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歸家庭/回歸群體
2021/06/05 09:23:56瀏覽59|回應0|推薦0

#回歸家庭/回歸群體

#同島一命/病毒無國界

最近臉書和IG 上,有很多媽媽們叫苦連天,因為孩子全都在家線上學習,不但要輔助孩子專心上課,下課時陪玩、陪聊、陪打發時間,還得預備三餐。而爸爸們呢,若是可以到辦公室分區上班,反倒是一個正大光明可以逃離亂象的理由;否則,爸、媽、孩子一樣都得面對家中真實的人口密度以及混亂程度。

雖然因為配合防疫降低活動,這兩周原本預約的諮商通通順延,不過諷刺的是,自主隔離家期間,打電話來詢問夫妻諮商的求助者卻是不少,原因為何?原本大家各自忙碌交集有限,若有看不順眼的,還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疫情將家人全留在了家中,無論是線上工作、線上上課,還是線上採買,每個人得妥協在有限的時空裡,交集變多,原本逃避閃躲的溝通不良、未達成共識的不順眼,全都爆發出來!

之前強調獨立自主的個體,此時非得幻化成群體中的共同合作與共同生活模式,這幾十年來強調的「自主」突然被打回原形,當外食不便時,家中煮飯的那位便恢復了重要位分,環境弄髒了誰來打掃?家中的成員誰也無法隨意藉著在外流連而免修家庭學分。

疫情當下的此刻,大家都在家自主隔離的此刻,考驗的是家人有沒有一個好的合作模式,合作得甘心情願、互補互償。

這個時代對於情緒的速食療癒法,便是「區別」:將「我」與「非我」區別開來,分成認同我的、喜歡我的、跟我很像的一群,和另一群不認同我的、不接納我的、跟我不像的另一群。跟我像的一群是絕對正確,說什麼、做什麼都會是對的;而跟我不像的一群,便是惡的壞的臭的、不應該存在的。

但是當疫情把這區別打破,家人之間只要有一個人不小心不在意不喜歡被約束,就可能是全家染疫;當鄰居之間共用電梯、公用區域以及微環境,再看不順眼,也是社區共同生存體;城市之間,一天兩天無法禁止移動;國家之間,一個月、兩個月總無法永遠禁止人貨貿易與流通。

疫情下,觀念或立場不同,也再無從「區別」。正向樂觀派強調光明希望,控制負向訊息接觸量,激發團結一致,能達到激勵與控管恐慌的效果;焦慮綢繆派強調超前部屬,只怕萬一,不怕一萬,嚴格謹慎預作準備,也能收未雨綢繆之效。在疫情的不同階段,兩種策略實需靈活運用,兩派得共榮共商大計才是。

小時候的公民課強調「德智體群美」,現在聽來很復古,但現今的台灣景況,對全民的「德」與「群」,倒是一次大覺醒、大考驗。

疫情當前,一定要恢復群體意識,一個人雖難以避免優先自我保護,但是更得考量群體利益。比如說北部地區居民在疫情爆發之際去到乾淨的花東遊玩,路上還不戴口罩,就是只想到自己逃到一個安全的環境,卻沒想到自己可能就是帶原者,有可能大老遠去汙染別處,這就是群體觀念不足。

但是台灣絕大多數都是好公民,看到自主封城的冷清街景,確實值得驕傲,加油吧!疫情讓我們恢復群體意識,大家真的是同舟共濟,同島一命,全家一體啊!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orisma0914690&aid=16353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