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櫻花與武士 (感謝電小二推薦)
2011/03/19 07:25:02瀏覽2536|回應9|推薦106

  

                                 (矽谷今年春天的櫻花)   

   

櫻花與武士

  

日觀和尚背對著武藏,平靜的說著:

現在關於戰鬥這件事,

你該明白了吧?

戰勝與落敗者,都是孤獨的

  

─日劇《武藏》

 

 

 

剛從新聞上看完日本核電廠福島「五十壯士」,冒著輻射外洩的生命危險,繼續駐守反應爐邊整修冷卻系統的報導,我在想著這些人的決定,應該不是毫無恐懼的無知吧?那麼一定是有另一個更大的力量,支持著他們? 是同僚之間的患難真情? 還是真誠的為著自己所愛的家國? 是一種對所愛的人不求回償的大愛吧?

日本的武士道該是從中國所傳遞的儒家與禪宗思想所得到一種啟發: 在生死交關之際,武士們練就一種大勇與專注於眼前職責大愛下的定力,足以置死生於度外,而宿命的無可逃避,則可以是一種狂喜,因為像櫻花那樣在盛開之後的必然凋謝,是再自然不過,值得歡慶的生命精彩過程,頗有中國歷史裏「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般的淒美。

重要的是,生命結束前,因為有這種對生命所愛已然盡責的覺悟,義無反顧,不求回償的篤定,這就已經是超越在實質生命存在意義之上,日本戰國時代,亂世之下,生命朝不保夕,所獨特孕育出的「美學」精神概念了。

當然,這種形上美學的精神理想,如果夾雜著文學理想主義的偏執與「過動」即過度人工的急於主動掌控自己生命的延續與否,反而造成許多近代日本文學家們交相反社會式的自殺潮,例如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等,或是像《失樂園》小說裡那種選擇儀式性方式的,在相愛的實質完成上主動走向死亡。也或者,像是在二戰太平洋戰爭期間,硫磺島上日軍未先接戰美軍,就先集體自殺,其內在深層動機,推究起來,不過是一種極度色厲內荏的怯懦而已;相較於那種原始儒家精神的任重而道遠,以仁為己任,死而後已的精神,其實相去甚遠。

任何文化都有其獨特優點與值得自省之處:  日本人自己也是有其相當的自省;我最近剛好看了一部日劇《武藏》其實一般來說,我是沒有耐性看日劇、韓劇的,這部也著實有點冗長,所以是在跑步機上一次一集的看了一個月,戲裏描述了這位真實日本歷史的俠義人物,如何從一個亂世裏的卑微「憤青」不計一切代價求生存、求戰勝之中覺悟,而改變了處世態度,後來還成為一位熱愛生命的哲學家、書法藝術家乃至禪者,心理上符合人性的自省的過程,頗有可觀;

 

另一部《花之武者》(Hana: A Tale of a Reluctant Samurai) 則是在戲謔江戶時代的武士們唐吉軻德式的尋找假想敵裏,而回歸人性關懷的基本面: 男主角被付與替父報仇的家族任務,然而卻明顯的是人道利他主義而非好鬥之人,他其實甚至只是個多情愛上小寡婦的年輕半調子武士,尤其到最後,他發現殺父仇人,當初也是報仇的不得已,無非是冤冤相報的世代家族鬥爭,而且現在也退出江湖有了妻小之後,自己因而成了復仇逃兵的故事,這兩部戲都有挺不錯的故事鋪陳,有著後現代主義向人道主義的修正。

看看此刻窗外,天色是晦暗的,即使花朵們瓣瓣飄落著,這會兒也仍然還是櫻花洵爛盛開的季節 ,在櫻花的季節裏,目睹此刻在大海那一邊真實武士道精神的實踐者,這或許該是人類仍然還有光明與希望的證明,即使倒行逆施造成天災不斷,也應該值得一個 Second Chance,不一定會有2012那樣傳說浩劫吧?

那些幸災樂禍末日預言即將實現的人們,應該多看看這些真實血淚伴隨的人性光明與勇氣,以身為人類一員而自豪,而不是以一種脫離人類之外,從一種自以為是神的角度來看人類應該如何的受到處罰或是「天譴」。

 

人類,

即使只有一點像這樣的高貴,

他終究是值得美好的...

 

It's worth fighting for.

