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的母親(二)
2010/02/07 22:43:37瀏覽1271|回應9|推薦85

大學那幾年,我深深陷在一種上帝隨時會取我性命的恐懼。我現在回想,這種恐懼固然有它的«聖經»依據,但大多是媽媽內化給我的。她動不動就警告:「主耶穌會鞭打你」,「神如果不給你機會,可以隨時取走你性命」...但生命縱使脆弱與渺小,我的腦袋還是動個不停,雖說思維並不比生命來得不脆弱。我發現自己果然就像巴斯卡所說的會思考的蘆葦,就算一千億個神經元飄零在空蕩的宇宙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根纖維。我腦袋問個不停的是:「上帝取我性命的意義何在?」

不過我一開始的焦慮是:「上帝會怎麼取我性命?」車禍嗎?我會不會隨時被車撞死?可是我連帶想著,這樣的話那個撞死我的人豈不成為上帝制裁我的工具?那個人如果因撞死我而內疚怎麼辦?上帝會為他的愧疚負責嗎?只因為了要懲罰我,而讓一個肇事者愧疚一輩子,這樣的上帝到底有沒有公義可言?說來有趣,在我信仰動搖的早期,還改不了「為上帝辯護」的反射神經,我的答案是:不可能!公義的上帝不會平白添增一個無辜者的內疚,所以只會衝著我來,不會假手他人的意外來取我性命。所以結論是:我最好的死法就是不要連累別人,比方說突然暴斃或得癌症之類的。

暴斃倒是沒發生,卻開始生起怪病來。如今十幾年過去了,我還是不明白我當時那一年左右身體到底出了甚麼毛病。回顧起來,我或許會把它理解成精神危機和語言重組在我肉體上造成缺位和病徵。這樣講好像是混著形上學的精神分析,用更簡單的方式來說,就是壓力吧?症狀是這樣的:有一種疼痛在我身上流竄。首先是腳痛。我還記得那一天我喜孜孜地從台北的國際書展回南部,因為袋子裡裝著剛買的Felix Meiner德文版康德三大批判,結果一下了車小腿骨劇烈痛了起來,我想不起來那是怎樣的痛了,但一定是劇痛,否則我不會在白天的車站哭了起來,還引來一個等公車的高中女生一直盯著我。

我第一個念頭就是:「神要取我性命了吧?」那種痛很奇怪,過了幾個禮拜就換別的地方,一下子跑到胸口,一下子跑到手臂,甚至轉移到脖子,我整個喉嚨都有咽脹的感覺,讓我不得不懷疑「癌細胞」已經蔓延全身。總之,我當時常常跑醫院做檢查,而且才知道有「疼痛科」的門診,但都找不出病因。那段期間,我寫下生平第一封「遺書」,大概是要吩咐把我的書捐給甚麼單位之類的。如果這真的是主耶穌的鞭打,那我為什麼不乖乖悔改回去教會呢?這主要是感受的問題,很難在此用三言兩語表達。當時的情況就是這樣:我有點相信開始受到「神罰」,可是又不想回頭,同時開始思索神取我性命到底意味著甚麼。

如果我下定地獄了,那麼上帝有必要提早個幾年讓我橫死嗎?是為了警示其他教友,還是要在我死前多增添一些不安和痛苦?而接下來的問題是:處不處罰我有那麼重要嗎?我一直搞不懂,一個無限偉大的至高上帝為什麼要來取走我卑微的性命?我愛不愛祂信不信祂,對祂來說有那麼重要嗎?如果我是祂,我應該會忙著跟蜜蜂還有熊玩耍,或是跟狐狸攤在草地上享受陽光,或是鑽入原子裡面看電子的旋轉,或是飛到仙女星座的某處,欣賞某顆正在誕生的恆星。或許有人會反駁說,造物主對於祂的創造物不會感興趣,因為祂都知道了,而只有人的意志是祂感興趣的。那麼我會回答說:上帝對任何事情,包括人的自由意志,都不會感興趣,因為祂是全知的。祂甚至不會像<創世紀>那樣描述的,對自己的創造說這一切都很美好,因為祂早就知道那是甚麼樣子了。

