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認識吃下去的「鋁」
2011/07/07 03:09:12瀏覽15139|回應2|推薦17
繼塑化劑風波之後,最近一期的消費者雜誌中,刊載了關於市售海蜇皮與鬆餅中的含量,令人怵目驚心。

引起消費者雜誌進行抽驗的主要動機,是來自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關於食品含鋁量的報告,發現我國主管機關根本沒有針對食品含「鋁」的檢驗標準、容許量等進行規定;然而,應過抽驗的結果發現,我國與香港民眾皆有習慣食用的食品中,同樣含有高量的鋁殘留。

站在消費者權益的立場,消費者雜誌試圖傳達的核心內容是,「過量鋁會導致失智症」。成功引起社會關注之後,以筆者來說,更重要的是,這種說法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鋁在人體的代謝情形如何? 怎樣算過量? 還有許多應該釐清的問題在裡面。


鋁在人體的吸收與代謝情形


一般而言,自然界的金屬在人體的吸收狀況,與金屬是以何種型態進入人體,以及經由何種途徑,有很大的影響。以鋁而言,人類最普遍的接觸途徑是因食物而進入消化道,無論是以動物實驗或人體試驗而言,鋁經由腸胃道的吸收的比率低於1%。其中又以水溶性的鋁化合物,吸收比率略高於非水溶性的鋁化合物

前者,例如氯化鋁(AlCl3,廣泛使用於化學工業中的催化劑)、乳酸鋁(Aluminum lactate,廣泛使用於牙膏、化妝保養品中作為)、氟化鋁(AlF3,使用牙膏)等;

而後者,如氫氧化鋁(Al(OH) 3,主要作為臨床上制酸劑,或添加於牙膏中,以及使用鋁明礬產生的沉澱物中)、磷酸鋁鈉(NaAl3H14(PO4) 8‧4H2O,作為食品膨鬆劑使用)、鋁明礬(KAl(SO4) 2‧12H2O,與小蘇打、碳酸氫銨等同為食品膨鬆劑使用)等。

另外,檸檬酸鹽(存在許多水果中)有促進鋁吸收的效果,而矽酸鹽與磷酸鹽則會降低鋁的吸收比率。

另外,當鋁被人體吸收之後,對於腎功能正常的一般成年人來說,主要的代謝途徑是經由尿液排出體外,且能有效排出。不過,若是對於腎功能不全或罹患腎臟疾病的患者來說,則只有部分透過糞便排出,另外進入血液循環當中。

以動物實驗而言,鋁被吸收後,將隨血液分佈在多數器官,其中以骨骼為累積量最高;除了骨骼之外,腦部、肝腎、肺部、以及肌肉等也是容易累積鋁的部位。有實驗以靜脈注射的方法,直接將鋁注入人類的血液裡,發現當鋁進入血液循環之後,生物半衰期平均7

綜合以上,
(1)經由飲食吃下的鋁,在腸胃道的吸收比率不到1%;
(2)水溶性的鋁化合物較容易被吸收;
(3)一旦吸收了,當腎功能正常時,多半能由尿液排出;
(4)真正進入血液循環的鋁,以骨骼為累積量最高的地方,且要10幾年後才有可能完全排出體外。



鋁與失智症


從1980年之後,將近20幾年間,有許多針對鋁與失智症相關性的研究。曾經有研究發現,人類血液中的鋁含量似乎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且在疑似阿茲海默症的患者血液中,有顯著較高的鋁含量

後續有些研究認為,鋁的攝入與阿茲海默症有關,也有研究指出這些研究的錯誤,另外也有研究發現人體內鋁含量與阿茲海默症之間欠缺顯著相關。簡單說,關於鋁與人類失智症的學術研究,仍然處於充滿爭議的狀態,類似於手機電磁波與腦癌的爭戰。

最近五年內,有兩份重要的國際報告討論到這個問題。分別是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的「特定食品添加物與污染物之評估」(Evaluation of Certain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以及2008年,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發表的「從飲食中攝取鋁的安全性」(Safety of aluminium from dietary intake)兩份報告書。

2006年WHO的報告書中指出,雖然過去十幾年內有許多相關的研究,但是欠缺從飲食中攝取鋁的流行病學研究,現有的其他關於失智症的研究資料,也還不足以作為風險評估的基礎。而2008年的報告書也認為,以現有的研究數據,無法證明鋁有導致失智症的風險。

因此,關於「鋁導致失智症」的這個假設,以目前的研究結果而言,還難以證明。能夠確定的是,當鋁累積在腦部,的確會影響神經功能;而在有阿茲海默症的患者腦中,有高於一般人的鋁累積。

但是鋁要如何突破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順利地進入人類腦中累積? 究竟是因阿茲海默症先癱瘓了血腦屏障? 或是鋁藉由其他管道先突破血腦屏障、然後才導致阿茲海默症,這部分的問題還無法解決。


為何要對飲食中的鋁,加強安全管制標準?


