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12/24 19:52:55瀏覽5328|回應0|推薦10 | |
【2008-12-19/聯合報/D6版/精品味】
富饗園董事長張碧瑤,20歲從雲林北上,歲月流轉,如今已是幾個孩子的媽。談起往事,「我當時在僑福樓擔任會計,男友(現任老公)很疼我,經常在餐廳空班時來探班。廚房師傅就問我們餓不餓,有時也不等回答,就會下兩碗蝦腰麵給我們。」 當年位於金山南路的「僑福樓」以江浙菜聞名,名氣震天價響。每到假日都有一、兩百桌生意,不須廣告,光是前立法院長倪文亞、前總統府資政李國鼎、前參謀總長黎玉璽等人的背書,就是美味的最好證明。 那時候,馬來西亞華僑范添美,隻身來台打拚,卻因為生意失利,肚子實在餓得受不了,進入僑福樓當學徒,「當年連國語也說不了幾句,師傅說要蘿蔔,我乖乖拿來,卻被師傅用蘿蔔敲頭。後來才知道上海話的魚頭,發音跟蘿蔔很像。」 人散離 美味只在記憶中 後來僑福樓結束營業,眾人也就四散。范添美則一路從長春路福華、上海鄉村、敘香園,輾轉到了極品軒;張碧瑤則跟著丈夫在迪化街賣南北貨,一轉眼過了十多年。 「我們與當年僑福樓的師傅還保持聯絡,始終不能忘情蝦腰麵。有時到他們任職的餐廳去,忍不住會跟他們點,但有時是食材不對,有時菜單上沒有,總之再也吃不到那味道了。」 兩年前,范添美在「馥香園」的江浙餐廳擔任主廚,適逢店主欲頂讓,他想到了張碧瑤,還有當年在僑福樓的同伴余成尊與陳貴忠。 老味道 維繫當年有情人 於是,20年後,一股力量又將他們拉在一起。余成尊當時在高雄金典酒店,收入與福利頗豐,陳貴忠則在海產店發展。但他們毅然決然離開原有的工作,陸續到店裡報到,並將店名改為「富饗園」。 「這下真好,我天天都能再吃到當年那碗蝦腰麵,不只我與丈夫愛吃,連我孩子的便當都指名要帶蝦腰燴飯。」這蝦腰麵的美味,彷彿早透過血液,遺傳給下一代。這道菜雖然不在menu上,但已是富饗園的私房菜。 個性活潑,創意豐富的范添美的強項是砧板與點心,最適合打天下。個性溫和的陳貴忠與穩重的余成尊強項是熱炒,適合守成。這鐵三角組合,讓位於永康街的「富饗園」幾乎天天高朋滿座,牆上盡是名人的簽名致意,甚至過去僑福樓的老客人,現已7、80歲,仍留戀這群師傅俐落烹煮出的老味道。 只能說,因為有情,那一碗碗鮮美湯頭、一盤盤好菜,無論歲月如何流轉,社會如何變遷,始終不會消失。
11:30~14:30、17:00~21:00(周一到五) 11:30~14:00、16:30~21:30(周六日) 可,加一成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