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南市「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 國定古蹟申請說明書 國定古蹟申請說明書
2012/08/26 10:03:28瀏覽966|回應0|推薦0

台南市「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
國定古蹟申請說明書
申請之理由

一、所具全國性意義之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一)最完整見證台灣陸軍軍事營舍發展之場域 

台灣步兵第二聯隊是日本皇軍聯隊中之以台灣為衛戍地之兩個聯隊之一。聯隊創建於明治四十年(一九○七年、民前四年,光緒三十三年)九月,共分三大隊,其中第三大隊分駐於花蓮、台東、玉里。「台灣步兵第一聯隊」則駐在台北(今中正紀念堂則為其營址)。第一聯隊與第二聯隊的守備區域以濁水溪為界,以北屬台灣步兵第一聯隊(其中第三大隊分駐台中),以南屬第二聯隊。當時屬於日本皇軍的聯隊有守備國都之近衛步兵聯隊與近衛騎兵聯隊與駐守各地之步兵與騎兵聯隊,隊名均直接以數字區分,連駐守朝鮮的聯隊亦不例外。唯獨台灣的聯隊特別冠以「台灣」二字。台灣步兵第二聯隊之兵營即為今日成大光復校區之範圍,其在清朝即為練兵之所,戰後又為中華民國國軍第二、十、八軍所使用,直至轉為成功大學使用為止。目前保存者有練兵場、一般兵舍與本部,是現有台灣歷史軍事設施最為完整者,具全國性的歷史意義。

(二)見證台灣地區軍事建築發展代表作之一。

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初,由於社會尚未穩定,並沒有餘力進行大規模之兵營建設,因此均以接收清朝時期之建築,然後修繕使用為原則,其中包括於泥土地面上鋪置木造地板,以淋浴設施取代日本慣用的浴桶設施,以竹材或草蓆搭設臨時廁所等克難措施。在這種條件下之兵營使得不少日軍均水土不服生病,甚且死亡。為了改善日軍於台灣兵營設施之問題,日本於是派遣陸軍省醫務局長石黑忠?於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年)與明治二十九年(一八九六年)兩度來台考察,並且提出兩種建築型態以解決台灣的兵營建築問題,一為抬高樓地板,多開窗之磚石造建築;二為開大面窗,四面附廊道之木造建築,當時歐洲列強在亞洲的殖民地以前者為多,但石黑認為日本士兵可能比較習慣後者。他並以英國殖民地之兵營建築為例,提出於台灣興建「永久兵舍」之構想。
  
除了石黑之外,後來擔任「台灣兵營建築法調查委員會」委員長之石本新六,也在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年)至越南、印度及印尼等地考察,以便對台灣兵營建築有所建議。他認為要解決日本士兵於台灣濕熱之環境中不能適應之問題,一定要於兵舍四周設置廊道,一如越南與印度之兵舍,而且為了防止白蟻之害,也應廢止木造兵營而改以磚造為主。在考察東南亞之後,日本陸軍省草擬了一個台灣兵營建築規範之草案,並由石本新六於明治三十二年四月到台灣來考察是否合宜。日治時期台灣陸軍建築的發展概況,乃是於明治三十四年(一九○一年)完成計劃。根據淺井新一〈台灣陸軍建築?沿革概要〉及黃俊銘〈日據明治時期台灣兵營建築之研究〉二文中指出,從明治三十五年(一九○二年)起,總共預計花費一千萬圓,分四期進行。

第一期自明治三十五年(一九○二年)至明治四十年(一九○七年),主要完成的有台北台灣步兵第一聯隊第一大隊,台中台灣步兵第一聯隊第三大隊,台南步兵第二聯隊第一大隊,台南山砲中隊,台北山砲中隊,澎湖重砲兵大隊等建築。這一期之建築以磚造為主,外牆以白色灰泥粉刷,樓板及屋頂之樓板為鋼筋混凝土,空間為單側走廊,兵舍以一中隊為一棟,平房磚造,本部、集會所及士官共同宿舍則會共同配置於二樓之建築中。當時日本技師之龍太吉為了採行較為先進之鋼筋混凝土構造,曾經做了各種相關之實驗。
  
現存原步兵第二聯對之成大大成館、及舊文學院及禮賢樓日治時期建築中屬於明治末大正初時期作品,為日軍陸軍於台灣第二期之作品,在台灣日治時期所建的同類型軍事機能歷史性建築中,是極少數保存的例子,具全國性建築發展史的價值。

(三)台灣地區日治時期西洋歷史式樣建築代表作之一。

原日步兵第二聯隊兵舍之成大大成館、及舊文學院及禮賢樓在建築表現上都是屬於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大成館與文學院兩棟建築為日本陸軍方面最早實驗採行鋼筋混凝土之建築之一。在式樣表達上都有濃厚的紀念性尺度。迴廊、山牆與門廊都是佳作,具全國性的建築藝術價值。 

二、 管理維護計畫

目前為國立成功大學校區之一部分,由成功大學使用單位負責,維護不成問題。
 
三、 營運計畫

目前由國立成功大學使用單位負責沒有營運的問題。

四、 周邊環境配合措施

與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整體規劃互相配合。

五、 再利用發展潛力評估

目前由國立成功大學使用單位負責,利用沒有問題。

六、 財務計畫

由國立成功大學使用單位負責,沒有財務經營的問題。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comuseum&aid=6767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