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金三角指的是捷普、阿格拉、德里,在印度北方,其實是很「蒙兀兒風」的區域,很多人不知,以為金三角會有濃濃的印度教風,例如恆河邊燒屍體等,其實是誤解。 但位於捷普的「貝拉廟」,或許可以感受一些印度教的味道,雖然這座廟宇是現代所建,但比起捷普的「琥珀堡」、阿格拉的「泰姬瑪哈陵」,還是比較接近印度。 貝拉廟位於捷普新城區,這一帶也是捷普建設較有規劃的區域,不過,當然不能拿台北比較,這裡依然有許多貧戶窮屋,交通混亂、土地髒污,仍和印度大部分地方差不多。不過,當車子穿過混亂車潮人群,隱隱望見一座白色印度教廟塔時,感覺便乾淨些了。貝拉廟的入口停車場,看起來則和大部分國家的觀光景區類似,較為整齊有序。 從停車場進貝拉廟需經過一片花園區,稍嫌匠氣的風格,有點類似略為失敗的歐風庭園,並不令人欣喜。但走不久便望見貝拉廟的整體建築,因為巨大,讓人產生不少信心。 其實,貝拉廟並非信徒加上百年時間建成的,而是當地一個富商獨資所建。建廟原意當然是為自己祈福,但能以一人資金建造這麼龐大的建築,也確實不易。 貝拉廟以大理石為材,建材本身就已昂貴不已。這種石材可以打磨成非常光滑的面,因此,進貝拉廟主體前,信徒、遊客均需脫鞋。在貝拉廟入口旁有一個小亭子,裡面供人放置鞋子,一格一格的木櫃,擺滿了鞋。這裡有人專司「看鞋」的工作,給他一點小費,可保證你的鞋不會丟掉,或被人誤穿。 不過,貝拉廟實在遊客太多,櫃子早不夠放,大部分的遊客都將鞋子隨意擱在亭邊,便進廟了。看到世界各國亂七八糟的鞋子堆放一處,有點髒亂,也不少臭味,感覺稍微怪異。 脫鞋踏入廟前曲橋地板,卻馬上迎來一股清涼,甚為可喜。眾知印度天氣炎熱,此時空氣中的溫度大概也有30度左右,但腳下清涼,完全與空氣的溫度不一。至此才知為什麼要以大理石為建材?它確是不同一般石材。 貝拉廟是印度教的廟宇,從外觀便明顯看出與「泰姬瑪哈陵」、「琥珀堡」不一。印度教的廟宇通常有較高的四方尖塔,上面綴以印度教神祇,繁縟不已。不像蒙兀兒風的建築,是不會出現神像雕刻的,蒙兀兒風屬伊斯蘭教,建築只以花草葉紋或伊斯蘭經文裝飾,沒有偶像。 印度教恰好相反,總是極盡可能在廟宇上刻繪眾神,並且彩繪,讓人眼花撩亂。不過,貝拉廟因為是今天所建,或許因為時間緣故,整體上說來也沒有太多的雕像點飾,而是以石材本身的雕鏤精美取勝,因此很容易便可感覺到它的現代風格。 貝拉廟主供保護神「毘濕奴」及其妻子。毘濕奴是印度教三大主神的第二位,即保護神,供奉毘濕奴的意味很明顯,自然是祈求保護。不過,貝拉廟更重要的似乎還在毘濕奴的妻子,她是聰慧的才女,也是財神,用意更明顯,建廟的人希望變得更為有錢。 建廟的富商在貝拉廟主體前廣場上,另造兩座小亭子,分別造以自己及妻子的全身雕像,面向貝拉廟主體建築。用意更明顯了,希望在財女的護持下,財源不斷。自古以來,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但他們造廟讓百姓得以多個朝拜、遊憩的地方,其實也不必苛責。 主體建築內,便供奉著毘濕奴神及財女的雕像及繪畫等,另外也有破壞神「濕婆」,及象神「甘尼許」等印度教著名神祇,均以故事的型態描繪。其實,就教育的功能來看,貝拉廟以一種簡單、乾淨的方式,保留了印度教的某些傳統。 和許多印度教廟宇通常黑暗髒污不同,貝拉廟主體內部是個乾淨、寬闊的空間,因為是大理石建材緣故,感覺冷靜肅穆,甚至有點像西方的教堂,只是沒有排排的椅子,以及《聖經》及不時傳來的禱告聲。 毘濕奴諸神故事,也是以類似西方教堂的彩繪玻璃方式裝飾在四壁上,但更為鮮麗漂亮,尤其是毘濕奴神,祂本是「大黑天神」,膚為藍色,漂亮不已。這種參考西方教堂的風格,用來描繪印度教諸神,在當今社會取得良好的效果。西方的遊客,很容易便感受這種情況,而印度本地民眾,也接納了這種效果。 堂內清淨,堂外廣場依然如此。貝拉廟令人欣喜之處,在於她不同於許多印度廟宇的髒亂感,而在戶外鋪大片廣場,仍以最好的石材鋪地,並打磨平整,讓石材本身透露清涼質感。因此,貝拉廟要求民眾脫鞋,正可感受這種清涼。你會覺得腳下非常踏實,但那種踏實感又不像踩在泥土大地,而是一種堅硬如冰的感受,非常舒服。 我踩在貝拉廟前的大理石廣場上,心想:為什麼台灣沒有這樣的一種建築?讓我們可以赤足,以最肉身的生命,親近石頭,也親近諸神,甚至是親近生命本身?台灣總是穿鞋,那就不可避免人為造作,沒有自然的體會。 當我靜靜行在貝拉廟時,時間已近黃昏,印度的夕陽特別火黃,將原本白色的大理石,染上一層黃暈,充滿質感美麗。而在天空仍有藍天的照耀下,地板也反射了天空的藍色,相較廟宇主體的黃暈,有一種清冰冷淨的美,加上印度婦人五顏六色的紗麗,貝拉廟此刻散發著非凡的美麗。 廣場上,兩座亭間的階梯,據說很有福氣。上階、下階的人,通常會以手撫摸石階,甚至親吻,這樣可以得到財女的惠顧,為自己招財。 我不可免俗地摸了摸石階,倒不見得想招財,只想進一步體會大理石本身的質感罷了!石階質感依然舒適,讓人感覺貝拉廟確實是一座不同印度其它廟宇的美麗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