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18 02:40:09瀏覽4427|回應0|推薦4 | |
週末早上我心血來潮,騎腳踏車載女兒去汀州路吃康樂意的肉包子。到了門口感覺怪怪的,騎樓竟然沒人排隊,原來包子賣完了。於是我繼續騎,有個招牌寫著米苔目米粉湯,30年老店,我決定進去給他吃吃看。 店裡有冷氣,七八張桌子都坐了人。我注意到桌上提供鐵筷跟免洗筷,也有鐵湯匙跟免洗湯匙。我環顧四週,驚訝的發現店裡所有客人都選擇鐵筷與鐵湯匙。台灣人啊真是讚!在這種小地方就看得出文明的深度。很久以前免洗餐具剛上市時,大家趨之若鶩。免洗筷還有另一個名稱,叫做衛生筷,因為它經過消毒後再封裝,十分「衛生」。因為用過就丟,不用擔心店家筷子洗的不夠乾淨,也不會傳染病毒或細菌。在B型肝炎盛行的年代,免洗筷似乎成為保衛健康安全的好方式,因此迅速攻佔所有小吃店、攤販甚至餐廳的桌面。有段時間幾乎只剩下五星飯店還在使用重複性的筷子。台灣人一年用掉50億雙的免洗筷,多麼駭人的天文數字。 世事難料,風水輪流轉。幾十年過去,大家發現為了消毒免洗筷所使用的漂白水防腐劑,對人體更毒。為了生產免洗筷每年要砍掉許多樹木與竹子,開設工廠大量使用化學藥劑,既破壞生態又汙染環境。人們開始覺醒,免洗筷能不用就儘量不用,便利商店也不再免費提供免洗筷。小吃店,麵攤,從全面性被免洗快攻佔,某些開店的老闆漸漸回歸到鐵筷子鐵湯匙重複使用的習慣。 讓我們支持願意每天洗筷子的老闆們吧!用免洗筷的店就不要進去,我是儘量這麼做。 人們覺醒了,政府呢?民意代表呢?意見領袖呢?為了環境是否該立法限制免洗餐具的使用直到完全禁用呢? 說到筷子,中國人用筷子幾千年,筷子的演進幾乎等於零。古時候採用木筷、竹筷,現代除了木筷、竹筷,只不過多了塑膠筷跟鐵筷(不銹鋼筷)。那麼究竟什麼材質的筷子是最健康最實用的呢?竹筷木筷都易發霉、藏污納垢,若要防菌防霉去浸泡化學藥劑那又變成本末倒置。塑膠筷無論是用何種配方的材料都有遇熱遇油會析出毒素的問題,塑膠筷也一樣可能發霉。所以只有高品質的不銹鋼是最安全最穩定,可重複清洗又耐高溫的材質,最適合做筷子。但是,不銹鋼筷也有問題,一、它太重。二、它比較貴。我們看到韓國人用的鐵筷是扁的,為什麼?因為要節省材料跟減輕重量啊。現在市面上有空心的圓鐵筷,比較輕,但它又有另一個問題,圓筷身會旋轉,許多人不喜歡用。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筷子才是各方面都沒問題的終極選擇呢? 我最近去鼎泰豐吃小籠包,看到桌上放的筷子有新設計。前圓後方,前半截是空心不銹鋼,後半截是塑膠(註)。拿起來很輕,夾東西很準。我想,這就是筷子演化的終點了吧?安全、好用、健康、可靠。我在鶯歌有見到類似的設計,前半截是空心不銹鋼圓身,後半截是瓷器方身,製作精緻美觀,可惜太重又太貴了。鼎泰豐顯然對筷子有深入研究過,他們這筷子有對外賣,價錢不便宜。惟一美中不足的是,如果有一個可以重複使用的包裝盒,變成環保筷那樣好攜帶,就更好了。 OK,找到了筷子材質的最佳解決方案,但要如何才能讓每年50億雙免洗筷,逐漸減少為40億,30億,3億或3仟萬呢?惟有從使用免洗筷最多的單位下手,那就是小吃攤小吃店跟餐廳,還有泡麵業者。先談泡麵,去過中國大陸的人就會注意到,當地人吃泡麵是不用免洗筷的,因為所有的碗麵裡都會附一個小塑料叉子。我本來以為他們很落伍,台灣人用免洗筷吃泡麵才是時尚與進步。我錯了,某些方面大陸上想得很遠,很環保。例如禁止機車進入都市的政策。 再談如何從小吃攤小吃店跟餐廳下手。對這些業者而言,他們的麻煩就是買筷子跟洗筷子,也就是成本增家。免洗筷一雙約0.3元,一家小吃店假設每天使用100雙,一個月才花費900元。假設他們要改用鐵筷,光買的時候就要花掉數千元,每天洗筷子的人力跟水費清潔劑,都是增加負擔。所以若有人願意捐出一批筷子給這些店家,省掉他們的一次性費用,就只剩下洗筷子的問題了。如果又有人願意投資開設洗筷子工廠,把每雙筷子的洗滌成本降到0.3元以下,這樣對店家來說,花費跟以前一樣,又可以讓大家吃的更健康,更環保,何樂而不為呢?這個方法,比起叫大家買環保筷自己帶在身上,我相信更實際有效,才能真正造成改變。 註:其實這種前半截不銹鋼後半截塑膠的筷子設計,早就有了。至少我知道,2007年前後,英特爾(INTEL)在IDF大會上贈送給與會者的餐具,就已經是這種設計了。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