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13 23:36:11瀏覽1684|回應10|推薦72 | |
這幾天因為東亞運跆拳道比賽的判決風波,台灣的人民又複習了一次韓國運動員在場子上陰險的高麗拐子。之前有關於韓國人如何編造歷史以及宣稱某些人事物的所有權的作法,又被炒熱起來。我之前就聽了不少傳言,不外乎是孔子是韓國人,端午節源於韓國,韓國的版圖涵蓋到黃河等等,讓我對於韓國人所「想像的共同體」不禁瞠目結舌。 姑且不論這些主張的真實性如何,基本上,我認為凡是訴諸血緣與版圖的國族主義聲明,都是很幼稚自卑的心態。血緣與版圖,多麼封建,多麼可疑。在批判韓國人之前,我們應該先自我批判。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所虛構出來的國族神話雖然沒有像韓國那麼誇張,但製造的狂妄迷思也夠多了。李敖說過蔣中正「手淫台灣,意淫大陸」,真的是很精準傳神的肉性比喻。包括我這一代之前的台灣學生,從小就跟著帝王腦袋過著擴張版圖的癮。我們何嘗不說過外蒙古是「我們的」?念念不忘歌頌「漢疆唐土」的流行歌,也不過是十幾年前的光景。我不禁想到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中那個比手劃腳的馬可波羅,如何揭露版圖思維的抽象暴力。 血緣也是如此。小時候聽到新聞報導說王贛駿和李光耀是「中國人」。要經過這幾年,我們才慢慢學會「華裔」和「中國人」的不同。我比較驚訝的是,迷思一旦在腦袋中形成,我們長大後也不太會去檢核。像是不少人仍認為「日本是徐福建國的」。只要稍微用常理推之,我們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比方說秦國人的語言文字怎麼可能演變成差異那麼大的日文?可是詭異的是,觀念往往夾帶著一廂情願的情感,宛如包覆了一層抵制思辯的外殼。 從學術的研究要拗說孔子是韓國人,其實不讓我訝異。之前讀過傅斯年的<夷夏東西說>,文章裡頭就有提到孔子是殷商遺民(胡適還順著這個講法把孔子比做救世主的角色)。而且傅斯年指出,跟華夏地區的口述歷史比起來,東夷的始祖神話和鳥神崇拜反而跟渤海一代的傳說有更大的親緣性。所以要推出孔子是東夷族是順理成章,但距離推出「孔子是韓國人」則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我們甚至可以馬上質疑,這個有待證明的前提本身就錯了。國家觀念是晚出的人為建構,照這種邏輯,世界上的人類都是「伊索匹亞人」,因為從「粒腺體DNA」去追蹤,我們的母系血緣都可以上溯到17萬年前伊索匹亞「國境」內的一位媽媽。 如果孔子是韓國人,那麼殷民族及其文化都是韓國的,包括甲骨文等等,這種結論是很荒唐的。昨天讀了江春男先生在<壹週刊>的<阿里郎>,我能夠稍微體會韓國民族的悲情與膨脹。我認為,用文法的術語來說,任何「所有格」(genitive)的宣稱,都是後續「受格」(accusative)的前兆。也就是說,所有權的宣告之後,緊接而來的就是武力佔領了。韓國可憐之處是還常常被開戰的鄰國當成「工具格」(ablative),比方說甲午戰爭,中國和日本還借韓國的場地來個「境外決戰」。 看到這些地圖,宋代的版圖竟然壓縮到連國都臨安都沾不上邊,而台灣更是在高麗境內,我竟然很興奮,因為我著迷於任何的文學虛構。他們如何掰出在韓國的轄屬下,當時唐朝、宋朝的史籍記載,如同約瑟史密斯要在«摩門經»中虛構出一個連印地安人自己都不知道的龐大的印地安歷史?期待期待。原來韓國人需要的不是歷史學者,而是先知。 (補記:我倒覺得,台大東亞文明研究中心這幾年開拓的韓國儒學研究,是很有趣的領域。北宋、契丹與高麗的關係,可參見高明士教授編的相關論文集。)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