 

 

花之武者 (Hana: The Tale of a Reluctant Samurai)

     武藏 (2001)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mptytraveler&aid=4994902

 回應文章

紅茶籽~這個春天‧這個茶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武士的精神
2011/04/10 08:54
面對自己性命存亡的大無畏  換取他人生命的生存 福岡核電廠的壯士們 是無上大悲者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11-04-12 01:40 回覆:
典範是可貴的
直心的捨己為人 卻是
無緣大慈 一體同悲的
具象行動化

謝謝您的感想留言

吶吶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無刀取
2011/03/26 01:34
不好意思,挑一點點小毛病:以「無刀取」訓誡武藏的那位是柳生宗矩的父親,柳生宗嚴(柳生石舟齋);不過那一段我也很喜歡。 :-)
日本社會的嚴謹和對紀律階級的遵守,德川幕府有絕對性的影響。我個人其實很懷疑單單只有武士道是否能夠如此深化改造全體社會的「基因」,畢竟武士道的對象是武士,一般人連談的資格都沒有。德川定下的規矩,是連行業都不能換,如果老爸是木匠,兒子就乖乖的也給我去當木匠,想打鐵都不准;農夫也是如此。這間接造就日本成為一個注重工藝的社會(同一行業做他個兩百年,總是能搞出些名堂)。德川設計的一切都是在「社會安定、天下太平」的神聖名義之下。當時的武士階級,也就是統治階級,權力大到擁有「不敬斬」的特權;就是說如果一般老百姓對武士不敬,武士可以當街就把那人殺了。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那兩百六十多年安定和平的社會,其實是非常壓抑的。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11-03-26 05:45 回覆:
嗯 記錯了 弄混了兩父子 ...

武士成了貴族 世襲的制度 在印度也有
四姓種性制度以利統治
這種統治者的恐懼以控制人民是可以想像的
像明太祖朱元璋自己在佛寺避難起家造開國
更害怕自由思考的民權思想氾濫 會對統治者不利
開國以後對出家人嚴加限制於山林
不得出入市集等等

DNA 內的壓抑 似乎也顯現在其高自殺率的現代日本社會
所以「文明、進步、效率」的系統壓過個人價值是有代價的:
尊重獨立自由個體 與 烏托邦理想
(如Orwell 的 《1984》 或 Huxley 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顯然是衝突的兩難
但是
人性裏捨己為人的高尚 照儒家的看法來看 是天成的
而非人為系統烏托邦的洗腦約至可造成的
所以確實如您所言 武士道那樣的精神或只是一部分特例的代表
除此之外 國民一般的水平還有其他歷史因素
意即 並非每個人都有一種捨己為人的情操
即使他是社會裏循規蹈矩的一員


吶吶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武士文化
2011/03/25 10:29
板主能夠「看得下去」這部「武藏」,多少大概因為這是 NHK 每年一部的大河劇,而不是一般的日本偶像劇。但是這部大河劇拍到後來其實是真的很像偶像劇,有些虎頭蛇尾。如果板主有機會,不妨看一部叫做「壬生義士傳」的電影,主角和配角是實力演員中井貴一和佐藤浩市;中井就是在「武藏」裡飾演柳生宗矩的那位。壬生義士傳透過新選組(新選組也曾是大河劇的主題)很細膩的描繪武士階級夾在幕末過渡到明治那個階段的無奈。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11-03-25 23:55 回覆:
原來是"年度大戲" 服裝道具 看的出挺講究...
我是在此間一個日本台偶爾看了一集
覺得台詞挺有深度 後來在光華商場找到DVD

那段柳生宗矩 空手(所謂無刀流)打敗武藏
是我很喜歡的一幕:
武藏敗落下來 不理解自己的落敗
柳生就問他剛剛
用劍時 有沒有聽到鳥叫聲
來的時候 有沒有喝過門前甜美的溪水
這是一派禪師對生命與專業全心融入的風範
我想偶想劇是一種商業訴求 是無防的
如果年輕一代能接受
那這種心裡寧靜境界可能的價值
對於接受挫敗的眼光會有不同
相信自殺憂鬱的人 會少很多

謝謝推薦這一部 會去找找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寫得真好
2011/03/23 02:19
寫得真好﹐ET 把日本精神闡述得更清楚了。如您所言﹐也許這就是日本在戰國時代,亂世之下,生命朝不保夕,所獨特孕育出的「美學」精神概念。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11-03-23 04:35 回覆:
歡迎延伸閱讀  不好意思
只是一點很個人 也不是很全面的看法

