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1/13 14:45:25瀏覽1169|回應0|推薦0 | |
教會歷史7. 基督教在北美大陸的發展 思考問題 1. 你對神的認識主要是透過聖經的文字,還是個人的經驗?你覺得兩者是否能夠相輔相成? 大綱 清教徒在英國本土的改革 基督教在北美大陸的發展 歐陸的敬虔運動 英國的循道運動 一、清教徒在英國本土的改革 1. 清教徒與克倫威爾 清教徒長期受壓迫。1640年清教徒取得國會優勢,將兩位反清教徒的人物定罪,後來處死。國王查理一世極爲不悅,發動與國會的戰爭。戰爭初期,國王占上風,但國會軍隊中有一位農夫,名叫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有高度的才幹與勇氣。他組成的軍團,都有宗教信仰,不喝酒;不打仗時,常在一起讀經、禱告、唱詩。克倫威爾在政治和宗教方面,都持守清教徒的觀點,並且非常崇尚獨立教會的敬虔精神。他所打的每一場戰役,都以禱告會作為前奏;而他們所有勝利,都歸功於神。在戰爭期間,他寫道:「我們敬畏我們那位偉大的神,一心只希望不會作出違背祂意旨的事。」他向國會寫下這句話:「我們為你們工作,但懇求你們不要擁有我們,因為我們單單屬於神。」在內戰進行中,清教徒為主的國會決定改革教會,乃於1643年廢除主教制,並由國會及清教徒人士在倫敦的韋思敏斯特大教堂召開會議,制訂了韋斯敏斯特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韋斯敏斯特信條是加爾文神學,清教徒及聖經融合的結晶,為改革宗信仰立場。
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 1649年國王戰敗,被送上斷頭臺,成為英國史上唯一被處死的君王。之後的10年間(1649-58),克倫威爾統治英國,他被任命爲英國的攝政官。在他治下,各宗教團體都得到相當的自由,即使是異端,也不至於被處死。 他臨終前如此禱告:「求主教導那些過分倚靠恩賜的人,使他們更多倚靠你。」克倫威爾去世後,其子理查接續他作攝政官,但懦弱無能。1660年保皇派將查理一世之子從法國請回,立爲查理二世,史稱「1660復辟」。聖公會重新掌握國會,強迫清教徒照聖公會的規矩進行崇拜。逼迫的結果,使清教徒不得不脫離英國教會。過去他們曾希望留在教會中,從內部改革教會,現在他們被迫採取分離派的立場,他們也成了「不同意者」。 2. 貴格會 又稱公誼會,創始人為英國人喬治佛克斯(George Fox, 1624-91)。起初為一鞋匠學徒,他渴慕神的事,對當時的教會及信徒生活感到不滿。1646年佛克斯發現,倚靠聖靈所賜的內心之光,就可以過得勝生活。於是他不再參加教會,翌年開始旅行佈道,傳講「內在之光」的福音,追求與神直接交通。由於佛克斯堅決對抗傳統權威,他經常被捕,但他的熱誠和道德操守,漸漸吸引一批跟隨者,他就將他們組織起來。有一次佛克斯要法官「因主的話而戰慄」,法官便嘲笑他們為「戰慄者」(Quakers),「貴格會」之名據說就是由此而來。
喬治佛克斯(George Fox, 1624-91) 佛克斯不利用任何教會,常在戶外傳道。他也不採用任何信條或神學,他根本不相信神學院、神學訓練或全職事奉。佛克斯主張信徒聆聽聖靈的聲音,跟從基督的教訓。由於他認為所有人都可與上帝直接溝通,故教會並無設立牧師一職。佛克斯也認為,無須在教會守聖餐,因耶穌能親自教導子民,不需藉外物去記念或代替祂。貴格會也不主張洗禮,因信徒注重內裏聖靈的工作,而非倚靠外在形式。貴格派信徒聚會的地方非常簡單,裡面沒有講台、沒有樂器、也不唱詩。他們坐在一起,安靜地等候聖靈的感動。如果經過一段時間沒有聖靈的感動,他們就安靜地離開,但如果有一位弟兄或姐妹有感動,他就站起來分享他的信息。
