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1/10 14:09:05瀏覽1801|回應0|推薦0 | |||||||||||||||||||||
教會歷史5. 宗教改革運動(1517-1600) 思考問題 1. 如果有人問你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有什麼差別,你會怎麼回答? 大綱 馬丁路德 慈運理 加爾文 進入啟示錄的撒狄教會時代:撒狄原意為逃脫出來,宗教改革使得教會純正的信仰得以保存,脫離教廷的敗壞教導。”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你要儆醒、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的.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 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又要遵守、並要悔改。若不儆醒、我必臨到你那裡如同賊一樣.我幾時臨到、你也決不能知道。然而在撒狄你還有幾名是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因為他們是配得過的。凡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塗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眾使者面前、認他的名。”(啟3:1-5) 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有什麼差別 1. 對救恩的認識 - 天主教相信一個信徒在接受耶穌為救主時,他之前所有的罪都得到赦免,但是他之後的罪仍需要一一對付。 - 基督新教則認為一個人在接受耶穌得救時,因信稱義,得到兒子的名分,他一生所有的罪都在認罪悔改後得到了赦免。 2. 功德( Merit):天主教相信信徒如果一生的功德超過所犯的罪,這人就稱為“聖徒”。 3. 煉獄(Purgatory,林前3:15):天主教相信凡是功德不夠的信徒,死後雖然不用下地獄,但是也不能直接上天堂。他們要下去“煉獄”被火考驗若干千年。聖徒可以直接進天堂。 4. 天主教相信聖徒可以將多餘的功德賞給其他的信徒。聖徒因此成了基督以外的中保。
- 信徒可以向聖徒禱告。
- 聖徒中功德最多的是馬利亞,所以崇敬馬利亞的。
- 教皇是基督在世上的代理(Vicar),是彼得的繼承人。
- 基督將赦罪的權利交託給教會/教皇。因此在中古的時候,教皇可以出售贖罪卷。
5. 天主教除了聖經,也尊重聖傳(教會的傳統)。
6. 馬丁路德針對天主教信仰所提出的三大改教論點
- 因信稱義:信徒只要接受了耶穌為救主,神就稱他為義。他的罪都得到赦免。人的稱義不是靠自己的行為,而是完全的恩典。“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的恩典”。所以,也可以用唯獨信心,唯獨恩典來代表因信稱義。
- 唯獨聖經:針對天主教認為除了聖經以外,教會的傳統也有同樣權威。基督教認為,如果教會的傳統與聖經的教導有衝突,那麼,聖經的教導是我們唯一的原則。
- 信徒有祭司身份:每個信徒都可以直接向神禱告,不需要經過基督以外的其他中保。這是針對聖徒及天主教神職人員的“中保”身份,天主教認為神職人員(神父等)可以代表上帝赦免人的罪。這點,也有人稱為“唯獨基督”。
7. 從系統神學比較天主教與基督教 (資料來源:賀宗寧「教會歷史」)
