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03 04:12:26瀏覽739|回應2|推薦4 | |
國會僵局無解,形象不佳、效率又不彰,我想與其繼續撐著,這樣一灘死水要硬撐到2016年,不如把它解散吧。
國際上遇到總統想要推行的法令推不動,或是議事效率嚴重不彰、民眾觀感不佳,導致最後倒閣的例子不是沒有,人民或政黨可以趁機思考,是當初「所選非人」,這次應該考慮換人?或是到底要選出什麼樣的國會陣容,才能讓國會更好; 政黨也要思考,目前的「菜色」,真的是可以對民眾做交代的嗎?有些人你說議事經驗豐富,但是如果經驗豐富,卻無法讓國會運作效率更好,只是變成「喬事豐富」,這樣的「國會大老」真的會比較好嗎?因此,將目前爭議頻頻的國會解散掉,的確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但其實在未來,個人覺得台灣甚至可以考慮參考美國,每兩年改選1/3的參議員席次的方式。在台灣變成每兩年就選一次國會,但是一任依然是四年,國會議員有新有舊; 例如2014年選舉的是台灣台中以北的立委,2016年選的是台中以南的立委,而2014的任期是到2018,2016選出來的,則可以當到2020年,讓立法院當中,可以適時有新氣象,而且讓政黨與政治人物能夠警惕,可能在兩年之間因為表現不佳,在兩年後,國會席次就有可能會銳減。這種例子在美國不是沒有發生過。
如果能像美國這樣,總統雖然有四年任期,但是第二年結束時會有一定比例的國會改選,若是執政黨前兩年做得太糟,反對黨就有雞會變成國會多數黨 。這樣,也許就可以避免做得不符民望的總統繼續亂搞,因為人民也可以利用重新選出來的國會作為制衡。
反過來,如果是因為國會太爛,擋住了總統的施政,那也可以透過期中選舉,讓總統的黨派獲得國會的多數,使得總統的行政可以做更有效率的提升。
這一任的國會才就任一年多,就已經讓許多人搖頭,而國家目前也處在一個「就算不再向下沈淪,要提升也很吃力」的狀態,與其死撐到2016,不如藉由新的政治制度改革,讓人民、政黨有重新思考、選擇的機會。至於是台中以北、還是以南的區域先改選?或許抽籤也算是一個公平的方式。雖然抽到「先選」,現任的立委只能當兩年(應該說兩年多,反正就和地方選舉一起選),但是如果人民支持,還是可以當到2018。 而且不會說因為每四年要選舉一次,結果每到選舉年,國會就真的完全空轉,因為大家都跑去選舉了。如果用我說的「兩年選一次」的方式,雖然不敢說完全免除 「台灣北部選舉,南部就算不選,立委還是去跑攤幫忙」的情況,但是立院有人不用選,相對起來,還是有人「留守」議會,也許是一個可以運行的方式。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