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07 13:53:56瀏覽1645|回應0|推薦1 | |
在前兩篇文章中(簡介《台灣新文學史》之現代主義的濫觴,「現代主義」簡介),我藉由陳芳明老師的《台灣新文學史》與彼得‧蓋伊(Peter Gay)的《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說明一些在1950-1960年代的台灣新文學風貌,現代主義運動。
如果將歐洲從十九世紀初在文學藝術領域所孕育而出的現代主義風潮與將近一百年後在台灣文學運動中的發展作一個簡單得比較,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其成因背景是完全不一樣的,但卻都往類似的脈絡發展……
在十九世紀的西方,正是工業革命方興未艾的時候,大量的資產階級(也就是所謂的「布爾喬亞」出現,形成社會的主流價值,卻也同時讓文藝活動逐漸失去創新表現的空間。而在台灣的1950年代,也就是第二次大戰剛結束,整個政治氛圍還是以「反共愛國」為基調,造成本土與外省文藝創作者對這類文學價值的質疑。也就是說,十九世紀的歐洲是因為經濟社會的轉型而自然出現的叛逆風潮,但台灣卻是在政治封閉的氣氛中,刻意地學習西方潮流而發展出的風貌。前者是一種「縱的繼承」,但後者卻是「橫的移植」。
但是雖然發生的社會環境背景不同,歐美與台灣這間隔一百多年來的現代主義運動之所以能夠在後來生根發展,卻可能有著更為深層的共同原因。也就是說社會或政治經濟的背景只是表面的影響,文學藝術領域的創新固然比較深層,但更深層的卻是反應出普遍人性中的驕傲、迷茫、與堅持。這一點是不分中西方都是一樣的。
上次在簡介歐洲的現代主義運動時,我整理過幾個文學藝術的發展方向:第一種是「寫實主義取向」:迎向觀察對象的本身,而非只是按著某種「理所當然的原理」去描述。第二種是「心理分析取向」:創作者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將那些被「主流文化」刻意忽略壓抑的陰暗扭曲面給暴露出來。第三種則是「抽象表現主義取向」:這些作品不是以創作靈感為主要的賣點,而是以表現形式的創新為風格。在台灣或是近代中國文學的發展中也反映出類似的現象:
如果以1950年代,台灣現代主義文學作品的幾個主要刊物來看,他們與上面三種現代主義進路的關係是:
一、林海音主編的《聯合報副刊》在當時引介了許多女性作家,自然地將文學的焦點從戰爭或政治轉入日常生活的觀察與人性的描寫。這不但是標準的寫實主義的開啟(著重在小人物與社會低下階層的真實生活),也可以算是台灣文學中心理分析取向的濫觴。畢竟,一般女性對自我社會地位、情緒起伏、人際關係、與情慾情感的體會通常比一般的男性更為細膩豐富。只不過當時西方的現代心理學知識或觀念還未深入台灣社會,所以自然不會特別明顯地與一般社會價值脫節。
二、聶華苓編輯的《自由中國》文藝欄介紹了許多旅美學子的文章(如吳魯芹、陳之藩),將讀者的眼界由台灣這個小島投射到另一個更廣闊的世界。這也自然地是屬於寫實主義的範疇,只不過是將寫實的對象由台灣當時的社會轉向歐美環境,讓當時更多的人能比較正確客觀地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與實踐,而非如五四運動那時將歐美社會當成烏托邦般地崇拜。
三、紀弦主編的《現代詩》則是翻譯許多歐洲現代詩,強調現代詩「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以知性與理性內省來降低五四運動以來浪漫主義作品中過多的情感表達,並且積極從歐美詩人的作品中轉譯出新的寫詩方式。這樣的取向除了有一部分受到波特萊爾等心理分析取向的影響,其實更多是「抽象表現」風格在中文新詩體裁上發揮。畢竟,新詩雖然在五四運動以後與古典詩詞正式分道揚鑣,但是社會整體而言仍希望新詩的創作有一定高雅的內涵與音韻結構,簡單來說仍是要稱得上「美」。但是紀弦等人所領導的現代詩運動卻正是要打破這種「布爾喬亞」的價值觀,因而在當時造成極大的爭議與論戰。
四、最後,夏濟安所主編的《文學雜誌》則是已接受過美國自由主義洗禮的作家為主,以現代小說的形式出現。他不但引介了張愛玲的小說,並且培養了如白先勇、王文興、與陳若曦等重要的台灣作家。這個發展主要是在小說方面的現代化, 不但在小說的表現形式上有許多重要的突破(例如王文興的《家變》),也更利用小說人物的心理風格塑造而植入對傳統文化下人性所受到的扭曲與疏離,而白先勇的《台北人》與張愛玲的小說為其中的代表。
由此可見,不管是「現實主義取向」、「心理分析取向」或「抽象表現」取向,這三者都是強調離開「傳統」或「大眾」的品味,而轉往以客觀事物、幽暗內心、以及表現形式來發展。這在十九世紀的歐洲、二十世紀的美國、或1950年代的台灣都是一樣的。
但是由歐美二十世紀中葉以來現代主義的衰微,我們可以看出這三種進路的發展最後還是會有些分別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在一段時間的發展後,「寫實主義取向」會因為社會資訊的快速、廣泛、並影音寫實的傳播而到達一個極限,因為人們可以藉由網路或二手傳播更深入地了解這個社會或不同地方的人事物。此外,後現代的相對價值觀對於語言與文字的「準確」表述能力提出根本的質疑,因而沖淡了寫實主義的精確語言所能產生的影響能力。同時間,曾經紅透一時並驚世駭俗的抽象表現形式也會因為社會大眾好奇心的逐漸疲乏而習以為常,甚至被商業模式操作到了「見怪不怪」的地步。
相較之下,以上三種現代主義取相中的「心理分析取向」卻可能還會有發展的空間。由於她主要是對於人性本身的探究挖掘,相對其他兩者來說卻仍有很長的路。這不但因為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在細密剖析後都會有很大的不同,自然地會成為一而再、再而三的靈感來源,而且也是因為社會過度現代化以後所造成的疏離感越來越強,讓個人越來越需要從文學或藝術中尋找自我認同或理解。同時,科學界與心理學界也會有更多對人大腦的研究發表,讓人似乎對心靈的理解會有許多與以前不同的角度。在過度現代化的社會,這種對內心自我理解的饑渴也自然使得新興宗教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情況會與十九世紀瀰漫不信與諷刺宗教的歐洲社會有很不一樣的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新文學所能發展的空間仍然是很大的。但也的確要有更完整的市場機制與商業模式來將網路化的文化傳播負面影響(如版權、膚淺化、即時化的社群網站)降到最低,將正面影響(傳播範圍、多媒體的表現形式),才可能會有比較長久的發展。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