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性、夢、潛意識與真實的信仰(三)
2009/11/02 05:16:40瀏覽1019|回應1|推薦0

Dali -- Dream Caused by the Flight of a Bee around a Pomegranate a Second Before Awakening (1944) 

 

    在分析畫面下半部分的加拉與中間部分的「蜜蜂」之後,我們大概已可以

勾勒出這幅畫主要想表達的情境,是一種帶著許多衝突、矛盾、未知與恐懼的夢境。但整個畫面還有一些元素尚未交代完成。首先我們會注意到的是在遠景中那個奇特的長腳象,再來是近景中漂浮的石榴與水滴,最後才會注意到海中的島嶼與右邊的礁岩。他們的存在有如紅花旁的綠葉,雖然並不是整幅畫的主題,但也實在幫助了整個畫面氣氛的塑造與調和。所以我們在分析他們時也要適度拿捏,不能略過但也不能過度渲染,總要恰到好處。和前面的分析方式相同,我會先討論祂們在視覺心理與美感上的效果再談到可能的寓意、動機或引申。
 
    這隻大象的結構顯然是極其怪異的,數噸重的象體如何可能以那輕薄細長的腳行走呢?何況牠背上又揹起一個如紀念碑的東西。如果考慮海的深度,那這四隻象腿恐怕至少有數百公尺長了。還好我們目前已不需要再強調這幅畫是在表述一個極不尋常的夢境,所以我們暫時可以見怪不怪,而把解釋的重心放在它對畫面所造成的效果上:可以想像,如果遠景是完全空無一物的話就顯得過於單薄無力,但如果只是一些飛鳥又顯得過於平凡無奇。所以達利在這幅畫中創造了這個長腿大象,以一個為反重力方向的結構向著左方步行前進,彷彿完全與畫中的其他部分無關卻又恰到好處地帶出一個向上與向左的輕盈動感,技巧性地平衡那由躍出的大魚與老虎所產生的順時針的快速運動之感。這裡我所說的「平衡」並不是對等性或機械性的相同著重,而是指這一前一後、一強一弱、一快一慢、一順時針一逆時針且一明顯一模糊的「有機性平衡」。(左圖的箭頭。)這樣的「平衡」是很耐人尋味的,因為它帶出畫面的層次感且製造出豐富的想像空間。當然,如果你到過羅馬,應該會有機會看到一個類似的雕像,叫 Pulcino della Minerva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nta_Maria_sopra_Minerva)。它是一個巴洛克時期的雕塑大師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 的作品,由一隻石象背負著一座來自埃及的方尖碑。達利這個長腿象的造型顯然是源自於此,但是他又加以改變外型而完全顛覆了原來由大象所代表的穩重和平的性質,反而在些許幽默怪誕中帶給這幅畫一種清新獨特的風味。自此之後,達利在他的許多作品中也都加入這個符號化的圖像。但就我記憶所知,它們都並未成為畫作的主角,反而總是適時地在某個角落為整個超現實主義的緊張畫面帶來一種緩和。有人認為這方尖碑帶有男性陽具的性暗示成分;我雖不能說這是不可能,但是至少在這幅畫中這樣的解釋似乎並非必要,且從整體畫作的表達角度來看也並未得到其他部分的呼應(總不能說凡是長尖形的物品都有這種意涵吧!)。解析像這種超現實畫作雖然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圖像性的符號暗語,但就像解釋聖經或任何文本一樣,我們應該還是以整體的視覺效果與相互關係(即上下文)作為解釋的第一基礎。畢竟這是達利第一次藉由扭曲貝尼尼的作品而創造出這樣的圖像,不應該利用以後才形成的符號意義(如果有的話)來反推這首次出現時的內涵。
 
