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摩爾多瓦圓環舞-摩爾多瓦/美國
2024/06/05 16:52:24瀏覽432|回應0|推薦2

摩爾多瓦圓環舞
(
摩爾多瓦/美國)

 

歌名:Moldavian Hora
作詞:演奏曲無歌詞
作曲:Kapelye
演奏:Kapelye Presents Levine And His Flying Machine
舞名:摩爾多瓦圓環舞
編舞:待考
推廣:美國Ira Weisburd老師
預備舞姿:團體,單圈,牽手自然下垂(V舞姿)

本舞舞名同歌名,Moldavian Hora,意思直譯為:摩達維亞呼拉或者摩達維亞圓環舞.?怎麼這個名字跟青蛙老師上面的舞名寫的不一樣呢?摩達維亞?摩爾多瓦?聽起來兩個名字都很像,到底哪個是哪個才對呢?要弄清楚這一點,我們又要從遙遠的東歐歷史開始講起啦.…這有點複雜,我看還是先說結果,再說源頭.

摩爾多瓦共和國是西元1991年才獨立的東歐國家,雖然成立才30年不到(甚至比我們好多的土風舞友社的歷史還年輕),但它的歷史可不短.先說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這個國家的名字有一點點好像看過的感覺,如果青蛙老師提另一個國家名字:摩達維亞,大家可能就很熟悉了.摩爾多瓦跟摩達維亞之間有什麼關係呢?沒錯,就跟你想的一樣,摩爾多瓦的前身就是從西元十四世紀建立的摩達維亞公國演變而來的.因為地處東歐與巴爾幹半島的火藥庫之間,所以各國征戰,國家演變的歷史比寫一本書還厚(基本上我們可以將不同時間的摩達維亞,摩爾多瓦和羅馬尼亞在歷史上與文化上看成是同一個國家,近年的政治分治讓政治的歸政治,我們只看歷史與文化民俗這一塊),青蛙老師就簡要的介紹一下.

現在的摩爾多瓦共和國國土約三萬多平方公里,只比台灣小一點點,人口三百萬(比新北市人口400萬人還少一百萬),被北邊的烏克蘭和南邊羅馬尼亞包夾起來的內陸國(以上數字包含摩爾多瓦的工業區聶斯特河沿岸,因政治分歧鬧獨立的,世人統稱德左地區).

摩爾多瓦共和國地理位置:


然而細看摩爾多瓦的歷史文化也有它璀璨的一頁.考古學家於西元2010年在摩爾多瓦境內發現了距今80~120萬年前的奧爾德沃(Oldowan)石器時代文化遺跡,也證明了史前時代就有人類在摩爾多瓦活動.西元前5500~西元前2700年的東歐新石器時代的特里波列文化(Cucuteni–Trypillia culture)在現今摩爾多瓦的境內被發現有農業種植,畜養家畜和打獵,以及製作較複雜陶器的記錄.

青蛙老師註:特里波列文化是以摩爾多瓦為中心從喀爾巴阡山到Dniester河和Dnieper regions河流域之間的地區,如下圖右上方紫色區塊:


接下來我們追溯到西元前四世紀的色雷斯人(Thrace).當時的色雷斯人分佈在保加利亞,希臘,土耳其一帶,但是因為社會地位卑微,到了西元前四世紀還常常有色雷斯人被抓去希臘的奴隸市場販賣,因此有一支色雷斯人往北逃,跨過多瑙河,在多瑙河和喀爾巴阡山之間的區域生存.

色雷斯人的區域:(保加利亞,希臘,土耳其境內)


一支色雷斯人往北遷移到多瑙河(Donau)和喀爾巴阡山之間(圖太小,巴爾喀阡山已超出圖外,青蛙老師只能用箭頭示意)


到了西元前二世紀,精確的時間是西元前168,遷到多瑙河與喀爾巴阡山的色雷斯人建立了達契亞王國(Dacian Kingdom),簡稱達契亞(Dacia),也就是摩爾多瓦的前身摩達維亞的前身.達契亞王國建國時間從西元前168年至西元106,總共275.

