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好-歌:盧靜子老師/舞:田春枝老師
2022/06/24 15:30:43瀏覽1205|回應0|推薦0

台灣好
(
:盧靜子老師/:田春枝老師)

 

歌名:沒有歌名(詳內文)
作詞:盧靜子老師
作曲:盧靜子老師
舞名:台灣好
編舞:田春枝老師,民國683月於中興興村省訓團
土風舞音樂:鈴鈴唱片RR-6047集與RR-7001

記得在歐洲最早的校園民歌學生王子的舞蹈簡介中,青蛙老師有提到中國最早最早的校園民歌是詩經,詩經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大部份的詩都沒有名字.很多原住民歌曲跟詩經一樣,都沒有歌名,只知道用在什麼時候,例如迎賓舞,除草歌,工作歌,飲酒歌….等等.這首娜魯灣歌曲剛開始作者也是沒有取名字,”因為唱歌的人馬拉桑,常常不想記歌名”(本歌曲作者盧靜子老師於民國103年專訪時說的).

青蛙老師註:阿美族馬拉桑是喝醉酒的意思.


青蛙老師以前在別的舞蹈簡介中曾經介紹過盧靜子老師,這次用另一種方式來介紹盧老師.盧靜子老師出生於民國32年台東的馬蘭部落.

馬蘭部落位置圖:


盧靜子老師家中有7個哥哥,她是老么,也是唯一的女孩.父親過世得早,平常只有跟著媽媽進進出出.在她15歲那一年,在某一個場合中,她媽媽說:Ceko(盧靜子老師的原住民名字)你唱歌,老人叫你唱歌,馬上起來哦.盧靜子老師就用族裏面那魯灣”,”哦嗨央等等,以及一些口語上的虛字串起來,即席唱出這一首後來被叫做台灣好的歌.由於盧靜子老師嗓音清澈亮麗,經常受邀到台東的馬蘭榮家勞軍以及岩灣監獄為受刑人等處演出,也曾在台東的電台節目上駐唱,慢慢嶄露頭角.


民國52,盧老師參加正東電台歌唱比賽,獲得國語組第二名;民國58年參加正聲電台第12屆歌唱比賽,也得到國語組第二名.自此展開歌唱生涯.

正聲電台第12屆歌唱比賽報紙新聞(資深一點的舞友應該認識冠軍楊燕.):


盧靜子老師紅起來之後就經常受邀到各大酒店,歌廳演出,三天兩頭就得拖著禮服四處趕場.盧老師在接受訪問時有說到這一段:在六條通,有酒家,酒家喔,我唱半小時,有時是一個小時,最少半個小時,把禮服拉上來,用跑的.反正就在那一帶而已.


不只在台灣,民國59年起,盧靜子老師開始到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地巡迴演出,尤其日本演出最多.


民國60幾年後期,盧靜子老師淡出歌壇,很多年輕一點的舞友可能就沒有聽過盧靜子老師的名字了.民國107年左右,盧老師又復出歌壇,也開了個人演唱會.在民國109年更以78歲高齡一舉奪得第31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的殊榮.

盧靜子老師獲得第31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


盧靜子老師近照:


這首歌旋律輕快,盧老師的聲音又明亮好聽,很快流傳花東地區,雖然這首歌沒有歌名,歌詞也沒有含意,但表現了阿美族人喜慶,歡樂的心情,因此在大型活動裡,這首歌常用來迎賓.之後這一首歌傳唱開來,不只花東地區,也流行於全台.後來由曾任北京清華大學校長的羅家倫填上國語歌詞,並將這一首歌取名為台灣好”,這首歌的歌名就是這樣子來的.


國語版台灣好歌詞,由羅家倫校長填詞:

台灣好台灣好 台灣真是個復興島
愛國英雄英勇志士 都投到她的懷抱
我們受溫暖的和風 我們聽雄壯的海濤
我們愛國的情緒 比那阿里山高阿里山高
我們忘不了大陸上的同胞
在死亡線上掙扎 在集中營裡苦惱
他們在求救 他們在哀嚎
你聽他們在求救 他們在哀嚎求救哀嚎
我們的血湧如潮 我們的心在狂跳
槍在肩刀出鞘 破敵城斬群妖
我們的兄弟姊妹 我們的父老
我們快要打回大陸來了 回來了快要回來了

這裏青蛙老師挑選的是民國53225日由合眾唱片發行,金嗓歌后美黛演唱的版本:


聽完國語翻唱版之後,我們要來聽原版的沒有歌名的台灣好啦.土風舞版出自民國60年鈴鈴唱片出版的特選台灣山地土風舞(教材用)”專輯RR-6047唱片,A面第一首,由盧靜子老師演唱.

特選台灣山地土風舞(教材用)_封面:


唱片曲目:
A1.
台灣好 Beautiful Taiwan(台灣好_原曲)
A2.
那嚕灣舞曲 Na-Lu-Wan Dance
A3.
青春舞曲 Dance Of Youte
A4.
春宵舞曲 Spring Eve(跳月_原曲)
A5.
迎賓舞曲 Receiving Guests Dance
B1.
祭神舞曲 Sacrificing O God
B2.
哈哈笑舞曲 Lets Laugh
B3.
阿哥哥舞曲 A-Go-Go Dance
B4.
豐收舞曲
B5.
鈴聲舞曲 Harvesting Of Bell

另外在民國60620日發行的台灣山地旋律-旅行的回憶雙唱片專輯RR-7001集中也有(B面第二首,另外還有5首土風舞版的原曲在裡面).

