於日本外族統治,但在國民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雙重「同族外來政權」高壓脅迫下,找到「獨立自主」的(國家)目標。

 PS1:楊教授僅表述歷史進程,本人未有統獨傾向,但認為統獨之辯乃建立於已有一個總體性的台灣文化為前體。

PS2:宋澤萊:「在1800年代初期,也就是清治道光時代,就有台灣意識了。有一篇開台進士鄭用錫的文章叫做〈勸和論〉,主張「自內地播遷而來,則同為臺人」,各地移民不宜再用原生地方族群加以分類,只應該通通自認台灣人。

PS3:筆者認為,宋老師所言清領已有台灣意識,乃為濫觴、發軔之意;楊教授所言則為日治時代台灣意識已為社會所熟悉或認同。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17043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