所以我後來才明白,基督教表面上把人貶得很卑微,其實同時是把人高舉到宇宙的中心位置。在短短的六千多年內,人類會不會歸順上帝是整個前前後後無始無終的宇宙中最重要的、也是唯一有意義的戲劇,也是上帝唯一關切的事件。每當我這麼想,都會覺得匪夷所思。我日後才瞭解,我這種想法的確被視為危險的。1600Giordano Bruno在教會的審判下被火燒死,就是因為主張有無限個太陽和無限個宇宙,把地球和人類從宇宙的中心請了出去。

不過理智上和情感上的轉變還要在幾年之後才會成形。我大學後期還非常的迷惑恐懼,有次媽媽緊迫盯人,要我回老家的教會領聖餐,她就是要親眼確認我敢不敢吃下聖餐。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一章那裡警告,如果有人犯了罪還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體和主的血了。他還說有的信徒領了聖餐後生病甚至死亡。我記得第一次在我媽媽的注視中,我吃下了聖餐,還真的擔心當場斷氣。這聽起來頗有原始民族「神判法」的味道。後來媽媽製造第二次機會監督我敢不敢吞下聖餐,我那次就敬謝不敏了,從此被盤問了好幾年。

有點奇怪,談論我媽媽,好像變成在談論上帝。而我跟人聊到上帝的時候,也往往變成在聊我媽媽。有時候我自己也不清楚怎麼把這兩者拆開。用媽媽的方式去看神,這儘管偏頗專斷,但也有幾分道理在其中,因為媽媽可說是基督教簡明的濃縮版本:其一,教會之外的世界都屬於魔鬼管轄的; 其二,跟得救無關的事,都毫無價值和意義。關於第一點,對我媽媽來說,其他的基督教會也都是假的。說來很絕,前年有個基督教徒跟我傳福音,我聊著不禁就提到我媽媽的狀況,對方聽了居然說:「你要帶你媽媽來我們教會重新認識真理,讓她解脫束縛,這就是神牽引我們相遇的美意。」

關於第二點,我偏偏對於生命中跟得救無關的事充滿激情,這讓我深信自己沒有信仰的天分。不過也多虧了我媽媽,讓我對於猶太基督宗教的本質有進一步的體驗和認識。而且我從來不會、也不可能完全站在基督信仰的「外部」來審視它。我不但從未懷疑過這種「神愛世人」的信仰是人性中很深刻的渴望,而且我認為除非人性出現重大的巨變,否則基督教一定是「愛感形式的宗教」和「故事性宗教」發展到最強大最極致的模式了,這點是不可能改變的。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otima&aid=3760498

 回應文章

芙蘿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機緣~
2010/03/02 20:11
宗教的瑕疵與不完美,往往因為信奉宗教的人們有缺點所致
更多時候無關個人因素,只是團體裡某些人觀點,對一般人來說,不那麼中聽

長輩的信仰跟觀念很難改變,只能一點點慢慢引導。虔誠的信眾信心堅定,如果不是同教派的例子或故事,的確不容易聽進去。倘若長輩身邊的人都抱持類似信念與想法,久而久之自然也會同化(反之亦然)

如果翔任本身不是篤信基督教之人,何必擔心神降罪懲罰呢?
(我猜翔任應該是基督徒吧!傳統的長輩通常習慣讓孩子有相同宗教信仰)
比方說"神如果不給你機會,可以隨時取走你性命"之類,反過來是否能解讀為:神雖然可以隨時取走性命,但祂給人機會!

