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校園霸凌事件談起
2011/01/04 16:51:35瀏覽1024|回應1|推薦15

最近,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震驚社會。事實上,兒童與青少年不只在校園面對暴力威脅,近兩三年,也許是由於經濟不景氣,家暴的問題一再出現,包含了暴力與性侵害等各種對於身體、精神、與生命的剝奪。

兒童與青少年的受暴問題,確實應該受到政府與社會大眾的重視。台灣在很多方面都追隨美國,但是,希望不是連這樣的問題也步上美國後塵。在美國,New Hampshire大學的Finkelhor博士在2008年上半年做了一項電話查訪,對象是10~17歲的青少年、以及0~9歲兒童的家長,共計4549個受訪者。以電話詢問青少年或兒童是否受過下列五種暴行:傳統犯罪(如:傷害、恐嚇等)、虐待、校園霸凌、性虐待、以及間接受暴(如:目睹母親或他人長期被家暴等)。其中,竟有58.3%的青少年與兒童表示,至少接受過一種以上的直接暴力。這樣的數字也許無法精準,但是還是能反映出美國社會中,多數兒童與青少年在成長過程,必須要面臨各種暴力與惡意的考驗。

在我國,根據教育部統計,從20081月到20108月,共有4313件校園霸凌及暴力事件。其中以學生對學生最多,有3725件。以每年國中小與高中職學生人數接近300多萬人次來看,似乎只佔了千分之一不到。然而,呼應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兒童和青少年不只是在校園可能面臨暴力威脅,根據內政部統計,從2008年到201011月,家暴事件中的兒童與青少年受害人就有將近5萬人。也許在這些個案中,有同時受校園暴力、又面臨家庭暴力雙重受害者,但是無論是單一受害個案、或是雙重受害個案,我們應該可以感受到,兒童及青少年受暴力威脅的問題真的不是少數人的問題

回到校園霸凌事件,最近接連看了一些偶像劇,只要是與校園有關的,多多少少都會有霸凌的劇情。更不用說是日本的校園劇,或是美國的青少年影集。聲光刺激對於我們大腦的學習效果遠比書本上的文字來的有效率,而無論是透過影視、文字,反覆的刺激會降低我們對於這些暴力行為的感受能力。就像是一種慢性洗腦,讓我們變得麻木。

除了氾濫的重口味劇情之外,多數暴力事件的最根源,其實是來自生長的地方。無論是自己的家庭、寄養家庭、別人的家庭、或是育幼院所等,孩子就像是吸取環境長出的果實,環境裡有多少成分,無論好壞,全都一點一滴儲存果實裡。看到有如此多兒童與青少年對其他人做出暴力行為時,其實,身為大人的上一世代,應該要徹底地反省。那些一點一滴的殘忍、麻木與盲目,大都是從他們的大人身上學習來的,這個「大人」,當然也包含了大人提供的影視與文字劇情。

關於暴力事件裡的受害者,無論是校園霸凌、或是家暴事件,多數不敢披露的受害者,第一是恐懼事情披露之後,自己的處境會更慘,第二則是一種「習得無助感」,也就是反覆幾次不受公權力重視,例如師長、另一位家長、警方,在這之後,喪失對求助的希望與動機。

因此,如果只是一味的鼓勵受害者「站出來」,卻沒有適當的配套處理,一方面,受害者可能選擇繼續隱忍,另一方面,很可能讓受害者面臨更大的威脅。過去,有許多家暴、虐童的受害者,就是在通報後,經過不適當的配套處理,讓孩子回到家反而面臨被殺死的慘劇。在這次八德國中的事件裡,也是因為公權力者長期的忽視,讓多數受害者寧可選擇隱忍。過去,有師長對學生的霸凌行為,當受害者站出來、也確定師長的錯誤後,如果只是將老師調到別的學校,冷處理同樣也是一種不適當的配套處理,會讓更多潛在的受害人沒有「站出來」的動機。

最後,我們會發現,兒童與青少年受暴或是施暴於別人,像是一種對他們上一代大人的反噬行為。也許因為大人們不理睬,或許因為大人們「就是這樣」做的。因此,除了透過廣告、教育、媒體宣導求助電話號碼,鼓勵兒童與青少年「站出來」面對;重點是政府與接手處理的大人,要研擬一個適當的程序,程序裡應包含對事實的調查、被害人與加害人雙方的處理、以及雙方的後續追蹤等,才有可能發揮通報機制的效果,鼓勵潛在被害人踢爆,同時也遏止更多有樣學樣的加害人產生。

校園霸凌專線:0800-200-885

家暴、性侵害、兒童保護等相關事件:113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ughealth&aid=4763452

 回應文章

葉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也是如此可見得是普遍的現象
2011/01/05 23:08
我也寫了兩篇請指教。
克禮司(drughealth) 於 2011-01-05 23:14 回覆:
很有建設性的好文, 辛苦了, 也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