  接著我們順著觀察點的順時針方向走下來,會發現在畫面右下角有一顆漂浮的石榴與兩三滴漂浮的水珠。很奇妙的是這顆正常大小的石榴在石板的角落留下一個心型的陰影。如果我們往後退幾步,由一個比較遠的位置把此畫作整體的欣賞(而非再像我們之前那樣局部局部地觀察分析),我們會發現這顆橘紅色的石榴其實扮演著一個穩定畫面的作用:在整片幾乎由淡藍色、白色、與膚色等「輕色調」所組成的畫面中,所有的「重色調」都集中在畫面的中間部分。如果沒有右下方的那顆橘紅色石榴,整個畫面的重心很難再拉回加拉的身上。這小石榴與左方的巨大石榴、中間右方的橘黃色礁岩構成了一個大的倒三角形,把整個畫面的中心主題撐開,使得我們的觀察點順著來福槍的刺刀幾乎要刺進加拉時可以再有一個小跳躍到右下方的了石榴。這樣的一個螺旋型動線把我們的注意力不斷地鎖在其中。除此之外,這大倒三角形也與遠景處的長腿象所張開的等腰三角形形成一個有層次的呼應與變化(見上圖),為這原來看起來怪異荒誕的夢境支撐起一個相對穩定的架構。除此之外,這個心型的陰影也顯然地表示出一個愛情的動機在其中。對此我會同意一些評論家的看法:這顆石榴與旁邊漂浮著的晶瑩剔透的水珠隱含著一種母性的情懷在其中,很可能是為要與那裸體的加拉作呼應,表達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中認為大部分的潛意識乃是來自於幼年時對母親的性幻想受到壓抑所造成(這點我們以下會再說明)。由此可見,一幅偉大的藝術作品從來不是只是單一地強調某個情愫或表現單個動機,總是需要一些綠葉作適當的陪襯,或作加強、或作修補、或作對照、或作分工、或作層次等等。偉大的藝術家多半是經過相當長時間的醞釀、構圖、草稿甚至不同階段的版本才能把最後到了無法再修改的作品呈現出來。所以我們在作品前面多停留一些時間咀嚼欣賞,豈不也是一種對藝術家應有的禮貌?
 
   最後我想要處理的是在大海遠方的那個小島。首先,我必須承認這小島在整體的構圖上重要性實在不大。如果不是為了要寫這篇文章,我自己以前也未把它放在對這幅畫的記憶裡。當我最近再一次面對這幅畫時,才注意到是因為這小島的存在才讓這個平靜無波的海洋得到若干的真實感(否則幾乎只是一片藍色的油墨,連浪花也沒有),也讓整個畫面不至於被一條簡單的海平面一分為二。事實上,這整幅畫中最不尋常的圖像與畫面都是發生在這海面上的!在這裡放了這個不起眼的小島似乎是在暗示我們,在這波瀾不興的海面以下正是所有怪異恐慌的夢境來源。既然達利自己都承認這幅畫是受到佛洛依德理學說的影響,我想我們應該可以合理的認為這片海洋也許可以視為一個潛意識的區域,而加拉所在的石板之上可視為一般的意識區域。因此,在海面上出現的的巨大石榴、大魚、老虎與來福槍都可視為潛意識區域在夢境中對意識區域的影響:待下一秒加拉被刺中後,意識就會完全驚醒而恢復過來,所有的夢境都轉眼消失,只剩下空蕩蕩的海面(彷彿從未發生任何事)與存留在意識中那驚恐的感覺。最後,由於遠方的長腿象並非自海中出現,且由其可被辨識為尼尼的作品的特質使得我們可以將之歸於前意識的範圍:當意識清醒時只需要調整焦距即可認出。
 
    在上段文字中我使用了幾個不同的名詞。由於專業的用語與大眾常聽到的英譯有一段很容易被誤會的差異,我現在在此先做一點釐清。首先我們先確定以下幾個中英文名詞的簡單意義與區別:  a)「無意識」(non-conscious),表示一種如死亡或休克的生理狀態,完全沒有意識的反應與作用。  b)「意識」(conscious),表示一般人在正常的清醒狀態時的思想、意志、情感、與記憶可及的狀態。也是「自我」表現統管的區域。  c)「潛意識」(unconscious),表示一般人在正常的清醒狀態時所無法觸及到的區域,但儲存在其中的記憶會透過若干方式影響「意識」區域的正常功能,使自我在意識區域行使統管時會有無法說明的偏見或喜好厭惡等表現。  d)「前意識」(preconscious),表示在意識狀態中所儲存的記憶或反應模式,但因為自我在某時行使統管時並未聚焦於其上而將之暫時擱置。可視為在「意識」與「潛意識」中間的區域。與後者不同的是,在「前意識」中的資料是可以藉由「意識」不斷的呼喚或外界事物的提醒而恢復至「意識」的區域被使用。  e)「下意識」(subconscious),這個字幾乎不被正式的精神分析學家使用,因為普羅大眾太多的將之使用在不同的場合,有時表示「潛意識」的部分,有時表示「前意識」,更多的時候又只是含糊的表達某種未經正常自我意志決定的過程而發生的反射性表現或某種直覺反應。   由此可見有關「潛意識」的相關討論為何容易使人產生混淆,這也是我前面談到潛意識時並未寫出英文翻譯的原因。在一些「新時代運動」(New Age Movement) 相關的書籍中也許多人就乾脆將錯就錯(或並不知道這些差別)再加上一些如「上意識」(或「超意識」(superconscious)等類的名詞來表達一種更超越的靈性意識狀態。我會在下一次再對這部分作一些著墨。
 