對於從小聽聞道教故事,小時候閑著沒事翻閱廟宇免費取閱善書的某芙
基督教宛如另一個世界,用道教徒的思維來看基督教總覺得新奇
亦或是所謂的時候未到,畢竟人的想法會變,怎能輕易預測自己未來數十年的觀感呢?(不過芙媽總叨念我的信仰不夠虔誠啦~)

本來只想簡短回幾句,結果又囉唆一堆~~

人知道終究會死,不也是要活著嗎?
翔任(diotima) 於 2010-03-07 20:08 回覆:

看到芙蘿拉的鼓勵,翔任真的很感動~

妳對事理看得很明白,有體會跟同理心,更可以用很清晰的語言講出來。翔任已經不太算是基督徒了,甚至我搞不懂What does it mean by being a Christian?之前之所以恐懼,因為還處於半信半疑的狀態,而且這個「信」是猶太民族某個時空的體會之產物。現在,如果說我還有某種「信」的成分,也不會恐懼了。因為我所認知和體會的神,跟教會傳統不一樣了。

至於善書的世界,那很有趣哩!翔任超愛看因果地獄圖的^^

改天再跟妳聊聊囉!祝好~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喔喔@@
2010/02/25 21:10
那個手指頭的問題絕對不會是關於吸吮.... 哈!
大概是與生命如何誕生?如何消滅?宇宙是怎麼升起?怎麼變異?.....這類問題有關的一個最終的統合信念(屬於belief層次, 非僅僅是theory or assumption)。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 也許和媽媽之間的問題就解決了超過一半了。另一半,是與沒有條件的「接受」和「理解(understanding, 也有人翻譯成悲心)有關。
翔任(diotima) 於 2010-02-28 23:19 回覆:

謝謝13~

雖然我還真的想到吸吮手指頭(愛人如己,如自己的手指頭)

媽媽跟宇宙...?媽媽所嚮往的天堂跟所害怕的地獄(其實主要是後者),都不在宇宙中。我小時候曾問媽媽上了天堂要幹嘛?她說:就不斷讚美主讚美主永遠讚美...

我突然心生失望和恐懼!

我於是慢慢意識到,真正的上帝,和媽媽想像那個喜歡人讚美的上帝,應該是有區別的。


牛仔3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胡謅的話
2010/02/12 15:20

要回家過年,看來心結又會再結一次嗎...

在基督愛裡的母愛讓你如此躊躇驚慌,讓我想拍成一個鏡頭--一個拿著"有病別靠近"牌子的肢障者,倉皇無措站在紅綠燈壞了的十字路口上,詢問每個行人詫異同情的目光,希望藉由乞憐的眼神,免去身上的不便,卻又希望真的有人願意冒著性命危險,攙扶一把,然後過街。

故事演到這裡,我看到的是聰慧的你,已經褪去昔往秋日的尷尬情懷,從容等待著春天,準備為自己在文字中徹頭徹尾的洗禮...沐浴清香地出來...

我發覺我的話跟1313那個手指的問題一樣,讓自己糊塗起來了...

謝謝分享你的心思...

祝 春節如意平安

翔任(diotima) 於 2010-02-18 23:50 回覆:

很感謝牛仔媽來跟翔任談心~

從媽媽還有我自己身上,我才發現性格真的是個頑強的結構,難怪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而命運也決定性格」,這兩者都是頑強的代表。

人的各殊性和偶然性,就是如此悖論。我如果是某人,我就非得跟某人做出一模一樣的事?某人如果是我,他(她)也一定跟我的反應模式一模一樣?人如何能互相瞭解呢?而我又生長在一個不把互相瞭解當一回事的家庭,這更是困難。

啊呀,好像有點灰暗呢~趕快跟牛仔媽拜個晚年,沾沾喜氣~


blackmoon(永恆的懷念,空行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能夠追根究底的人只有你
2010/02/11 02:52
我對宗教的看法是,宗教,是人對超越現實生活的一種嚮往,因為人的
能力有限,但是願望卻無窮,因此人嚮往著一個無限的力量來彌補現實
生活的缺憾。

例如,一個從來不信仰宗教的人,會在生了重病或是處於極端困境下,
突然產生一種嚮往心態,希望有一個超越的力量幫助他找到一個出口,
他在這樣絕望的時候,可能會變成一個虔誠的宗教信徒。

