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15 04:52:39瀏覽675|回應1|推薦6 | |
九合一大選之後,除了政局藍綠板塊翻轉之外,也有不少國會議員開始倡議將投票年齡下修到18歲,讓更多年輕人有參與政治的權力。畢竟從太陽花學運到這次的大選,可以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年輕族群願意關心公共事務,甚至成為候選人。加上這回柯文哲靠著年輕族群的支持當選,樹立了不插旗、不豎立看板、不花大錢選舉的風格,展望未來,讓選舉「從馬路進入網路」,應該是可以預見的趨勢。 但除了投票年齡下修以外,筆者認為,選後也有必要推動「不在籍投票」制度,並在2016總統大選時即採用。這樣的制度並非世界創新,但以選舉這檔事來說,要平常在外地的人特地回家投票,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有時間,或是願意這麼做,但若能推動不在籍投票,對於平時散居各地工作、求學,「日常生活地」卻不等於戶籍地的人來說,絕對方便許多,也有利提高整體投票率。 另一方面,在外地工作或求學的人,當然也可選擇是否行使這樣的權力。雖然有人說擁有投票權很珍貴,但像這次多合一的投票,平時不在戶籍所在地工作或上班的民眾,除了縣市長也許因為媒體常常報導,而對候選人有耳聞,會稍微關心以外,對於其他的層級,沒有住在戶籍地的民眾,又能對當地狀況瞭解多少?投完票,難道就只是了完一樁心願?那些縣議員、里長、市民代表等相當基層層級的當選人,平常在選區做了什麼,可能許多人並沒有太多感覺,也影響不到外地人的生活。但居住外地的人,卻因為戶籍地的關係,而為「戶籍所在地」的人選出當地的議員、代表,這是不是有點荒謬? 就好像有朋友A,平常明明都在松山區活動,住處可能是大安區,卻因為戶籍在北投區,而要去投北投區的議員,如果B是北投區的人,是不是要質疑「憑什麼A來選出我們的代表?」。更簡單的比方,大家小學時候唸的可能是甲班,難道可以參與乙班的投票,選出他們的班長是誰?會不會有點怪? 因此,推動不在籍投票,或是鼓勵、便利民眾,直接將戶籍遷到居住所在地,都是政治人物在思考未來如何提升民眾對於投票參與度更有所提升時,可以思考的方向。 不過,換個角度想,也並非真的得提高多少投票率。其實若去查查歐美的歷史,就算是美國這樣的民主大國,再激烈的選舉,投票率能超過60%的大概也少之又少;一來時間考量,再者,也沒必要因為選舉,把每個人都變成政治狂熱份子。筆者倒是認為,再多幾次的執政黨更替,人民可能也會有「輪替是否真的比較好」的疑問,甚至因此失去對投票的興趣。因此,一直要人民相信自己手上的一票能有所「改變」的政治人物,也真的請在任期內好好幹,或是讓民眾「符合期待」。否則,投票率將來越來越低,那也不過就是經過長年累月留下來的「歷史共業」。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