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作手選家
2011/01/31 05:47:08瀏覽363|回應0|推薦3
《管錐編》第三冊〈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七七則全三國文卷一六〉論曹植〈與吳季重書〉一節言及《昭明文選》改動此文,並以《文選》所收〈古詩十九首〉為例,以徵不以「裁剪」、「移易」為意之「文選樓諸學士」,實為後世選本任意點竄之「始作俑者」。

譬如朱彝尊即曾以〈書《玉臺新詠》後〉(《曝書亭集》卷五二)一文揭露《文選》之亂真,然於己之《詩綜》、《詞綜》所選,又復「技癢而不能忍俊」,加墨添色,手不能止。

鍾書先生除點明「古人選本之精審者,亦每削改篇什」之整體流弊外,亦指出選本刪易之肆意程度,於不同文體、不同時代亦自有別:「選文較謹嚴,選詩漸放恣,選詞幾欲攮臂而代庖;一體之中,又斂於古人,而肆於近人。……院本小說底下之書,更同自鄶,人人得以悍然筆削,視原作為草創而隨意潤色之。」

歷來選本如姚鉉《唐文粹》、呂祖謙《皇朝文鑑》、吳子良《荊溪林下偶談》、臧懋循《負苞堂文選》、李攀龍《古今詩刪》、陳子龍等《皇明詩選》、沈德潛《別裁》三種、劉大櫆《歷朝詩約選》、王闓運《湘綺樓詞選》、丁紹儀《國朝詞綜補》、金聖歎評點《西廂》、《水滸》等,於裁移刪易時,有坦然自註者,有潛而諱言者,亦有毛奇齡《西河詩話》卷八所謂「近人改前人文,動曰『原本』,此亦學古之不可不察者」。或明或暗,淆惑益甚。

故鍾書先生有此感言:「世積傳廣,本多言哤,欲探天根而究物始,使原作顯本還真,其志則大,其事則難。猶洗鉛華以見素質,而已深入腠理,揭代面以露真相,而已牢粘頭目矣。論古人評選者,都未通觀而理會及此,故略陳之。」

於是想起前時李白〈靜夜思〉(或〈夜思〉)一詩之版本問題,由新聞花絮始,而終成網路文界茶壺中一場風暴。此詩今日流行版,見於孫洙所選《唐詩三百首》。而其可信之最早版本,則出自日本靜嘉堂文庫所藏宋蜀本《李太白文集》。此「原本」亦見於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南宋洪邁《萬首唐人絕句》、元代蕭士贇《分類補注李太白集》、明初高棅《唐詩品彙》諸書。逮至明末李攀龍《唐詩選》、清初沈德潛《唐詩別裁》,方始一變。乾隆年間,以沈氏《別裁》與王士禎諸選集為藍本之「童蒙版」《三百首》問世,乃又一變。首句「看月光」先轉「明月光」,三句「望山月」再改「望明月」。更動之跡,歷歷可循。而李攀龍、沈德潛二選家,亦正皆是鍾書先生指名道姓之所謂「奮筆無所顧忌」者。

此事日本學者森瀨壽三早有論文考定,毋庸贅言。但當世某名士詩家,先以重砲抨擊「原本」之說,繼因證據俱在,乃語氣一轉,改口定性為「何版較佳」之爭,且憑所謂「語感」、「興會」云云,斷言宋本較清版「鄙陋」,大似「絕不知詩者所為」。此君既向以鍾書先生所謂「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自許,想必亦知先生對選家自兼作手之事雖嘖有煩言,但於此輩之創造能力,亦不一概抹摋:「然固不乏石能攻玉,錦復添花,每或突過原本,則又無愧於作手」。此君目中,蘅塘退士輩殆一代作手哉?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ymbhk&aid=484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