嚮往心態可以是單一性的,可以是集體性的,集體性的嚮往心態比較容
易產生強大的力量,支持人的薄弱意志,也因此一般宗教組織都會想辦
法爭取信徒,以強大宗教信仰。

嚮往心態可以因地因時因人產生差異,在A種地理環境下會產生A種嚮
往心態,在B種地理環境下會產生B種嚮往心態,因此沙漠地區的宗教
跟湖澤地區的宗教不會完全一樣,同樣地,古時的嚮往心態跟今日的嚮
往心態也多少有所差異,例如中古世紀的天主教徒跟今日的天主教徒也
已經不完全一樣了,至於因人產生的不同嚮往心態,可以這麼說個笑,
喜歡吃醬油的人跟喜歡吃乳酪的人,他們的嚮往心態一定也有所差異。

由此類推,你母親的嚮往心態跟你博覽群書的腦袋的嚮往心態,肯定有
所差異,你的母親卻希望你以及你的家人以及你們的親朋,都跟她有同
樣的嚮往心態,事實上如果她不是你的母親,你原本可以三言兩語就把
她的嚮往心態打發掉,但是今日早已成長的你依舊感受到壓力,是因為
母子關係無法用辯證法一一點明劃清。至於你的母親,她似乎是一個傳
教士吧。

我感覺,你跟母親之間的問題,宗教只是其中之一,我相信一定還有
其他的原因,而能夠追根究底的人只有你。

來自遙遠黑月的問候
翔任(diotima) 於 2010-02-12 09:12 回覆:

1. 黑格爾的講法跟黑月(咦?你們都是「黑幫」)很接近:要瞭解一個民族,就看他(她)們拜甚麼神。

說的很精準,不是嗎?比較一下<舊約>的神和希臘神話,便知道兩個民族的差別在哪裡。我比較在意的是「寬容」或「包容」的道德與價值。之前我在城邦看到有一位基督徒格友為一神教的排他性辯護。她說,就像戀愛中的情侶,我們當然也會要求愛情有絕對的忠貞,所以信仰跟愛情一樣,唯一的忠貞是必要的。這個比喻實在太好了,我當時讀了非常讚嘆佩服。只是我後來想想,愛情可沒有說對方移情別戀了,我就有正當理由變成一個恐怖情人來制裁對方吧?可是<舊約>的神就會。那個神可學不會分手了還是可以祝福對方。

2. 佛家有言「怨憎會」苦,家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邊的「很好」,就是「很無奈」。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至關重大,有些根本結構卻要出了社會年紀增長後回頭才看得清的。這真的很不容易啊。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推薦
2010/02/08 23:42
Dear 翔任:

我覺得你這些感受和問題
正好在「小屋」這本書中有解耶!
以你的細膩精準的心思~一定會有不同的收穫唷!

翔任(diotima) 於 2010-02-09 00:23 回覆:

謝謝奈米小茵的介紹喔~

回家過年就把「小屋」找來看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p
2010/02/08 23:15
如果我們很確定自己有10根手指頭,甚至連想都不用想的那種確定和篤定,那麼,不管任何人跟你說你只有7根手指或者3根, 你也不會受他們動搖的。 我想說的是,這整件事似乎不是媽媽或者上帝的問題,而是我們並不確定自己有10根手指頭的問題。......@@ (這比喻好像有點難懂.....forget it! )
翔任(diotima) 於 2010-02-09 00:14 回覆:

頭殼抱著燒ing,應該有十根手指頭沒錯。可是這比喻真的很難...

