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婚姻諮商系列】馬度芸心理師談為何需要夫妻諮商:「已經八點五分了!」
2018/07/17 11:25:25瀏覽1048|回應0|推薦1

【婚姻諮商系列】馬度芸心理師談為何需要夫妻諮商:已經八點五分了!  

 

/馬度芸 諮商心理師107.7.17

 

  「諮商師你聽聽看,哪有人因為一個語助詞找碴的,這樣日子要怎麼過啊!」在早上我順道開車送她時,她問幾點了,我說「八點五分了」,她就針對我為何要在這句話後加一個「了」字跟我過不去,你說,這是不是她的問題?

 

 乍聽之下好像老公說得有理大家都在趕上班為了一個語助詞就要吵架確實誇張但長年處理夫妻關係問題的我當然不會輕易落入判斷的陷阱繼續問太太是什麼樣她這麼生氣

 

  太太開始陳述事情的始末,原來,她血壓偏低,早晨起床不容易一下子就清醒,為了老公前一天說希望第二天早些出發,她已經在拼命趕快,連上大號在壓力下都沒足夠時間完成的情況下,勉力達成了老公的期待,七點半出門,喔不,還提前了兩分鐘。本以為自己的犧牲努力配合會換來老公的肯定,讓「準時出門沒耽誤到老公」成為她今早第一次執行成功的事;但沒想到,老公在回答時間問題時刻意強調了已經八點五分「了」,表示時間已經晚了,好像她拼命努力的成果還是沒讓老公滿意這個挫敗讓她心情很受影響。

 

 看似一件小事,但需要了解一下他們夫妻兩人的背景。

 

  老公的原生家庭中父母都採取較為自由放任式的管教方式,爸媽沒事不會來盯你關注你,但是家中既定計畫孩子們也只有配合的分,所以老公自小就學會要提高音量誇大需求,這樣比較容易爭取到配合或是重視,這一次的「八點五分了」事件便是再次強調一次他還是在時間上很趕,預防老婆再提出什麼其他會耽誤到時間的要求比如說到便利商店買咖啡什麼的,原本只是站在維護自己權益的立場多強調一次,就怎麼也沒想到老婆會有挫敗的感受。

 

  老婆則是生長在一個媽媽很容易焦慮而爸爸嚴格要求孩子的家庭,所以老婆也養成了焦慮配合隨時在意是否獲得肯定的性格,當天早上她是很不舒服的勉強自己按照老公的節奏準備上班,大便也省了化妝也簡化了地有些狼狽地配合著,原本以為自己做得不錯,可以完成一個準時出門的任務,沒想到老公的語氣卻讓她覺得一切都白費了,她再怎麼努力還是讓老公覺得晚了,這一切犧牲都白費了,且她怎麼樣已經盡力卻還是達不到別人期待的陰影又再次浮現,這觸及了她內心深處最無奈最脆弱的那一塊。

 

 

  這樣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另一對夫妻身上,兩人都累得像狗一樣的下班時分,老婆說今天累死了但晚上還得在加班趕一份報告,但是老公提起今天職場中發生的不愉快事件還是口沫橫飛希望老婆同理,老婆拖著疲倦又焦慮待會時間不夠的心情聽了二十分鐘,並起給予陪同出氣一起罵一罵等方式回應,但終於忍不住好言好語地提醒老公說你再講五分鐘我就差不多到極限囉!但這下老公有點不高興了,就說我不講了,妳不想聽我就不說了!接著離開現場。但這換成老婆不開心了,為何我已經跟妳說我今天很累且還有工作,你竟只考慮自己被拒絕的感受,還抹煞了剛剛二十分鐘我那麼努力配合你的心情傾聽?

 

 這事件也是一個老婆覺得挫敗,再怎麼努力都無法達成對方期待的例子,而剛好老公又是非常在意被拒絕感受的人。

 

 另外,像是全家吃飯總是隱隱不開心的背後,也可能跟原生家庭有關。先生原生家庭強調的是珍惜媽媽做菜辛勞,總是要勉強自己快快將所有其實準備超量的菜餚吃完,才會得到肯定及代表惜福,所以先生若是要表達支持總是要搶著快速地掃光所有菜餚;但太太的原生家庭卻是菜量不夠的情況下,總是要相互遷就體貼相讓,盤裡的最後一塊肉是擺很久都不會有人吃的,若是父母親特別夾菜到你碗裡是一個特別的寵愛表示,是這一口菜獲得保障的證據。所以,大家可以想像他們這一對結婚後的飯桌上會發生什麼事,先生大口掃光菜餚或以為太太這樣會開心,但太太卻是覺得我為你考量你卻都不留菜給我,吃得慢吃不夠又心裡很寒,而無辜的丈夫卻一臉迷惘不知為何太太又要不開心。

 

 夫妻諮商做久了,發現真的無法從個別陳述的任何一件小事就判斷是非對錯離譜與否,這樣的爭論是沒有意義的,對方會有敏感的感受一定是有原因的,試著去了解背後的原因,才是化解衝突吵架的切入口。

 

 

【其他您可能也感興趣的文章】

【婚姻諮商系列】馬度芸心理師談夫妻相處:「小白兔拿紅蘿蔔釣魚」

http://blog.udn.com/dorisma0914690/113266729

 

 

【婚姻諮商系列】馬度芸心理師談從覺察到被覺察:你選機器人,還是另一半?

http://blog.udn.com/dorisma0914690/112234685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orisma0914690&aid=11336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