1689年英國頒佈「寬容法案」,凡是接受以下各點的,都可以自由崇拜: - 發誓效忠威廉和瑪麗。 - 拒絕教皇權柄、化質說、彌撒、向馬利亞及聖徒禱告。 - 接受「三十九信條」。 這法案使得不同意英國國教者可以自由敬拜,包括長老會、公理會、浸信會和貴格會等,他們約佔當時英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但天主教及不信三位一體教義者不在寬容之列。
二、基督教在北美大陸的發展 1. 維吉尼亞詹姆士鎮(Jamestown) 1593年伊利沙白和英國教會大主教一起迫使國會通過法律,向清教徒和天主教徒施壓,命令所有分離派認同英國教會。許多分離派信徒在受到逼迫期間,紛紛逃到荷蘭,但生活艱苦。1605年兩家公司(普利茅斯公司和倫敦公司)取得英國皇家特許狀拓墾北美洲建立殖民地,兩個公司投資成立了維吉尼亞公司,同年12月,第一批殖民者共104名多是傾向清教徒的英國國教徒,他們和39名船員乘坐三艘船,在1606年4月26日到達了維吉尼亞的亨利岬角,在距離河口水路約48公里的地方登上了美洲大陸,為了表達對國王詹姆士一世的敬意,將這個定居點命名為詹姆士鎮,在1607年開始北美第一次基督徒聚會。
Jamestown Church 2. 五月花號 受到第一批殖民成功的激勵,分離派清教徒聽信了倫敦公司的宣傳,決定移民美洲建立清教徒的國度。北部殖民各區統稱為新英格蘭,其中包含美國最東北方六個殖民區,是以分離派公理會的宗教理念而建立的。最早來的是搭乘五月花號的101位殖民者,由布列得福(William Bradford)領導,從英國普利茅斯出發,於1620年冬到了新大陸。為了紀念家鄉,他們把上岸處命名為普利茅斯。101名英國清教徒在上岸之前,41名成年男子簽訂的《五月花號公約》(Mayflower Compact)如下,同意創建並服從一個政府,成為美國民主政治體制的基石。英國清教徒前往美洲的大移民開始於公元1628年,他們在撒冷(Sa1em)建立麻薩諸塞灣殖民地(Massachusetts Bay Colony);這個殖民地一開始就非常興盛,到公元1640年時,已經有二萬人在撒冷地區定居。許多在撒冷的清教徒後來與英國國教斷絕關係,採用了公理派教會行政制度。十年之間,在麻薩諸塞州成立了33間教會,除了一兩位牧師傾向長老派制度外,他們都採用公理派制度。公元1636年,他們在麻州的劍橋鎮(Cambridge)設立了第一間基督教學院;為了紀念奉獻大批捐款的哈佛牧師(John Harvard),而定名為哈佛學院,就是今天的哈佛大學。
雖然新教信徒是為了逃避宗教迫害來到美洲大陸,13個殖民地(賓夕法尼亞州除外)的信徒因為教派不同,彼此壓迫的例子層出不窮,例如有四次貴格會友因為信仰而被處死,獵巫運動亦再次於Salem重演。後來英王查理一世意圖恢復天主教,就在維吉尼亞北部劃出一塊地給天主教徒,就是馬里蘭。在維吉尼亞殖民區,上流社會的教徒因漸漸富裕,成了貴族式的英國國教徒,而下階層的則成為貴格會及浸信會信徒。貴格會及浸信會中人有不少因遭逼迫而逃至馬里蘭,因為那兒還比較有宗教自由。有些殖民區為了要吸引移民,就在宗教上採較寬容的政策,因此其居民有著許多不同的宗派背景,在種族上也不只是英格蘭人,還有蘇格蘭人、蘇格蘭-愛爾蘭人、荷蘭人及德國人等。1681年賓威廉在賓夕法尼亞建立政教分離政府。 賓威廉(William Penn,1644-1718) 是貴格會歷史中的重要人物。他家世顯赫,父親是英國海軍上將。但他自己後來加入貴格會,反對使用武力,也曾為信仰遭監禁。他希望到美洲新大陸,建立一個宗教完全自由的殖民地。1581年英王查理二世為償還欠他父親的債,就將北美的一大塊土地賜給他。但他認為這塊地的所有權人是印地安人,所以他仍然自己出錢,向印地安人購買了這塊地,所以他和印地安人相處和諧。這州後來就以他的姓,命名為賓西法尼亞州(Pennsylvania)。他果然在這州成功的實踐了宗教自由,是當時在北美除羅德島之外的自由區。這州的首府也被命名為費城(Philadelphia),意為兄弟之愛。
