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走路大哉問(四)
2016/12/16 17:15:53瀏覽296|回應0|推薦0

那接下去,我想把焦點聚焦於比較細部的動作分解上來理解一下,由於比較細,比較瑣碎,就會比較不容易了解我想表達的概念,但大家不用擔心,所有的概念其實都是來至於身體的實做與觀察,只要你自己出去走一走,並且用心去觀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重心的移動與肌肉的使用與肢體的動作接續上,多一分用心,就會多一分體悟,久而久之,自然會心領神會,無師自通了。而且,我想努力地告訴大家的,並不是文字上的意義,其實是想傳達給大家的,還是回歸於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用心,只要我們靜下心來,一定會有所體會,有所收穫的,這才是我寫這些文章的中心思想。


再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迎神廟會時神尊的走路,不管大小神尊,都是有個人在下面扛著、走著,所以你把眼睛的焦點移到神尊的肚臍部分,你就會看見扛著神尊的那位仁兄的廬山真面目了,當然大部分扛的人臉上都化了妝,還是看不到的。但這不是重點,我想講的是,我記得,有一次台中有大型的表演晚會,節目結束後,有很多神尊都被請上台來,但是當我定神注意看時,我發現有些神尊,它的雙手晃動的不是很平均,但也一兩尊神尊,即時是很大一尊,但卻晃動既自然、又有威嚴。想當然,神尊的手是沒有任何的可動機關,只是鬆鬆垮垮地垂在身體的兩側罷了,能夠如此晃動有如真人在走路的樣子,甚至手晃動的高低能如此地協調,其是都是下面那位仁兄的功夫好了。再來,我有時候會在一些廟前,看到一些人在練腳步,想當然爾!神尊走得自不自然,絕對是取決於下面那個人的腳步與節奏,才能有如此出色、有威嚴的神尊巡禮,不是嘛!所以,他們扛神尊的人,平時就是要練,要練到爐火純青才行,一上台才知有沒有。


會先提這個,就是要讓大家了解,走路能走得好,其實手並沒有出什麼力,就像神尊的手沒有任何可動機關依樣,走路時手只要一派輕鬆就對了,那你一定會問,那走路到底出力的地上在什麼地方呢!如果是練家子,就會告訴你就是下盤出力即可,但這可能還是沒有交代的很清楚,也不好理解,那就用肌肉訓練的術語來講,就是核心肌肉群出力,也就是轉動腰帶,之後帶動臀部,再帶動大腿之後,才腳甩上來,把腳步跨出去,步伐要大,腰部就出力點,步伐要小,腰部就少出一點力就是了。而手,是被晃出去的,而腳是被甩上來的。這個時候,所有的動力其實全部來源至於我們的腰力,而臀部與大腿肌肉群,在走路這個動作上,只是全當個配角罷了,腰才是主角。


這麼講,你可能有些不明白,手真的不用用力,大腿也不用用力,只要腰用力就可以,真的嗎?不知大家有沒有練過甩手功,左右旋的那種,不是上下甩的那種,當你甩手的時候,你是手帶腰轉呢?還是腰帶手轉呢?其實正確的甩手是腰帶手轉,我都管教它叫丹田出力,雙手放輕鬆,這樣甩,才會越甩越健康,越甩越有精神。如果你是手先出,腰被帶著轉,那你的手就會因為出力而僵硬,旁人一看,就會覺得很不自然,說不出來得不協調。這樣子甩,因為手沒能放鬆,氣就不容易流動到手,而且因為出力是手,而不是我們的腰,不是丹田,就不可能越甩身體就越暖活、越有精神,方法用錯了,動作看起來差不多,但是結果卻差了天與地,越甩只會越累,反而適得其反。


所以,任何一個運動,如果我們真的要在運動當中得到一定的收穫,一定要先了解其運動的原理原則,理解地越精準,並用身體越精準地去實行,所得到的收穫就會越大。即使是一個看似簡簡單單地走路動作,其中蘊含的道理也是極為深刻的,但我們卻老是全用腦袋與語言文字去理解它,而忘記身體有身體的智慧,忘記我們可以直接用我們自己的心去細細體會,只要你哪一天開悟了,知道直接用心去感知時,你會發現其實這事一點都不難,是我們自己困住了自己罷了。


