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8/14 16:03:05瀏覽4367|回應0|推薦4 | |
這本新書《當同志遇見耶穌》是前一本《當耶穌遇見同志》的姊妹作,兩者在起初就有規劃一起出版。我個人只是一個編輯者的角色,將過去十年來與許多不同背景或立場的朋友交流,透過書目的安排來呈現出一份不同於以往的文字。期待可以提供給在信仰/性別相關議題上曾感到困惑與失望的朋友一些有包容性且層次性的內容。 這本《當同志遇見耶穌》的完成,尤其需要先感謝這23位同志基督徒朋友(名單後詳)願意打開暗櫃,分享他們那真實鮮活卻少為人知的生命故事。感謝中華福音神學院的周學信老師專文提序,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社會學系的高穎超教授專文評析,以及多達33位(名單後詳)來自不同立場與背景的專業人士或牧者的推薦。不但生命故事的分享刻骨銘心,序文、評析與推薦文字都有相當的深度與廣度,非常值得閱讀與典藏。深願每位讀者都能從這些跳脫自己舒適圈的文字中,一起遇見在我們中間又在這一切之上深愛每一位罪人的主耶穌。 書籍的預訂資訊在文末,歡迎分享廣傳。 ========================================== 前言:I 與Thou 的會遇 王道維
就在一個世紀前,當時歐洲最重要的宗教哲學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 1878-1965,註一)發表了一本影響深遠的作品,《我與你》(I and Thou, 1923)。布伯以此書奠定了後世所謂的「關係哲學」或「對話哲學」,來回應當時歐洲經歷工業革命、現代化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文化思潮上所面臨的巨大衝擊。 從書名很有詩意地使用Thou這個古英文而非現代的You,我們可以嗅出布伯獨特而充滿感性的告白:因為Thou比You包含更多親密、熟悉與體貼等意義,是個僅使用於家人或摯友間的人稱代名詞(註二)。布伯藉由此書名表達I-Thou之間並不是一個先作為獨立個體而後建立起來的關係形式,反而是先認定有個不證自明的親密關聯性,再以此來定位你我個體的意義與價值。因此I-Thou 之間並不只是展現某個靜態的哲學理論,反而很強調在此關係裡積極動態的對話,才能避免落入「I-It」的主從關係而僵化了自身與他人的角色,而後者也正是人類社會因此充滿許多誤解與傷害的主因(註三)。 從這樣的視角,我們就可以了解為何這本《當同志遇見耶穌》並非前一本書(《當耶穌遇見同志》)的續集,反而是個在I-Thou的關係中所必然存在的對話實踐。兩者相同之處在於,都是觸及同志議題與基督信仰而互為表裡;不同之處在於本書完全沒有前書的抽象思維或作為異性戀他者的神學分析,反而只有同志基督徒們(註四)刻骨銘心的生命敘事。也因此,兩本書名中的「遇見」不但反映出當代華人文化在時空中的偶然性,也更因為信仰價值與性別認同的堅持,又同時帶有永恆境遇裡的必然性── 兩者看似互相矛盾實則共存,讓不同立場的讀者在這無法分離的親密關係中都能感受到衝擊,醞釀出更多的反省、同理與積極對話的努力。畢竟,「遇見」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 舉例來說,這本書除了有每位作者自己接觸信仰的歷程,也展現出這些同志基督徒內部豐富的多元性:從性傾向與性別認同來看,不但包括常見的男女同性戀者,也有跨性別者與極少見的雙性人,且有不以主流同運論述來定義自己的跨虹者(或稱為後同志)。在教會生活方面,這些作者不只在接納同志的獨立教會聚會,也有長年忠心服事於基督教各宗派、靈恩教會或天主教教會,彼此間對於同性婚姻、性平教育、聖經詮釋或神學立場的看法也不盡相同。他們的原生家庭中有些是多代的基督徒、有的篤信其他宗教、有的則是失親破碎,當然也有不少在幸福的環境中成長。其個人的伴侶型態,除了單身或有固定伴侶者,亦有進入同性婚姻或選擇與異性結婚、生兒養女建立家庭者。如果不是因為過去十餘年來華人社會在性別議題上的衝突分裂,這些多元的性別或信仰展現恐怕也只是單純反映出當代社會的複雜樣貌,其實完全不會被以異性戀/非基督徒為主流的華人社會所關心。