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的學運凱道集結算是圓滿落幕。這樣一個活動,不但掀起了全台灣人的注目,同時當天能夠平和理性的收場,甚至展現出良好的秩序,都不得不讓人對新生代的學生族群刮目相看。
也許過去太多人把年輕一輩視為所謂的「草莓族」,總感嘆一代不如一代,但是這次的學運,卻讓人看到在現場的學生,超乎想像地呈現了傳統「抗爭」所想像不到的模樣;他們不斷地訴求在場群眾要守規矩、保持理性、克制,並對大家傾訴著自身的理念,以及對於此次決策草率的不滿。
現場這些人“大多”沒有藍綠,只想要追求心中的正義。也許你可以說現場看得到民進黨立委在守門,可以說當林飛帆從外頭進立院卻進不去時,找民進黨立委來幫忙。可是卻很難說這次大規模的活動,民進黨就因此佔了強大的主導權,且發揮重大的影響力。對學生來說,有人甚至希望政黨離遠一點,最好安安靜靜在旁邊看著就好,聽聽這些學生在說些什麼。
會造成這次的抗爭,讓學生願意站出來訴說自己的心聲,甚至引起國際媒體注目,其實執政黨與在野黨都難辭其咎。這幾天學生在立法院佔據造成的破壞,縱然學生本身也有責任,但是長久以來,立法委員在立院所呈現的,不是杯葛國會,造成空轉的議場,就是想進辦法在各委員會用技術、用言語和行動的拖延戰術,讓不合己意的條文無法過關。對一般民眾來說,這些學生霸佔著立院的確會讓人感覺「他們憑什麼在國會長久佔據,浪費民脂民膏?」但仔細想想,平常我們的國會不也是常常虛耗?潑水、大鎖、打群架的伎倆早就聞名國際。苛責學生之餘,怎麼不也追究我們的立委諸公?
330之後的立院,除了大議場被佔領以外,在委員會明明要審都更,還是繼續跳針談服貿;杯葛、不開會,要求換召委的一些老戲碼仍然上演著。其實,如果議事效率持續不彰,就算學生把國會還給立法委員,民眾還是有權利表達對此現象的不滿。若要真的開所謂「公民憲政會議」,實在有必要把「監督議事效率」這項目也列入討論中。畢竟在各種大大小小要給立委審查的法案當中,也一定有重要性不亞於服貿的案子正等著立委審查,不可能無限期讓這些法條躺著不知到何年何月。
這次學運潮所爆發的憤怒,「服貿」議題只能算是個引爆點。國會議員長期以來讓人失望的表現,就算學運有歇息的一天,仍然得讓國人持續監督著這些每個月領著大筆薪水的立委諸公。既然這陣子政治人物很愛談「國恥」,像是把低薪視為國恥,是不是民眾也該發起,將不好好審查法案,盡是玩些拖延伎倆的國會議員視為「國恥立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