既然以目前的科學研究,還無法證明鋁引起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為何WHO仍然將飲食中每週可容忍的鋁攝入量,從原本的 0~7 毫克/公斤,調降到 1 毫克/公斤?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雖然無法證明與失智症相關,但是,透過動物實驗,已經證明鋁的生殖毒性與對於「發育中」神經系統的影響。生殖毒性的部分,包括引起雄性動物的睪丸病變、以及雌性動物的姙娠週期受影響;對於發育中神經系統,包括提高幼獸死亡率、發育遲緩、成熟期延後、以及神經系統發育受損等。

因此,飲食中的鋁添加,對於社會上影響最大的,其實是正值發育成長的兒童與青少年,以及所有於生育年齡的青壯年人


一週吃一個鬆餅,鋁過量了嗎?


首先,根據WHO的新規定,飲食中每週可容忍的鋁攝入量,為 1 毫克/公斤;以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而言,每週可容忍的鋁攝入量為60毫克。

根據消基會的抽驗結果,市售鬆餅的含鋁大多介於100~500 ppm之間。也就是每公斤的鬆餅,含有100~500毫克的鋁。

因此,一個鬆餅平均約100公克重,一個鬆餅的鋁含量也就是約10~50毫克,當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一週,吃一個鬆餅時,鋁的攝入量在10~50毫克之間,尚未超過每週可容忍量的60毫克。


結論


雖然說,如果一週只吃一個鬆餅,再配個幾小片海蜇皮,應該是沒有超過WHO規定的每週容許量。

但是,含有鋁的食品不只有鬆餅和海蜇皮,在政府主管機關忽視鋁添加劑對人民健康的影響時,縱使使用含有鋁添加劑並非必要,廠商沒有動力改用其他方法,含有鋁添加劑的食品當然比比皆是。身為民眾的我們,可以參考下列附表,了解哪一類的食品中容易使用鋁添加劑。

另外,消基會也表示會繼續對我國食品進一步抽驗,將陸續公布其他類別食品的含鋁量。

如同面對輻射的問題一樣,不需要有無謂的恐慌。畢竟,鋁是本來存在地球上十分豐富的元素之一,而我們的身體,在健康的狀態下,本來也就設計成不容易吸收鋁元素。因此,這個問題與塑化劑帶給社會的省思很類似,除了督促政府之外,同樣也反省自己與家人的飲食習慣

與其煩惱自己是否會因為鋁而失智、或是把自己老化的記憶力歸咎給鋁,不如從現在起,減少貪嘴的習慣;所有食品都以少量為宜避免長時間重覆食用同一種東西;也盡可能讓孩子與自己遠離油炸、精製、重口味等食品

一言以蔽之,粗茶淡飯,就是養生最好的寫照。


附表


容易含鋁添加劑的食品:
1. 油條、酥餅等追求口感酥脆蓬鬆的油炸品。
2. 蛋糕、鬆餅等追求口感鬆軟的烘焙食品。
3. 粉條、粉絲、涼圓、海蜇皮等可能使用明礬處理的滑溜食品。

容易含鋁的藥品種類:
1. 胃藥
2. 與胃部不適相關的止痛藥





參考資料:
WHO, Evaluation of Certain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2006.
EFSA, Safety of aluminium from dietary intake, 2008.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第35號報告書:食物中鋁的含量,2009年。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ughealth&aid=5400402

 回應文章

林敬庭
2013/11/13 15:26
謝謝您的分享,資料整理的很好讀,而且來源也很清楚,是可信度很高的一篇文章!

陳逸南
認識吃下去的「鋁」的參考
2012/02/01 15:01

張勤麗著<鋁的神經毒性及其神經細胞死亡干預>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指出鋁可以導致神經細胞"程序性壞死"(necroptosis)新概念,全書118頁,參考文獻44篇可供參考。

提供人 先凱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  專利師 陳逸南 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