一、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 成長過程 馬丁路德生於1483年。他父親是礦工,因投資銅礦而致富。路德從大學畢業後,又取得碩士學位。父親原希望他學習法律,但1505年(22歲)他在大雷雨中,險些遭到雷擊,他向父親的守護聖人聖安娜許願,若他得保命,將作一個修士。於是他就進了耳弗特的奧古斯丁修會。中世紀天主教的背景:煉獄的陰影和神的烈怒,常在他心裡徘徊不散;而逃避這種怒氣的最佳辦法,就只有進到修道院中尋找了。但修道院的生活及訓練,沒有為路德帶來他所尋覓的平安。1507年5月(24歲)當他參與第一次彌撒之後,深覺自己一無是處,對神非常恐懼,只有強烈被遺棄的孤單感覺,情緒也非常低落。他克己自制,行出善德,以圖解脫。他尋求聖人的功德,為每一類罪惡多次認罪。1510-11年(27-28歲)間,他探訪羅馬,希望從失望中尋得赦免和釋放,但在這個天主教世界的中心,他只遇見膚淺和屬世的領袖,令他深感震驚和失望。1511年(28歲)他來到威登堡(Wittenberg),這裡成爲他一生居住之處。他在新設立的威登堡大學得到神學博士學位,終其一生任此大學的聖經神學教授。 2. 神學思想 1513-16年(30-33歲)他教授聖經的詩篇、羅馬書、加拉太書及希伯來書,使他得到了因信稱義、唯獨聖經及信徒皆祭司的信念。他深入又專心研究聖經原文後,發展出他神學系統的兩個主題: - 唯獨聖經:罪人尋求拯救,聖經是唯一的權威。 - 唯獨信心:單靠信心稱義。 後者是他在斗室中領悟到的。當時他正在修道院的個人斗室內研讀羅馬書,其中1章17節「義人必因信得生」突然活現在他眼前,改革口號便由此誕生。他說:「就因為這次經歷,我覺得我已經重生,並從一道打開的大門進入天堂。頃刻之間,整本聖經以一個全新的面目向我展示。我瀏覽聖經,記憶所及,到處都有相類似的詞語。」路德發現了一位慈愛的神,代替了那憤怒的神。他一直嘗試取悅那位在烈怒中的公義之神,但他現在與一個赦免人的恩典之神相遇。他現在知道,人的赦免全憑信心,人在神面前只能因信稱義,是在信心中接納神的赦宥,而不是靠善行,使神接納自己。他漸漸明白到,人行善,不是一個爭取進入天堂的途徑。神已經完成救恩,善行只是人內心喜樂與感恩的表現。他這「唯獨聖經」和「唯獨信心」兩大主題,引申出五個唯獨,以致搖撼了整個天主教世界: – 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聖經是基督徒信仰與生活唯一的權威和準則,而不是教皇和教會傳統。 – 唯獨恩典(Sola Gratia) :救恩完全出自於神的恩典,與功德、好行為、聖禮無關。 – 唯獨信心(Sola Fide) :單單藉著上帝所賜的信心相信耶穌基督為救主,不是靠行為。 – 唯獨基督(Solus Christus):基督是信徒信靠的唯一對象,並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替代。 – 唯獨上帝的榮耀(Soli Deo gloria):我們唯一的人生目標,就是懷着感恩的心生活,以此榮耀上帝! 3. 威登堡教堂的九十五條 教皇利奧十世允許買音慈暨馬得堡大主教亞伯特(Albert of Brandenburg)違例兼任第三個主教職,條件是亞伯特要付給教皇一大筆錢,來支付興建聖彼得大教堂之費用。爲協助亞伯特支付此鉅款,教皇又允許他販售贖罪券,進項一半歸教皇,一半讓亞伯特用以向銀行償還賄買聖職的貸款。贖罪券是允諾人們花錢來買教會功德庫中的功德,以代替犯罪的刑罰。1517年亞伯特的贖罪券總代理帖次勒(Johann Tetzel, 1469-1519),到了威登堡附近的城,來兜售贖罪券。 薩克森選侯智者腓特烈(Frederick the Wise)與他的前輩,曾收集了一萬八千件聖物,放在威登堡教堂內。朝聖者來觀看時,須奉獻金錢,作為威登堡大學的經費。這些聖物包括:一些聖人的骸骨、摩西焚燒荊棘的一根樹枝、馬槽內的乾草、天使遺下的羽毛、耶穌為聖城哭泣時所流的一滴眼淚 … 等等。觀看聖物所付的費用,功效等同購買贖罪券,甚至可免去煉獄兩百萬年的苦刑。