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民進黨的立院大老柯建銘提出有關於凍結台獨黨綱的想法,雖然在黨內引起了不同的意見,但我想他的意見,也是部分民進黨人早就想要提出,而且為了要贏得下一次大選的勝利,不得不然,必須要一步步拆除的「地雷」之一。
觀察民進黨在2008年後輸掉的兩次大選,一次當然與阿扁後期太多弊案「帶衰」有關,另外一回,蔡英文在選舉當中對於許多政策刻意不說清楚,模糊帶過,希望藉這種「朦朧美」來過關卻讓人不放心,多少也是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兩岸關係上,民進黨始終沒有使民眾有更放心的說法,終究會讓民眾擔心,萬一再讓民進黨執政,兩岸之間的「烽火外交」是否又會燃起。
而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其實是蘇貞昌對於兩岸問題應該最好去「大刀闊斧」檢討、調整的時機,畢竟今年有地方大選,大概下半年以後全民進黨都得傾力在這個選舉當中,明年開始又要準備2016年選舉,真正要為民進黨的下一階段政策論述,包括兩岸議題是否做任何修正,大概就是利用這一年半左右。但可惜的是,我們看不太到蘇貞昌在這方面有提出任何讓人耳目一新的想法(就算柯、蘇聯手,柯建銘的講法能代表蘇貞昌背書了嗎?),對於台灣人民在未來如何能夠更加信任民進黨與共產黨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似乎也還沒有明顯進展。至於老共對民進黨,顯然則還在「聽其言,觀其行」的階段。如果是這樣,民進黨勢必要儘快開始進行論述上的轉型調整。想要拿執政權,光靠著馬英九執政無力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大環境經濟情況不佳的情況下,民眾會希望能有一個使人感覺在處理經濟時較為放心的領導人。而經過了00~08八年的執政,民進黨顯然還找不太到這樣的人才,尤其是如果有一定的基本意識形態限制住其框架的話,就算是諾貝爾經濟學家來幫民進黨,我想手腳發揮得一定也不痛快。
所以民進黨接下來幾年,勢必要改變過去被人認為意識形態僵化、經濟發展絆腳石的印象,至少要給人的感覺是「不再拘泥,什麼意識形態都可談」。如果要打迷糊仗、咬文嚼字,像是那種很多人都看不懂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選戰最後的下場,大概就會和2012年的蔡英文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