我只能來個「配合題」的回答(可能亂連的):

「信」雖然是同一個字,但是在基督教和佛教的感受中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後者是13懂的,而在前者,「信」的依據是「故事」和「情節」,比方說我們看不見自己的原罪,除非我們相信墮落的故事。所以我會把猶太、基督、伊斯蘭這三大一神宗教稱為「信仰性的宗教」和「故事性的宗教」(雖然伊斯蘭的故事性比較低)

接著的問題是:那麼這故事是誰說的?先知。先知們體驗到神告訴他們。所以故事性宗教離不開「啟示宗教」的特色。這是三大一神教的共通點。尤其是猶太教和回教,「先知學」(prophetology)是門重要的學問。

故事性宗教強而有力的地方在於容易打動人心,我們人更容易在某一情節中找到靈魂的歸位。其實我觀察到台灣民間信仰,尤其是「母娘信仰」的「神職人員」(而非「平信徒」),很多也都是訴諸故事而入信,我相信那是很感動人的。當一個生命殘破不堪徘徊在自殺邊緣的女士,突然有一天因為夢境或是有人開導說,她的真實身份的仙界的「皇胎兒女」,此生坎坷是因為謫降入凡,後半生的使命就是幫人辦事情,方能「復古收圓」。這種發現自己「宇宙身世之秘密」的情節,我想跟基督教有點類似,為一個破碎的生命帶來莫大的激動和撫慰。當然,很多佛教的淺俗說法,比方說「累世因果」會被吸納進去,這是台灣故事性宗教的特色。

(好像還是忘不掉指頭的問題)


荼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和令堂比起來,
2010/02/08 04:12
家母完全世俗。十足的好人,篤信因果,相信施比受更有福。
完全不相信罪愆。快樂的secularist.
我高中時去團契,後來無以為濟,大概因為這樣。
翔任(diotima) 於 2010-02-08 20:03 回覆:

說來奇怪,我所看過的上一代人很少有secularist,但我爸爸就是個徹底的世俗者。

他跟我媽是兩的極端,這真的很奇妙。我爸爸不拜祖先,不拜天公,甚麼都不拜,除了配合家族掃墓之外。我從小到大對爸爸的無宗教行為習以為常,現在想來才知道這種現象很不尋常。

謝謝荼薇隨想的分享喔。


愛麗絲維維 - 維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你應該告訴媽媽
2010/02/08 01:12
上帝是很寬大仁愛的,願意原諒每個子民!
而且照聖經的說法,每個人都是有罪的,所以你有罪有是很正常的事!
翔任(diotima) 於 2010-02-08 13:05 回覆:

愛麗絲維維真的很善良,善良的心投射出來的上帝就很不同。

後來我根本不相信原罪這種說法了。原罪透露的真實是人都有原始的緊張關係,這是自由意志的根本情態。有人說,中國人偏向「恥感文化」,西方偏向「罪感文化」,兩者我覺得各有損益。

回到我媽媽,她(還有教會)是這樣想的:受洗後就不能再犯重大的死罪,否則等於把耶穌再釘一次十字架。這樣講或許佛教徒門會很難懂,他們可以想像出一個在人世間不斷受苦的菩薩。但在基督教裡,受難和救恩事件是一次性的,在歷史上只發生過一次。而如何讓這兩千年前的事件跟自己生命產生關係,這也只有一次的機會。(對了,妳怎麼沒問我到底犯甚麼罪?)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想 ,任何的信仰都是讓我們謙卑,更認識自己
2010/02/07 23:24

基督為什麼後來有浸信會.長老教會.真耶蘇......等等這麼多派別

因為傳教的是人

人都各有我執我念,還有一個自我意識

所以啦

我從小上主日學

但我一直不段在聖經?看到一個愛生氣的老先生

一直不斷試鍊他創造的子民的真心

覺得好納悶呀

其實每個禮拜準時上教堂

但在內化上沒有提升

跟上廟宇拜媽祖是一樣的

求心安罷了

令堂似乎是比較欠缺安全感吧

老人家比我們欠缺很多的機會

我祖母在我小時後都用地獄的酷刑來嚇唬我們

but長大了我自然就能辨別了

刀山油鍋甘我啥事?

 

翔任(diotima) 於 2010-02-08 12:48 回覆:

呵呵,說到地獄酷刑,有一次我倒是想用地獄圖去恫嚇一些沒口德的八婆哩。

小朋友上主日學,應該很期待吃點心吧?

另外教會有濃厚的音樂氣息,這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