帖次勒銷售贖罪券,勢必影響腓特烈的收益,所以腓特烈禁止帖次勒進入薩克森,但百姓便跑到邊界搶購帖次勒的贖罪券。 帖次勒宣稱:「看哪,當你將金幣投入錢箱叮叮噹噹的一剎那,你母親的靈魂就跳出了煉獄。」帖次勒的行徑引起路德和其同僚極大的反感,救恩若能用錢來買,簡直就是毀滅福音。1517年10月31日,路德將九十五條主張貼在威登堡教堂門上,攻擊贖罪券制度,並邀人與他辯論。路德的「九十五條」邀請各界在三個題目上加以辯論: - 贖罪券的買賣:路德認為這是不合聖經、無效,及危險的。 - 教皇赦罪的權柄:路德認為教皇沒有這種權柄。 - 教會的寶庫:路德認為其內擁有的,不是基督和聖人的功德,而是福音。
路德在天主教會的系統中,擊打了其最致命的脈絡。他正直的指出整個贖罪券的「生意」,只是一種詐欺行為,但又卻是教會最好的生財之道!他宣布福音比教皇的主張更可信,這無異是向教皇的尊嚴和權威發出挑戰。他的宣言由拉丁文翻譯成通順的德文,並利用當時新發明不久的印刷術,使之流傳廣遠,以致其他人都站出來,申訴自己對教會的不滿。一夜之間,路德成為民族英雄,每個大小城鎮、村莊都對他的勇敢行為表示讚賞。威登堡這位隱藏的教授兼神父,把防洪閘門推開了,讓人民積壓已久的不滿情緒爆發出來,人民覺得他們終於有一個代言人了。 其實一開始路德對於天主教會和教宗的權柄還是尊重的,他對於煉獄的觀點還是接受的,但後來的看法改變了。後來他在1518年的文章中說““我們無須懼怕在被開除教籍的情況下死去。假如被開除教籍的判決是公正的,被定罪的人若憂傷痛悔,仍然能得救;若判決是不公正的,他就有福了”,至此已經不同意教宗的權柄。對於教宗是否能夠釋放耶穌和聖徒的功德以減免刑罰,他當時持懷疑態度但並沒有完全否認。在1518年九十五條的闡釋,他進一步認為聖徒是沒有多餘的功德的,因為他們所行的都是應該的,而耶穌的功德也不能通過贖罪券來得到。1518年11月9日,教宗發布教諭,澄清了關於贖罪券的一些觀點,明確提出通過教宗的祈求,上帝會將基督和聖徒有餘的功德釋放出來減免人在煉獄暫時的刑罰。但到那時候,路德的思想已經進一步發展到只承認《聖經》的權威並否定教宗的權威。 4. 步上宗教改革 1519年7月,馬可路德應邀前往萊比錫,與支持教廷的埃克進行神學辯論。經過三週的辯論,路德最終被迫表明立場,贊同胡司的觀點,公然否定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堅持終極的權威是在於個人所理解的聖經上。這場論戰結束以後,路德成為整個歐洲最家喻戶曉的人,著名的德國人文主義者胡騰甚至還寫了一封信,表達對他的支持:「我們追求保護共同的自由;我們追求解放長期被踐踏的祖國!」兩名德國貴族更向路德提供了武力支援,路德現在甚至擁有宣誓效忠的私人衛隊。100名騎士發誓,無論路德到哪裡,都會誓死追隨他。1520.6 教皇利奧簽署革除路德教籍之教諭。第一句就說:「主啊,求你起來!起來做出裁決…… 一隻野豬已經闖進你的葡萄園了。」 諭令指斥路德犯了41種錯誤,下令焚燒他的著作,路德本人需在接到諭令後60天內悔改順服,否則就將被宣判為異端。1520.12 路德在威登堡學生、教授和民眾面前,燒毀教皇的諭令和教會法典。這象徵路德與教廷的徹底決裂。 由於德國民眾和薩克森選侯腓特烈,都支持和保護路德,教皇的教諭不受理會,教皇只好向上任不久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求助,希望皇帝把路德送上火刑柱。查理五世是馬克西米良的孫子,1519年登基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時,僅19歲。他繼承了奧國、西班牙、荷蘭和義大利大部分的領土,及29年前剛發現的美洲新大陸的一部分,是繼查理曼大帝之後,領土最大的一位君王。他決定在沃木斯召開國會,傳喚路德出席說明。他給路德「安全通行保證」,擔保路德在會議期間的安全。許多人都勸路德不要前往沃木斯,認為皇帝保證根本不可靠,胡司就是前車之鑑。但馬丁路德回答說:「胡司雖被焚死,但真理猶存。雖然沃木斯的鬼魔,多如屋上的瓦片,我仍要前往。」