賓威廉(William Penn,1644-1718)
三、歐陸的敬虔運動 路德主義不斷發展,漸漸偏重形式,教會被「死的道理」充滿,強調如何保守教義的純正,及如何防備偏離路德派教義,既不能感動人,也不叫人信主,更不能勉勵信徒過有見證的生活。教會對信徒的要求是:知道信仰問答、參加聚會、聽教義式講道、參加聖禮。他們不必參與教會事奉,也從來不提基督徒靈命長進或屬靈經歷。有些牧師的生活和他們的職份不相稱,甚至有許多還未真正重生得救。教會內部則充滿酗酒及不道德的事。
一百年前,路德反對僵化的天主教,發起改革,並以他那激烈的個人經驗,宣揚人與神相交的信息。一百年後,當初改革者那些具有生命力的見地,變成了僵硬的規條。
更正教人士開始關注這個問題。德國神祕主義者伯麥(Jacob Boehme,1575-1624)就問道:「如果那些讀聖經的人,不認識默示聖經的聖靈,那有甚麼益處呢?」這種普及的關注,掀起了敬虔運動,信徒強調重生、個人信心、以個人切身經歷作為傳福音的動機…等等的重要。
敬虔運動發起的領袖是施本爾Philip Spener (1635-1705年) ,他受英國清教徒的著作影響頗深,呼籲信徒注重個人追求靈命復興,在教會中尋找志同道合的人組成團契,互相守望。為建立一個更熱誠、更屬靈的基督教,施本爾在教會裏成立許多「教會中的小教會」。這些小教會就是在當地教會中「一同研經、彼此關懷」的小組。 施本爾相信,基督教不僅是一套頭腦知識,更是活的生命。他認為為教義爭論是沒有益處的,而傳道人需要加強訓練。他要求傳道人都當有個人的屬靈經歷,並且在生活上有見證,配得上神的呼召。講道不可以用教義式或爭論式,乃要造就信徒靈命及所有聽眾。他認為真基督徒必然有火熱的事奉,而且是從「重生」開始的。他和清教徒一樣,極力反對看戲、跳舞、打牌。而當時,這些事對路德派信徒而言,是無關緊要的。他也主張在吃、喝、生活方面要節制。1727年富朗開去世之時,是敬虔主義的頂峰時期。敬虔主義派並未脫離路德派教會,它不僅給靈性冷淡的路德派教會帶來生氣,也影響了親岑多夫和約翰衛斯理,帶下更深遠的祝福。 敬虔派另一位主要人物是親岑多夫Zinzendorf (1700-1760年),他出身撒克森的貴族家庭,他的教父是敬虔派的發起人施本爾,小時候入富朗開在海萊的小學,受敬虔派的熏陶,也喜愛路德宗的教義。他先接待來自摩拉維亞(鄰近波西米亞)的弟兄們居住其屬地,並於1727年領導他們重組“摩拉維亞弟兄會”。 摩拉維亞用一個比較特殊的教育方式訓練年輕人,嚴格幾乎不近人情,男女青年他們受到嚴格的監督,從小小孩子就要離開父母,近似大陸的人民公社,連配偶的選擇也有規定跟管理。但是這種嚴格教育所訓練出來的年輕工人,他們非常的能夠吃苦耐勞,以至於在世界很多艱苦的地方,開拓了宣教事工,他們宣教的地區,可以遠達西印度群島,遠達北極的格陵蘭。
親岑多夫Zinzendorf (1700-1760年) 然而,敬虔主義存在一些嚴重的缺點。 – 憑感覺:讀經比較主觀,他們倡導要在聖靈的引導之下來讀聖經,因為要倚靠聖靈的亮光,所以有時候難免會主觀,並且輕看『字義的分析』、『歷史的分析』和『神學的分析』。 – 注重禁慾,嚴格捨己:富朗開不給學校孩童有太多機會玩耍。敬虔主義到一個地步,有禁慾的傾向,甚至變成苛刻與吹毛求疵,譬如講求比較樸素的服裝打扮,他們會禁止跳舞打牌,甚至連散步都認為這是不需要的休閒活動。 – 排外:對於非敬虔派的人,稱他們為不屬靈。對於不會講自己得救經歷的人,則不承認他們是基督徒。 – 反知識、反儀文,對神學比較冷淡沒有興趣:由於他們低估了教義的重要,結果反倒為後來的自由神學主義及現代主義鋪路。