台灣山地旋律-旅行的回憶_唱片封面


台灣山地旋律-旅行的回憶_唱片封底


曲目:
唱片RR-7001:
A1.
阿美族迎賓舞=Ameis Dance Of Reception(阿美迎賓舞_雙人舞版原曲)
A2.
山地鈴聲=Bell Of Highland
A3.
青春舞曲=Youth Song
A4.
山地鐘聲=The Bell Ringing On The Highland
A5.
烏來之夜=Night Of Wulai
B1.
邵族迎賓舞=Shaos Dance Of Reception(邵族迎賓舞_原曲)
B2.
台灣好=Fine Taiwan(台灣好_原曲)
B3.
媽媽請保重=Mama, Take Care Of Yourself
B4.
阿美三鳳=Three Beauties Of Amei(阿美三鳳_原曲)
B5.
高山青=The Green High Mountain(高山青_原曲)

唱片RR-7002
C1.
馬蘭之戀=Malans Love
C2.
檳榔、香煙、酒=Betel-nut, Cigarette And Wine(收穫季節_原曲)
C3.
烏來美麗山歌=Ditty Of Wulai
C4.
豐年舞=Good Harvest Dance
C5.
阿丁舞=A-tings Dance
D1.
打獵舞=Hunting Dance
D2.
檳榔村之戀=Love Of The Village Pinlan
D3.
杵石臼歌=Pestle And Mortar Song
D4.
愛愛乾杯=Bottom Up, Darling
D5.
加路蘭港之戀=Love Of Chialulan Harbor

歌詞音譯:
na lu wan….na lu wan na I ya na…yoi yan ong
ho I na lu wan…na I ya na…yoi ya O…hi ya O ho hai yan
hai yaO hai yan… hi ya O hai yan
na lu wan…I ya nai yo ya ong
na lu wan…I ya na yo ya ong
na…lu wan…ni I ya na…yoi ya….O…hi ya O ho hai yan
hai ya O hai yan..I ya O hai yan

盧靜子老師演唱版:



本舞為田春枝老師所編,並於民國683月於省訓團發表.在民國六零年代,土風舞最盛行的年代,身為阿美族的田老師覺得山地原住民的舞蹈也很重要,因此編了許多原住民舞蹈流傳下來.像我們跳的台灣好,山地情歌,跳月,四季豐收,(邵族)迎賓舞…等等都是出自田春枝老師之手.

田春枝老師:


老闆招待本舞中文舞序:


青蛙老師說明:
本舞前奏完畢接第一段時大部份的舞友節奏都抓錯了,第一段為前起拍子,也就是在歌曲中盧靜子老師歌聲出來的同時就開始跳第一段擺手踏點步.

同時,第一段各小節長度也不完全一樣,第一小節跳完8個擺手踏點步(16)之後,有個4拍的小過門,左足起往反方向線走3,4拍右足重踏(青蛙老師跳的是擺手流雲步).接下來才是向圓心進退個一個擺手流雲步.接下來兩個側踏交叉之後,中文舞序漏寫了2拍頓拍,2拍的動作是右足回原位併,再來才接6個趾切步.

第二段第一小節向圓心走3,4拍是身體上仰左足在右足後勾腳,然後退回4,再做4個趾切步.

第二段第二小節右足起往方向線莎蒂希步後,左足退向反方向線時,身體要彎腰朝下(很多舞友都沒有做到這一點).接下來同第一段的第19-22 note,很奇怪,這個時候右足回原位併的舞步就記得寫出來了,那麼為什麼第一段這個地方會漏掉呢?不解.呵呵~

之後大家跳的都正確了,沒什麼大差別,唯一要提醒的是在跳趾切步時,”殿部”(臀部啦)要記得隨拍子扭動唷,,還有頭要跟著右左擺.

最後老闆招待本舞參考示範影帶:感謝加拿大溫哥華蘭緣國際民俗舞者創社學長江武山學長提供的參考示範影片,本舞由江學長與夫人呂勇貞老師一起共同示範.江學長曾經遠赴花蓮田春枝老師的家中學舞,學得的第一手資料,非常的珍貴哦.在此特別感謝江學長.

江武山學長簡介:
逢甲大學土風舞社的舞友們,不論資深的或資淺的舞友,應該都聽過”Yama”學長,他就是江武山學長.江學長是我們資深的土風舞友,曾經擔任救國團土風舞輔導人員研習營第15期的輔導員,現旅居加拿大.西元19989月下旬,江學長與夫人呂勇貞老師在溫哥華創立了蘭緣國際民俗舞者”,在加拿大持續推廣傳統土風舞至今已24.以後有機會到溫哥華造訪的舞友們可以找江學長舞敘.對了,江學長在加拿大的名字是Sam Chiang,江學長夫婦會竭誠歡迎大家到訪喲.

蘭緣國際民俗舞者網頁:https://sites.google.com/view/lyifd-1998

江武山學長近照:(江武山學長提供,攝於西元2016)


青蛙老師註:青蛙老師跳的跟下面江武山學長示範帶跳的一樣哦.










參考資料:
1.
中文版維基百科
2.
大人的社團網頁
3.
鳴人堂網頁
4.Yui Horie Ncc
的部落格
5.
中央廣播電台
6.
台灣學誌第四期:台灣戰後本土山地唱片的興起:鈴鈴唱片個案研究( 1961-1979),靜宜大學黃國超助理教授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flin01&aid=17532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