一路上,路德的行程好像凱旋的遊行。凡他所到之處,群眾夾道而立,瞻仰這一位敢於為德國人民站出來反對教皇,且正為著他的信仰,堅毅地面向死亡而行的人。1521.4.17 路德抵達沃木斯。路德承認這些書是他所寫。至於第二個問題,他懇求皇帝開恩給他時間思考,使他的答案不至傷害到神的話,也不使自己的生命處於險境。於是大會限他24小時內提出答覆。次日路德宣告:「除非用聖經和公開、清楚、確切的理由,證明我有罪,否則我不能,也不願撤回;因為違背良心是愚蠢的,也是危險的 … 這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願上帝幫助我!Here I stand, I can do no other, God help me!)」 皇帝看見一個平民能有這樣包天之膽,敢於主張大議會還能有錯,驚異到難以相信,於是吩咐停止討論。路德從沃木斯返回威登堡的路上,薩克森選候腓特烈安排人將他綁架,藏在瓦特堡(Wartburg)的城堡中,在那裡躲了11個月。果然,沃木斯會議後一個月,皇帝發出諭令,對路德發出通緝,並將他的著作列爲禁書。 藏在瓦特堡期間,路德將新約聖經直接從希臘原文,翻譯成流暢、通俗的德文,使聖經對德國人的生活,起了重大的影響。同時,新譯本亦有助現代德語的形成。日後,他也把舊約聖經翻譯成德文。
5. 宗教改革餘波 路德藏匿在瓦特堡的一年期間,路德的同伴墨蘭頓在威登堡的同事,開始將路德提出的宗教改革方案付諸實施,許多學生和市民紛紛響應。這些改革包括聖餐禮向所有人開放;反對修道院,許多修士和修女離開修道院,甚至結婚;反對在教堂內設置圖像;反對音樂。但很多人不能接受改革,改革者內部也意見不一,情況非常混亂。這當中還出現許多激進的行為,例如有許多人衝進教堂,破壞祭壇、圖像,把神父趕出去,對那些向馬利亞像禱告的人扔石頭。薩克森選侯腓特烈認為,改革的步伐太快了,就命令在達成一致意見以前,不得改變彌撒儀式。 威登堡市議會向路德求救。路德冒著生命危險,放棄了他的隱居,於1522年3月回到威登堡,以穩定局面。路德做了六天的佈道,傳講忍耐、愛心和對信心軟弱者的憐恤。這正是他在《基督徒自由論》中所講的「不自由」。路德反對毀壞教堂裡圖像的做法,認為圖像雖然不是崇拜必需的,但聖經內容的圖像也沒有害處。激進派的一些領導者同意離開該城後,市內的安寧漸漸恢復了。路德毫無懸念的成為改革運動的正式領袖。此後幾年,路德在這裡實行一系列穩健的改革步驟,威登堡成為宗教改革的重要堡壘。雖然仍然有危險,路德得以在此度其餘生,開闢宗教改革的新道路。 在德國許多區域,以聖經爲權威的教會如雨後春筍般組成。各地教會有權聘請或辭退牧師。1523年,路德爲加入改教的教會,編排崇拜儀式,將講道列爲崇拜的中心,聖餐儀式除去獻祭的意義,且平信徒可以領杯,又鼓勵禮拜時唱通俗詩歌(天主教的儀式中,僅神父和詩班才唱詩)。路德對於崇拜儀式改革的原則是:凡不違反聖經的,都可以保留。 1529年國會在斯拜耳開會,確認各國均須徹底執行「沃木斯諭令」。支援路德的六位王侯及十四個自由市的代表,在會中宣讀了一篇名爲〈抗議〉的文件。自此他們被稱爲「抗議派」(Protestant),更正教被稱爲「抗議宗」或「抗羅宗」,是從此開始。1530年皇帝在奧斯堡(Augsburg)召開會議,墨蘭頓帶著所擬訂的「奧斯堡信條」與會,說明路德宗的立場。此信條成為路德宗的信仰基要。路德派的王侯在1531年組成了「施馬加登同盟」,以對抗皇帝可能的攻擊。幸而1532-42年間,皇帝又與土耳其人及法國打仗,路德派又得喘息機會。路德病逝於1546年。宗教改革大業由墨蘭頓繼承。1555年雙方簽定「奧斯堡和約」,規定帝國內,所有路德宗與天主教享平等待遇,其他宗派則不在認可之列。至此路德宗在德國獲得合法地位。 