只是不管是衝突爭議或冷漠以對,這樣的型態都只是布伯所謂「I-It」的關係,而非真實生命的本相。只有當我們開始進入I-Thou 的關係時,才會發現真正的「會遇」不再是想像中的寧靜單純,反而伴隨著靈魂深處的翻攪與震動。 原來,不管是同志朋友還是基督徒,在華人社會中都是人口占比偏低(約5%-10%)的邊緣族群。作為兩者的交集,同志基督徒們當然更是邊緣中的邊緣。因此當社會為了性別與信仰議題爆發衝突,粗魯地將這些本來躲在暗櫃的生命掀開責難時,我們才看到原來他們幾乎都曾因性傾向或性別認同而在家庭、學校、醫院或工作場所中經歷各種歧視羞辱,在信仰團體中所受的逼迫可能使他們比其他同志更感到絕望灰暗,甚至自我懷疑控訴。即便有少數幸運兒並未有同樣的經歷,卻也看透了這虛假膚淺又飄渺疏離的世界,寧可徘徊流浪也不願寄人籬下。他們每個人遇見耶穌的過程是這麼的孤單卑微,以至於很少被獨尊家庭價值的主流教會所看見,當然也很難被強調權力抗爭的後現代社會所理解。 還好這個在I-Thou 關係中的會遇,其實從來就不在於千年的信條傳統或善變的社會潮流中,乃是在那十字架上孤單破碎的身體裡沉默地展現出來:「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舊約‧以賽亞書》53:4-5) 原來,耶穌自己也曾經是那麼的邊緣、那麼的孤單,那麼的心痛哀傷。甚至到如今,祂依然用被刺穿的雙手,撫慰每一道暗夜裡的淚痕。耶穌的心或許比任何人所想像的都還要貼近同志朋友,未曾遠離……。 因此我們可以相信,不論是對於同志還是非同志,基督徒還是非基督徒,這樣的「會遇」並非反同vs 挺同的故事,而是耶穌自己的故事;不單是個人與上帝重新和好的經歷,也是我們罪人彼此饒恕的開始;不是只有傷痕或憤怒的控訴,更有在這斑斑的血淚中發芽挺立的小花一朵,如同讀者面前的這本書。這使我想起同樣寫在百餘年前的一首詩,或許可以更好地詮釋這個I 與Thou 的會遇與其超越,與每位在性別與信仰中掙扎的朋友們分享:
摘下這朵花來拿走吧,請不要遲延。 我怕它快凋謝,掉落在土裡。 它也許配不上你的花冠,但求你來採折它, 以你手採折的痛苦來賜給它光寵。 我怕在我警覺之先,日光已逝,奉獻的時間已過。 雖然顏色不深,香氣淡薄,求你仍使用它來禮拜, 趁著還有時間,請採折吧……
── 泰戈爾《吉檀迦利》(1913)
註一:布伯的宗教哲學影響幾乎遍及所有的人文學科,特別在哲學、宗教、教育與社會學等領域。根據諾貝爾獎的官網,從1950到1965年他離世前,布伯曾經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10 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7 次,是冷戰期間被提名最多次的學者之一。 註二:雖然《我與你》的原著是德文 Ich und Du,但是其英文翻譯I and Thou 仍然保留同樣的意思。所以這部分也許可以藉此補充一些字源學的故事。其實在13 世紀前的古英文,第二人稱主格的單數與複數型分別為thou 與ye,而you 是ye 的受格。13 世紀後英國上流社會受到法語的影響,逐漸把ye/you 當作對地位平等或較高者的敬語(即使是單數),有某種因為關係疏遠而特別講究禮節的意思。14 世紀開始you 又逐漸取代ye,同時被當成主格與受格使用。相較起來thou 就更多應用於對地位較低者或特別親切熟悉的單數對象。以至於1611 所出版對後世影響深遠的《英皇欽定本》(King James Version)就完全以Thou(大寫)來翻譯聖經作者對上帝的親密稱呼。到了18 世紀後,you 演變成第二人稱的標準用語,才會有目前不論單複數或主受格都同樣的寫法,與其他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不同。相較之下,Thou 反倒變成僅使用於宗教或婚禮等場合的專門術語,表達對對方的親密愛慕之情。(此處感謝清華大學外語系林宜莊教授所提供的相關資料。) 註三:布伯認為西方傳統的宇宙觀往往強調一個宏大的理型世界,個人必須藉由否定自身的獨立性才能融入這個客觀超然的宇宙秩序。而東方傳統的宇宙觀則多強調擴充個人的自我意識來感悟宇宙幽微的情愫,以為這樣才能實現天人合一。