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進行到現在,社會上要求學生研究退場機制的呼聲漸起。其實把人帶上街頭容易,但是要如何退場真的需要一番心力。雖然說面臨清明掃墓與期中考的壓力,使得現在的人潮也許沒有之前多,但學運領袖又要開啟所謂的「人民議會」,真的讓人覺得這群學生是不是有過度膨脹自我之嫌。
雖然說330活動中,學生代表號稱聚集了50萬人,我們也相信這樣一個數字。但到達巔峰往往就是走下坡的開始,加上學運進行了這麼多天,兵疲馬困在所難免。持續耗下去,不但學生累、警方疲,立法院也持續無法審法案。有些人可能會以「立法院平常不就是也在空轉?」來回應,但這些立委至少有開會,會議有一定的進度,不管這些法案是要耗費多少天辯論、議決,這至少都是在正常法律認可之體制下持續進行。現在議場持續被佔領,除非在野黨不再堅持,願意將院會易地舉辦。否則那就算學運散了,重新開議,若老戲碼再次上演,恐怕許多本來要在四、五月或年中實施的法案、條例、補助金就會受到影響。
學生長期佔領國會讓立法院無法正常開議以外,現在號稱廣邀各界舉辦所謂的「人民議會」。試問,這些參與的人,有多少人是接受人民的付託去開這些會?這些開會的內容、決議有沒有什麼效力?能夠是代表全民的意見?號稱要找一千五百人,依據為何?為何是一千五百人?一千五百人就能夠有民意代表性?或者只是一群理念相近的人在相互取暖,就好像有人臉書會刪好友,只聽理念和自己相近的人的意見?
學生代表會說,已經有廣邀陸委會、各界代表,請問,這個號稱「人民議會」的活動,是因為學生認為現在的台灣民主已經不值得信任,所以打算用別的方式來開「議會」嗎?當有更多人選出來、代表民意的立法委員,被學生佔領著議場而無法開會,這些學生走這種體制外的活動,又能得到多少社會的認可?這樣的「議會」能夠號稱代表人民?那恐怕是一種自我膨脹。其實,我想在開會之餘,維持一顆冷靜的心,時時去反省是相當重要的。
學運活動耗下去,只是讓正常法案無法審理(服貿以外,可能還有更多與民眾息息相關的)、周遭人民生活受影響、負責當人民保姆的警察疲憊不堪。電視新聞不停報導對民眾來說也只是疲勞轟炸,也讓訴求的效益遞減。本該在最高峰時見好就收,留有餘韻以便讓社會有更多思考與喘息空間的學運,如果遲遲不願收手,恐怕只是讓我們的國家付出更多不必要的成本代價。
縱然有再多不滿,「硬幹」不見得是「硬道理」。學運領袖們,真的該好好想想,要達到最終目的,是不是還有別的,更能夠得到社會廣泛支持的做法。
甚至學運若能收場之後,還是衷心盼望,參與學運的學生們,抱持著愛護我們國家的心,好好的去監督立委們,對於服貿以外的各項法案,是否能夠別再用各種戰術拖延怠惰,好好行使立委職責,甚至定期公佈評鑑立委表現。筆者相信,若真能沒有藍綠之分、黨派之見(是的,畢竟有人還是抱著「這些主事者是民進黨打手」的心態來看),繼續抱著公義與良知來關心我們的立院表現,這份對於公共事務熱情參與的態度,絕對是值得民眾去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