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一份財經雜誌訪問中華經濟研究院前副院長,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所長張榮豐的訪談;他被稱為李登輝時代的「兩岸議題作戰官」,曾在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參與制定應變計畫(「十八套劇本」);一二年起,他花費兩年時間,訪談二十位自08年後曾親身參與兩岸談判的官員,研究結果證明民間對政府談判能力的質疑,絕非杞人憂天。在文中提出三大結論:「限期完成」、「準備不足」、「資訊不公開」,也是導致我方官員與中國談判時,無法為台灣爭取最佳利益的三大致命傷。
以中國談判標準程序為例,國務院事前一定奉行毛澤東揭示的:「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分別徵詢各部委、工作階層、相關企業及地方領導意見,並同步進行產業影響分析,確立談判目標;另一組團隊則蒐集台灣談判代表背景、產業結構等資訊。
若真如此,其實撇開這次的立場、不管贊不贊成服貿,筆者認為,我們的國家,目前真的需要多些用心研究、又能夠到檯面上去與各國、包括對岸談判的人才。其中代表政府的官員,或是贊成服貿又有去研究的人,也許該告訴我們,我們政府在與國外做經貿談判的時候,各位的重點是什麼,例如什麼是我們要與國外談判時的「重點產業」(例如紐西蘭就是要賣奇異果與牛肉,韓國人就是要賣汽車,而台灣,如果要去跟國外談服貿,不管是不是中國,我們的產業目的是什麼?)
這次站在反對政府立場的人,除非,你是認為台灣未來不需要與所謂「全球化」搭上邊,國家就有辦法自給自足,否則,若反對的是「程序」或其他理由,那也該想想,在台灣未來的發展中,如果換作是你,你希望這個國家能爭取到的是什麼?談判當中,很難是「全拿」,就像你買東西跟老闆殺價也可能會來來回回好多次折衝,勢必 take something、 give something,你願意拿什麼?換什麼?得什麼?失什麼?
這次大家爭論服貿的議題,很多人都很用心,希望把自己認可的那份信念,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或許是想說服,或許是種「取暖」。也許,把這份用心,同樣拿出來研究,未來,台灣在與國際談判的時候,什麼是我們值得去爭取的,有什麼是我們可能疏忽的,用民間的立場,去提醒、監督政府。(甚至有人在未來成為影響政府決策重要的官員、民代、幕僚也說不定)
政府絕對在未來還有很多與各國在談判桌上的時刻,讓政府因為有一群熱愛這個國家的人為後盾,而在談判時有更充足的資訊,更雄厚的力量,或許是這些日子,這麼熱切在虛擬世界的臉書,或實體世界與朋友們交叉討論的你我,可以一起努力的。否則,台灣亂,最開心的,說不定還是對岸;幾張紙、幾些字,台灣就天下大亂,無所適從。罩門根本被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