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書筆記:《中庸》洞見(二)
2013/04/24 10:23:54瀏覽1365|回應2|推薦1

 

《中庸洞見》的全書結構

 

《中庸洞見》這本書共有五章,其主題依序是:第一章「文本」,第二章「君子」,第三章「信賴社群」,第四章「道德形上學」與第五章「論儒學的宗教性」。關於這本書的簡介與作者,可見前一篇文章: 讀書筆記:《中庸》洞見()

 

 

很容易看出,作者杜維明教授是本著傳統學術著作的精神,從處理《中庸》的文本問題,包括作者、編纂、版本、考據、文字義理等等現代所謂經文批判學(texture criticism)的內容(即以考據實證等角度來研究文字,幾乎是純理性的進路),進到闡釋傳統儒家哲學裡關於君子(理想人格)、政治(信賴社群),與誠(道德形上學)的三大心性主題。最後再往心靈的超越處探索儒家宗教性的問題,將儒家與西方一神教(猶太─基督教)的宗教精神作一類比對照。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第五章「論儒學的宗教性」是在1976年第一版時所沒有的,而是在十年後的英文版第二版中才增加的。我們也許可以粗略的的說,也許在不自覺之間,杜維明教授擺脫了希臘人本哲學「身體(情慾)」與「理性(心靈)」的分別,而採用傳統基督教對於人一種更精細的劃分:「身體」─「魂(Soul)」─「靈(Spirit)」,來建構他心目中儒家思想核心的表述,即「身」(文本、理性、物質,第一章)─「心」(儒家心性哲學,第二三、四章)─「靈」(天人合一的信仰與自我轉化,第五章)。這顯示出杜維明教授對儒家核心精神深入並廣博的見解,反對將儒家看成一個全然世俗化或封閉式的人文主義(即不排除上天的啟示)。如他自己所說:

 

「我決定增加第五章來強調一種在我的詮釋中已相當明確的思想進路:儒家思想作為哲學人類學的一種形式,充滿了深刻的倫理宗教意韻。它對人的宗教性的喚起,和它對人的理性的表達一樣充分‧‧‧如果我們把儒者之規定為人文主義,則這種道所象徵的便是一種兼容的而非排他的人文主義」《英文版第二版前言》

 

因此我相信這本書也將為中西方哲學與宗教的未來對話預備出一個合適的空間。

 

人性與天道的關係

 

雖然第一章主要的目的是處理文本的問題,但正如前一篇(讀書筆記:《中庸》洞見())所說的,這並非是作者最主要著力的地方。作者杜維明教授認為,雖然傳統中西方的漢學家都將《中庸》視為一個如同《論語》一般的「格言集錦」,但其實《中庸》文字內部卻可能是所有儒學經典中神祕性與結構性最強的,有點類似中國禪宗對於自己屬於佛法不立文字的密傳地位。這可以從其第一章最廣為人知的開頭來看: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者也,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起首的第一句就將「天命」、「()性」、「()道」、與「教()」之間的關係用一層層似乎是邏輯推理,但卻又更像是作者認為不證自明的「啟示性」話語。我個人認為這句話確立了儒家對於「人性」根源的信仰,是超越於有限的物質層面,來自於上天。在我看來,這幾句話與《聖經‧約翰福音》第一章前幾句有相當的類似性:

 

「太初有道,道與 神同在,道就是 神。這道太初與 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聖經‧約翰福音》(1:1-4)

 

但是這樣對於「人性」在本質上來源於上天的認識在基督教與儒家思想中帶來不一樣的結果。上面那段聖經經文直接說,這個「道」不只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具有主體性的「生命」,降世到人間並拯救人類的耶穌基督:「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 神的兒女。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 神生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聖經‧約翰福音》(1:10-14)

 

君子戒慎恐懼的生活實踐

 

但是對於儒家來說,由於並沒有領受到來自上天的「特殊啟示」,所以認為這個「道」的奧祕就是藏在「人性」之中。於是順著人性(human nature)而為就是成為整個儒家道德的基礎。但特別的是,這個「順性」的過程顯然不是一般人以為想做甚麼就做甚麼的「縱慾」,反而是一種謹慎乎微的態度,並且遍及在生活中所有的事情上。也就是說,《中庸》這裡所謂的「性」,特別是指從上天而來的「好本性」,如同孟子所謂的「善端」,而不是任何個人自行定義的「想法」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裡的「是故」所表達的,不是一種邏輯論證程序,而是一種敘述性的思想導向,強調儒家所謂「道」的實踐幾乎完全決定於君子的「主體性」上,而主體的實踐要素當然就落在個人的「心性」上,展現於日常生活各樣的小細節,才有「君子慎其獨」的說法。用杜教授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能夠離開我們人的日常生存之道,如墨家的鬼神之道和道家的自然之道,都不是《中庸》中的儒家之道‧‧‧君子對於內在自我的戒慎和恐懼是他意識到「道」與自己人性的不可分離性的自然結果。

 

不過我個人在這裡有一個問題:這裡「道」與「人性」的「不可須臾離也」,是指一種「道德性的不應該」,還是「本體性的不可能」?若是「道德性的不應該」就表示仍然有這個可能,只是作為一個君子,要日日謹慎自己的心性與行為免德偏離正道。這才是與下面那段的「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有所呼應。但是杜教授所言的彷彿是一種「本體性的不可能」,才會說「「道」與自己人性的不可分離性的自然結果。」果若如此,又何須戒慎恐懼呢?也就是說,儒家強調人性中有道的本質,但是要如何說明顯然絕大多數人所行所為是偏離這個道的,難道就不是其人性所為嗎?還是說人性中的確有一些黑暗面,類似基督教所稱的「罪性」?這是儒家在論述邏輯上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以《中庸》這本「思孟學派」 (即子思與孟子為主的儒家道統學派,與所謂的子貢─荀子為主的「貢荀學派」相對) 的代表作來看,儒家還是相信人性本善,只是可能會犯錯,因此不但是每個人「個人」的修養問題,也需要「社會性」的禮儀與教化的協助。這就牽連到杜維民教授所要談論的前兩個主題,關於「君子」與「政()」的問題。希望在接下來介紹中可以慢慢與大家分享。


延伸閱讀:

讀書筆記:《中庸》洞見()

讀書筆記:《中庸》洞見()

讀書筆記:《中庸》洞見()

讀書筆記:《中庸》洞見()

讀書筆記:《中庸》洞見()

讀書筆記:《中庸》洞見()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