四、英國的循道運動 18世紀英國和法國為了爭奪領導地位,而陷入長期、痛苦的競爭之中。也在這世紀中,大英帝國的勢力伸張到印度、北美、澳洲和南非。在工業革命之下,新機器發明,生產加強,大都市興起,英國的農業社會起了改變。工業時代導致英國人民生活全面的變化。這段時期,英國的教會光景是可悲的。無論是安立甘教會,或不同意者所設立的長老派、公理派、浸禮派教會,大部份講道缺乏熱忱,都是一些枯躁乏味的道德論調。除了少數例外,大部份牧師都不做超過本份的工作,所做的也是例行公事而已。教會的高薪職員,有低薪助手可以為他們做事。許多傳道人不盡責,反而忙於巴結地主,陪鄉紳們打獵、喝酒、打牌。18世紀前葉,英國的道德光景尤其低落,對神普遍不信,加上粗俗的文化,使公共娛樂變成非常低級,酗酒成為社會普遍現象。 1. 約翰·衛斯理生平 撒母耳衛斯理是英國國教在愛普窩(Epworth)村的教區牧師。他的妻子蘇撒拿(Susanna)是個極其堅毅的女人。他們生了十九個孩子,其中八個夭折,第十五個是約翰,第十八是查理。這兩個孩子成了教會歷史的重要人物。1709年,愛普窩牧師住宅被焚,約翰和查理幾乎被燒死。那時約翰剛六歲,一生無法忘懷自己從火焰中被救的景象,他常自稱是「從火中搶救出來的一根柴」。 兩個男孩都很會讀書,後來相繼進入牛津的基督教會學院;約翰於1720年入學,查理過六年也進該校。約翰成績極佳,被選為林肯學院的研究生。獲得此項榮譽必須先接受聖職,故此,約翰於1725年在英國聖公會被立為執事;三年後被立為牧師。這時,他的父親撒母耳已經年邁,因此有一段時期,約翰回到愛普窩教區,做父親的助手。約翰不在牛津時,查理和另外兩位同學組織了一個社團,目的在互相切磋。不久,他們花許多時間讀有益基督徒靈命的書。
1729年,約翰回到牛津時,他立刻成為這個團體的領袖,也吸引不少同學加入。漸漸地,這個團體的宗旨變成「實際經歷奉獻的基督徒人生」。社團裏的團員開始前往牛津監獄做探訪工作,也開始實行有紀律的禁食。其他牛津的同學們譏笑約翰和他的團友,戲稱他們為「聖潔會」(Holy Club)。因為當時大部份學生都過著放肆的生活,而這個社團裏的人卻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於是有些同學為他們取綽號,稱他們為「循理派」(Methodists)。1732年懷特腓(George Whitefield,1714-1770)進入牛津作工讀生,一年後也加入聖潔會,成為衛斯理兄弟的得力同工。 1735年,撒母耳衛斯理去世,本來約翰願意繼續先父在愛普窩教區的工作,但這時俄格托普(James Oglethorpe)將軍邀請約翰前往美洲新殖民地喬治亞宣教。約翰和查理的寡母積極鼓勵他們答應呼召出去。她說:「如果我有20個兒子,我樂意把他們都送出去宣教,雖然我會再也見不到他們。」於是,這兩兄弟便於1735年10月,離開英國。這次航程風浪洶湧,好幾次船都瀕臨翻覆的險境。英國乘客們懼怕死亡,不知所措;卻見同船有一群德國摩拉維亞信徒,甘心服侍別人,作低賤的工作,在風浪中安然唱詩,連孩子們也全然不懼怕死亡,給衛斯理兄弟很深的印象。 約翰衛斯理深深感到,這批摩拉維亞信徒對神的信心,是自己從未經歷過的。他又從他們的生活和交談中,學到許多功課。 抵達喬治亞後不久,約翰衛斯理遇到親岑多夫的同工施旁恩伯(August Spangenberg),當時他負責摩拉維亞教會在該殖民地的宣教工作。施旁恩伯問約翰衛斯理說:「你認識耶穌基督嗎?」衛斯理回答說:「我知道祂是世人的救主。」施旁恩伯說:「對的,但你自己是否確知祂已經拯救了你呢?」這個問題使衛斯理整整苦惱了三年,因為他沒有肯定的答案。 