達契亞王國:(這張圖片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喀爾巴阡山(Carpathians Mountains)與多瑙河(Danube))


西元106,達契亞王國被古羅馬帝國征服,成為古羅馬帝國的一個省.到了西元13世紀,蒙古帝國第二次西征(自窩闊台汗七年(西元1235),也稱拔都西征,又稱為長子西征),此次西征由各族宗王的長子或長孫組成的大軍,有朮赤次子拔都,窩闊台長子貴由,拖雷長子蒙哥,察合台長孫不里等,所以也稱為長子西征.等等,這邊好像看到一個很熟悉的名字托雷”,沒錯,他就是射鵰英雄傳裡面神雕大俠郭靖換帖兄弟托雷.托雷有四個兒子,其中大兒子蒙哥後來也繼承汗位,是為元憲宗;三兒子忽必烈就更出名啦,就是後來的元世祖).西元1240年蒙古大軍已經攻下了當時俄羅斯最大的城市基輔,在西元124115萬拔都大軍開始南下,越過了喀爾巴阡山,兵鋒直逼匈牙利王國的國土(西元1241年達契亞王國是被匈牙利佔領的領土,因為歷史太長了,青蛙老師前面略去沒講).西元1241627,拔都兵分三路進攻匈牙利,昔班北取波蘭與摩拉維亞之間;合丹(元太宗窩闊台的第六個兒子)從東面摩達維亞進攻,拔都由加里西亞分道突進,迅速擊潰匈牙利王國.這在匈牙利歷史上稱為 韃靼之災”.從這段歷史看到,摩達維亞在西元十三世紀時曾經受到匈牙利與蒙古帝國的統治.

蒙古帝國版圖演變圖:(注意年度與國土演變的關係)


大約在西元13世紀到西元14世紀之間,受到匈牙利與蒙古帝國的戰亂與統治,達契亞人開始分成三支:摩爾多瓦人(Moldovans),瓦拉幾亞人(Wallachians),外賽凡尼亞人(Transylvanians).西元1359,摩爾多瓦人建立了摩達維亞公國,一百多年後,西元1538年摩達維亞公國被鄂圖曼帝國征服,成為其附庸國,但仍由摩達維亞公國的君主自己治理.

摩達維亞公國領土(藍色和橘色部分),西元1483


到了西元1812,俄國沙皇從鄂圖曼帝國手中搶奪了摩達維亞大部份的土地,並改名為比薩拉比亞”.西元1859,摩達維亞公國(青蛙老師註:被俄國搶後剩下的地方)跟上面提到的另外一個從達契亞人分支出來,且命運同樣坎坷的瓦拉幾亞人成立的瓦拉幾亞大公國合併,建立羅馬尼亞聯合公國.到了西元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比薩拉比亞趁機獨立,建立摩爾達維亞民主共和國.第二年,西元1918,摩爾達維亞民主共和國跟羅馬尼亞合併.西元1940,羅馬尼亞又將這塊土地割讓給當的蘇聯.隔年,西元1941年世界大戰,當時羅馬尼亞是挺軸心國的,於是它聯合德國攻打蘇聯,又把摩達維亞給搶了回來.等到第二次界大戰打完,同盟國戰勝,摩達維亞又回到蘇聯的版圖,變成摩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西元1990,摩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西元19915在蘇聯解體前又改名為摩爾多瓦共和國.三個月後從蘇聯體制中正式獨立出來.然而因為政治長期動盪不安,能源短缺,經濟調控失當等因素,讓摩爾多瓦陷入長時間的經濟衰退,至今仍然是歐洲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摩爾多瓦共和國位置圖:


先讓我們暫且拋開摩爾多瓦政治與經濟上的不開心,讓青蛙老師介紹一下跟我們比較有密切關係的摩爾多瓦傳統民俗舞蹈.從西元前至今千百年來,不論是摩爾多瓦,摩達維亞,生活在喀爾巴阡山脈一脈相傳的文化與傳統民俗舞蹈是美麗的瑰寶.青蛙老師在摩爾多瓦眾多舞型中在此僅舉三個舞型來做簡單介紹(其實這些舞蹈也流行於附近幾個國家甚至整個巴爾幹半島).

1.Sârbă(也稱為Sîrba)
Sârbă
屬於2/4拍子(也有2/2拍子),隊形可以是閉口圈,鏈狀舞形,雙人舞等等形式,盛行於羅馬尼亞,摩爾多瓦,塞爾維亞,匈牙利等等國家.我們跳的一些重踏舞,例如亞旭重踏舞Sarba Batuta,巴克烏沙巴Sarba din Bacau,阿基思沙巴Sarba din Arges,凡尼斯提 Sirba de la Voinesti,卡夫士巴Sirba de la Cahul…等等都屬於這個舞型.

