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17 11:19:03瀏覽2308|回應3|推薦4 | |
最近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在參加基層活動時,表示「很多人搬去內湖、南港,發現生活機能不夠,晚上黑壓壓一片,於是又說這裡沒有便利超商、超市,沒有我們要的菜市場、傳統菜市場都沒有」。再經由媒體報導,認為連勝文失言。而連勝文辦公室的幕僚秦蕙媛也在個人臉書上表示,她搬到南港新開發的區域,住了兩年多,回家前一定要把東西買足,不然煮飯煮到一半沒有蔥椒蒜,對不起,非得騎車開車出去買。因為連個小7都要穿過捷運。 對於生活在台灣的人來說,能夠有隨處可見,隨時想買就能買東西的7-11當然是非常方便。要和家人、朋友相約上館子、找好餐廳也沒有那麼難。相對起來,每次筆者到美國探訪友人,只要用餐時刻前往距離半小時的餐館,在當地人眼中,就已經是相當近的距離。但是,這樣的生活真的就不方便、不好嗎?我們需要把生活周遭,打造成一個便利商店隨時開、隨處可得的環境嗎? 以候選人及其幕僚的說法,認為南港、內湖「黑壓壓一片」,似乎認為這是個落後地帶,需要有好的政府與領導者把該處繁榮起來。但是,我們真的要把城市裡頭每個區域都弄得霓虹閃耀,百貨公司林立嗎?都市的規劃中,本來就會有金融商業聚集之處,也有以休閒機能為導向的地方。是不是每個地方都要像東區?每個區域都要有棟帝寶才叫繁榮?當政府曾經推動「一鄉一特色」的時候,檯面上的候選人有沒有想過,城市裡並非每個角落都要形塑成「你習慣的那種生活樣式」才叫做「過生活」。 連勝文講的用意,也許是希望把港湖地區該有的生活機能建制起來,不過,到底需要把該區域建設到什麼樣的程度?是否光鮮亮麗就是好?弄得漂漂亮亮,會不會只是讓房價又一波的上漲?抑或如同那首曾經很紅的台語歌「繁華攏是夢」?「黑壓壓」真的代表當地落後、不進步嗎?或者,我們要的,只不過是能住在一個「宜居」的都市;人民覺得在當地生活,能夠感到安全、安心、安居樂業。 或許每個人對於城市的樣子有不同的想像。連勝文自己在美國待過一段時間,應該知道在那邊幅員廣大,不是所有地方都像台灣,甚至不少地方和台灣的生活形態差距甚大。但也不是住在大都市的人,就一定擁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不少美國人在市中心上班,但下班後寧願住在郊區享受較為安靜的環境。因此,既然連勝文自翊比別的候選人擁有更豐富的國際觀,是不是在擘劃未來的市政時,能夠傾聽更多元的聲音,包容城市發展的風貌呢?讓大台北的每個區域都能有自我的發展風格,作為一個市長,則支援、建設基礎需求,也許是候選人在討論未來要做什麼「大建設」時,可以思索的方向。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