衛斯理兩兄弟在喬治亞勤奮工作,約翰又有極強的語言恩賜,能夠用德、法、義、英數國語言講道。他仿照大學時代的方式,組織小組團契。但由於缺乏策略,及勉強信徒遵行嚴格規條,使這兩兄弟的工作一敗塗地。他在喬治亞工作期間,曾與Sophy Hopkey小姐論及婚嫁,但又考慮守聖職獨身。最後,他用抽籤來決定,結果是反對與這位小姐結婚。約翰這個決定令對方與其富有的家屬大感不滿,這位小姐旋即與另一位追求者結婚。婚後其丈夫反對她參加衛斯理所主持的宗教討論會,衛斯理反以為她缺乏靈性修養,不准她領聖餐。她的友人誤以為衛斯理藉此在報復,甚至起來控告他。以至於衛斯理在喬治亞的工作完全失敗,只得返回英國。 有10年之久,約翰衛斯理不斷與罪搏鬥,努力遵行律法,但一直無法從罪中釋放,也得不到聖靈的印證。他自己寫著說:「因為是靠行律法,而非憑信心。」約翰於回到英國後第一個禮拜,便認識一位摩拉維亞教會的弟兄貝勒爾(Peter Bohler),他正等候前往喬治亞宣教。貝勒爾傳講完全順服、立時悔改、靠主喜樂的道理。他於動身前,在倫敦組織了「桎梏巷會社」(Fetter-Lane Society),約翰衛斯理加入該會為會員,但他們兄弟二人都尚未獲得心靈的平安。 1738年5月21日,查理衛斯理在一場大病中經歷重生,疾病也痊癒了。三天後,同樣的經歷臨到約翰。那一天,約翰很不情願地前往安立甘教會在阿得斯格街(Aldersgate Street)的一個會社,會中有人宣讀馬丁路德的《羅馬書注釋》序文。約翰記述他當天的經歷說:「九點差一刻,我聽到路德描寫神如何藉著人歸信基督,而在人心中作改變之工。我感到心中有一股異常的溫暖,我知道我已經真正歸信基督,單靠基督,得蒙救恩,而且得到憑據,知道祂確已除去我的罪孽,救我脫離了罪與死的律。」 這次經歷帶來深遠的影響,從此決定了約翰衛斯理對重生的看法。他認為重生是一種「瞬間的經驗」,而且在這經驗之前,會先有一段長期而痛苦的掙扎。他認為,一個人必須能確實說出他個人重生的時間和地點。但這次經驗後,他自己仍摸索了相當長的時間,才進入毫無恐懼、完全自由、充滿喜樂的境界。既然摩拉維亞教會信徒給衛斯理這麼大的幫助,他便決定多多瞭解他們,而於重生後三個禮拜,前往德國會見親岑多夫,並在赫仁護特住了兩個禮拜。回到倫敦後,有一段時間他仍然與摩拉維亞弟兄會交往,但發現他們過於高舉親岑多夫,並傾向敬虔派,且有神秘派色彩。而且他們自傲,有的詭詐,有的虛假,更有簡直是虛謊的人。1740年,約翰衛斯理就退出了「桎梏巷會社」,與摩拉維亞弟兄會分道揚鑣。 當時聖公會專門向上層社會的人傳福音,而長老會跟浸信會是專門向中產階級、向商人傳福音,約翰衛斯理的循理會就專門向窮苦的下層階級的人傳福音。1739年懷特腓開始在布里斯托(Bristol)附近,向礦工們露天佈道。不久,他邀請衛斯理兄弟加入。「露天講道」在當時是一件嶄新的嘗試,約翰衛斯理起先對這種講道相當猶豫,因為他認為只有在教堂中講道,才合乎宗教的莊嚴性。然而過不久,他就發現礦工們非常貧窮、從不踏進教堂。他們對福音一無所知,而且靈性飢渴。他也想起耶穌在世上時,也經常露天講道。 因此,約翰衛斯理便於1739年4月2日舉行第一次露天講道。聽眾從一千、五千,一直增加到兩萬人。懷特腓到了倫敦,也把查理衛斯理引入了野地佈道行列。在附近郊區的野地,有廣大的群眾聚集。衛斯理聚會吸引人的原因,不僅在於他的講道,還有他們兄弟的聖詩,並神蹟奇事,顯明神的大能。神的能力與約翰衛斯理同在,聖靈在聚會中彰顯,有人哭喊倒地,也有神蹟奇事隨著,鬼被趕出去。衛斯理並不禁止表露情感;他要人認罪,對付罪,追求聖潔。懷特腓則勉勵會眾安靜,守秩序,嚴禁造成混亂,注重紀律。 1741年,約翰衛斯理表示他不贊同強調預定論的加爾文主義,傾向強調自由意志的亞民念主義。懷特腓卻是強烈的加爾文主義者。