6. 馬丁路德的個人生活 1525年(42歲),某間修院的一群修女,躲進一輛馬車,逃到威登堡來,路德把她們安全的安置在各個家庭內。最後一個修女凱瑟琳(Katharina von Bora)對路德很有好感,於是「野性難馴」的路德,變成了馴化下來的丈夫和父親。起初墨蘭頓擔心路德結婚會傷害到改革運動,但路德最後認為,「這婚姻將會使我父親高興,使教皇生氣,使天使大笑,使魔鬼哭泣。」他們生了六個兒女,又領養了四個孤兒。路德的婚姻和家庭,為當時更正教的牧師家庭樹立了模範。 7. 馬丁路德的職業觀 中世紀的歐洲「工作」(拉丁文labor)和「天職」(vocatio) 是兩個不同的觀點:「工作」是為了日常生活所需而作的必要勞動;「天職」是一個套用在神職人員和修士身上的宗教用語,指從上帝領受的一種與世俗不同的專責或任務。路德認為不單是神父和修士,而是所有人都有天職。就是上帝賦予了每一個人一定的專責和任務,只要他們都按上帝的心意行,不論是在哪一個崗位上工作,他都在履行和實現天職。他認為聖召(calling)是接受上帝的召命,到上帝所安排的崗位從事自己的工作。他這一主張在信念上突破了中世紀聖俗二分的教義,在生活上提升了一般信徒的社會地位。 8. 馬丁路德的爭議 - 反猶太主義:中世紀的教會逐漸發展出反猶太人的立場,主後第四世紀米蘭主教安波羅修主張,所有猶太人會堂都應被焚燬。第五世紀的大利歐主教(Leo the Great)主張說,造成耶穌死亡的是猶太人,猶太人應負最大責任。當時的歐洲只有猶太人是非基督徒,一旦有流行病或怪異天氣、各式災難發生時,就會歸咎猶太人,有時還引起暴動,甚至於屠殺猶太人。路德對猶太人的態度在他一生中不斷變化。 在1536年前,他熱衷於通過自己的宗教改革將他們轉變為基督徒的可能,但並不成功。 在他職業生涯後期,路德譴責猶太教,呼籲嚴厲迫害猶太教信徒,在他的《論猶太人及其謊言》的一段中, 他在回答“我們基督徒應該如何對待這些被拒絕和被譴責的猶太人?”這個問題時,提出要燒掉他們的猶太會堂或學校,並夷平和摧毀他們的房子…等。 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馬丁路德的言論成為納粹黨攻擊猶太人的理論基礎。在納粹黨印刷的每一本反猶作品都引用了馬丁路德的言論。 - 農民戰爭:封建制度最底層是農民,領主、貴族、官員和僧侶都依靠農民的勞動力。 由於這些享受者的數目不斷增加,其費用也不斷提高,這些費用需要通過農民的賦稅和徭役來提供,經濟上的困難和經常發生的壞收成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民淪為農奴。農村的士紳們如縣法官、村長、手工業者和小城市的鄉民是農民起義的主要領導人,在他們的推動下許多貧困的農民也參加起義。 主要訴求是恢復他們傳統的權利以及人道的、虔誠的生活方式。他們要求減輕負擔、廢除農奴制,但是這些要求動搖了當時社會的基礎。 幾乎所有這些起義均被血腥鎮壓,只有持續最久的瑞士農民戰爭最後獲得勝利。在其它起義中農民的狀況一般不但沒有獲得改善,而且他們還遭到更重的壓迫。馬丁路德為首的大部分宗教改革領袖都反對農民起義。他認為他的改革是教會的改革,而不是要使得現實世界基督教化, 他認為兇殺和搶劫的農民必須被殺死 。
二、慈運理(Huldrych Zwingli, 1484-1531)
1. 背景 慈運理是瑞士的改教家,在學期間他受到人文主義的薰陶,伊拉斯姆是他的偶像,對宗教卻是興味索然。對於教會的腐敗,他原來認同伊拉斯姆,認爲可以慢慢藉教育改進,但後來受路德影響漸深。慈運理在講道和學術上具有聲望,1518年被選為瑞士蘇黎世一主要教會的牧師。瑞士在名義上雖屬帝國,但久已自成一獨立國。境內13個行政區,每區相當於一個自治的民主小國,算是當時歐洲最自由的地方。
