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作者台日混血一青妙
2014/04/17 09:50:50瀏覽2439|回應0|推薦8

攝影/記者曾學仁

《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作者一青妙的身分很特別,具有台日混血身分的她,父親是基隆望族顏家、母親是日本女人,一青妙從小在台灣成長至11歲後赴日定居,此書便是透過從她母親手中吃到的臺菜,慢慢揭開關於自己身世的記憶,以及對母親的思念,有那麼一點像瞿筱葳的《留味行》,都是透過追尋食物而找回與家人的連結。

採訪那天,見到一青妙本人,是一個體態纖弱的女子,態度優雅又不失真,大方又自然,很像書裡的她,書裡其實有很多的自我揭露,那需要一些勇氣,但跨出了這一步,就更能夠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感,很值得我學習。 

一青妙的原名應該叫做「顏妙」,不過因為日本人早期對於歐美以外的外國人,多存著歧視的觀念,因此以母親的姓「一青」作為其姓,較容易融入在地生活。妹妹一青窈或許很多人熟悉,她曾主演侯孝賢 電影《咖啡時光》。但姐妹花都很有藝術天分,一青妙也經常參與舞台劇演出,但她有一個更讓人驚訝的正職──牙醫師,「有時就會對患者說,最近又快接近演出時間了,下次牙齒就請讓我同事繼續為您服務吧。」

她最喜歡吃的就是母親拿手菜之一「蒸豬絞肉的那個」,經常一上桌 就被掃得精光,不過卻一直不知道菜名,所以菜名一直停留在「蒸豬 絞肉的那個」,直到有一天讀到《臺味》一書(很高興有幫上忙,在別人的書裡讀到自己的書,有一種意外的開心),才發現原來那就是現在很普遍常見的「瓜仔肉」,也讓她藉著食物裡尋找到了與台灣的根源。

 █日本吹起台灣熱

她特殊的身分也讓她成為台日很好的交流橋樑,自從福島賑災事件後 ,日本人對台灣人的好感度大幅提升。她說,過去若有雜誌介紹台北 ,通常是內頁裡的某一個單元,近兩、三年不僅推出特集,還會把「 台北特集」放在封面當作醒目標題,藉此吸引讀者閱讀。

她還說,過去搭乘日本松山直航台北松山的班機很容易訂到,但現在 卻要提早兩、三個月訂,否則很容易客滿,這也代表了往返台灣的觀 光客有增加的趨勢。最近還有日本人仿阿宗在東京開了「大腸麵線」 專賣店,目前似乎只提供外帶,造成大排長龍。

她認為,現在日本人對台灣的認識還是很淺薄,多半還是逛夜市、吃 鼎泰豐、腳底按摩,比較觀光客的角度。她建議,若想要讓日本人多 了解台灣,可以多多透過像是KANO這類的電影,或是像她這樣具有雙 邊身分的人進行,能更貼近與深入一些。

至於美食方面,她認為日本人覺得「台灣人甚麼(內臟、動物)都吃 、食物很便宜。」對「臺菜」的印象就是小籠包、乾燒蝦仁,但其實 這並非台灣人所認知的臺灣菜,這也是說,臺灣菜缺乏讓人印象深刻 的元素,使得日本人最後就把台灣菜跟其他菜系混在一起了。

█空白的三十年

不過她後來意外發現,這些元素在台南都還保留著,於是她最近更常 到台南去找回那種熟悉,「火車站附近就有很多小吃店,很多中老年 人會穿著拖鞋在路上走。」這樣的「臺味」,或許更是台灣要發展前 進的同時,更應該珍惜保留的。

圖/摘自博客來網站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sarah1127&aid=1257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