為此問題,兩人意見不同,決定分手。不過,以後兩人恢復友誼,彼此尊敬。懷特腓常記念約翰在信仰上對他的引導。1770年,懷特腓在第七次到美洲殖民地佈道時去世。有人問約翰衛斯理,將來在天堂的時候,會不會見到懷特腓。衛斯理回答說:「當然不能!因為他遠在我的前頭,比我更接近寶座。」隨後他依照懷特腓的遺願,在其葬禮上講道。 衛斯理一直無意脫離英國國家教會,因此他一直到離世,都沒有成立一個新宗派或教會(循理會是在約翰衛斯理死後,才正式脫離聖公會而獨立)。但同時,他又不忍心看到自己工作的果效流失。所以他定意保守並栽培信徒的靈命。在衛斯理開始傳道之前,英國已經有許多宗教性的「會社」(society),於是衛斯理便把那些因為聽他的講道而信主的人聚在一起,組成「會社」。這些信徒必須繼續領人歸主。不但如此,衛斯理發明一種「會票」,頒給有資格的會員;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利用這種會票制度,衛斯理可以淘汰那些暫時相信或假冒相信的人。衛斯理身為聖公會的牧師,卻在英國、蘇格蘭、愛爾蘭各地講道,侵犯了其他牧師的教區。當別人批評他時,他說:「全世界都是我的教區。」。 衛斯理提出「完全成聖主義」 ,他認為基督徒在世的時候,有可能可以達到完全的地步,成聖是基督徒重生以後,第二次的蒙恩。因著基督徒的渴慕追求,完全的奉獻,單純的信心,以及聖靈的充滿,人可以在今生完全除盡罪性,充滿上帝完全的愛,這是今生可以得到的境界,而且是瞬間完成的恩典。這個論點促成聖潔運動來追求「第二次祝福」,後來的五旬節運動和靈恩運動都由此開始發展。 衛斯理及循理派把整個英國改造過來。英國在衛斯理興起之前與之後,截然不同。許多無知、粗俗、殘暴、酗酒的現象自英國消失。由他帶下的屬靈復興,使英國避免爆發如法國那樣激烈、血腥的大革命。
2. 約翰衛斯理的婚姻生活 衞斯理這對兄弟,對教會姐妹來說,是危險的禍害!不少年輕姐妹對他們頗有好感………真希望兩兄弟別拖了,快快找好姐妹成家!~衞理宗James Hutton (1747) 1749年查理(42歲)與小他近20歲的莎莉(Sally Gwynne)結婚,婚後生活美滿,育有長成的子女三人,其中兩個兒子都是音樂奇才,然而為他們證婚的哥哥約翰情路卻是異常坎坷。長年單身的約翰衛斯理由於花邊新聞不斷,常被對手抹黑與攻擊,為了堵住悠悠眾口,他說服自己:結婚是順服神,為了維護衞理運動的名譽。遲至1751年,因為約翰染病,朋友介紹一位寡婦瑪麗(Mary Vazeille)照顧他,他們因而相識結合,約翰衛斯理這位教會的黃金單身漢終於在48歲走入婚姻。 約翰對婚姻的理念是:“做為一位衞理宗的牧師, 即使結婚不再單身,也必能照樣回應上帝的呼召,而不會因此少講一堂道或是少出一趟遠門去宣教。”約翰在外旅行工作九個月,回家相聚三個月,瑪麗抱怨分離時的寂寞。但曾試著同行作工,她又嫌艱難,因為害怕遭遇反對和攻擊而中途折返。約翰外出時, 允許瑪麗可以打開他的私人信件,幫他處理必要事宜。不料,這些信件中,有一大部份來自尋求丈夫開導牧養的姐妹,有的信件甚至透露出她們的愛慕情愫。瑪麗開始偷偷跟監丈夫的行踪,她抑制不住心中怒火,把丈夫私人信件和秘密洩漏給衞理宗的敵人,藉此打擊他。最後,她公開控訴約翰衞斯理犯姦淫。有一回,友人John Hampson 没事先通知,就登門拜訪約翰・衞斯理,驚見瑪麗狠狠地抓著丈夫的頭髮,把他從客廳的一角拖到另一邊。1755年,瑪麗曾離家出走。至1771年,更離去不再返回。瑪麗於1781年去世,約翰後來才獲知她的死訊。 參考資料:聖經簡報站;蘇文峰「基督教會史」, 王星然「約翰・衞斯理的悲傷情史」, 祁伯爾「歷史的軌跡」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