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26 01:46:53瀏覽2468|回應7|推薦16 | |
最近林義雄再度為了核四議題而絕食。印象中這已經不是這位民進黨神主牌第一次這麼做了。許多人覺得他已經七十多歲,為了心中的理想而採取如此手段,到底該說心疼?值不值得?還是太偏執?其實這種希望利用體制外力量,來影響體制內決策的活動,一直是中外執政者都會面臨到的難題。抗爭當然不是台灣獨有,而且比台灣抗爭還要激烈的,國外也多得是。能夠讓示威運動平和收場最好,否則像大陸天安門六四血腥鎮壓這種事情發生,對一個國家來說,還真的是「家門不幸」。
但是接下來的結果,大家也知道。立委就這樣減半了,可是真的減了半,台灣變更好嗎?鎖門、拖延議事的伎倆照常在國會上演,台灣政治並沒有更好。只是好像也沒有多少人去怪林義雄。對於他,不知道是不是社會上還是有種「對他家有理虧,所以不忍責備」的心理。問題是,這種動輒用體制外的活動想要來影響體制內決策,尤其是還有許多人把他當聖人,說不定有樣學樣,青出於藍勝於藍,這對於台灣的民主運作未來真的是好的嗎?今天你不滿意我,我就想要推翻你,佔據你的發言台抗爭,改天政黨輪替了,有可能角色互換,但是同樣戲碼繼續上演;這種做法,應該不是長年在推動台灣民主的人,想要見到的結果吧。 像林義雄由於大多時間都在體制外推動他的理想,有時候反而很難有所謂的法律約束力,而且永遠在體制外,就永遠無法真正體會持家可能遇到的困難。至於道德影響力上,也因為過去林宅發生的不幸血案,讓大家對他多少抱著虧欠與同情,認為他情懷無比崇高,都是為了社會公益理想。但是不管是核能運轉有沒有替代的方案?萬一漲價人民是否可以接受?或是說用別的能源是否更安全、更便宜、更無污染?如果民眾在思考這些議題的時候,還是把林義雄先生宗教般的情懷、家門不幸,以及社會科學議題放在一起談,那正反兩方的辯證,恐怕永遠都難找出交集共鳴點。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