只是在新聞的報導裏
看到這種古典文學裡才感覺到的高貴犧牲
一時之間 讓我連串起一些舊記憶
我自己是外省人家庭 並沒有日本文化的經驗
但是我想
看過那種老一輩台灣知識份子的優雅
(老師 醫生 小職員 等等)
總是會印象深刻的

中國歷史上光輝的年代
都是由重大的文化融和所造成
歷史對錯我們必須明白不致重蹈
但是高貴的外來價值
吾人該公平的認知 並吸收其典範與精華




Rink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櫻花武士
2011/03/19 21:44
日本武士的精神,就像櫻花總是在生命最燦爛時瞬間凋落 !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11-03-20 05:23 回覆:
那種完全生命的覺悟
與捨我其誰的態度
當非一個世代所成
據新聞說 許多自願者 都是約 50 多歲的老員工
或許 他們還帶著上一世代的典範
令人欽佩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贊 ﹗ 文 章 述 及 有 擔 當 的 壯 美 人 生 ...
2011/03/19 20:37
又 [跑步機上一次一集,] 的 方 法 ﹐ 倒 是 可 行 的 不錯 放 松 ﹗
容 再 談 ﹗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11-03-20 05:27 回覆:
冬天外頭濕冷 所以只得多在室內跑
但是像天竺鼠一樣跑 覺得很久才跑完45min
看電視跑融入劇情 似乎一下就完了
不覺得單調
不然冬天吃太多只進不出
"戰備油"一下就在肚子上堆起來了

依凡斯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Death.
2011/03/19 17:46

總覺得我們對這樣在絢爛中死去的觀感,仍舊是婉惜多一些。如果看見櫻花落地的是中國人,也許像林黛玉那樣將它們埋葬起來?

記得以前修小說創作時,講到日本的櫻花情節,老師也舉川端康成與《失樂園》為例,特別是後者的方式,如果不熟悉日本文化,容易見怪。

武士精神有重於泰山,如「五十壯士」,也有流於形式而導致的無謂悲劇,像仲代達矢詮釋的那一部《切腹》。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11-03-20 05:45 回覆:
是的
我們都是有感 何能真正戲劇化笑談之間
從容就死 接受宿命的覺悟
然而 人類總是在典範之中 或是像容格說的"整體意識"之中
往往得到啟發甚至內化 因而不凡

人類學家曾有一書"菊花與劍"
用以描述日本這種兼有優雅與暴力的美學態度
有些玩物喪志的過頭 就成了形式的自殺合理化
所以 我覺得這些武士道精神的實踐意義
如果以儒家人性上的合理性檢視
當可避其偏鋒 不致被其炫麗的形上美學的理想誤導

五十壯士是人性的 也是典型儒家的"殺身以成仁"
的人道主義極致

blue phoenix女兒回家時-祝母親節快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種犧牲奉獻的精神
2011/03/19 12:20

真令人佩服

在下定決心的那一刻

真是愁斷腸的傷痛啊


blue phoenix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11-03-22 02:48 回覆:
據說自願者裏面很多是 50歲上下的老員工
也就是有點像"我們這一代" 這種夾在新舊價值之間的
三明治
(其中一個女兒哭著在網路上說 手機這麼方便 可她從未主動打給爸爸
連這次爸爸教她要照顧媽媽 說他不會回家了 也是爸爸打來的...)
或許 他們像我一樣 覺得我們這一代看到夠多的人間的美好
可以在最後做一件最美好的事

因為 這世間值得
Its worth fighting for !

東村Jam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五十壯士
2011/03/19 11:51

五十壯士﹐看了心理真是難過。

您看過電影 K-19﹕The Widowmaker 這部電影嗎﹖這部核子潛艇電影已經詳實描述為了停止反應爐外泄﹐軍人犧牲的故事。

知道五十壯士﹐我一直想著這部電影﹐似乎可以想到他們現在的情形。

他們已經放棄自己的生命了。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11-03-20 05:19 回覆:
是的 我看過那部 K-19
也十分反應日本這次一流的國民 三流的政府的狀況
世界由小兵拯救 而非那些只動嘴的管理人員 與政客
其實再想一想 為什麼需要核能發電 也是由於人類無止境的擴充
以至於電量不足 也許 是人類該檢討 我們未甚麼非核電不可
個人能不能少用電 讓公共設施多用 自己少用幾件自動化電器娛樂設施
所有無限制的擴張 終會停止
或是自願
或試由於自然 mother of nature 的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