    就廣義的概念而言,佛洛伊德並不是最早發現或提出與潛意識的人。但佛洛伊德之所以後來會與潛意識的學說畫上等號乃是因為他首先提出潛意識與形成的過程與被研究的方法,雖然其中許多部分已不再被現代的精神分析學派認同或已發展出更恰當的方式來研究。簡而言之,佛洛依德認為潛意識的內容是透過生活中的經驗,再被「自我」忽略或被刻意排擠之下而被「壓抑」(repress)到潛意識的區域,且不再能被平時的正常意識功能所認知。這些內容是可以因為小時候的痛苦經驗、慾望被壓抑、或某些不願意被「自我」承認接納的經驗而來,也可能是來自一些快樂或不經意的經驗。在這些被壓抑到潛意識裡的經驗或情緒中,佛洛依德認為小時後「性慾」方面的慾求(如小男生想與同性別的父親取得認同進而像取代父親來吸引母親的關注等)最主要的來源。如果此慾求得不到滿足便會被壓抑至潛意識中,影響他日後的某些人格發展。而在正常的理性功能之下,潛意識的內容無法被取出辨識,於是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例如睡夢之中或在心理師的誘導催眠之下而展現出來。當然,如果那人有精神或生理方面的疾病影響其正常的意識功能,則潛意識的表現可能就在日常生活中表露出來,令旁人覺得側目不解,因而視之為精神病人。
 
    為描述這個在「潛意識」世界裡的衝突性,佛洛伊德把在「意識」中統管的中心稱為「自我」(Ego),而把在潛意識裡的我分作「本我」(Id)與「超我」(superego)。他認為一個人自我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在潛意識裡將「超我」的部分蓋過「本我」的部分。由於是發生在潛意識當中的變化,所以也很難真實知道這兩者彼此消長的情形,反而是必須在許多時間之後才能再由他們對「意識」界中的「自我」的影響而看出。當然,佛洛依德的學說還有更廣大深奧的一些部分,限於篇幅與我自己的知識有限未能盡述。但以上所列舉的一些點對我們之後的討論應該可以算是大概夠了。但必須一提的是,洛伊德所開始的精神分析學派也只是整個心理學界的一個學說,絕不足代表心理學的全部。就算不談與之對壘的「行為主義」學派或號稱第三勢力的「人本主義派」佛洛依德的弟子們也有許多新的精神分析學說出現,為要彌補或超越他老師學說的不足之處。此外,雖然佛洛伊德號稱有許多臨床的個案來支持其立論,但那在十九世紀末的研究環境與能力上的限制從現在看來不一定真的能給出確切的證據支持,有一些反而有過於武斷之嫌。但不可否認的,他所強調的潛意識區域的確帶給我們對人類自我的了解有一個很大的跳躍,表示所謂的一個「人」已不再是傳統哲學家所理想化的一個思考機器,反而在每個人在最基礎的意識層面就有很大的差異性與相當大可以被非理性所影響的空間。最近十餘年來對於腦科學與神經科學的研究似乎有跡象可以發現所謂的「潛意識」如何在大腦的神經結構裡運行,更表明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從生理神經方面的角度來切入人類意識領域的發展。那會是繼達爾文的進化論之後對我們人類自我理解方式的又一重大挑戰。這是為什麼我想要開始關注這個問題的初始動機。
 
    與前兩篇不同的是,到目前為止我還並未提到如何由基督教信仰或聖經的一些角度回應有關於「潛意識」的問題。從整體上來說,我相信有關「潛意識」的概念是的確是可以在聖經或基督徒的靈修生活裡找到,除了用語的不同之外並不是完全陌生的概念,但上帝聖靈的作為卻可以使之有完全不同的結果。我想在這三篇文章中先結束對達利畫作的賞析,且由不同方面討論到基督教信仰對相關的主題,如「藝術」、「性」與「夢境」的正面回應與反省。我也希望藉由此方式可以讓我們儘量不帶偏見地認識這些東西,並以上帝的道超越我們所習以為常的聖經詞彙來作一定程度的了解、接納與對談。只要是真正的道理、真實的美善,我相信都將會回歸到那真裡的源頭本身。這樣的信心與盼望不正應該是基督徒與世界上其他被各種學說宗教所影響的人最大的不同之處?但由於文章長度的關係,我想就先停在這裡。希望下次可以談的更透徹一些。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