傳統Sârbă表演:(青蛙老師註:影片名稱寫Hora是不對的,這是屬於Sârbă舞型)


2.Hora
這個是我們土人很常跳的團體舞舞型,但是大家對這舞型又好像都很模糊,好像是什麼什麼,又好像不是什麼什麼;又或有舞友會說,Hora不就是呼拉舞嗎,以色列的國舞(在台灣能說出呼拉舞是以色列國舞的人可能已經沒有了吧?當然,青蛙老師除外.).這是一個大題目,青蛙老師以後會開闢專講各國民俗舞蹈舞型的區塊,到時會做比較詳盡的解說,在這裡青蛙老師先簡單的帶過一下,什麼是Hora舞型.

大家常看到的Hora舞型,我們音譯為呼拉舞,為閉口單圈的團體舞.這個字的字源是源自於希臘字 χορός”,音譯:Choros,khoroshoros.意思是跳舞”.希臘” χορός”這個字跟著人們唱唱跳跳往北邊到巴爾幹半島,甚至再往東歐走,或往西亞走,都有它衍生的徒子徒孫:到了保加利亞稱為Horo(保加利亞文: хоро,我們通常翻譯成呼羅”);到了羅馬尼亞稱為Hora(羅馬尼亞文:horă,我們同常翻譯為呼拉”);到了馬其頓稱為Oro(馬其頓文:оро,我們翻譯為奧羅”);到了塞爾維亞,克羅埃西與前南斯拉夫區域稱呼變成: kolo(就是我們翻譯為可樂”);到了阿爾巴尼亞成為”valle”;到了土耳其又變回呼拉(Hora,各位舞友一定都跳搭肩跳的土耳其呼拉?當年民國70年第一屆亞洲土風舞營土耳其勃拉老師帶來的,席捲全台各大大小小的聯歡);到了以色列音譯Horah,但我們常常省略掉最後一個”h”,因此跟羅馬尼亞和土耳其的稱呼一樣,都叫做Hora.

Hora本來是個舞型,如果用在舞名上面的話,意思就變為”…之舞”(dance of …)來自的舞”(dance from …),舉例,青蛙老師以前曾經介紹過的,文化舞者陳曄榛老師編的一首舞在摩爾多瓦這首舞為例,原歌名Hora Din Moldova,直譯就是摩爾多瓦來的呼拉舞(Hora from Moldova).

在這裡青蛙老師請舞友們欣賞一個摩爾多瓦常見的婚禮呼拉:


3.Călușari
這是源自西元17世紀快速的男子舞蹈,意思是飛奔的馬.盛行於摩爾多瓦與羅馬尼亞一帶.影片中說明是羅馬尼亞舞蹈,看本文前面的歷史敘述,實際上在文化上與歷史上摩爾多瓦,摩達維亞跟羅馬尼亞一脈相承的國祚,即使在西元1991年摩爾多瓦獨立出去,文化傳承是不變的.


接下來介紹本舞配曲,Ira老師選擇的是猶太民族典型的Klezmer音樂,曲目出自西元1984年的Kapelye – Levine and His Flying Machine專輯B面第三首.

Kapelye – Levine and His Flying Machine專輯封面:


Kapelye – Levine and His Flying Machine專輯封底:


Kapelye – Levine and His Flying Machine唱片A:


Kapelye – Levine and His Flying Machine唱片B:


接下來請舞友們欣賞本舞原曲版本:


老闆招待本舞原文舞序:


最後老闆招待本舞編舞老師,Ira Weisburd老師親自快速教學與示範的影帶:


青蛙老師特別說明:3小節,重心右搖左搖,另足踵時,眼睛要分別看左上方與右上方.以前青蛙老師自介紹許多以色列舞時曾經說過,很多有關神的動作,眼睛會看上方或斜上方,因為上方是神住的地方.

!忘了說,這一首舞不應該界定為摩爾多瓦的舞.雖然音樂來自摩爾多瓦,但是音樂類型是猶太人的Klezmer音樂(因為猶太人浪跡全世界),舞步的編成也不是摩爾多瓦的傳統舞步,因此這首舞應該說是帶有一點Klezmer味道的美國新編舞?這就留待給專家學者們分類判斷吧.

PS:
中華土風舞創意發展促進會將於民國113628~30日舉辦的丙級裁判研習營中請到重量級的大師楊昌雄老師蒞臨教授這一首舞哦.


民國113年6月12日新增:

美國Ira Weisburd來函更正青蛙老師的資訊:
本舞由他在美國首教與推廣,但本舞不是他編的(青蛙老師忘了問他是誰編的,呵呵~)

Hi Frank,

I only introduced this dance.  It’s not my choreography.

Regards,

Ira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flin01&aid=180687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