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牧歌 - 中國 (蒙古族)
2011/03/17 11:38:10瀏覽337|回應0|推薦0


我記得這首是民國75年左右,由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王思敏所編的雙人表演舞,好像是在弦歌舞團發表的.(我不太確定時間點)

音樂取材自1970年代大陸新派笛子演奏家簡廣易所創作的笛子獨奏曲- 牧民新歌


歌名: 牧民新歌 (蒙古族)
作曲: 簡廣易
演奏: 簡廣易(後來也有各大笛子演奏家演奏過)
舞名: 牧歌
編舞: 王思敏老師

這首舞我常看我東吳的學弟學妹們表演,尤其是74年的社長跟76年的社長合跳的,真的是編舞編得好,跳舞跳得棒,默契十足.(所以後來他們結婚啦! )

還有女生手上拿著一枝長長的蘆葦,真的好長,讓我印象深刻.

(這首舞東吳好像沒有傳下來,不知道其他學校有沒有傳下來.)


本舞一開始的引子描繪遼闊的大草原,在藍天白雲之下,牛羊成群.

接下來第一段抒情的慢板展現了蒙古民歌風味的曲調,描寫蒙古悠然自在的生活環境與步調..

第二段在羽調旋律,配合活潑的節奏,描寫牧民騎著駿馬馳騁草原,恣意奔馳歡樂的情景.

第三段節奏放寬,旋律舒展,描述牧民草原生活的歡樂景象.

第四段音樂加快,到了熱烈的急板,快速的節奏形容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人歡馬鳴的熱鬧氣氛,尤其運用各種笛子技巧模仿出來的馬的嘶叫聲最讓人印象深刻.

最後在最高潮的音樂聲中嘎然而止,结束了全曲.


音樂簡介:

本曲是以內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調為素材,運用了蒙古音樂常用的羽調式,以羽音為主音的五聲音階.

樂曲可分為五個段落:

引子(散板)
  
模仿蒙古長調民歌的特色,運用了三度裝飾音,散板節奏和泛音等技巧,以拉弦樂的顫弓和撥弦樂的滾奏作伴奏,表現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和牧場上生機勃勃的景象.

第一段:慢板

樂曲的主題出現,以馬鈴和木魚模仿悠閒的馬蹄聲.旋律加入富蒙古特色的二度,三度或以上的顫音和打音.形容牧民悠然騎在緩行的馬背上.

第二段:小快板

表現蒙古短調民歌明快節奏的特色,以笛子跳躍的吐音演奏,馬鈴和木魚的伴奏.描述牧民策馬馳聘的歡樂情景.

第三段:廣濶的快板

節奏放寬,旋律舒展,後半部短暫離開羽調式,變成宫調式.表達牧民的草原生活.

第四段: 熱烈的急板

主旋律又回到羽調式,情緒更加高漲.本段運用了花舌,吐音,飛指等技巧,在強烈的節奏音型襯托下,旋律更加急驟,

描述馬的嘶鳴聲與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人歡馬叫的熱烈氣氛. 最後在高潮中結束了全曲.


現在來聽聽作曲者簡廣易老師精采的笛子演奏:

我們舞友裡面如果有吹笛子的愛好者,下面這一段大陸曾明老師的教學帶您一定會很喜歡:


台灣土風舞用的音樂版本是笛子大師余遜發演奏的版本:


余遜發大師講解示範:




余遜發大師生於上海,是上海民族樂團一級演奏員,也是"口笛"的發明者. 所謂的一級演奏員,那可是大腕中的大腕才有資格稱為"一級". 1991年曾來台灣演出過,當時造成大轟動.
可惜他跟張老師一樣,積勞成疾,罹患肝癌,於2006年1月過世,享年60歲.
以下這片是余遜發大師在病中,大陸網友特別把這首安可曲打上祝福大師早日康復字樣,受到各地網友廣為轉貼,可見余遜發大師在大陸普遍受到歡迎的程度.

 


我們邊欣賞歌曲邊看一下大陸人編的6人舞吧:(跟思敏編雙人舞的味道差異相當大.)

 

附註: 本文在2011/03/16首度發表於舞之心論壇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