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政治人物的信任度低,不是一天造成的
2013/12/26 03:29:46瀏覽907|回應2|推薦2

從上個世紀到千禧年後,不管我們民主化了沒,不論人民可否直選總統,也不在乎是藍營綠營執政當家,所謂的「黨政人士」放話文化始終在我們的媒體版面中如影隨形的出現。常常在報章雜誌中,我們會看到所謂的「高層」、「黨政人士」表示,這些文章裡頭,「高層」不願表明身份,講話點到為止,偏偏斧鑿痕跡又頗深,有時候不知道是不是「道行」不夠深還是故意的,卻總讓人覺得「好像猜得出來是誰放的話」,而這種文化,有時候還真的讓人覺得蠻莫名其妙。


最近一個例子就是關於連勝文要不要搬離帝寶的事情。一個黨內本來就有可能因為不同主子,而主子手下為了要達成一些目的,或是覺得「應該這樣做」對主子比較好,但是又不方便表明身份,所以會在與記者閒聊的時候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不過,現在有時候還真的不太確定,是那些「黨務人士」要記者不要指名道姓(「人不是我殺的,話不是我講的」),還是說這記者「人很好心」不願意明說是誰講的,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用捏造的。但是講真的,以前我們對於馬英九的印象,就是那種要改革過去一些人民認為的陋規舊習,但是如果很多事情,在媒體筆下變成「不願具名的黨政高層表示」,那不就又是和以前大家很唾棄的「宮廷政治」、「密室政治」、「放話政治」的文化同個套路嗎?


有時候我們還真不清楚報章裡頭講話的「高層」到底層級有多高?能代表多少「最高層」的意見,不過這種事情也並非是國民黨執政的專利,民進黨當家的時候一樣少不了。當然我了解有時候老闆要做事情,可能得先靠底下的人來「喬」,不可能事事都由主帥出馬,不過,政治文化裡頭那種猜忌、爾虞我詐的特性,不就是這些放話文化來的嗎?就算是一般公司文化也會有這種情形,但是由於許多政治人物往往也是公眾人物,因此更容易被放大報導,這時候,人們討厭政治人物,不信任政治人物,政治人物被塑造成自私自利、結黨營私、圖某為己的形象,恐怕也不是很奇怪了。



就好像,「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現在人們對政治人物大多印象不佳,究其原因,有很奇怪嗎?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pili1234&aid=10150857

 回應文章

同感者
2014/01/01 02:42
台灣並非真正民主,無真正民主真諦,如教改,學美國哪套,四不像,毀了台灣,真正民主,是人民要有人民做主,所有政治人物是為人民服務,但是台灣人民仍有封建思想,到了選舉,就如同封建,必須選某族或黨,完全沒有真正民主思想. 搞得台灣每下愈況!

luke koolhead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2/27 14:46

是马英九把总统这位置給作衰了, 现在连我都不想到他的办公室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