慈運理就任後,依序講解聖經各書,並開始攻擊贖罪券,獲得市議會支持。他又演講反對煉獄、聖人的代求、十一捐、禁食、修道主義,說服市議會設立規則,命一切傳道人只能將聖經上的道理教訓人。1523年1月起到1524年1月間,蘇黎世政府舉行三場辯論會,慈運理的改革主張均獲政府接受,於是改革在該市迅速展開。改革行動包括:神父與修女還俗結婚;封閉修道院,沒收修道院財產,大半用來創辦完善的學堂;取消教會中的圖像、聖徒遺物、風琴;廢棄主教制;禮拜用德文;講道居崇拜的中心地位。 慈運理充滿愛國熱忱,是所有改教運動領袖中,最富有政治天才的一位。他的影響力一度遠及瑞士各地及德國南部。他使瑞士各改教城市締結同盟,以致蘇黎世成為福音運動的政治首都。慈運理不幸於1531年的一次戰役中陣亡。該地區信徒後來就漸漸加入加爾文的改革宗教會。慈運理算是改革宗的創始者,加爾文則是第二代的改革宗領袖,但後者的影響力超越前者。 2. 教義比較 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了福,就擘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他們都喝了。耶穌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的。」(可14:22-24) 慈運理與路德最大的分歧在於對聖餐的看法,這”是”我立約的血要按字面解,還是比喻? - 天主教的化質說:司鐸祝聖後,餅與杯就變成基督真正的肉與血,成為基督的挽回祭。信徒領受之後,所犯的小罪(無意的或出於軟弱),就得赦免。若犯大罪(故意觸犯十誡),就須先告解取得宣赦,否則就是褻瀆聖餐。(關鍵全在於司鐸的祝聖,不在於人的信心) - 馬丁路德(信義會)的合質說:信徒以口領受餅杯時,基督才真實臨到聖餐中。信徒領受後,罪得赦免,信心得堅固。(如燒紅之鐵:餅杯為鐵,血肉為火。關鍵是信徒以信心領受牧師所宣讀的神的話) - 慈運理(浸信會)的紀念說:聖餐目的在提醒信徒紀念主的死,人不可能透過物質領受屬靈福分。 (聖餐的功能,如同以實物教材講道) - 加爾文(長老會和改革宗)的屬靈同在說:信徒以信心領受餅杯時,聖靈將餅杯所代表的屬靈福分(屬靈的餵養、親密的相交)傳輸給信徒。(基督在天如太陽,其同在的福分如陽光) 改革派人士希望化解慈運理與路德的分歧,使德國和瑞士的改革運動能夠合流,就在1529年於馬爾堡進行雙邊對話。由路德一方所擬的「馬爾堡條文」中,有14項觀點獲得慈運理一方的同意。唯獨聖餐的意義,雙方無法達到共識。路德堅持採「合質說」,慈運理則堅持採「紀念說」,以致合作宣告破局。
三、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 1509-1564)
加爾文被稱為改教家族中,最偉大的神學家和紀律家,也是唯一國際性的改教家。他生於法國巴黎附近的小鎮,12歲就進巴黎大學修習法律。1533年(24歲)時,加爾文經歷了一次「忽然的轉變」,其詳情雖不得而知,但其要點乃是藉著聖經聽見了神的聲音,因而得知神的旨意是必須順從的。加爾文因思想與天主教不相容,因而逃離巴黎,四處漂泊,但所到之處,總是秘密的教授一小群人。 1536年(26歲)他在巴賽爾出版了神學史上極重要的《基督教要義》,書中有條不紊的表達抗議宗的立場,並在法王法蘭西斯一世面前宣讀。該書雖不是第一本表明抗議宗立場的書,但它簡潔、完整,又有層次,人們普遍都閱讀它。 「揀選」和「預定」是加爾文主義最重要的命題:神擁有至高無上的主權,永遠居於主宰的地位。神為何使一些人得救,而使其他人沉淪?這是因為神喜歡如此,祂不須要向人解釋,也不須要滿足人的理性需求。他說,神的恩典是不能抗拒的,但領受者可能並不知道。人的沉淪是神旨意預定的,但是人沉淪的原因,是在乎自己的錯失。由於加爾文曾為法國受逼迫的抗議宗信徒辯護,並把他們的信仰,用文字清楚有力的表達出來,因此一夜之間,他成為眾所敬仰的英雄領袖。 《基督教要義》出版之後,加爾文決定到施塔斯堡,過平靜的學者生活。