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1/09 18:32:23瀏覽1183|回應1|推薦8 | |
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的摧毀,西德能夠在滿目瘡痍的層層廢墟中重建家園社祉,到成為歐洲最先進的工業經濟大國之一,實在是歸功於全國上下五十年的勤奮努力得來的。其中最重要的民族性特質大概就是德國人那種求真求是、有條有理、架構完整的做事精神和方法。這一點也促成了德國能以精密高科技工業如汽車、精密儀器、醫藥、醫療設備、化學、建築工程、環保技術等等的成就在世界上傲視群倫。
這種良好的特質或許是從小就在家庭與學校環境裏訓練培養成的。我雖然沒有機會特別去參觀小學中學的課程,但是從在商學院上課的那一段日子裡,真是大開眼界見識到德國同學們那種我一輩子看到過作得最工整的筆記。這可不是由教授在黑板上寫好,再由學生一字不漏地抄的那種筆記。他們的高竿本事就是—一方面感謝教授老師們一開始就提綱挈領地講課—能邊聽、邊寫、邊分段落整理,而且字跡工 整。不像我常常在課堂上急就章潦草聽寫,或是打瞌睡時東一撇兒、西一撇兒畫符,課堂下就常常認不出自己的筆跡了,有寫等於沒寫一樣,又得去借人家的筆記來對照補充。 我經常在思考,到底德國人這麼有架構條理的民族特性如何養成的呢?答案可能不只一個,不過,我猜想,至少在他們的語言文字裡可以透露一些重要的訊息。在德文的語法裡有這麼一個規則,就是除了簡單句以外,動詞一定得擺在句子的最後面。舉個這樣一個例子說, 「我讀一本書」這一個句子在中文、英文、德文甚至俄文的字排列順序是沒有差異的,可是加上了一個「要」字,德文句子字的排列就不 一樣了,就得這麼說「我要一本書『讀』」。所以,我在講一句話以前是不是就得把整個句子想清楚完整,再把動詞放在最後作結尾?聽的人在我還沒把整個句子講完以前,不能夠確定我要「做」什麼,我也可能是要「買」一本書而不是要「讀」一本書。因為我可能講的是「我要一本書…『買』」。試想:如果不只是一本書而已,還有一堆東西要買,那就得等說的人把那一整串東西列舉完才會知道他要幹什麼。這樣的簡單句還好,碰上複合句的話就傷腦筋了。如下面這一句:「我要一本書『買』,這本(書)很多彩色圖片 『有』, 因為 我它一個小孩子『送』。」(Ich möchte ein Buch kaufen, das viele farbige Bilder enthält, da ich es einem Kind schenken möchte.) 夠煩的吧?!(這時我先生竟然插嘴說:「妳就說『我要小孩子一本彩色圖片書買 (Ich möchte ein Bilderbuch für die Kinder kaufen.)』不就結了?!」)(其實,雖然學了幾種外文,我還真的不擅長解釋文法, 因為詞種老是背不起來,倒是依樣畫葫蘆,怎麼聽怎麼講,怎麼讀怎麼寫,學的還不賴。) 我有這麼一個推論,在語言中這樣工整的思考方式促成了德國人有條不紊的做事方式。也就是說,在講一句話前就想清楚整個句子(的結構),因為通常動詞是會在受詞前想到,可是它卻要被擺在最後面 (聽說日文也是這樣?)。反觀其他很多國家的語言文字是可以想到哪說到哪,比較隨性。而且,老實說,落掉好幾個受詞中的一個,不會比落掉句子裡唯一的動詞還嚴重。 我們常常掛在口頭上說要做事有彈性,用得恰當的話沒有問題,彈性過多時反而無所適從,形成脫軌現象。另外,我發覺很多時候「彈性」一詞的濫用者是針對別人,而不是對自己的要求。舉個例子,行程安排在德國是挺好解決的事,作完計畫後—通常他們都會提早擬定日期—請求對方確認,接著就可以按部就班作準備,譬如,訂機票、 旅館、安排會議日期和時間等等,都好辦理。除非情不得已,不然不會輕易作更改。 碰上台灣的訪客時就麻煩了,因為他們會把本來訂的日期一改二改三改,沒事先考慮所有的其他後續安排也要隨著改變。也有可能改了三次後又回復到最初的計畫,讓人白花一陣功夫而氣結。這些老兄不但毫無感到歉意,還補上一句,說人做事本來就要有「彈性」。我倒覺得是,當事人沒把事情前後順序先規劃清楚,就要求別人配合,結果讓別人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更糟的情況是,當你取消原訂旅館,又找不到價錢可以接受的旅館,他們可能還要心裡嘀咕一番,好像怪你不盡力招待遠來客人。 「彈性過多」當然不只是台灣人的通病,記得我從前在一家食品進出口公司當職員時,所有其他的歐美客戶都不會有這種情況,偏偏一家香港的客戶有個特別的癖好,就是訂單一改再改,曾經半天內一張訂單改了三次。所以,我每一次看到她的訂單就先擺一邊涼快,不先寫賬單,不然就要重寫兩三次。等她不再更改之後,我才會把訂單傳遞給倉庫的同事作包裝出貨處理,省得他也得改來改去,跟我跳腳。我可以想像,這位客戶小姐不見得是整個過程的始作俑者,她只不過是把她的客戶要求直接轉達給我們,沒有作處理,到了我這兒,當然不能不停止這種反覆不定而浪費時間的流程,讓它延續到其他部門。 我有幾位台灣的朋友,自己創業當老闆,十多年來總是非常非常地忙碌,因為燃眉急事層出不窮,幾乎天天都在扮救火隊。我認為急事通常不是最重要的事,急事會發生多半是某些事務事先設想不周到的結果,它不是「原因」而是「結果」。每天都被急事纏身的人,極可能是自己或是所處的環境沒有建立制度架構。當老闆的人有權力與責任從開頭就帶領團隊規劃一切,創造系統與規範,讓屬下有矩可循,即使突發事件難免會有,但是事先若考慮過這類事項的可能性,並預設因應的辦法,當屬下的就比較能解決事情,不用非等老闆裁決不可。可是太多的老闆事必躬親,不能放心授權交代屬下去辦理,到後來可能還怪說養了一群不會辦事的員工,員工的心情也不好過。 所以,想要在工作之餘有足夠的時間享受家庭生活樂趣,何不學學德國人這方面的處事方法,提早作計畫,搭起架構,作成條理,凡事按部就班進行,一切順利的話,再編入一年三十個工作天的假期,就可以該上班時安心上班,該休息時安心休息,過個有成就、也能享受的快樂人生。 |
|
( 知識學習|語言 ) |