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30 02:05:03瀏覽2349|回應4|推薦14 | |
從太陽花學運爆發以來,民眾對於公共事務有所不滿而上街頭,似乎成了一種最新的「潮流」。因為覺得我們代議政治失靈、覺得執政黨無能、對在野黨失望,乾脆號召群眾「集結」、「路過」、「佔領」走上街頭,希望以這種「直銷」、「直接政治」,而由民眾親身表達訴求的方式,迫使政府不得不傾聽這些人的聲音,甚至因此滿足訴求,達成己願。 西方的民主代議政治發展了這麼多年,就算不是完美、就算仍有缺失,但與其他制度相較之下,仍是目前普世較多人能接受的政治制度。這幾年雖然我們看得到台灣的國會發生許多失序事件,但是否就要徹底否定代議政治的功能?其實仍有值得商榷的空間。 如果「直接政治」有效,那就不會有如今代議政治的制度出現。而藉由這類活動表達訴求,很容易被人質疑的就是活動本身主事者的「動機」是否純善?或者這些人不過只是想滿足其某方面的政治私慾,獲取政治利益?就算沒有,其表達方式,當在行使自身言論表達的自由權時,是不是也懂得尊重其他「未參與者」的自由? 如今相當可怕的是,這些「直接政治」帶頭者雖然很多都是所謂的「政治素人」,過去常見的反對黨成了附庸,但其採用的方式,除了多少會造成周遭居民生活不便以外,也學得了過去政治人物最喜歡搞的「二分法」。就像陳為廷在臉書表達,要反核的站出來,否則就是當掌權者的棋子。問題是,就算每個人有自己的立場,但是否一定得表態? 不表態,並不代表視而不見。社會議題不是只有核四,當然也有前陣子的服貿,只是都剛好被炒作。但也不代表所有人民都得為之起舞。一般人倒是可以提出質疑,反問這號稱五萬上街頭的人,是不是一向喜歡當正義魔人,所以對所有社會上覺得不公不義的案例都上街頭,表達訴求?還是只「選擇」了自己所關心的議題?如果這些人可以選擇,是不是也能尊重別人「沒必要表態」,或是表態「覺得這些人很煩」。 動輒以號召上萬人上街頭的方式如果成常態,不但會讓社會人心長久處於浮躁不安定,工商企業界也可能會對於在這樣的地方投資感到不放心。而這些上街的人是否就真的能夠代表「廣大民意」?帶頭者演講時動不動就「人民、人民」掛在嘴上,到底又能代表多少的人民?連現在網路批踢踢都有鄉民自己在反省「批踢踢上大多的意見並不能代表全體公民,只能代表一部分群體的意見」。如果這樣成天上街,或是動不動用二分法來簡化這個社會,恐怕會陷入一種「反智」的循環,甚至當過去沈默的一方壓抑到極致,是否會反彈而造成社會更大動亂,那才是我們必須要觀察並擔心的。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