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飲食發展
2008/07/10 23:11:49瀏覽7495|回應2|推薦6
以目前的台灣飲食主流來看,飲食發展跟「外力」有密切關係,外力包括殖民與大量遷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日治時代(1895-1945)與1949年的中國大陸軍民約200萬人,短短數月內移居台灣,而當時台灣原本只有600萬人,一下子增加了1/3,如此一來,不同的生活型態、文化、語言進入台灣,也使飲食受到極大衝擊。

現在台灣街頭,到處可見日本料理蹤跡,是除了日本本國之外,日本料理最密集的國家之一,而這些櫛比鱗次的日本料理,其中混雜了老中青三代,這與本土文化息息相關。

第一階段是屬於「台骨日皮的日本料理」,雖號稱日本料理,卻與正宗的日本料理有差距,對日本人來說簡直是陌生的料理,這是因為它融入了相當程度的台灣本土性格在內。

據代表性的有創立於1946年、位於台北西門町的「美觀園」,這家店延續了日本「食堂」文化,(註:「食堂」在日文中是指平民小店)價格與菜色還不到餐廳程度,特色為飽足、平價,料理以蛋包飯、炸豬排、握壽司等為主。而不同於日本的是,料理中增添了台灣人豪邁、大方、熱情的因子,台灣人認為,日本原版壽司一口像鼻屎那麼小哪吃得飽,因此握壽司上舖的生鮮食材又厚又大、米飯也放大一號,最好大到滿口塞不下,就是希望客人吃得又飽又過癮。

另外一家則是台北大稻埕,創立於1974年的「肯特西餐廳」,創立之時雖已脫離日治時代,不過日治時代受教育的人,到這時已事業有成,經濟能力強,加上台北還有部分日本商務人士,使這類「日骨洋皮西餐廳」興起,雖名西餐廳,但口味上卻非正統西餐,沙拉醬帶甜味、牛排醬帶甜味,和關西人嗜甜的個性沒有兩樣。

除此之外,小吃如台灣夜市可見的「甜不辣」與日本「天婦羅」同音(但兩者是不同的小吃);台語的「麵包(pan)」也與日語發音相同;台語的「便當」也與日語發音相近,在在可以看出日治時代對台灣飲食的影響力。

第二階段約在1980年代,台灣股票上萬點、經濟突飛猛進,許多人擁有了財富,同樣也影響在飲食上的價值觀,許多人不滿足「食堂」這類粗食,無法象徵自己的身份地位,而要求更精緻美味的料理,標榜「懷石料理」之類的高檔日本料理店因而蓬勃發展,講究起氣氛、排場,除了新鮮食材外,師傅的手藝也受到食客挑戰。

第三階段則約2000年,台灣年輕人受到旅遊、電視節目、漫畫書籍等等影響,在飲食上有強烈「哈日情結」,使得日本料理開始有明顯的分眾市場,過去一家日本料理店所涵括的蛋包飯、握壽司、關東煮、炸豬排、拉麵等,現在全都各自有了獨立的專賣店,對崇慕日本料理又沒太多錢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出口,也因此日式國民美食林立,還發展出集團式的連鎖店,如爭鮮迴轉壽司、麻布茶坊。

受到日本飲食如此全面性的影響,1949年的大遷徙就更不用說了。台灣連飲食也受到政治與經濟力影響的地方,從大陸各省來到台灣的人,希望將飲食記憶複製,在台灣重新獲得溫暖,這是一次世上史無前例的飲食大交融,江浙、四川、湖南、北方餐館一家家在台北開花。

飲食與中國大陸相連證據脈絡可循,以觀光客來台最愛吃的台灣「牛肉麵」為例,牛肉麵追本溯源,是來自大陸蘭州,而牛肉麵顧名思義,是以「牛肉」與「麵」組成,由於台灣產稻米,也就是以米食為主,不興麥子,麵食是北方人的飲食習慣,台灣在戰後接受美國援助,開始麵粉配發,也才有麵食興起;加上農民以牛耕田,對牛懷有感情,多不食牛,更加深了牛肉麵屬於外來飲食文化的證據。

另外一個例子是「辦桌」,這是菜帶有湯湯水水,不斷上菜、撤菜,如行雲流水般的一種餐宴文化,道道有順序、有始終,源頭來自大陸河南「洛陽水席」,在清朝漢民族移居台灣時就已萌芽;早期台灣農村迎神、娶親時,可見這樣的用餐文化,不過這文化移植到台灣後,增添了不少濃厚人情味在內,如主人即使典當、即使冰箱清空,也會想盡辦法請客人吃大魚大肉,還一定要讓客人帶「伴手」(通常是雞腿或蛋糕)回家,免得途中肚子餓等等,情感交流勝於菜色精緻美味。

近年來,台灣飲食受到旅遊、網路資訊、媒體興盛的影響,異國美食林立,以平價化的日本國民美食、義大利麵、泰國料理最為普遍。另一個特別現象是,越南小吃也增加了,這是因為嫁到台灣的越南新娘越來越多,已超過30萬人,她們也以開小吃店當收入來源。

算得上原味台灣菜,狹義來說就是樸素農家菜,如「菜埔蛋」、「蔭鼓蚵仔」、「炒地瓜葉」等,雖然元素簡單,但在不同的文化撞擊下,讓台灣菜充滿各種不可思議的可能性,如今台灣飲食也勇闖天下,如「永和豆漿」、「阿宗麵線」、「欣葉台菜」、「王品牛排」打進大陸市場,「鼎泰豐」更是成為國際性品牌,就像是水彩顏料,透過不同比例地混合而產生出了各種燦爛的顏色。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sarah1127&aid=2029741

 回應文章

Sophia
關於日本飲食文化與台灣
2012/05/14 00:48

你好:D 

由於在收集相關資料時,發現了此篇文章,內容恰好與我要寫的報告內容相關。

覺得你寫的內容很明白易懂,不知可否作為參考,一方面,也想請教是否有相關的書籍可以提供參考呢? 

謝謝你發表這篇文章讓我對台灣飲食發展又多了一些新的認知:)


salome
紙上部落格
2009/10/08 10:21
很多篇都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