這兩種看似對立的觀點其實都是把「自我」或「宇宙」當作一個工具性的它者(It),而非真正參與生命交流的對象。因此從宏觀架構來看,布伯的哲學不只是促進社會對話的實踐,更是希望超越人類東西文化傳統的宇宙觀。 註四:本文的「同志基督徒」是指清楚接受耶穌基督的救贖、但也同時承認自己有同性性傾向,或在性別認同上不同於其生理性別者。此定義並不區分當事人的神學思想、主觀意願或是實際行動是否全然實踐這些性別傾向或認同。畢竟那牽涉到個人屬靈生命、心理狀態或社會環境的許多面向,甚至在個人生命不同階段的看法也會不同,過於細分就難免武斷片面。這部分讀者可以參考《當耶穌遇見同志》第1章的描述。 ==========================================
●作者群(依姓名筆劃): Annie、Hank、Ivy、Janet、JCCH、SHAO、Tamao、小天使、小米、小築、 片片、奶茶、伊凡、汪洋、李秋萍、阿榮、施以恩、亭屹、細細、梁詠恩、陳鈺欣、張藝寶、簡靖航 (為避免這些作者被出櫃的困擾,請各位不必特別搜尋比對。以上的姓名是他們自訂的,不一定都是真名,認識的知道就好。) ●推薦者(依姓名筆劃): 毛樂祈 Podcast節目(教會青年的思考健身房)主持人、作家 吳英俊 國際跨虹者聯盟台灣代表 / 台灣跨虹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長 李懷恩 校園福音團契宣道中心主任 周巽正 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 邱慕天 新媒體宣教學院學務主任 / 公共神學學者 松慕強 iM 行動教會主任牧師 胡志偉 居英退休牧師 夏忠堅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秘書長 夏昊霝 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秘書長/標竿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晏涵文 台師大衛教系名譽教授/台灣性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陳小恩 台南神學院神學生 陳南州 玉山神學院退休教授 陳思國 神國翻轉教會主責傳道 陳思豪 台灣基督教長老會古亭教會牧師 張文昌 台灣性教育學會理事/前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前台北市性平教育委員 張光偉 新店行道會主任牧師 郭宇欣 高師大性別所博士生/自由傳道/曾任校園福音團契傳道同工 郭偉聯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系主任 郭媽媽 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召集人 許牧彥 雲林東勢長老教會長老 莊信德 國際播種事工台灣分會執行長 曾劭愷 浙江大學哲學系百人計劃研究員/前中華福音神學院助理教授 馮 珮 高雄福氣教會牧師 黃國堯 前同光同志長老教會牧師 彭偉業 香港基恩之家主任牧師 裘佩恩 下一代幸福聯盟法律顧問/愛家公投提案人代理律師 董保城 東吳大學副校長 董家驊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 廖元豪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憲法法庭同婚言詞辯論之台北市政府訴訟代理人 廖金河 基督教台灣貴格會中心教會牧師/教會公共平台「亞洲時代新葉聯盟」召集人 鄭仰恩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授 蔡麗貞 中華福音神學院退休教授 謝智謀 上帝的小僕人
●真哪噠出版社訂購網站 (預購價79折,與姊妹書《當耶穌遇見同志》合購更優惠) (博客來、誠品、金石堂、校園等個大實體網路書局已有紙本上架) ●以下是電子書的訂購網站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