但因戰火頻傳,只得於1536年(27歲)到日內瓦,暫時躲避戰亂。 那時法國佈道家法惹勒(Guillaume Farel)已在日內瓦推動改教運動,獲得市議會投票贊成,以致抗議宗信仰正式成為日內瓦的宗教信仰。法惹勒是個心熱如火,感情豐富,聲音宏亮,口才流利,但也脾氣暴躁的演講家。他為改教熱烈宣傳,在瑞士各城做工。1532年瓦勒度派在阿爾卑斯山谷召集議會,法惹勒被請赴會,促使大部分瓦勒度派接受了改教的主張。法惹勒因《基督教要義》一書,已對加爾文極欣賞,聽說加爾文來到日內瓦,就認爲他可以取代自己,來繼續領導日內瓦的改革。 他去見加爾文,並請求他留在日內瓦改革。加爾文個性膽小,只想潛心研究寫作,不願意投身於危險困難的改革運動中。當他再三拒絕時,法惹勒起身斥責他說:「假如在教會急需之時,你拒絕伸出援手,願上帝咒詛你的進修。」加爾文聽到這話,極其害怕,全身戰慄。在法惹勒如雷的聲音中,他聽見了神的聲音,因此他不再掙扎,終於接受了法惹勒的請求。加爾文此後的事奉,都是以日內瓦爲中心。他將日內瓦造成一個完全基督化的模範社區:建立管理制度,嚴格實施懲戒,推廣教育,繁榮商務;全城生活常在教會法庭的仔細檢查下。這種嚴格的福音主義吸引了很多人到日內瓦來居住。 加爾文的影響力遠超乎日內瓦以外。他所著的《基督教要義》、他在日內瓦所立下的教會行政規模、他所創的日內瓦學院、他的聖經註解,以及他常與人通訊來往,陶鑄成了法國、荷蘭、蘇格蘭以及英國清教徒的抗議宗所有思想,又激發起對這主義的理想。他使福音之光,從日內瓦小城照射到歐洲各角落,以致他被譽為是「唯一國際性的改教家」。從改教運動所產生的各派思想中,只有他這一派,雖在政府反對的情況下(例如在法國和英國),仍能強有力的組織起來,與之對抗。 • 對政府的態度:政府是上帝所設立的,要賞善罰惡,維持對上帝的禮拜。面對不公義的統治者時,他認為「私民」(private person)的基本態度應該要忍受並祈求上帝的拯救, 即使政府貪贓枉法,個別公民也不應顛覆政府,因為會導致無政府的混亂 。但他相信上帝會興起祂的僕人,或藉由惡人,來除滅暴君。加爾文在《基督教要義》中說:「地上君王違背上帝的時候,就是他們失去權力的時候,並且他們也不配被人指望。我們應該斷然地向他們挑戰,而不是順服他們。」加爾文也主張,在政治體制中的監督者或「次要官員」(lesser magistrate)都有抵抗暴君的責任。最重要的是,當統治者違反上帝的旨意時,人民不應該服從之。 • 色維圖事件:西班牙醫生色維圖(Michael Servetus)是極有醫學成就的醫生,發現肺中的血液循環,同時對神學也有專攻。 《基督教要義》出版以後,他在書中寫下許多更正的注釋並寄給加爾文。後來他又照著自己的見解寫了一本《基督教恢復》,在此書中他否認基督神性、嬰兒洗禮、因信稱義,以及其他重要的聖經教義。 當參加加爾文講道時,被認出並立即被逮捕。從他的著述中找出三十八處作為控訴他的把柄,被處焚刑。加爾文請求議會以斬首代之,但結果無效。法惹勒曾至獄中訪色維圖勸他悔改,但他拒絕悔改。次日被牽至火刑場,那時還勸他“求告神的永生之子”,只要說:“耶穌,神永遠之子,你可憐我。”就可以,但他沒有說。1903年在色維圖被處火刑之地方立了一木牌,其上寫著:“我們是改教者加爾文的忠實感恩之後裔,特批判他的這一錯誤,這是那個時代的錯。但是我們根據宗教改革運動與福音的真正教義,相信良心的自由超乎一切,特立此碑以示和好之意。” Servetus died in order that freedom of conscience could become a civil right of the individual in modern society. ~ M. Hillar and Claire S. Allen 參考資料:聖經簡報站, 蘇文峰「基督教會史」, 賀宗寧「教會歷史」, 祁伯爾「歷史的軌跡」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