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抗生素濫用的災難
2011/04/25 14:50:02瀏覽389|回應0|推薦11

今年( 2011 )初曾經掀起一股對於「超級細菌」的恐慌,還無法確認這超級細菌是從哪裡來的時候,一月份下旬,一名於 2010 年曾經前往大陸進行腎臟移植的 56 歲男子,因為腹部積水、疼痛等嚴重症狀送往台大醫院後,確診為超級細菌中的一種 – NDM-1 腸道菌感染症新聞內容 】 。

所謂 NDM-1 腸道菌( 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1 )指的是帶有多種抗藥性基因的腸道菌,主要出現在肺炎克雷白氏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 )及大腸桿菌( Escherichia coli )。

就在今年四月份下旬,長庚醫院發表了一篇關於「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 )的研究,這也是超級細菌中十分著名的一種。根據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陳志榮醫師的研究,調查 2005 至 2008 年間,六千位 5 歲以下的兒童發現,平均每 100 位小朋友中,就有 8 位在鼻腔帶有 MRSA 的超級細菌,且有反覆感染的狀況;其中又以北部的兒童最高,每 100 人中將近有 10 人帶菌。與 NDM-1 不同的是, MRSA 的致病性更強,甚至可能造成死亡新聞內容 】 。

不只是在我國,在所有使用西方醫療系統的國家,濫用抗生素與超級細菌已經逐漸成為國際公共衛生的問題

今年四月 7 日,世界衛生組織主席 Margaret Chan 醫師也針對這個問題,發表了 「今天不行動,明天無藥醫」( no action today, no cure tomorrow )的聲明。以受影響最大的肺結核( tuberculosis )來說,光是 2010 年,在 WHO 六十個會員國中,就新增了 44 萬多重抗藥性的肺結核案例。其他,還有如瘧疾、淋病等傳染力極強的疾病,最後一線的抗生素療效也逐漸降低中。

抗生素濫用,以及超級細菌的產生,這樣的問題不只會出現在一個國家裡,隨著人們往返於世界各國之間,超級細菌將成為流通於國際的問題。也因此,政府主管機關除了應對內制定相關政策,設法降低抗生素濫用的情形,同時,對於來自傳染病盛行區域、或是已經有症狀產生的旅客,應加強邊境檢疫措施

不只是政府主管機關應該努力,關於抗生素濫用的問題,每個使用醫療資源的我們,也都可以透過自己的一份努力,達到降低抗生素濫用的結果

一、首先,養成並改善個人衛生習慣是最重要的,這可以避免經常性地感染。

改善個人衛生習慣從 「衛生意識」開始,「雙手」是細菌最密集的部位,而「口腔」與其他身體對外的開口(五官與泌尿生殖道),則是最容易感染細菌的通道。因此,當要使用雙手碰觸任何身體可能感染的部位、或是碰觸自己家中的小朋友時,記得先想想手上數以萬計的細菌、盡可能先洗淨雙手;如此一來,可以避免很多不避要的感染機會。

二、接下來,若是真的患了感冒、腸炎等細菌感染症,切忌迷信那種看一次就會好的 「名醫」。

醫師開藥應該是幫助我們身體成功抵抗病菌,並且產生抗體,這通常須要個幾天的時間。反觀,一次就會好的,通常就是給予最重的、也就是最後一線的抗生素藥品,當細菌沒有被殺死而產生抗藥性時,將產生無藥可醫的嚴重後果。


參考資料:

Margaret Cha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no action today, no cure tomorrow, 7 Apr. 2011. (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1/TBday_20110322/en/

( 知識學習健康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ughealth&aid=5134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