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02 16:38:05瀏覽431|回應0|推薦23 | |
最近這兩個星期,我國籠罩在塑化劑 DEHP 的烏雲之下,除了影響未來從我國出口的各種商品原物料之外,也使許多注重身體健康、與為人父母的朋友,陷入未知的恐慌中。如果連通過認證標章的商品都可能含有 DEHP ,那究竟還有什麼是可信賴的檢驗標準呢 ? 不諱言,人類文明社會的代價就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斥著各種有毒物質的環境裡。 講環境荷爾蒙、或是 DEHP ,很多人可能是頭一次聽到,覺得很陌生。事實上,過去用在報紙油墨、乾洗劑、髮膠等產品的多氯聯苯、燃燒塑膠產生的戴奧辛等,都是著名而古老的環境荷爾蒙。而被加拿大、法國、澳洲、丹麥、以及美國數州禁止使用在幼兒塑膠器皿的雙酚 A ,則是近幾年受爭議的環境荷爾蒙,多數塑膠容器紛紛推出不含雙酚 A 的產品,我國則是限制雙酚 A 的含量,並未禁止使用。 另外,過去也有研究發現,有一種被稱為 PBDEs (多溴二苯醚)的環境荷爾蒙,原本是使用在電器和塑膠產品的防火材質,但卻透過食物鏈進到人類的肚子裡;其中,含量最高的食物則是豬肉與雞肉,尤其存在這兩種肉品的脂肪與皮的部位裡。 環境荷爾蒙其實早已長期存在我們的環境裡,不只是 DEHP 。而且,更進一步討論,人類生活環境中的有毒物質,當然不只環境荷爾蒙,包括過去聞之色變的重金屬、石棉、含鉛的油漆、添加於物品或食品的色素、防腐劑、增加食物彈性的硼砂、漂白劑、以及食品加工過程產生亞硝酸鹽類等。 或許,有些毒性物質是文明社會不可避免的代價,只能以「含量」進行限制與控管;但是,對於我們的下一代,也就是正處於發育、最容易受毒性物質干擾的孩子們來說,有些毒性物質只是管制可能是不足夠的,應該要更嚴格地限制,不應使用在會被孩子吸收與接觸的物品中。 這並不只是我國面臨的問題,小兒科期刊( Pediatrics )於今年( 2011 )五月份刊登了一篇研究報告,主筆的作者 Jerome Paulson 醫師、代表美國小兒科學會的環境建康委員會大聲疾呼,認為以小兒科醫師的觀點,美國政府目前對於毒性化學物質的規範是不足夠的。 產品在上市前不需要提出內含化學物質成分的分析表、以及安全性的證明文件,甚至,連需要被控管的化學物質種類也少的可憐。縱使政府不去管制,消費者也沒有辦法獲得足夠的安全資訊,做出適當的選擇。如此一來,正處於發育階段、且容易受毒性物質影響的孩子們,即成了這個毒性環境中,最大的一群受害者。 另外,委員會也提出,除了應該重新修訂美國的毒性物質管理法 ( 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 ),增加應受到管制的物質種類、要求廠商應在產品上市前公告產品內含的化學物質成分、以及安全性證明等; 更重要的是,政府應設法提高廠商遵守規範的動機,讓廠商不只是為避免受罰而不情願地遵守,而是主動且認為提出化學物質成分分析、及安全性證明文件,對自己的產品與生意是更有利的。 以我國的狀況來說,對於毒性化學物質的規範不僅是不足夠,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欠缺一個統一而明確的毒性物質管理規範。不同產業種類,各自依其主管機關單位不同,各自有不同的管理規範與標準,彼此之間亦欠缺溝通與了解。 然而,對於許多已被認為對人體可能造成傷害的物質而言,不同產業類別,只是造成傷害的程度差別;而不是是否具有毒性的差別。因此,政府主管機關有必要大規模的統整與立法,針對已經研究指出具有毒性的化學物質,統一進行規範與分級管理;同時,並應重新建立產品上市前的程序要求。 因為毒性化學物質種類繁多、並遍及各種產業類別,如果僅是以「未含有受管制的化學物質」為檢驗標準,一但該化學物質尚未被列入檢驗項目中時,如三聚氫氨、或這次 DEHP 的事件將再度重演。畢竟,檢驗單位只檢查檢驗項目中的被管制成分,頂多證明不含有這些被管制成分而已,但根本無法為產品的安全性背書或把關。 因此,筆者認為,產品上市前,至少要求廠商提出下列三種證明文件: ( 1 )自行公開其產品所有內含的化學物質成分分析表; ( 2 )這些化學物質成分不屬於毒性化學物質; ( 3 )且在該產業領域亦符合安全標準。 畢竟,許多關於毒性化學物質的研究是與時俱進的,事先公開產品的化學物質,倘若日後發現對人體具有毒性,政府主管單位亦容易追查與管理,廠商也可依此公開文件說明自己的誠信。 最後,除了依產品所含的化學物質、產品所屬產業類別,分別訂定標準之後;為保障孩子的成長階段能盡量減少毒性物質的暴露,應該再針對產品的使用對象進行管制。如果是專門供孩童使用的產品,應有比一般產品更嚴格的化學物質含量管制。 參考資料 : 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Health , Chemical-Management Policy: Prioritizing Children's Health, Pediatrics Vol. 127 No. 5, 1 May 2011, pp. 983 -990.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