所以,走路時,絕不是手先出,或者腳先出,也不是手出後腳才向前,或者腳抬高後手因此相對地向後擺。而是像太極裡面講的一動無有不動之理一樣,只要一個部位一動作,其他部位也就隨之產生相對應的動作,一氣呵成,渾然天成;再者,在太極拳裡面,極為重視重心的掌握,與手腳的協調與否,所以我希望把動作的細分,盡量以重心的變化來做為主軸,慢慢地、仔細地去了解所有動作的前後次序與動作上的要領。


所以,我在這裡先以自己走路習慣為參考對象來分析走路的動作。我是右撇子,所以走路的時後是左腳先出去。那一開始的動作,先是雙腳並立,雙手自然下垂,之後是左腳出力將身體的重心偏移到右邊,再來,身體腰出力產生逆時針左轉的動作,與此同時,腳底的重心偏移由下、往外、再往上形成一個逆時針出力的軌跡,此時上半身腰所做的逆時針左轉的動作,與腳底同時出力形成一個逆時針的半圓軌跡是同步、一氣呵成的動作,一個在上一個在下產生一個有左、有右的動態平衡,這時腳底出力支撐著上半身所形成的慣性力,所以會從左腳的皮膚感覺到,力量的流動是從右腳跟內側轉到右腳尖,再由右腳尖直接往下流動到右腳跟的內側,並從右腳跟的內側流動著,並繞著後腳跟外緣畫一個逆時針的小半圓,馬上沿著腳板外緣,再到大拇指端,至此完成一個完整畫一個圓的軌跡路線。而左腳因為身體整個重心的右移而離表地面,照成整個腳板由腳跟緊接著到腳尖漸次離地,最後形成右腳踏實左腳懸空的單腳獨立的動作,並且馬上向前輕輕踢出,這時整個看來,下半身重心的移動,右腳腳尖一用力蹬的同時,左腳腳尖也同時懸空地向前踢出,一腳向地上蹬出,一腳向前踢出,有就是說一腳向後帶、一腳向前帶出,形成一個平行兩條線的左右動態平衡,而這些都只是在描述著下半身的動作與腳底重心的輪轉而已;那麼!上半身的手因為腰逆時針左轉,所以左肩膀向後帶,右肩膀自然就向前帶出,並餘勢未竭地造成左手整肢向後帶出,右手則是漸次地,由肩膀、上臂、前臂,依序甩出。到此為止,我們可以看出力的部分主要是上半身的腰,還有負責支撐整個身體的右腳,再來就是步伐一跨開時,右腳尖向地上蹬,左腳尖向前踢出的這些動作。


在前面的分解動作中你是否有發現呢!身體向前跨出,並不是只有右腳尖用力向地上蹬出,左腳尖懸空向前踢出這兩個動作看似劈腿的動作而已,還有以身體中線為軸心,以腰力逆時針轉向所帶出來一左、一右,一上一下的離心力在作用著呢!而我相信上半身的離心力對於身體的穩定貢獻良多,以至於腳再做出向前跨出的動作時,不用再分出腳力去平衡身體的重心。所以,左腳跨出去一定要有腰逆時針旋轉的動作同時產生,反過來說,右腳跨出也一定會有腰順時針旋轉的動作的參與才能很輕鬆、有很協調地完成這一步之遙。


所以,上半身負責平衡,下半身負責向前跨,兩種力一種是離心力,一種是反作用力,這兩種力能夠完美的搭配上去,則走起路來就是健步如飛,再簡單不過了。若是不善用這兩種力,單獨只用反作用力,或者上半身根本沒有好好地轉,不但沒有穩定的效果,反到是拖累了下半身,這樣走路不費力也是很難的。


待續。。。。。。。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15827&aid=853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